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486200000013

第13章 冉冉征途间谁是长年者(2)

这诗我们念一遍,“今夏草木长”,用陶诗。“朝廷愍生还,亲故伤老丑”,这是《喜达行在所》中的意思,“柴门虽得去,未忍即开口”,“去”,是离开的意思,现在住的这破房子我虽然可以走开,想告假回家,但刚上任,不好开口。绝不能理解成我要去柴门的意思。所以先写封信问一问,听说鄜州那里沦陷,鸡犬不留。想必家中那个破房子被毁,家人也遭难了,可能只有死尸了。家里还能有活的吗?还能有跟我在一起的吗?“反畏消息来”,不是怕家人的消息,而是怕别人带来全家遭难的消息。国家初兴,如果家人遭难,我也只能耽酒以老。这里的“欢会处”,不是往昔欢会。我再深深地想一想,恐怕我真要回去了,本可以欢会团圆的家已经没人了,只是孤零零一个老头了。这便是沉郁顿挫。

杜甫回家途中,经过玉华宫,玉华宫本是唐太宗时建的一个行宫,到高宗时已经没人住,因为离都城太远,变成庙了。经过战乱,此地已是荒凉不堪。从凤翔到鄜州,路过玉华宫。这首诗开了宋诗的头,是宋人写诗的范本。前面讲过,游国恩先生很欣赏此诗。浦江清先生选杜诗,游先生提议,这首诗应该入选。仇注引张耒的诗《离黄州》“扁舟发孤城,挥手谢送者。山回地势卷,天豁江面写……”,但张诗只是从形式来模仿,没有从神和精髓上学。没有大量念过宋诗的人,一下子难以体会《玉华宫》和宋诗的关系。学杜诗者很多,如陈师道有的诗学杜甫的《羌村》,有的学杜甫的《古柏行》。从唐诗到宋诗不是一下子变过去的,宋人学唐诗有几个阶段,北宋初年学唐诗是学白居易,唐末风气受元和长庆体影响很大,所谓诗风衰颓,是学白居易没到家,学得低俗了。王禹偁开始也学白诗,从白居易又变成深奥、神秘,转向李商隐,都没离开中晚唐。我有一次和沈玉成聊天,他问陈子昂和李白复什么古,我说当然是复汉魏之古。李白“自从建安来,绮丽不足珍”(《古风》)。建安以后的诗不足学。唐人复汉魏之古,宋人复古,不是复唐之古,有一段时间,是想复六朝之古,当时沈玉成研究魏晋南北朝的文学史,我跟他说,宋人有一段时间想复陶谢之古、鲍谢之古。杜甫说李白“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其实李白不一定沾了这些六朝诗人多少边,说鲍照还可以,与庾信没什么关系,杜甫倒是接近庾信。杜甫此语是在他心目中觉得六朝诗人不错。阴铿也包含在里面。陈子昂、李白是复汉魏之古。宋人由白居易到李商隐,然后就到了杜甫。他们学杜又意在陶谢、鲍谢。后人学宋诗,近人陈三立说,别人都说我做的是宋诗,但倘若我对唐诗没下过工夫,就像不了宋诗。俞先生晚年嘱咐我:不要随别人一起说我学晚明,周作人提倡晚明,我俞平伯没有提倡,我并不学晚明。朱自清先生为他的《燕知草》做序,也说他学晚明,俞先生当时没有反对。俞先生说,我是读文选,学六朝小品的。可见,专学晚明,像不了晚明,必须上溯到《文选》、六朝小品、《水经注》、吴均山水小文、《六朝文絜》中的那些文章,这些读熟了,写出来才像晚明;专学唐诗,就是李梦阳、李攀龙一流。必须从诗骚汉魏下来,把唐人走过的路走一遍,才能像唐诗。

下面附带谈谈宋诗的特点。我曾应孙钦善的邀请,给编《全宋诗》的同志讲过两个月的宋诗,只写了一篇小文。宋人学唐,从杜甫入手,更受韩愈的影响,比如梅尧臣、黄庭坚,与其说像杜甫,不如说像韩愈,学杜到家的,是王安石。“同光体”被认为是清末学宋诗最到家的一个流派,代表人物是陈三立、郑孝胥。郑的诗,早年确实不错,但晚年不好。他自述是学孟郊、贾岛,陈三立评论也如此说。可我认为,郑比孟、贾要宽,他受杜、韩的影响比较大。杜、韩、孟、贾,就到了宋诗,既不通俗如白居易,也不神秘朦胧如李商隐,要求深,又要求气势,所以学韩、孟。

