登陆注册
7486700000020

第20章 谈谈健康(9)

山区老人多长寿,首先得益于得天独厚的自然和气候条件。山区绿色植物多,植被比较好,空气清新。山里多瀑布、山泉、雷雨、闪电,所以空气中含有数量众多的负离子,而负离子具有促进新陈代谢、强健神经系统、提高免疫能力的功效,是一种“长寿素”。此外,山区环境较好,没有工业污染,也少有噪音,有的是鸟语花香和美丽的自然景观。山区人文气候也非常美好,人情纯朴,勤于劳作,暴力犯罪事件较少,人与人关系也比较和谐。受居住环境的限制,生活在山区的人们从小就有劳动的习惯,长年劳动锻炼,使他们拥有强健的身体。劳动强度较大,还导致山区的人们在粗茶淡饭中也能保持良好的食欲,晚上有比较好的睡眠。山区水质清新,植物性食品丰富,寿星们都长年饮用山泉水,爱食野菜野果,也善于采食草药,有着用之不竭的天然保健食源和药源。此外,山区人与世无争,随遇而安也容易使他们颐养天年。北大哲学系教授李中华说,北大哲学系包括在世的教授,90岁以上的有十余人,冯友兰、梁潄溟、张岱年、任继愈等都是90多岁的高寿哲人。老先生们的长寿与北大的环境有关,如果一个环境矛盾百出,勾心斗角,每个人都不愉快,置身其中是很难高寿的。环境是人创造的,反过来环境对人的影响很大,和谐的环境对养生非常重要。这就是养生与环境的关系。

六、养生与季节的关系

传统的养生观念讲究天人合一,认为人体的健康长寿,疾病的发生发展与季节变化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这种关系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人体的健康。因此,养生保健要顺应天地四季之变化,五谷果蔬之调养,使人体能随自然界变化而产生相应的抗御能力,以适应季节周期变换,达到防病健体、延年益寿的目的。

人要根据不同季节和食物的功能来选择自己的食物。如春季食用生姜、荠菜、白菜等祛风散寒的食物,夏季多食冬瓜、苦瓜、黄瓜等清暑祛湿的食物,秋季常食银耳、芹菜、雪梨等润肺养阴食物,冬季应食狗肉、羊肉、萝卜等补脾温中的食物。

《黄帝内经》认为,“饮食应该地道”。“地道”就是节气,人的饮食应遵守节气的变化,人吃的东西要按节气规律去吃,吃应季食品,这才是合理的养生之道。如春季气候转暖,阳气上升,食疗原料多选用茭白、生姜等清淡宣散的食物,少用狗肉、羊脊骨等厚味温补食物。人患的一些疾病与季节气候变化有关,在某一季节发作或加重,如冬季脾胃虚寒之胃病,肾阳亏虚等,在选用食物时,应配以海参、鲫鱼、黑豆、鹌鹑等温胃壮阳的原料,以防该病复发。

老年人冬季进补要记住八个字:“益气、养血、滋阴、补阳。”1.益气,老年人脾胃气虚,消化力弱,常出现气短懒言、四肢乏力、脉搏无力等症状,可用党参、黄芪、山药、大枣、羊肉、莲子等;2.养血,老年人血虚常表现为面色萎黄或苍白,头晕目眩,心悸,手足发麻等症,可用熟地、当归、阿胶、龙眼肉、羊肝、葡萄、黑豆等;3.滋阴,老年人津液亏损,五心烦热,消瘦便结,脉弱而数等,可用天冬、麦冬、石斛、枸杞、玉竹、银耳、木耳、百合、梨、甘蔗、龟肉、鳖肉等;4.补阳,老年人阳气不足,常表现形寒肢冷,乏力自汗,腰膝酸软,小便不利,脉弱而迟,可用附子、狗肉、羊肉、虾、核桃、韭菜、干姜、橘子等。老人进补应掌握药物和食品的四性五味及补益作用,能在身体需要时有针对性地选择某些药物和食品合理进补,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冬天要静养,学会吃和睡”,这是陕西省老中医杨宗善教授的经验。他认为,冬季三个月是人生机潜伏的季节。冬天养生关键是“藏”,“寒来暑往,秋收冬藏”,这是自然规律。冬天,老年人除了吃之外,就是睡眠。冬天应该多睡一会儿,不要太早起床,有利于储存能量,减少体力消耗。

