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486200000044

第44章 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11)

此四说中究以何说为是,我以为关键在于对第三句的解释。所谓“江流石不转”,实暗用《诗·邶风·柏舟》“我心匪石,不可转也”而反其意。《柏舟》诗中的抒情主人公以石为喻,言石虽坚而尚可转动,而我之心却比石更为坚定,竟连一丝也不动摇。杜甫则谓诸葛亮之忠于蜀汉,不但其心坚定不二,就连他遗留在江中的石蕝也不随江流而转动,足见其矢志不移的节概。然而诸葛亮对刘备最感遗憾的,乃是刘备贸然妄兴吞吴之师,终于失算,以致功败于垂成。而自己既受知于刘备,竟不能予以制止,当然对此是负有责任的。可见仇注所引朱鹤龄说,从全诗来看似更确切。当然东坡之说与朱说也并无太大矛盾,只是不及朱说深刻。仇注虽引《柏舟》诗句,只是仍着眼于字面,却未点明是反用其意,这就把诗中的真正含义给疏忽了。

杜诗这种暗用典故的手法到宋诗中乃日益发展,尤以陆游为更擅胜场。如陆的七绝《夜归偶怀故人独孤景略》云:

买醉村场夜半归,西山月落照柴扉。刘琨死后无奇士,独听荒鸡泪满衣。

第二句看似眼前实景,其实却是暗用杜甫《梦李白》“落月满屋梁,犹疑照颜色”之意,以见作者与独孤景略交谊之深、志趣之相投和自己对亡友怀念之切。这正是杜诗影响于后世的重要方面之一。

[附记]杜甫的这种暗用典故的手法也是在继承前代诗人的基础上有所发展的。如王粲《七哀诗》:“南登灞陵岸,回首望长安。”看似实,实有寓意。灞陵为汉文帝墓,作者所以登灞岸而回望长安,正暗示因面临长安大乱局势而缅怀西汉文帝治世,唯使人不觉其用事耳。晚唐杜牧则反用王粲诗而袭其意,其《将赴吴兴登乐游原一绝》云:“欲把一麾江海去,乐游原上望昭陵。”这正是作者对晚唐黑暗政局有所不满,才对李世民的贞观之治表示向往(昭陵是唐太宗墓),故望昭陵以寄意。可是杜牧把王粲诗的“登”和“望”的地点调了位置,便显得有模仿的斧斫痕迹,所以宋人叶梦得在《石林诗话》中就明确点出了。可见在暗用典故这一方面,小杜还是略逊老杜一筹的。

整理后记

己丑春,小如太夫子望九之年,重开帷幄,授杜工部诗于中关园。余与谷君曙光、沈君莹莹等,半月一至席前,承其謦欬,寒去暑来,都为一十五讲。余与谷君退而谨书所闻,征录音以成此讲记,敬付剞劂,庶燕郊席上之珍,流布而为寰区之宝。

先生执上庠古典文学讲席,逾四十载,所论及于古今诗人者,华章盈箧,然终未专力于杜工部诗,其将有待也。夫黄钟大吕,知音实难。杜工部集诗家大成,颠沛饥寒而成此山高水深,其沉郁广大,非老成无以相契!古今注杜者众矣,其间有所得者,非器识深浑、学力超迈,弗敢入于宝山。若先生者,博观沉潜,六十年间,其学沛然一出乎醇正。于今杜律重研,考洪钟而出巨响,斯皆老成之力,而为精诚之所感怀也。

方其口讲指画,娓娓忘倦。夔府风云,盈容膝之陋室;诗律琳琅,耀冬日之寒窗。吾与诸君,得侍函丈,仰千载而思接,忽忽若身世之两忘。所愧才拙笔短,徒惊绚烂,余音虽在,而无以识其妙处。

严沧浪云:诗有别才,非关学也。此诗家三昧,然末流所及,不免蹈空。先生论诗之旨,厥有四端:明训诂、通典故、考身世、察背景。此惩蹈空之弊而以征实相尚者也。先生深于小学,所著《读书丛札》发明诂训,见重学林。其论诗,亦倡“治文学宜略通小学”,未有字义不安,而能得风人之旨者。此编所论“静”(衣露静琴张)、“堕”(及我堕胡尘)诸字义,皆深有发明。“锦里祠庙”诸典故之考校,亦多精核。所谓“欣赏”者,当自此实学四端之“苦赏”始,而一归诸揆情度理,斯又烛幽照微,藏往知来,所论《石壕吏》、《新安吏》、《咏怀古迹》,融会通达,冰释悬疑,皆揆度之妙境。