宋诗的特点,我认为第一是刻画工细,对自然景物、人物性格、事件、环境,刻画越来越向深、向细微里去,苏轼也有这个特点,他有时写得很细、很深。这在唐诗里不占主要的。只有杜、韩比较深、细,当然过火了就窄了,琐碎了,从黄庭坚到晚宋的四灵,又走向一个极端。刻画得好的,惟妙惟肖,既有形,又有神,达到这个水平的,北宋就是欧阳修、梅尧臣;北宋、南宋之间就是陈与义、陆游,真把唐诗,把杜、韩吃透了。

第二是夹叙夹议,好诗把议藏在叙里,王安石太分明,议和叙分得太明显,一会儿来一段议论。夹叙夹议要融合。宋人有意为之,但不及杜自然,接近韩愈,如《山石》前半描写,下山后发议论,“何必局束为人鞿”,但我说这不赖韩愈,谢灵运就有人批评他的诗有一个玄言的尾巴,但这议论难道能放在诗的中间吗?必须要先把景致写完,再表达思想,这很自然。最典型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写群童抱茅而去,追之不得。回家后屋漏难眠,才开始议论感叹。北风卷屋上三重茅时,不会发议论。《玉华宫》就是把议论含在里面,这很难得。

第三,对比的成分放在一起写,正反面的、自然与人事,对比的内容融合在一起写,这也是宋人学唐诗的途径,真正得到杜甫正反融合笔法的,是辛弃疾,而且议全在叙里面,“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闲愁最苦。”看上去是写景,其实是“议”,这真得了杜甫的神。杜甫《述怀》“沉思欢会处,恐作穷独叟”,这是翻个儿的笔法。辛弃疾《破阵子》(赠陈同甫)前面都是壮词,“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最后来一个转折,“可怜白发生”,心里的郁闷牢骚,全在这最后一句。这一句相当有力量,把一首全都推翻。这不是泄气,而是沉郁顿挫。东坡的结尾,有时结不住,“大江东去”词真是好,但结尾“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就有点托不住,反不如“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虽然看透,还是给人希望。苏轼乐观主义的东西在《水调歌头》里,《念奴娇》有些泄气了,但辛弃疾最后一句不是泄气,是沉郁顿挫。这得体会啊。我说了不能算,你们要自己去琢磨。

把这些情况都了解了,再回来看《玉华宫》,就知道为什么像宋诗了。开头“溪回松风长”很美,和陶渊明、王维都很像,第二句就露出本相了,“苍鼠窜古瓦”,老鼠就在建筑物明面儿上窜来窜去,败落、荒凉的气氛一下子就出来了。“不知何王殿,遗构绝壁下”,这不是杜甫成心问,他猛一看,建筑讲究,但现在很荒凉,所以就怀疑,不知是哪朝哪代建造的,他是真的不知道,在绝壁之下何以有这样一个建筑,于是怀疑,而不是明知故问。进屋一看,久无人住,阴森可怕,“阴房鬼火青”,再一听,就不是“溪回松风长”了,而是“坏道哀湍泻”。庙外的溪水流得慢,这里流得比较急,声音听着也是让人“哀”的声音。“万籁真笙竽,秋色正萧洒”,是说周围的环境不错,但“美人为黄土,况乃粉黛假”。辛弃疾的词“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就从这儿出来。杜甫的议论暗藏在叙述中,即使是美人,现在已经是尘土,更何况还不是真正的美人,是靠涂脂抹粉装扮出来的美人。当年玉华宫中的宫女,侍奉皇帝出来避暑,个个都装扮一新。这里杜甫有批判,朝廷花费了大量的金钱、大量的人力,盖了这样的宫殿,远来避暑,结果现在什么都没有了。

