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宫中遍布八宝纹饰。石门背后,平水墙上的月光石内都刻有八宝,这是佛前的八件供器,藏文名为“八吉祥相”。石门背后八宝排列顺序是螺、轮、伞、结、盖、鱼、瓶、花,八宝象征着吉祥如意。具体解释是螺称法螺,佛说具菩萨果,妙言吉祥之谓召唤天神。轮称法轮,佛说大法圆转,万劫不息之谓誓不退转。伞称宝伞,佛说张弛自如,曲覆众生之谓慈荫众生。盖称白盖,佛说偏覆三千,净一切药之谓庄严佛土。花称莲花,佛说出五浊世,无所染着之谓清净无染。瓶称宝瓶,佛说福智圆满,具备无漏之谓甘露清凉。鱼称金鱼,佛说坚固活泼,解脱坏劫之谓福德有余。结称盘长,佛说回环贯彻,一切通明之谓吉祥如意。八宝虽为佛前供品,却寓意吉祥,所以在民间服饰、家具、器皿上也广为应用。一般排列顺序为轮、螺、伞、盖、花、罐(瓶)、鱼、长(结)。
裕陵地宫第一道门洞券的东西两侧石壁上,雕刻着四天王坐像,俗称四大金刚。这四位天王是印度神话中的人物,佛教也沿用其说。四天王本是佛祖释迦牟尼的外将,他们各居须弥山腰一山,名犍陀罗山,山有四峰,各持东、西、南、北方的天下,故也称护世四天王。
东方持国天王,梵名提多罗吒,佛教护世四天王之一,主守东方。他居住在黄金,率领诸毗舍等守护东方弗提婆洲,故称为东方持国天王。他的形象身着天衣,左手伸臂下垂持刀,右手臂向前微曲,仰手掌中托着宝珠。还有身为青色,紫色头发,面显愤怒状,穿着红衣甲胄,手持大刀。中国的佛教寺院,大多是四个天王一道供奉在天王殿中,而裕陵地宫门洞券西侧石壁北端的东方持国天王,则是身披战甲头戴盔胄手持琵琶为法器。
南方增长天王梵名毗流驮迦,佛教护世四天王之一,主守南方。居住在琉璃,率诸鸠荼、薜荔等守护南方阎浮提洲。他能使人们增长善根,故称为南方增长天王。他的形象身为青色着天衣,右手执(长杆矛)根着地。还有身为赤紫色,绀色头发,脸显愤怒相,身穿甲胄,一手叉腰,一手持金刚杵。而裕陵地宫门洞券西面石壁南端的南方增长天王,则是身披甲胄,怒目圆睁,手持宝剑为法器,护持着南方国土的人民。
西方广目天王梵名毗留博叉,佛教护世四天王之一,主守西方。居住在白银,率领诸龙族及富单那等守护西方瞿耶尼洲。他的形象为左手持(杆儿比较长的矛),右手执赤索,身着天衣。亦有身为肉色,臂挂黑丝,面露微笑,身着甲胄,手持笔作书写状者。还有身为红色,手中缠绕一龙的。而裕陵地宫第一道门洞券东面石壁南端的广目天王,则是身着甲胄,右手托塔,左手缠龙为法器,护持着西方国土的人民。
北方多闻天王梵名毗沙门,为多闻之意。佛教相传他经常守护佛法,维护如来道场,常得听到如来说法,故有多闻天之称。他率领夜叉、罗刹将等,守护北方郁单越洲。在印度,他是主司施福护财的善神。他的形象多为身穿甲胄,面现愤怒畏怖之相,一手托宝塔,一手持戟,一手托腰,身青黑色,足踩二夜叉鬼。一般天王殿里所塑多闻天王多为头戴毗卢宝冠,一手持伞,以表福德之意。或坐或站,脚下踩有夜叉鬼。而裕陵地宫第一道门洞券东面石壁的北端,所雕刻的多闻天王坐像,则是头戴毗卢冠,身着甲胄,右手执宝幢,左手握吐宝银鼠为法器,护持着北方国土的人民。