杜诗非胸藏古今体式,无以知其独造。先生博观之识,尤多圆通。循宋词婉约以解杜律之“沉郁”,以宋诗新变,明杜诗之广大。先生复精皮黄,此编或以氍毹神妙发明诗道,其论《赠卫八处士》之收结,李、杜诗才之异,尤会心而莫逆者也。

古今注杜者,无虑千数百家,先生幼禀庭训,受杜诗于其先君玉如公,其后复承俞平伯、林静希诸先生教诲,此编于前代注家之外,每及于诸先生之所见。风流已远,逝者如斯,杜工部睹玉华之虚无,感世事之沧桑,“忧来藉草坐,浩歌泪盈把”。尝记先生讲解至此,而一室怅然。呜呼!若杜律之光华不泯,诚藉诗心千载相续之力,而百代之下,先生所深察于少陵者,亦将有待于来者也。

时维庚寅岁杪,小门人刘宁敬识于燕东园

吴小如先生教我读杜诗

谷曙光

记得十余年前,读到叶嘉莹先生怀念其师顾随先生的文章,文中特别谈了顾随先生的古典诗歌教学,有一段文字给我留下深刻印象:

先生之讲课往往旁征博引,兴会淋漓,触绪发挥,皆具妙义,可以予听者极深之感受与启迪。我自己虽自幼即在家中诵读古典诗歌,然而却从来未曾聆听过像先生这样生动而深入的讲解,因此自上过先生之课以后,恍如一只被困在暗室之内的飞蝇,蓦见门窗之开启,始脱然得睹明朗之天光,辨万物之形态。

真令人无限神往。我三复斯言,一面感慨前辈大师讲课的一任神行,一空依傍;一面又叹息自己没有福分,不得“开悟”,未能赶上这样的好老师。

不过我还是十二分幸运的,后来有机会拜在心仪已久的吴小如先生门下,追随先生研治古典文学(主要是诗歌和戏曲)。很多老一辈的学者教授,著作等身,蜚声学林,却不一定擅长讲课和授徒;而我的老师吴小如先生则是既在学术研究上成就卓著,同时又极善教学的一位两方面兼擅的难得“全才”。我虽早就知道先生的课堂是非常“叫座儿的”,可惜先生早已退休(1991年),所以我没有系统听过先生讲课,并一直引为平生憾事。然而,一次偶然的请教,却让我弥补了这个大遗憾。2009年的春夏,先生为我开了一个学期的小灶,专门在家里给我讲授杜诗(同时听讲者,还有社科院的刘宁老师等)。

事情的起因是,2009年的春季学期,学校安排我给学生开杜诗的专题课,这让我非常惶恐,同时对我也是一个挑战。近年来,我在教学和科研上,一遇到问题和困难,首先想到的就是先生;而他老人家每每诲人不倦,给我的启发和教导亦最多最大。记得2008年我开《文心雕龙》选修课时,就曾趋庭受教,咨询过先生。后来老人家不放心,又专门打电话指导我,竟在电话里讲了足足一个钟头,直到我的手机没电。这次要讲杜诗,我不由自主地想到先生这个“坚强后盾”,赶紧跑到先生家“求计”,企盼他能金针度人。说明来意后,先生竟慨然说:“我总算对杜诗还有兴趣,你去给学生开杜诗专题课,我还不放心。这样吧,我先给你系统讲一遍,你再去给学生讲,这就保险了,叫做’现趸现卖‘。”我听了欣喜异常,一时都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同时又担心先生的身体,生怕累着老人家。不过,看着先生饶有兴致的样子,再加上自己求教的迫切,还是盼望早日实现这桩好事。

按照先生的指示,我先拉了一份讲授杜诗的篇目。毕竟杜诗有一千余首,只能撮要精讲。先生在我提出的篇目基础上,略加增删,就在2009年农历正月初五那天,正式“开讲”了。每周讲授一次,先后15次,共计讲杜诗八十余首。听先生讲诗,真是一种艺术享受,謦欬珠玉,启人心智,一个学期下来,我徜徉在杜诗的艺术世界里,时有妙悟,同时也圆满完成了学校的教学任务,诚可谓两全其美的佳事。