七、养生与祖国医学的关系

中医养生,博大精深,职业中医养生的精髓体现在六个方面:

首先,是中庸之道。中庸原意是指不偏不倚,折中调和的处世态度。用于养生不外乎要平衡适中,避免极端化、绝对化。如绿豆汤、白萝卜、茄子、柿子椒等本来是好东西,可是一些“伪大师”将其功用无限夸大,说可以替代药物行使治疗作用,这就成了十足的谬误。

其次,是天人合一。养生要符合自然规律,要与时令、环境、社会统一协调。如老子讲:“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黄帝内经》说:“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可以长久。”以季节为例,必须顺应四季的变化,应时而动,别跟自然规律对着干。

第三,要力求简单。有人分析了近千名长寿老人养生的秘诀后,发现一个共同的特点:“简单”。唯有简单才能长期坚持,最终获得高寿的回报。可见大道至简的人生哲学也适用于养生。难怪中医强调抓住本质,化繁为简。

第四,融于生活细节。一些人出门必坐车,上楼必乘电梯,却在下班后勿勿赶往健身房。平时若能将养生生活化,以步代车,坚持上下楼梯,融养生于吃、喝、拉、撒、坐、卧、行、走等生活细节之中,才能持久,获得“聚滴水成江河,积跬步成千里”、“积小善成大善”的最大效果。

第五,与纠正恶习结合起来,中医讲“治末病”。“治末病”的要诀之一就是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药王孙思邈称之为“养性”,此乃获得健康的法宝。

第六,“审因施养”与“辩证施养”相结合。中医强调养生不拘一法一式,突出个体化。你需要锻炼形体,他需要调理饮食,我需要养精蓄锐,他需要调理精神,要各取所需,因人而异,养生不强调整齐划一或盲目跟风。

明代有位养生家万全认为养生要注意四点:寡欲,慎动,法时,却疾。寡欲指不要过分追求功名利禄;慎动指不要过度活动,而是要“动而有节”;法时指人的饮食,生活要顺应季节气候的变化,保证人体的气血、阴阳平衡;却疾指却病养生。万全认为,人要想健康长寿,关键在于自身的调理、养护。药物是不得已而求之,不可滥用。(详见2013年5月13日《医药养生保健报》)

八、养生与养神的关系

中国养生学从来都视养神为首务,正所谓“太上养神,其次养形”。古代养生家大多认为调养心神,不但能使心强脑健,有益于精神卫生,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养心调神还可以有助于调养整个形体。中医认为,养心则养生。要以德养心,“积善成德”;以仁养心,心怀宽容,乐善好施;易性养心,“笑口常开,青春常在”;哲理养心,待人待己,内心平和。中医认为心神能统率五脏六腑、五官七窍、四肢百骸,主宰一身。养神的要点有六。

一是调情志。情即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情志太过则损害肌体的内脏,“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要善于控制自己的情感,既不使太过,又不使持久,做驾驭自己情感的主人。“世人欲知卫生道,顺理修身去烦恼”(《孙真人卫生歌》),心胸豁达,乐观开朗,遇事不怒,七情适应,乃是智者的养生之道。

二是慎劳神。《寿世青编·养心说》主张:“未事不可先迎,遇事不可过忧,既事不可留住,听其自乐,应以自然,任其自去,此养生之法也。”这是告诫人们要正确对待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既不为那些非原则的琐事而忧虑焦躁,也不为一时得失而牵肠挂肚。如果经常的焦躁不安,思虑重重,患得患失,便会伤神毁志。

三是不贪得。老子的论道是中国养生之道的学术渊源之一,老子说:“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知止”、“知足”就是不受利欲的引诱,不作过分的奢求,这既不是什么耻辱,也不会有什么危害。老子主张“道法自然,天人合一”,“恬淡虚无,少思寡欲”,“静柔气功,生生不息”,“行事谨慎,回避祸害”。

四是寻寄托。《寿亲养老新书》说:“养老之法,凡人平生为性,各有嗜之事,见即喜之。”龚廷贤在《寿世保元》中也说:“诗书悦心,山林逸兴,可以延年。”发展兴趣爱好是消除孤僻郁闷的好办法。有好琴棋者,有好书画者,有好古玩者,有好禽鸟者,有好花木者,各以嗜好寻求,自得其乐。充实业余生活,使精神有了寄托,达到“乐以忘忧”、“修身养性、延年益寿”的目的。

