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486200000004

第4章 长安苦寒谁独悲杜陵野老骨欲折(1)

饮中八仙歌

(天宝间作,长安)

知章骑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汝阳三斗始朝天,道逢曲车口流涎,恨不移封向酒泉。左相日兴费万钱,饮如长鲸吸百川,衔杯乐圣称避贤。宗之萧洒美少年,举觞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树临风前。苏晋长斋绣佛前,醉中往往爱逃禅。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张旭三杯草圣传,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焦遂五斗方卓然,高谈雄辩惊四筵。

在杜甫集中,这样的体裁只出现一次,是杜甫一次创新的探索。七言古诗,句句押韵,最早相传是汉代的《柏梁台诗》。那是联句,诗本身没什么意思,各人说自己做什么官,干什么,从皇帝到大臣,带有一点儿诙谐,即俳谐的味道。杜甫此诗效仿柏梁体,但不是联句,是联章。写八个人,每人一段。所谓联章,就是这八个人可以有分有合,相对独立,主题是统一的。此诗我以前也听老先生讲过,有的老师说此诗描写八个酒鬼,这太表面化。我这次备课,重新思考。我没听俞平伯先生讲过此诗,浦江清先生也只是一带而过,都不认为此诗是杜甫的代表作。但是,它还是有创造性的。

我这次仔细一读,觉得它很大程度上体现了力求突破当时的所谓礼教、等级制(用现在的话讲)的想法。他故意要突破传统生活的规范法则。杜甫也表现了独立人格,自由的理念。更突出的是,他把唐代当时吹捧大人物的世俗陋习,给突破了,张扬个性。当然这也是杜甫的尝试,他以后再无这样的诗。有人说此诗有毛病,重韵之处不少,“眠”、“天”、“船”出现两次,“前”出现三次。不过请注意,重复的并不属于一个人的名下。分章分段,还可以通融。

老杜形容每一个人,用的句子的数目不同,李白四句,在李白前后,汝阳王李琎(卷一有一首排律赠他,即《赠特进汝阳王二十二韵》,汝阳除封王外,官职不小)、崔宗之、张旭是三句,左相,副宰相,指李适之,《唐书》记此人不怎么样,但杜甫对他有一定同情,因李是被宰相李林甫排挤走的。李适之也是三句。李氏有诗“避贤初罢相,乐圣且衔杯”,他喝酒有牢骚。其余三个人只写两句:贺知章、焦遂、苏晋。八个人,或四句,或三句,或两句,看起来参差错落。但数量还是体现了质量,表现了对诸人的轻重看法。李白名望最大,但在当时长安的地位不高。虽然玄宗拜他为翰林供奉,但无实职。不过老杜写他最多,可知看重。

“知章骑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老杜无一字无来历,仇注说“水底眠”是用典,这是夸张。贺知章是名士派儿,在朝很久,也选拔过人才,如李白即是他所推荐的,但贺本人究竟有多少建树,看不出来。不过是知名度很高的名士,所以这两句分量不太重。到下面就不一样了。“汝阳三斗始朝天,道逢曲车口流涎,恨不移封向酒泉”,汝阳王官职不小,身份是仅次于皇帝的王,但“道逢曲车口流涎”,这把大贵族形容得太寒碜。酒曲,是酒糟,酒成时就当垃圾拉走。而且他在长安,根据其本传,是有职有权,不是普通的王。但“恨不移封向酒泉”。相传酒泉是饮酒最方便的。司马昭问阮籍想任何官,阮说步兵校尉,因为官衙有大量好酒,上任喝完酒就辞官不做。汝阳觉得酒比他身份地位还重要,张扬个性比做官有地位、当贵族还重要。李适之在《唐书》中,不是特别清高的人,比张九龄、姚崇、宋璟都不如。“左相日兴废万钱”,“衔杯乐圣称避贤”,“圣”指高档酒,次一点的是“贤”。乐圣是爱喝好酒,这里有双关的意思。既然排挤我,我不干了,喝酒去了。崔宗之大概是很漂亮的,“皎如玉树临风前”,“玉树临风”典出《世说新语》,形容一个人有派头、仪表不凡。但他一喝酒,“举觞白眼望青天”。阮籍能做青白眼,是目中无人之状。这里面都带有张扬个性,轻视世俗等级的观念和陋习的成分。“苏晋长斋绣佛前”,佛教有五戒:杀、盗、淫、妄、酒。但苏饮酒不守戒。宗教起到规范和拘束的作用,但苏晋敢于违反宗教的戒律。