吴小如先生的杜诗是得过名家传授的。如同演戏,内行素来讲究“实授”(即指得到有根有据、实实在在的传授,而非向壁虚构、逞能臆造者可比)。太老师玉如公对杜诗就颇有研究,先生秉承家学,对杜诗一直怀有浓厚兴趣。在读大学时,先生系统听过俞平伯先生和废名先生讲授杜诗,可谓渊源有自。我还曾在浦江清先生签名送给先生的《杜甫诗选》里,看到先生用蝇头小楷密密麻麻地抄写了许多前人的评论,足见先生对杜诗所下的工夫很深。在前辈老师的指点下,加上自己几十年濡染浸淫其中,先生之于杜诗,自然有独到的新见和胜解。先生在给我讲授时,屡屡提到,某句诗、某个字玉如公怎么讲,俞平伯先生怎么讲,废名先生又怎么讲;而在师辈的基础上,先生又加以按断,或补充,或引申,或径直提出自己的新见。这既看出先生对老师的尊重与爱戴,同时也显出学术的继承与创新,学术薪火就是这样一代一代传下去的。比如,先生讲《望岳》首句“岱宗夫何如”之“夫”字,先引了清人翁方纲和俞平伯先生的讲法,再加以生发:

在文章中,“夫”是一个开端虚词,诗里很少用。杜甫却用了,但又未用在句首,而是用在中间,这已是有创造性的用法了。它有指代关系,即主语的岱宗,也就是泰山。把“夫”字用在第一句,不仅可笼罩全篇,有气势,而且起到感叹作用,加重语气作用。当然这要与“如何”连用才有这种作用。但,我们不妨试着改一下,比如说用“其”字,或竟用“彼”字,乃至“果”、“竟”,都没有这个“夫”字好,不如“夫”自然妥贴,而且顺理成章。这就是杜甫的功夫,杜诗的特点了。

仅一个平常的虚词“夫”,先生就像层层剥笋一般,深入浅出地道出了其中的精妙之处。不是辨析精微,感受敏锐,恐怕是不能如此准确地搔到痒处的。从讲诗即可看出先生治学问和教课的路数,先“照着讲”,再“接着讲”,先生研治杜诗的途径是在转益多师、祖述前人的深厚基础上开花结果的。

同类推荐
  • 冲浪者

    冲浪者

    本书收录了作者的散文《冲浪者的乐趣》、《阳光灿烂的日子》、《友情颂》、《往事断忆》等约80余篇。
  • 白是一种重

    白是一种重

    诗集分“魂系潇湘”、“缘于真爱”、“源头的水”、“无关风月”、“返回真实”共五辑,收录了作者在大学时期创作的部分诗作。他写故乡,写亲人,写爱情,写永州的山山水水,对这个世界充满了热爱之情。为什么取这个书名?一番的解释是他自己对诗歌创作的一种理念,他认为诗歌是一种信仰与追求,白色是一种最干净纯洁的接近于灵魂的颜色,而他一直强调的是用灵魂与心在写作,所以白色又是一种诗歌追求的高度。
  • 大湘西系列作品集(第3卷)

    大湘西系列作品集(第3卷)

    《大湘西系列作品集(共4册)(精)》由李康学所著,这部汇集李康学数十年文学创作作品共计267万字,是武陵地区历史文化集大成之作。李康学在《大湘西系列作品集》中,通过挖掘武陵地区留下的印记,拾掇民族地区传奇的历史;客观评价少数民族历史人物,并用散文笔调创作游记美文,把武陵地区自然风光、历史文化、民族风情描绘得惟妙惟肖。
  • 心智的艺术

    心智的艺术

    她是故乡黄土原上一片深秋的柿树叶子,褪尽绿色素,薄得红得像一帧生命的请帖。是那方石磨,磨孔睁着深邃的眸子望着我,似在诉说那方旋转于日月下的热土。是那辆纺车,吱溜作响着,撩逗我一颗发酸的游子寸心。那叫做南凹村的向阳凹形的山原轮廓,常要把我揽入她朴厚、拙讷而温存的臂弯里去。
  • 来自天堂的玫瑰:最浪漫的诗歌

    来自天堂的玫瑰:最浪漫的诗歌

    本书选文皆为当下时文,格调高雅,意境深远;着重突出情感美与诗意美,选文文字唯美,充满诗意,抒写情感美、人性美、人间爱,感人至深,以震撼心灵的真情激发青少年提升良知、纯洁人性;以催人泪下的挚爱感动青少年去做一个善良的人,一个感动别人的人
热门推荐
  • 万世归其所