四位天王手中的法器各有寓意,南方增长天王的宝剑舞动生“风”,东方持国天王的琵琶谐音要“调”,北方多闻天王的宝幢可以挡“雨”,西方广目天王的缠龙已被降“顺”,合起来就成为“风调雨顺”的吉祥含义。有这样四位身披甲胄,立眉张目,威风凛凛的天王守护着地宫大门,可谓万无一失。
明堂券的券顶雕有五方佛,有阿佛、阿弥陀佛、宝生佛、不空成就佛、大日如来佛,并取东南西北中,木火土金水,青白赤黑黄等五方五行五色与之相结合,进一步阐明五方佛的教义。
大日如来佛以大地中央为发心之位。他以本有的菩提心坚固不动,为诸法本源之体性,犹如大地之坚固不动,且为万物之中心。黄色为不变之色与菩提之心不变相应,在大日如来佛的身边,还围绕着八尊佛。
阿佛代表“觉性”。以东方为发心之位,他以本有的菩提心,发归回菩提心。修万行,而种种行为都圆具无有缺欠,犹如其虚空能容万物一样,代表了大圆镜智亦名金刚智。东方为万物之始与万行之起相应,青色含五色,故青色能与万行之意相应。其形象为偏袒右肩左手作拳,执袈裟角安脐前,右手伸五指,手指下垂成触地印。
阿弥陀佛代表“智慧”。以西方为涅之位,阿弥陀佛也称无量寿佛,无量光佛,有涅之德,风大之德,犹如世人之寿赖于风息。其观察说法与风大之能杀能成二德相应。其在西方与观世音、大势至菩萨相配合成“西方三圣”。因涅为万物之终归,对于东方的万物起首相应。其白色是无量佛的佛光和无染的白水相应。其形象结跏趺坐于莲台上,双手仰掌叠置足上,掌中托一莲台,表示接引众生往生西方,莲花化生之意。
宝生佛代表“福德”。以火大为南方为成菩提之位,以其万行成熟,开菩提之花,犹如火热促进草木生长。宝生佛亦称为开敷华王如来,密号为平等金刚,代表大日如来五智中的“平等性智”。其平等性智亡说法犹如火能烧尽万物。所以将南方配为赤色,不言可知,形象为金身端坐结跏趺坐,于莲台上左手执衣角,右手仰掌成满愿印。或左手为拳,右手向外,略屈无名指与小指,其余伸直,作与愿印。
不空成就佛代表“事业”。以水大为北方是为方便究竟之位,成就利他之业。与众生之机能除去迷妄,犹如水之方圆随其器,且能洗尘垢。其在北方,依印度之俗北方为胜方,其究竟位与胜方相应。黑色是染色之至极,故黑色与究竟位之至极相应。
在第二道石门两侧雕刻着狮子进宝,明堂券两侧的地上还有八个册宝座。上面原陈设册宝箱,其中盛放皇帝皇后印册,早已被盗走。
第二道门洞券顶雕刻着一对喇嘛塔,进入穿堂券,券顶刻有二十四佛,这二十四佛是三十五佛中的二十四位。他们也称为“如来”,在《佛学大辞典》中记载“如来,梵语曰‘多陀阿伽陀’,译音如来,佛十号之一。如诸佛乘如实道来成正觉,今佛亦如是来,故名如来”。
乾隆裕陵地宫二十四佛名号