五是重养性。古代医家及养生家都强调“养生莫若养性”,养性是指加强道德修养。唐代“药王”孙思邈也指出:“若德行不克,纵服玉液金丹未能延寿。”人们只有重视道德修养与人为善,心理才能处于愉悦平衡状态,身体机能才能和谐。

六是重调养。人的精神状态对身体的影响更胜于物质。中国古代医家、道家、养生家都十分重视精神调养,重视对患者的精神治疗和心理养生,认为养生的关键在于排除杂念,保持心地纯朴专一,顺乎天理。庄子《达生》篇认为,把世事丢开则形体不劳累,看破生死,无心于生死得失,则精神不会消耗,身体就会健康。孔子提出“仁者寿”、“智者寿”。董仲舒认为,仁人之所以多寿,外无贪而内清净,心和平而不失中正,取天地之美养其身。著名医学家石天基作了一首《祛病歌》:“人或生来气血弱,不会快乐疾病作;病一作,心要乐;心一乐,病都祛。心病还用心药医,心不快活空服药。且来唱我快活歌,便是长生不老药。”专家认为,人类50%-80%的疾病是由于精神过度紧张引起的,如高血压、心动过速、神经衰弱等。实践证明,形神一体,精神与健康血肉相连,密不可分呀!

九、养生与平衡的关系

同类推荐
  • 宋词三百首全解

    宋词三百首全解

    本书收录了宋代有代表性的词作品三百首,每一首都包括注释、语译、赏析三部分内容。
  • 珍藏的记忆:光汉诗文选

    珍藏的记忆:光汉诗文选

    《珍藏的记忆:光汉诗文选》中所选的诗集与散文集均是作者在宁夏工作时,对这第二故乡的感慨与寄托。例如书中的《火车上有十个上海姑娘》一文描述的是作者初到宁夏,在从兰州到银川的火车上,所缔结的友谊;《银川制药厂的故事》记叙了作者在银川制药厂工作时面临困难时期的过程;《雨后的早晨》、《钻天杨》、《银川春景》这三首诗描绘了当时银川南门外的景物;《给三个生产上的标兵》等歌颂了工人忘我的劳动和崇高品质。
  • 中国古典文学荟萃(千家诗)

    中国古典文学荟萃(千家诗)

    中国古典文学是中国文学史上闪烁着灿烂光辉的经典性作品或优秀作品,它是世界文学宝库中令人瞩目的瑰宝。几千年来,中国传统文化养育了中国古典文学,中国古典文学又大大丰富了中国传统文化,使传统文化更具有深刻的影响力。
  • 聊将锦瑟记流年

    聊将锦瑟记流年

    在《聊将锦瑟记流年》中,安意如以她那一贯细腻优美的文笔,通过对于黄仲则诗歌和人生经历的精辟评析,并将其与秦汉以来最优秀的诗人、最经典的诗词作对比,真实重现诗歌圣子不世出的才华、悲惋曲折的一生。
  • 读者精品(人生点滴)

    读者精品(人生点滴)

    人真正生命的诞生个人生存的时候,当努力造成幸福,享受幸福;并且留在社会上,后来的个人也能够享受。递相授受,以至无穷。
热门推荐
  • 替身新娘

    替身新娘

    父亲离奇死亡,后母继妹巴不得她早死早超生,设计陷阱暗杀层出不穷,没背景没靠山怎么办?关键时刻,高富帅带着一纸合约从天而降。“我大姨妈来了,不能和你滚床单。”蹲在墙角画圈圈的人底气不足地怒视眼前的禽兽男人。人家说第一印象都是骗人的,她说婚前印象都是骗人的嗷嗷嗷!原本以为是白马王子,结果是个冷酷霸道的虐待狂!!“不许走,你是我妻子!”他当面撕掉离婚协议,恶狠狠地看着女人。她冷笑:“我只是和她长得像而已!现在正品回来了,替身是该走了!”
  • 有趣的科学故事(读好书系列)

    有趣的科学故事(读好书系列)

    《有趣的科学故事(彩色插图版)》真正迎合了儿童的心理,以孩子的求知欲为契机,将知识点与故事生动完美地融为一体,故事多用拟人手法,赋予万物生命,将自然科学、生活知识以童话故事的形式讲给孩子们听,破解孩子心中的小问号,真正让孩子在引人入胜的童话故事中初扣智慧之门。《有趣的科学故事(彩色插图版)》愿与所有渴求知识的孩子成为好朋友!
  • 火影之静候轮回