    万世归其所

    不接受胯下之辱的韩信,在他选择不在低头的时候,那个以后会叱咤风云的齐王或许就从这个世界上消失了!第三次没有去草庐拜访诸葛先生的刘备,最后还会那么的风起云涌吗?那个料事如神的诸葛孔明,还会出现在历史的舞台之上吗?孙悟空如果在蟠桃盛会上没有喝多,到了老君的兜率宫没有推门而入,偷吃里面的金丹的话,没有放肆的在佛祖的中指上写下到此一游的话,斗战圣佛又会出现在哪里?赵高不净身,吕祖没有调戏白牡丹,朱重八没有那么晦涩可怜的童年,本拉灯如果没有偷袭美国的话,所有与之相关的事件历史会有什么样的改变!如果作者我,没有昨天喝多的话,或许也不会有这本书!
  • 累死你的不是工作是方法

    累死你的不是工作是方法

    工作是生活的一部分,要想在一定时间段内,发挥出工作的最大价值,需要我们要对工作有明确的思路和方法。懂得工作方法的人,做起事情来,就会显得从容、稳重,把工作做得有质有量,深得上司的赏识和同事的赞誉;不懂得工作方法的人,整天忙忙碌碌,非但不能出成绩,反而把自己累得一塌糊涂。效率、质量、态度是对现代职场人的基本要求,本书如何用正确的方法、科学的方法进行工作,从而提升你在职场中的竞争力。
  • 逃离未来

    逃离未来

    此时,冯畅和岁星人已经坐在南极上空的双鱼飞船里,岁星人指着一处不断旋转的灰白色烟雾说,“如果我没记错的话,这白色的风暴就是时光之门”冯畅顺着岁星人指点,看向正前方,只见厚厚地云层中有一团白色的烟雾,这白色的烟雾,如同有生命一样在不停的旋转,不停的改变形状,他周围的云层却纹丝不动,丝毫不受它旋转力的干扰,而这厚厚的云层却巧妙的将这白色烟雾隐藏了起来,如果不是自己站在这样一个逆天的高度,是根本发现不了的“时间之门找到了,我们什么时候穿越”岁星人似乎已经等不及了,这也难怪,在地球上如老鼠般生活了这么长时间,而现在终于可以到外太空寻找自己的星球了!
  • 纵横荡魔邪之封魔谷

    纵横荡魔邪之封魔谷

    远古洪荒时代,神人魔本为同根所生,三界始祖各寻出路,神界主修道,人界主耕种,魔界主异能。神魔大战中,众天神却被黑魔炎王蹊跷布下的封魔阵全部封在封魔谷中,天神界,人界面临空前浩劫!天神界首领传人天启和人界有穷部落首领的女儿独孤燕在天神被困,人间被屠戮的情况下,将突破重重艰险,打败黑魔炎王,勇闯封魔谷,破除封魔阵,救出众天神,消灭妖魔界,还一个安宁的天地和谐世界。然而,这一切,却并非如此……
  • 大理——遇见你

    大理——遇见你

    你有没有向往过,在路上寻找自己的爱情?你有没有期待过,在大理找到自己的归宿?你是否听过很多很多别人的爱情故事,却永远轮不上自己去经历?我也去过大理,想着去那邂逅自己永世不渝的爱情。我也曾走在路上,梦着能遇到自己相依相偎的旅伴。我一直在路上,现在我停了下来,在这个我无限向往的城市,等待着我的爱情出现。
  • 巧匠仁心

    巧匠仁心

    讲述了一位留学生在完成学业后,毅然放弃了在异国他乡的高薪就业及美好生活。怀揣着将自己家乡建设得无比绚丽的豪情,回国拼搏与奋斗。故事充斥着亲情、友情、爱情以及人性,男主人公将会演绎如何跌宕起伏的故事呢?我们拭目以待......
  • 魂武记

    魂武记

    能身化巨猿的兽魂师;能掌指若刀剑般锋利的器魂师;能本身沟通万千植物的植魂师;能随意操控天地间水火元素的元素魂师。这里是武魂世界,每个人,在其六岁时都能觉醒属于自己武魂,或为动物,或为植物,或为实物,或为元素,随之修炼,则能成就天地间最强大职业——武魂师。若觉醒武魂先天等级越高,则未来成就就越大,甚至,成为传说中帝君般存在,踏上成神天路…………牧景,一个天生双武魂少年,却双生废武魂,受着别人嘲笑白眼,走入火狮学院,自这里而起,逐渐,走出一条让他人所万分诧异之路……本书等级:魂士、魂师、大魂师、魂灵、魂宗、魂王、魂尊、魂圣、魂帝,以及……神???
  • 亿万boss:老婆复仇别着急