在乾隆裕陵地宫的穿堂券券顶上,浮雕着二十四佛。与藏传佛教的书籍中所记载的佛号相符,都称为“如来”,计有:1.纳摩能催金刚藏如来,简称金刚藏如来。藏语为:“巴多杰娘涡热的捐巴喇协采罗”;2.钠摩宝焰如来,简称宝焰如来。藏语“得欣协巴仁欠熬绰喇协采罗”;3.纳摩龙自在如来,简称龙自在如来。藏语“得欣协巴鲁杭戈杰波喇协采罗”;4.纳摩勇猛军如来,简称勇猛军如来。藏语“得欣协巴华唯德喇协采罗”;5.纳摩吉祥喜如来,简称吉祥喜如来。藏语“得欣协巴华阶喇协采罗”;6.纳摩宝光如来,简称宝光如来。藏语“得欣协巴仁欠镁喇协采罗”;7.纳摩宝月光如来,简称宝月光如来。藏语“得欣协巴仁欠达敖喇协采罗”;8.纳摩不空见如来,简称不空见如来。藏语“得欣协巴童瓦顿袁喇协采罗”;9.纳摩宝月如来,简称宝月如来。藏语“得欣协巴仁欠达瓦喇协采罗”;10.纳摩无垢如来,简称无垢如来。藏语“得欣协巴汁玛麦巴喇协采罗”;11.纳摩吉祥施如来,简称吉祥施如来。藏语“得欣协巴怀津喇协采罗”;12.纳摩清净如来,简称清净如来。藏语“得欣协巴苍巴喇协采罗”;13.纳摩清净施如来,简称清净施如来。藏语“得欣协巴苍为津喇协采罗”;14.纳摩水王如来,简称水王如来。藏语“得欣协巴曲拉喇协采罗”;15.纳摩水王天如来,简称水王天如来。藏语“得欣协巴曲拉拉喇协采罗”;16.纳摩贤吉祥如来,简称贤吉祥如来。藏语“得欣协巴华桑喇协采罗”;17.纳摩旃檀功德如来,简称旃檀功德如来。藏语“得欣协巴赞丹华喇协采罗”;18.纳摩无边威光如来,简称无边威光如来。藏语“得欣协巴色皆塔耶喇协采罗”;19.纳摩光德如来,简称光德如来。藏语“得欣协巴敖华喇协采罗”;20.纳摩无忧德如来,简称无忧德如来。藏语“得欣协巴娘哎迈彼华喇协采罗”;21.纳摩无爱子如来,简称无爱子如来。藏语“得欣协巴赛麦吉吾喇协采罗”;22.纳摩功德花如来,简称功德花如来。藏语“得欣协巴梅朵华喇协采罗”;23.纳摩清净光游戏神通智如来,简称清净光如来。藏语“得欣协巴苍为敖赛南拜饶围隆拜钦巴喇协采罗”;24.纳摩莲花光游戏神通智如来,简称莲花光如来。藏语“得欣协巴白米敖赛南拜饶为隆拜钦巴喇协采罗”。
以上二十四尊如来各个面相端庄,头顶发髻双耳佩环,身披法衣袒胸露臂,莲花台上结跏趺坐。各自做着不同的手印,显示着各自的法力。身后的背光里,有卷曲的祥云和香花瑞草,背光顶端两侧,还以藏文刻着每尊如来的名号。
二十四尊如来的雕刻布局严紧,为突出佛像的主体,特别是头部,经过周密地计算和安排,都躲过了石料接缝处,每尊佛像都采用了高浮雕手法,突出了主题。背光的卷云边饰,韵律流畅,精雕的花卉枝叶繁茂,烘托得佛像更加肃穆庄严。
在穿堂券的东西两壁所雕巨幅五欲供,从中将帝后们向往西方乐土的意图,充分显示出来。五欲供即在五组精雕细琢的器座上,雕出上升的五簇莲花,在花朵间各承托着明镜、琵琶、涂香、水果、天衣等五件器物。通过人体感官,表现出五种欲望五欲。佛教认为“色声香味触”为物质之根本而称为“五唯”。又因“色声香味触”与“眼耳鼻舌身”等五根所缘之境界而称为“五境”。它能使人起欲心,故“五唯”、“五境”又称为五欲。人们面对五欲供,用“眼睛”从“明镜”的映照中,可以窥见面容的“姿色”,用“耳朵”从“琵琶”的弹拨中,可以聆听到乐曲的“美声”,用“鼻子”从“涂香”的扩散中,可以闻嗅到袭人的“幽香”,用“舌头”从“水果”的汁液中,可以品尝到馨香的“滋味”,用“身体”从“天衣”的穿着中,可以享受到华服的“感触”。概括起来,即“眼耳鼻舌身,色声香味触”十个字。佛教徒以“五欲供”为戒,戒除“五唯”、“五欲”,即可走出“五境”,可步入到西方极乐世界。