我在课堂上讲苏轼的诗,我说不能小瞧《饮湖上初晴后雨》“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用一位美女比西湖,这样一比,西湖永远年轻,永远美丽。后来我讲,又深一层。美要看本质,而不是表面,本质美,淡妆好,浓抹也好。因此,我讲《饮湖上初晴后雨》,一定是两首一起讲,不能只讲后一首“欲把西湖比西子”,更不能只讲最后两句。第一首“朝曦迎客艳重冈,晚雨留人入醉乡。此意自佳君不会,一杯当属水仙王。”有人觉得下雨不好,其实下雨亦佳,这样的佳处只有湖上的水仙王能懂。此诗也是哲理诗。西湖的本质是美的,无论怎样都美。讲东坡的哲理诗,一般不提这首诗,其实也是哲理诗,苏轼学杜甫学到神里去了。宋人的作品确有比唐诗高的地方。“美人为黄土,况乃粉黛假”,杜甫这两句很质朴。“当时侍金舆,故物独石马”,当年的仪仗随从,多么了不起,现在只剩下石马,当初最不起眼的东西却能留存下来。以上种种都是他忧的内容,今昔之感,沧桑之虑,是杜甫最有感触的,“抚事煎百虑”(《羌村》)。

向前走,走不了了,“忧来藉草坐,浩歌泪盈把”。杜甫是一个过客,可以参照鲁迅《过客》来读。“冉冉征途间,谁是长年者”。长年,岁数大的人。杜甫说自己参观完玉华宫,还要向前走,不过是玉华宫的过客。其实,大家都是过客,人的一生也是过客,冉冉征途间,谁是长年之人呢?如果能长年,不就可以看见太宗以来的盛衰之变吗?但无人能如此,每个人都只看见历史的一部分。陈子昂《登幽州台歌》为什么“念天地之悠悠”,他就会“独怆然而涕下”呢?一个人心中有无穷的宇宙,他看到自己只是一个短暂的片段,所以他难受,一个人如果只看到他的眼前名利,就不会有那种“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的境界。这就是杜甫的境界,杜甫看到具体的景象--“当时侍金舆,故物独石马”,但议论全含在这具体的描写中。杜甫认为贞观之治很伟大,但逐渐转衰,今人王永兴、李锦绣考证,睿宗也是被逼退位,不是禅让。陈寅老的治学方法,用周一良先生的话讲,就是通过很小的事情,看出社会、文化的巨变。杜甫所说的“当时侍金舆,故物独石马”,你们琢磨琢磨,这里该有多深的意思!《红楼梦》从繁华着锦、烈火烹油的富贵变成衰败,好便是了,了便是好。如果人能活得足够长,就可以见证盛衰的变化,但谁也活不了这么长,看到的只是一个片段,想想过去,想想未来,所以会“泪盈把”。杜甫真正体会到唐朝的兴衰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

同类推荐
  • 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

    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

    本书包括了亲情之暖、友情之暖、爱情之暖、陌生人之暖四部分。全书收录《十四岁少年失忆事件》、《永远的粉丝》、《不寻常的生日礼物》、《神秘的刘教授》、《我欠父亲一颗真心》等36个故事。
  • 炭灰里的镇

    炭灰里的镇

    《炭灰里的镇》内容包括:蓝调小镇、米语、废墟上的远方、后山:颜色与记忆的实验场、午睡后的表情、星空肖像、烈焰的遗迹、棉花,棉花、一封信的路途、亲爱的城市、我的老师赵文明等。
  • 爱·教育

    爱·教育

    本书是成都市“爱心的传递——师德大比武”教师文集。收集了数十篇教师写教师、教师些学生、学生写教师的优美记实散文,通过一个个生动感人的故事,赞美了一个个师德高尚的人民教师,树立了人民教师的光辉形象,弘扬了正气,唱响了主旋律!
  • 伦敦杂记(朱自清作品精选)

    伦敦杂记(朱自清作品精选)

    本套丛书选文广泛、丰富,且把阅读文学与掌握知识结合起来,既能增进广大读者阅读经典文学的乐趣,又能使我们体悟人生的智慧和生活哲理。
  • 白珍珠

    白珍珠

    该书是《青少年爱读的中国民间故事读本》系列丛书之一,主要内容分为“等待第十朵花开”、“忘情塔”、“来生之约”、“等三辑。作者根据民间传说和自己的构思创作而成一个个青少年喜爱阅读的小故事。
热门推荐
  • 奇事幻夜