接下去写李白,更是连天子也没有放在眼里,“天子呼来不上船”,李白不仅仅傲视王侯,而且对天子,也似乎没有放在眼里,写出李白狂傲的个性。旧注穿凿附会,说“不上船”是不系衣服的袢,游国恩先生认为此说不足信。张旭、李白社会地位不高,但名望高,“张旭三杯草圣传”,要紧的是“脱帽露顶王公前”,不守礼法,那些王公大臣所以重视张旭,是因为他的书法高明,但张要饮酒而醉才写,“挥毫落纸如云烟”,字写得真好,“脱帽露顶王公前”又带有藐视权贵的态度。“焦遂五斗方卓然,高谈雄辩惊四筵”,以前正式的场合,是不宜于高谈阔论的,尤其是有身份地位的,唐代时礼节还是很讲究,郑重场合不能随便高谈阔论。焦遂所为也是突破礼法。印证于李白本人的诗“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也有相通之处。可见,《饮中八仙歌》表面是写八个嗜酒如命的人,但此八人都有突破世俗陈规陋习的愿望。杜甫所取的,是他们的生活态度,追求个性,而不是烂醉如泥。开元时代很开放,但这些人在相对宽松的环境里还要力图突破礼教之束缚,此正是杜甫写八仙歌的意图所在。

“饮中八仙”都是有身份、被上层社会接纳的人,尽管李白身份不是很高,但上层接纳他。真正心里有牢骚,社会地位又很低,没有王公贵族把他看在眼里的,其实是杜甫本人。

杜甫前半生最好的朋友是郑虔。对于郑虔,要看卷三的《醉时歌》:

醉时歌

(天宝十三载,长安)

诸公衮衮登台省,广文先生官独冷。

甲第纷纷厌粱肉,广文先生饭不足。

先生有道出羲皇,先生有才过屈宋。

德尊一代常坎轲,名垂万古知何用?

杜陵野客人更嗤,被褐短窄鬓如丝。

日籴太仓五升米,时赴郑老同襟期。

得钱即相觅,沽酒不复疑。

忘形到尔汝,痛饮真吾师。

清夜沉沉动春酌,灯前细雨檐花落。

但觉高歌有鬼神,焉知饿死填沟壑?

相如逸才亲涤器,子云识字终投阁。

先生早赋归去来,石田茅屋荒苍苔。

儒术于我何有哉,孔丘盗跖俱尘埃!

不须闻此意惨怆,生前相遇且衔杯。

根据仇注,此诗的写作已在天宝后期,郑虔已到广文馆,属于“低薪阶层”。郑虔的本事很大,诗书画三绝。杜甫一生写过许多描写画的诗,歌颂画家,但杜甫一生就佩服两个画家,前期是郑虔,后期是曹霸。杜甫晚年有“郑公粉绘随长夜,曹霸丹青已白头。天下何曾有山水,人间不解重骅骝。”(《存殁口号》)曹霸这样的人就是人中骅骝,可叹无人赏识,写得很沉痛,同时对郑的评价也相当高。《醉时歌》是一首七古,仇注和之前的人,对孔子之尊崇,到了要改杜诗的程度,主张要改“孔丘”为“尼父”。其实,杜甫这里要是还把孔子当圣人,就不会写这句话了。杜甫忠君爱国,肯定受儒家影响,“致君尧舜上”,但他在诗中说出“孔丘”,这才是真正的杜甫。不妨把《醉时歌》与《饮中八仙歌》对读。