    亿万boss:老婆复仇别着急

    若说复仇他还能无动于衷,这点可以饶恕,但是她已经将整个左氏收入囊中,他还是云淡风轻,这是什么事啊?她复仇,他同意,她吞掉左氏他同意,什么事他都同意,偏偏离婚却垮下个脸“就这么迫不及待?”好吧那就等。但是在等着自由的这段时间,她偏偏沉沦了。以前那么多时间她都忍过去了为什么这次不可以?多年以后她问他,“”因为你那时候看不见我的真心。”哦好吧,复仇什么的管他啦,这时候应该要抓住属于自己的幸福了,那么你猜,是她先爱上他还是他一直先爱上她?
  • 人生有味是清欢

    人生有味是清欢

    清欢本是在玉门关外,西北大漠上长大的侯门独女,有阿玛和额娘的宠爱,骑马、打架、看星星是她最难忘的童年时光。可命运的车轮却将她原本安宁的生活生生碾碎,一场突如其来的政局谲变,使她失去了爹娘,告别了茫茫大漠,踏上了宫廷生活的征途。皇帝舅舅的怜爱,让她一夜之间成为了万民景仰的金枝玉叶。在宫里,虽然风雨多,晴天少,但她也拥有了其他更珍贵的东西:有照顾她的吴嬷嬷和云珠,有狂傲不羁但又十分疼爱她的三哥弘时,最重要的,是遇到了她最最挚爱的四哥弘历。原以为的风平浪静,一场夺嫡大战却在悄然拉开序幕。机关算尽,揭开的却是尘封在深深宫墙里两代人的爱恨情仇,一次次被推上风口浪尖,她能否全身而退,找到自己的幸福?敬请期待,慕静言《人生有味是清欢》。【精彩片段】那一日的夕阳仿佛格外地热烈,烧着宫墙上的一方天空,连那宫墙也像是着了火。她从铺了红毯的汉白玉石阶上一步一步走上去,那是她走过无数次的路,小时候还曾经从这里摔下来过,可她从没觉得像今天这样陡峭,仿佛每一步都是踩在刀尖上。他就坐在大殿里,九龙御座,高高在上,她只能看到明黄色的龙袍,云肩,朝珠。她想,以后可能都只能是这样,远远地瞧他一眼,连他的脸色也看不清。她忽然记起那天他送她去清云寺,她坐在马背上,听到他的声音就在耳后,极为温柔。他说:“过两天我就来接你。”原来只那两天,她却用尽一生也等不到了。视线里他明明只是一道模糊的黄影,可她偏偏要笑。明明知道他看不见。带她的喜娘搀扶她行礼,她头上的凤冠极沉,凤首缀着的璎珞摇摇晃晃地扫在眼前,肩上穿着新制的霞披,极为华丽,垂下千丝万缕珠玉串成的坠子,她缓缓跪下,那坠子摇曳,珠玉相碰,玲珑有声。耳边是内官特有的尖细嗓音:“传旨:和硕懿纯公主,秀外慧中,端赖柔嘉,得先帝之厚爱,朕特封固伦懿纯长公主,赐婚恭亲王之子爱新觉罗毓宁。钦此。”他的手渐渐紧握成拳。没有人知道,写朱批的时候,他的手都在抖。他竟然真的就这样做了,眼睁睁地把她嫁给别人。他想起她曾经说过,深宫里的每个人都是枚棋子,要怎么走,从来由不得棋子自个儿,到头来千羁万绊,生不如死。如今他才是真的体会到了,就连他这个九五之尊竟也逃不过。她不知道,那么远,他竟然可以看清她的脸,他看到,她终究是流泪了。
  • 转世

    转世

    一个刚刚大学毕业的年轻人,在得知自己竟然是千百年前三界第一高手斗战胜佛,齐天大圣孙悟空的真灵转世后,他该何去何从?是选择平凡的走完这一生,还是选择笑傲红尘,左拥右抱?面对三界各巨头的步步紧逼,他是选择忍辱偷生,还是该挺身而出,冲冠一怒为红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