穿堂券内第三道石门上的月光石正中佛像是纳摩宝莲花善能镇伏如来,藏语为“得欣协巴仁欠白米南拜浓巴喇协采罗”。
金券是地宫最后的堂券,是停放棺椁的墓室。在宽达十二米的艾叶青石床上,停放着乾隆帝后妃六具棺椁。在九米多高的券顶中央,并排刻着三朵大佛花。外围二十四个花瓣,花心由梵文和佛像组成。居中为娑婆世界的释迦牟尼佛,左侧为东方琉璃世界的药师佛,右侧为西方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每尊佛周围均有六字大明咒,即“嘛呢叭咪”六个字用以乞福求祥。券顶还刻有珊瑚、火珠、法杵等纹饰,金券两侧平水墙上在半圆形月光石内,刻有佛像八宝、火珠,周围为番文经咒,平水墙下的围墙及各券顶、券壁还刻有梵文经咒。
乾隆裕陵地宫梵文破译两个朝向寓意
档案上记载裕陵地宫所刻番文注音的经文有29464字,梵文647字。这些阴刻的经文,排列严密,端庄整齐,刀法遒劲有力。为了解开裕陵地宫梵文、番文之意,于善浦先生在1980年春夏之交,临摹并整理出了梵文637个字。又从第二道门洞券内两座喇嘛塔的华盖处,找到了另外的10个梵文。梵文大者50厘米见方,小的文字还不及5厘米见方,最终于临摹到了647个梵文字。
临摹的梵文字有了,但内容是什么意思呢?带着这个问题,于善浦到北京求教,也没解决梵文的翻译事宜。后来又到广济寺的中国佛教协会观空法师的帮助下,见到了郭元新先生。郭元新先生很有才华,不仅懂藏文、梵文,还懂蒙文、英文,而且不用翻阅字典。他当即在临摹的梵文经咒旁加上了汉字和拼音字母,其中有一些难以译出的,待有时间再译。却也过了没多久,裕陵地宫的梵文经咒被翻译出来的就有白伞盖心咒、三字咒、金刚手心咒、六字大明咒、五方佛种子咒、顶轮王咒、五字文殊咒、不动佛咒等。
裕陵地宫布局紧凑,主次分明,图文相济,雕工精细,所雕菩萨、金刚、佛像,其眉目举止,莫不传神移情,所雕器物莫不形象逼真。据档案记载,仅雕工一项工时用了三年,工银费了一万两。
裕陵地宫金券宝床正中停放着乾隆帝的棺椁。棺下有一口金眼吉井,相传这口井不管天气多旱井水也不干涸,无论天气多涝井水也不外流,所以被称为不竭不溢的金眼吉井。实际上这口井的直径只有十多厘米,只是一个“穴”位,井中并没有水,其中曾随葬了一些乾隆皇帝生前喜爱的珍宝。
裕陵地宫雕刻以佛像、佛塔、佛经、法器、吉祥物为中心内容,主次分明、错落有致、图文并茂、内容丰富。
佛像中罩门券佛像一尊,明堂券券顶佛像十三尊,穿堂券券顶佛像二十四尊,第三道石门门楼月光石佛像一尊,第三道门洞券月光石佛像一尊,金券东西平水墙上月光石佛像两尊,券顶六字真言三组佛像三尊,共计佛像四十五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