此诗很感慨,第一段写郑虔,第二段写自己。郑虔待遇很低,“诸公衮衮登台省”,都进入内阁了,享受高官厚禄。插一句,写此诗时,杜甫还没有发展到后来“穷年忧黎元”的程度。《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的“默思失业徒,因念远戍卒”,则又进了一步,此诗只就自己和郑虔来论。“甲第纷纷厌粱肉”,汪少华写《古诗文词义训释十四讲》,驳斥将“朱门酒肉臭”之“臭”讲成“嗅”,当“香”讲,认为就是“臭”,不是《大学》“如恶恶臭”之“臭”。意思就是朱门酒肉腐败,然而我们可敬的广文先生却恰恰“饭不足”。“先生有道出羲皇,先生有才过屈宋”,郑虔之道德、人品高出古之古人,羲皇不仅是今之古人,而且是古之古人。先生之才华超过屈原、宋玉。“德尊一代常坎轲,名垂万古知何用”,人发牢骚要掷地做金石声,此处笔力千钧。

下面说到自己,“杜陵野客人更嗤,披褐短窄鬓如丝”,窄,仄声,老杜头发年轻时就白了,每天领些救济粮,拿着米来找郑虔,“同襟期”,是志同道合,我们的心怀是相同的。谁手里有了钱,就相聚,“痛饮”。我们两人不拘形迹。看起来奔放潇洒,实际很沉痛。杜甫用“痛饮”不止一次,他说李白“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赠李白》),李、杜两人命运不好,放浪游荡,李白丹未炼成,比葛洪不如。两人整日喝酒混日子,李白饮酒之后,还是傲视一切,所以说“飞扬跋扈”。看上去批评,实际上很同情他。但你这样,谁又理会你呢?这与《八仙歌》不同,那是阔气的喝酒,“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这里是“日籴太仓五升米,时赴郑老同襟期”。《曲江二首》里说“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七尺为寻,八尺为常(另一说倍寻为常),意思是走不多远的酒店,就有自己欠的酒资,但“人生七十古来稀”,虽然如此,还是喝吧。《八仙歌》中则是“日兴废万钱”。古人苦闷的时候离不开酒。

下面写饮酒情状,不是表面的情状,而是写两人喝酒的精神状态,“清夜沉沉动春酌”,一直喝到半夜,但两人还在喝。“灯前细雨檐花落”,有人认为当作“檐前细雨灯花落”。这是碰上缺乏文学细胞的人了。两者不能调,调过来没味儿了。有一次,一个学生来问我,说他们在中学讲欧阳修的《醉翁亭记》,有人提出其中“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不妥,应该改为“酒香而泉洌”。这就把欧阳修糟蹋了。泉本不香,因用泉酿酒,所以泉香;酒本不洌,因用泉水酿造,所以喝到嘴里很清洌。作诗要懂参差错综之美。饮酒之时,外面开始下雨,雨打花落,屋檐前飘落花瓣。这是描写一点动静、声音没有的环境。

下面“但觉”两句,又和“德尊”两句一样,都是用大力来写。就在我们开怀畅饮之时,“有鬼神”,说我们的心可以和鬼神相通,我们自己可以脱离凡尘的名利的干扰。谁还考虑到有朝一日,我们会成为饿殍呢?这看上去夸张,但从杜、郑的实际生活来看,是真实的,杜甫就几次提到自己的儿子饿死。下面说我们也不用太抱怨,贤如司马相如,还当过跑堂的;扬雄学问大,识得许多稀奇古怪的字,但受到诽谤,怕受辱,正在天禄阁校书,听到官吏来抓他,就投阁寻死。我们的命运又该如何呢?

