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鸦法,指的是在不进行任何思考的情况下,信手画出线条,再根据线条偶然形成的某种意向绘制出图画的一种十分简单的方法。这原本是儿童的游戏,因此可以用做游戏的形式引入。
目前已有许多文献介绍了涂鸦法。在英语里,涂鸦法一般有Scribble和Squiggle两种说法。Scribble一般译为“涂鸦,写草书,乱写乱画”,而它的原意是指“不加注意也不顾形式上的整齐,乱写乱画”。而Squiggle一般译为“歪歪扭扭的线条,潦草的书写”,原本包含“扭来扭去,挣扎,蛇行,克服困难,蒙混过关”等意。这两个词都常被译为“涂鸦”,混为一谈,但其实是有很大差别的。
Scribble是在儿童绘画和发展心理学中常用的术语,在绘画疗法中是指南博受身为美术教师的姐姐凯恩的启示而开发出的一种绘画手段。南博认为涂鸦法是能引导出自发性绘画表达的一种有效手段。
Squiggle是温尼科特(Winnicott,1971)创立的一种交替式涂鸦法。石川·玉井·森(1993)翻译并介绍了沃龙·斯金那(Walrond-Skinner,1986)《精神疗法辞典》中的Squiggle概念:“这是温尼科特为儿童的治疗性面谈而开发的一种绘画游戏。游戏要求儿童与治疗师交替着在一张白纸上画上某种符号,再由对方将该符号发展成为一幅画。温尼科特认为这个游戏是与儿童接近的一种方法。通过这种方法,能使儿童使用语言以外的形式来表现内心的不安和关切,同时也使通过非侵袭性行为在儿童和治疗师之间建立治疗同盟的尝试变为可能。另外还可以通过让家长看孩子的画并与治疗师讨论画的含义,从而加大家长在治疗过程中的参与。”
温尼科特在《儿童的治疗辅导》(1971)中介绍了大量的病例,全都使用了Squiggle疗法。最早的是1962年在杂志上介绍的事例。例如这时期的一个病例中介绍道:“我画一个Squiggle,再将它变为一幅画。接下来我再把他画的Squiggle变为一幅画,就是这么个游戏,没有其他的规则。”图4.5就是一个5岁男孩涂鸦作品。
在序言中温尼科特还写道:“涂鸦法以及图画等素材,能够在和孩子的父母交换意见或者开展治疗面谈时,提供孩子所处状态的具体信息,这在临床上具有重要的意义。”温尼科特认为把涂鸦作品给父母看对于治疗有着重要的意义,但这样做是有一定限制的:“从绘画作品里看到从日常的家庭生活难以发现的个性与知觉能力,家人们常常会感到吃惊。但是,把观察到的一切东西都告诉父母并不一定适当。父母有时会恶意地利用治疗师对他们的信赖,以至于破坏以孩子与治疗师之间的亲密性为基础建立起来的治疗关系。”因此,在充分认识把涂鸦作品给父母看的意义的同时,也要清醒认识到这样做的风险。
南博的论著强调涂鸦法是表达潜意识的方法,温尼科特的论著则关注治疗师与患者之间进行的游戏。二者并不矛盾,应该说涂鸦法本身就包含着这两方面的要素。
南博主张学习绘画疗法可以首先从涂鸦法开始。她总是在讲座的第一课就让学生们实际演练涂鸦法。因为这种方法无所谓技巧高低,就算是不会画画的人也能轻松地开展。不善画画的情况不仅患者中有,治疗师中也常见。这样的治疗师常常会认为自己不能进行艺术疗法,但涂鸦法能帮助他们找到自信,而且认识到心理治疗的重点不在绘画技术的好坏上。反而是那些专业的画家,因为长期受到专业的图形色彩方面的训练,对于涂鸦法这样的信手乱画的做法会感到难以适应。
(1)准备A4或B4大小的纸张(可视情况调整大小)、合适的笔。
用什么样的笔并没有一定的规定。南博的做法是用木炭。在日本用水彩笔、铅笔、蜡笔的都有。也有人用圆珠笔,因为圆珠笔画出的线条流畅,而且遇到下笔力度大的儿童也不易折断笔。如果患者下笔力度很弱则宜用较柔软的笔。
(2)让患者自己在画纸上开始涂鸦。
南博介绍说,她为了让患者更容易画开来,会先让患者做点体操放松身体后再开始画。她还会给出指示,要求患者不要让蜡笔或铅笔停在纸上而给自己形成构思的时间,要即兴地画出流畅的连续的线条。
温尼科特则会让患者闭上眼作画。温尼科特的书中介绍到的涂鸦作品只是在画面中央有一点简单的线条,这也许跟闭眼作画有关,如图4.6。