    奇事幻夜

    (周六更新哦~周六更新哦~周六更新哦~重要的事情说三遍!!!)为什么改不了简介为什么改不了简介为什么改不了简介!!!
  • 逆袭手记

    逆袭手记

    每一个不同的选择都会带来不同的结果,你的选择又是什么?
  • 怪盗基德和姬徳

    怪盗基德和姬徳

    黑羽快斗多了个妹妹黑羽月幽会有怎样的事情发生呢?而且妹妹还是穿越的也就算了还失去了穿越前的记忆。黑羽快斗和中森青子是否会在一起呢?黑羽月幽是否会有恋人的,他们是否会找到他们想要的宝石呢?
  • 神尊劫

    神尊劫

    废柴少年高强,巧获真龙之血,得上古龙女相助,一朝崛起,横扫天下,共抗魔族。随着神秘身世的解开,征服仙界,强势回归,最终成为一代王者。
  • 永恒童话

    永恒童话

    简单,繁琐,枯燥,姚顺宇本以为他的一生就会在这平凡中度过。直到某个晚上,风雷大作,一个穿越位面的少女来到他的面前,从地球到异界,从普通的人类到叱咤风云的王者,姚顺宇迎来他人生中的春天。
  • 相思谋:妃常难娶

    相思谋:妃常难娶

    某日某王府张灯结彩,婚礼进行时,突然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小孩,对着新郎道:“爹爹,今天您的大婚之喜,娘亲让我来还一样东西。”说完提着手中的玉佩在新郎面前晃悠。此话一出,一府宾客哗然,然当大家看清这小孩与新郎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容时,顿时石化。此时某屋顶,一个绝色女子不耐烦的声音响起:“儿子,事情办完了我们走,别在那磨矶,耽误时间。”新郎一看屋顶上的女子,当下怒火攻心,扔下新娘就往女子所在的方向扑去,吼道:“女人,你给本王站住。”一场爱与被爱的追逐正式开始、、、、、、、
  • 韩娱之圆梦直播间

    韩娱之圆梦直播间

    “主播大大,我想去光影交错的世界里,成为唐谨言。”“好的,记住规则,不要违反,另外,祝你好运。”“来,跟着我喊,‘我偶像姓姬’,准备穿越!”——大家好,这里是圆梦直播间,在这里你可以选择去往任何你想去的韩娱小说里,成为任何你想成为的人。圆梦直播间,给你一次俘获你心中idol的机会,成功或者失败,让我们——拭目以待。
  • 风铃渡劫

    风铃渡劫

    膨胀的贪欲如若似一支射向前方的飞箭,那最终的归宿将是力竭时掉入孤寂的深渊;在欲望与人性剥离的过程中,道义逐步沦落为妆饰;剥开的刹那,原来天道昭彰;看古往今来,众生百态;官场薄情,商人无道,繁华过后,徒留无限唏嘘!爱恨情仇,宛如镜花水月;功名富贵,却是过眼云烟;喧嚣过后梦方醒,依然在风铃渡。纵使多情又奈何,回眸凝望百年身;青灯坐伴红颜老,一抔黄土渡风尘。
  • 腹黑将门女

    腹黑将门女

    美若谪仙,风度翩翩,这些她对他第一印象。笑里藏刀,举止疯癫,这些他对她第一印象。而终有一日,她看破那集万千优点于一身的男子隐匿的尖酸刻薄恶魔本性,她恼恨自己识人不清,打算从此远离,那人却不同意,在她披荆斩棘的道路之上,一路紧随。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盛世红妆全文

    盛世红妆全文

    一次空难,她在轮回盘上徘徊一圈,穿越到异世皇宫沦为下层小宫女。当她用现代化妆术在后宫谋得一席之地,却碰到了两个深爱她的男人.选择是两难的,可无从选择是更难的,在这后宫里她如蝼蚁般渺小,随时有灭顶之灾.当命运嘲弄于她,当她忘却所有,命运会带给她怎样的人生?全文发完了,总算是个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