“先生早赋归去来,石田茅屋荒苍苔”,我的讲法与旧注不同,仇注认为是希望郑早日归隐,如果早日归隐,也不至于陷于安禄山伪朝。我认为,杜甫说自己也未尝不想劝郑虔早日归隐,但他穷得家里地也没的可耕,是石田。茅屋很破旧,长着青苔,回家也是挨饿。到此,杜甫是沉不住气了,“儒术于我何有哉”,我们读书一辈子,又能怎样呢?真心痛!“孔丘盗跖俱尘埃”,这话表面上很尖锐,实际上很沉痛、很无奈。诗要结尾了,语气要缓和,“不须闻此意惨怆,生前相遇且衔杯”。

同类推荐
  • 各自的朝圣路

    各自的朝圣路

    《各自的朝圣路》收集了作家周国平自1995年4月至1998年的散文作品,是他的第二本散文集。本书内容涵盖了读书感悟、心路历程、对爱的体验和针对某些时弊的“争鸣”等。
  • 赵大年卷

    赵大年卷

    古人讲究惜墨如金,大概与刀刻竹简之费力有关。埃及的羊皮书,朝鲜的陶片书,我国的钟鼎铭文,肯定都是短文章。本书收集了作者的151篇小散文、小随笔。小,就是短小,每篇五六百字。一篇一页,每篇配一页插图,文图并茂,更好看。古人讲究惜墨如金,大概与刀刻竹简之费力有关。埃及的羊皮书,朝鲜的陶片书,我国的钟鼎铭文,肯定都是短文章。 一个故事、一点醒悟、一篇文字、一幅图画,互相映衬,蕴涵了生活多彩的色调与悠长的滋味。
  • 咏物文学与时代精神之关系研究

    咏物文学与时代精神之关系研究

    本书先从风俗史的角度对唐宋六百年牡丹审美玩赏之风习进行深入而系统的考察,在此基础上,对此期牡丹赋、牡丹诗词等进行系统解读与阐述,借此分别呈现唐宋社会牡丹审美风尚之转移,以及唐宋文人士大夫牡丹审美文化心理之嬗变。通过风俗史与文学主题演进史之互参互证,从一个特定的具体的角度来共同呈现彼时时代精神之变迁。
  • 读者超人气作家精华文萃:爱情鱼的智慧瓶

    读者超人气作家精华文萃:爱情鱼的智慧瓶

    本书从“净重三克的爱情”、“绽放如花的谎言”、“借一扇窗发现爱”等几个片段收录了《读者》的多位作家的精品散文。
  • 往事如风,流年似水,记忆无痕(珍藏一生的经典散文)

    往事如风,流年似水,记忆无痕(珍藏一生的经典散文)

    似水的流年,律动着如风的往事,撩拨着无痕的记忆。经典的散文恰如这似水的流年,勾起诸多往事和记忆。一篇短短的散文可以陶冶一个人的情操,因为它的到来应当属于灵魂的澄清和精神的拯救。正如人们常常形容可以使我们迅速摆脱困境的那棵稻草,虽微不足道,但很有力量。这本书正有这种震撼心灵的法力。
热门推荐
  • QQ侠

    QQ侠

    养一个Q宠很平常,但是在自己体内养一个各项能力值都爆表的Q宠呢?这种百年难遇的怪事儿,偏偏让纽约华裔警察齐鄂碰上了。于是,小游戏躲避老鼠成了躲避枪林弹雨的“凌波微步”,超炫电吹风成了克敌制胜的法宝,而小雨伞和陀螺自然也成了齐鄂拉风的座驾……QQ侠自此诞生!齐鄂身旁的队友有黑寡妇娜塔莎、钢铁侠、美国队长,阵容豪华,但面对的可是有史以来最强大的召唤师——光影星魔师,他从光影里召唤来的黄飞鸿、蜘蛛侠、蝙蝠侠、齐天大圣等人,哪一个又是好对付的呢?……这是属于我们华夏自己的超级英雄故事,您还不捧场吗?点击、推荐、收藏、打赏,在下来者不拒!
  • 花香随风