(3)涂鸦之后,与患者交谈,提问患者“从这里面能看出什么东西吗”,让患者对涂鸦线条作自我投射。
与其他描画法一样,画完后就画的内容进行自由交谈是非常重要的。投射的内容大多是潜意识的内容。从这些内容展开自由的联想,有助于进一步探索潜意识的世界。
中井(1971)的问法是:“我们来做一个找找看的游戏。这里面藏着什么呢?”南博的做法是要求患者:“说出图形、花纹也可以,但最好是看看能不能发现其中有人物、动物或者什么风景。”如果患者什么都看不出来,南博会转动画纸,让患者试试从别的角度看。
当患者有时无法进行自我投射时,中井(1971)的做法是提供一些提示性的选择,例如:“这是软的还是硬的呢?”“是光滑的还是粗糙的呢?”“是轻轻的,还是重重的?”“它大还是小?”“是液体、气体,还是固体?”“它看起来远还是近?”“是张开来的还是缩起来的?”“是浮着的还是沉下去的?”“感觉是亮的还是暗的?”“看上去是什么颜色啊?”等等。
(4)最后给看出来的对象上色,完成作品。与其他描画法相比涂鸦法的游戏成分很强。对不善画画的人也能适用。儿童也能很快适应,可以做游戏似地进行。患者事后常常会吐露这样的感想:“从没有任何含义的线条中竟然产生出了图画,很有满足感。比想象的容易画。”
交替涂鸦法(Squiggle)
涂鸦法不仅可以让患者自己画并进行自我投射,也可以用治疗师和患者交替作画的游戏式的操作方式。这是温尼科特引入的方法。通过引入交替性,涂鸦法的适用范围大大地拓宽了。下面是交替涂鸦法的流程:
第一,治疗师与患者各自在画纸上进行涂鸦。第二,交换画纸。第三,分别想象对方画出的线条可以看做是什么东西,再把它加工成画。
第四,上色。需要注意的一点是交替涂鸦法不仅表达出患者的潜意识,也能表达出治疗师的潜意识,这会给患者一定的影响。交替涂鸦法常见的感想是:“对方画的线条,我一定画不出来,很有新鲜感。而且自己信手画的线条,被对方变成了一幅画,很开心。”另外也会有“他没把我画的线把握好,他没有重视我”之类的反面的感想。
涂鸦法虽然是临床实践上的好方法,但有关涂鸦法的统计性的研究很少。乘松(1996)、后藤(1996)在论文中以小学生和中学生为对象实施了涂鸦法并总结出统计数据。另外,松濑(1995)参考墨迹投射测试的计分法制定了涂鸦法的评价标准。
乘松在1995年以小学一、三、五年级学生共253人(男121,女132)为对象实施了涂鸦法并总结了实验结果。画具使用的是A4的图画纸和黑色的水彩笔。在给出指示的时候,先在黑板上画出弹簧状的图,并说:“能看到什么呢?是不是可以看到山啊,鸡蛋啊?”因为作了这样的提示,结果可以看出,被测试者明显受到提示的影响,尤其一年级学生受影响程度最大。一年级学生多画一些有单纯周期性的不规则的线条,这是在原样模仿做实验人给出的范例。从男女来看,女生模仿做实验人范例的较多,男生相比之下画得更自由更大胆。
关于线条类型,小学生受做实验人示范的影响较大,中学生受影响较小。这显示出中学生比小学生更具有独立的自我。小学生的平均描画面积为60%~70%,中学生为80%~90%,整体上中学生的描画范围较宽。彩色面积(上了色的面积)是小学生30%~40%,中学生45%~60%。
色彩数是小学生、中学生均为5~6个颜色。投影内容数则是小学生4~6个,中学生2~4个,中学生较少。这是因为中学生整体的投射反应倾向多于小学生的缘故。
投射内容并没有太大差异,只是中学生抽象的内容较多。抽象的内容从小学五年级开始出现,有随学年逐步上升的倾向。
从形态水平看,中、小学生差别不大。男生无论中小学生都较多地表现出“无视图形形态的牵强投射”,整体上男生较活跃,描线与投射都表现得较大胆。
涂鸦法给很多心理临床学家带来了灵感,因为它方法简单,实施自由,能与其他方法并用,因此衍生出诸多变化。下面介绍几种有代表性的方法。
(1)涂鸦·框格法