    火影之静候轮回

    架空到火影世界后,面对杀戮残酷的现实中。面对俺妈紫研的爱慕,和对宇智波叶以及琳的愧疚,勇敢的生活着,晓得追杀、木叶高层的仇视,他如何生存下去...
  • 绝色弃妇

    绝色弃妇

    大婚之夜,她的新郎挑起她的下巴。眼中的神色,皆是不屑与讽刺,“你可知道,嫁给我君煜泽,是需要多大勇气的一件事情?”低低的冰冷无情的嗓音,出自他那美若琼花的唇瓣。他残忍噬血,视女人为掌中玩物。鞭打,践踏她的尊严,她一一忍受,她们沐家欠这个男人的,便由她沐晚秋来偿还!
  • 复仇公主遇到邪魅王子

    复仇公主遇到邪魅王子

    三个小时候被抛弃的女孩,决定回国复仇,在这期间他们遇到了她们一生的所爱,期间有甜蜜,有痛苦,也有伤心
  • 盛开花的夏天

    盛开花的夏天

    年少时,林筱筱在繁华盛开之季遇见了顾迹痕,仅一面之缘却让林筱筱动了情。两人之后再也没见过,但顾迹痕的模样却一直留在了林筱筱心中会散不去。过了好久,林筱筱为了忘记他,骗过众人,交了一个男朋友,催眠自己:不可能与顾迹痕再次相见。又过了几年,顾迹痕成为了一个耀眼的大明星,此时,她送男朋友的飞机离开,在飞机场看见下飞机的顾迹痕,两人再次相遇,林筱筱陷入了艰难的选择:选择男朋友,还是自己本身的爱人?
  • 终极一班第3部

    终极一班第3部

    终极一班这个班级专收别人不敢收的学生,那些所谓的古惑仔、问题学生就是这个班级的成员,在走廊的最深处,布满蜘蛛网的地方,就是终极一班的所在。这是一个阳光到不了的角落,经过这个屌班会让你寒毛竖起,冷风吹起地上的垃圾及落叶都令人不由心生畏惧,门外明目张胆的挂起「生人勿近」的招牌,训导主任及教官要进入这个班级都要全副武装才行,这个被校长视为危险禁地的终极一班,为何存在的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来自各方好汉源源不断的经费与资助,只要有钱这个班级就不会在番石榴校园消失!如果没有看过第一部就千万不要看第二部!
  • 成交无限:有效客户沟通的55个技巧

    成交无限:有效客户沟通的55个技巧

    照亮客户的眼睛,第一印象决定沟通效果——提高印象分的6大技巧。摸清客户底牌,听懂弦外之音——有效倾听的7大技巧。重视语言技巧,沟通更流畅——完美表达的7大技巧。看懂边缘信息,身体语言暗藏沟通捷径——捕捉信息的5大技巧。锁定关键词,快速突破沟通障碍——找融合点的4大技巧。应对有术,对症下药成就高效沟通——多方应对的10大技巧。进退有度,迂回让沟通柳暗花明——玩转局势的6大技巧。法有定数,高效沟通有原则——原则性沟通的6大技巧。摆正位置,客户永远是沟通的主角——角色定位的4大技巧。
  • 她是男总裁

    她是男总裁

    算命的说,她的命太硬,出生便会给家里带来霉运。“你若是男人身便是皇帝命,女人身的男人命,好自为之”她一直以为她的降临,周遭的一切会因为她的来到而变得幸运,只因为她叫李安月。现在她明白了这只不过是她可笑的幻想,并不能因为她的个性她的特别名字就会有特别的幸运待遇。
  • 林徽因诗传

    林徽因诗传

    林徽因,建筑学家和作家,中国第一位女性建筑学家,同时也被胡适誉为中国一代才女。围绕在她身边的,是当时最浪漫的诗人徐志摩,最优秀的建筑家梁思成,最著名的哲学家金岳霖,以及那个时代的风云人物沈从文、胡适、费正清。 她的一生是掌声与鲜花包围的一生。《林徽因诗传:一身诗意千寻瀑万古人间四月天》撷取她诗歌的片段,以诗观情,不仅仅写出了林徽因的生命历程、心路历程,同时还生动地勾勒出她与梁思成,徐志摩、金岳霖、沈从文等一批高级知识分子群体的多彩生活。诗歌的简练与散文的优美相融合,力图为读者还原一位真实的绝代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