    花香随风

    欧阳夕岚是一个没有安全感有点腹黑的女孩,经历过种种磨难后,成为新一代花魁。
  • 穿越修真之梦在何方

    穿越修真之梦在何方

    或许是迫于生活的压力,于是乎想远离尘世的喧嚣,幻想一下自己穿越到一个修真的地方,闯荡一下异界的天空。在这里也是一个类似于地球的星球。有太阳也有月亮。姑且也这么称呼,就不另取一个名字,这样我也不用担心自己都弄昏了头脑,大家也不用那么辛苦的理解某一个发光发热的天体充当着太阳的职责却叫着另外的名字。当然区别还是有的。文中会做叙述。修真的境界分为:练体期,炼气期,筑基期,结丹期,元婴期,大乘期,渡劫期。渡劫之后成功的就可以飞升仙界,仙界就是文中月亮的地方。这里就不属于本文的范畴了。
  • 邪王狂宠废材逆天丫头

    邪王狂宠废材逆天丫头

    慕阎峰不知道的是小丫头洛恩惠已经早早的在他心中扎下根.小丫头也不知不觉的爱上了大魔鬼慕阎峰他们能擦出爱情的火花吗???
  • 富国

    富国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20几岁决定女人的一生

    20几岁决定女人的一生

    本书是一部写给20几岁中国女性的励志全书。内容立足于20几岁女人的现状实情,阐释20几岁青春决定一生的奥秘,给年轻女性一个正确的精神指引和行动要领。叙事生动活泼,语言优美风趣,风格清爽时尚,没有长篇冗长的赘述,没有空洞呆板的说教,有的只是悉心的关爱和亲密的谈心。
  • 大山里

    大山里

    《大山里》故事背景定格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期,讲述的是发生在我国北部地区某山村里的人物故事,本书以魔幻现实主义手法将山村里的人物生活形态展现的淋漓尽致。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正是农民工纷纷进城的高潮期,一批又一批的农民工来到了惊奇新鲜的大城市,城市人口迅速暴涨起来,而那些原本清幽祥和的农村迅速几乎变为了空城,除了一些老弱妇孺外,很少看到几个人影,除了雀跃鸡鸣狗吠外,很少听到几丝声音。在外边打拼的还算不错的相继回来携带家眷络绎进城,只有那些体弱伤残者继续留守在这篇熟悉而又沧桑的故土之上,无意间、无形之中,这又生出了几分离别,斩断了几根情思,多出了几份伤感!
  • 接收大师

    接收大师

    陈龙穿越了,还要是那么老套的剧情被一道闷雷劈中,然后。。。。就没有然后了。穿越之后陈龙郁闷的发现自己连最低级的魔法都学不会,整天只是被人敲闷棍,但是一次偶然的机会,陈龙发现自己竟然可以吸收魔兽,并且可以变成它吸收的那只魔兽。
  • 娇妻的如意郎君

    娇妻的如意郎君

    本大姑娘失忆了,你顾倾沐必须照顾我,不然本小姐有你好看。落雪,我柳慕真的喜欢你,嫁给我,好么。不行,顾大公子才是我的菜。我非他不娶大集团的豪门腹黑公子和娇妻落雪爱恨情仇
  • 一本粗糙的野生小说

    一本粗糙的野生小说

    一本粗糙的野生文艺逗比小说。据说是(粗糙的)元气少女哀塔的走心巨作(雾),总之大概可能讲述的是一个腹黑妹子在《御龙在天》里所经历的一切,还有时不时乱入的现实八卦,有许许多多的人经历过的大同小异的故事,其实更直白的说,这是关于主角人生中玩御龙那段岁月里所经历的一切事情的全部回忆,并不悲伤,而且还很美好,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