框格法是中井(1974)提出的一种描画法,对其后的艺术疗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想法的出发点是在1969年11月,中井于东京召开的第一届艺术疗法研究会上,听了河合隼雄关于箱庭疗法的演讲。河合讲到,精神分裂症患者常会先在周围筑好栅栏,然后再在栅栏内侧做箱庭。中井受这一点的启发,把这种方法应用到了描画法中。具体做法是,治疗师先在画纸上用签字笔画上黑色的格子,再由患者在格子里描画。然后用没有格子的空白画纸再画一幅。
通过画上格子,能增强患者的描画积极性。与一张白纸比起来,画了格子的纸画面有了层次,使得缺乏描画意欲的综合失调症(精神分裂症)患者也能比较容易地作画。并且,有格子时和没有格子时相对照,描画内容、形态水平有很大的不同。有格子的画面表现出了“隐藏在内心的欲求、意向、攻击性、幻想、实质”,而没有格子的画面则多表现出“外在的、防卫性的、虚荣的、被现实所困的形象”。
框格法的使用,使描画法具有了表现患者人格的两面性的可能。这以后,框格法陆续被应用到各种绘画疗法中。首先是自由画法以及中井的风景构成法开始采用框格法。接着涂鸦法在操作时也开始使用框格法,先在画面上画上格子进行涂鸦,然后再用没有格子的画纸进行涂鸦,这样就会得到两幅作品,最后将二者作对照来研究患者的人格。
框格法在最初是由中井想出了治疗师画格子的做法,后来酒木(1991)提出让患者自己画格子,而且不只是画黑色的格子,患者可以用自己喜欢的颜色画格子。
(2)MSSM法(交替描绘故事统合法),MSSM+C法(MSSM与拼贴画结合的方法Mutualscribblestorymakingwithcollage)MSSM法是山中在1984年提出的方法。让患者把画面一分为6至8个小格。画面被分格后,治疗师与患者划拳决定先后顺序,开始交替涂鸦,然后互相由对方对涂鸦的线条进行投射,这部分运用的是交替涂鸦法。上色之后,最后的一格暂时保持空白,请患者就所画的图画编一段故事,由治疗师记录在最后的空格里。比起让患者自己记录,治疗师边听患者讲述边记录操作起来更自由,也不容易受到患者的拒绝。
讲故事的行为起到的是把投射出的潜意识的内容用“意识的丝线”串起来并固着到意识中的作用。
MSSM+C法是在MSSM法上加入了拼贴疗法的要素。据说是在实施MSSM法时患者表示“想要贴一点东西”,引发了方法的改良(山中,1998)。山中(1993)认为这样的方法是“在游戏中加入了美的要素,正像箱庭与梦的解释的结合那样,意识与无意识适当地结合在一起”,因此具有治疗的效果。
(3)诱发线法与涂鸦法稍有区别但十分相似的有一种被称为“诱发线法”的描画法。这种方法也是临床上被认为十分有效的一种方法,所以简单作一下介绍。后藤·中井(1983)提出,为了诱导和启发患者作画,治疗师可以先描画某种线条。与涂鸦法那种“不带有任何意图”而绘出的线条不同,诱发线法的线条是“能激起描画兴致的”。至于什么样的线条能激发患者描画的兴致,还有进一步探讨的必要。比起涂鸦法来,诱发线法中意识的干预性较强,较易促进患者的描画行为。并且,因为给予的刺激是一定的,诊断、研究起来也较容易。
这个方法也有很多活用形式。比如伊集院(1991)提出了“扩大诱发线法”。这个方法是在中井使用的4种诱发线刺激的基础上,再加上两种诱发线,一种是暗示无表情的眼和嘴的线条,另一种是暗示笑、悲、怒等表情的线条。另外,还有把在诱发线法中得到的作品剪切,再像做拼贴那样重新贴上的“重构法”等等各种不同的尝试(寺泽·伊集院·津田等,1992;寺泽·伊集院,1994,1995,1996)。瓦特格描画测试(Ave’Lallemant,1994;福屋·松原,1996)也可以看做是诱发线法的一种。
(4)契机法
诱发线法可以说是把涂鸦法的线完全变为了一种具有意图的线。另有一种方法是介于涂鸦法与诱发线法之间的,这种方法叫做契机法。
契机法是由治疗师在画纸上画简单的线条,再由患者添加线条来完成作品的一种方法(傅田·田中·笠原,1987;武井·太田·酒木,1996)。这种方法跟涂鸦法非常接近,不同的是所用的线条比涂鸦法的更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