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山村的刘辉最近为筹措做生意的本钱而伤透了脑筋,他绞尽脑汁,把有可能借他钱的人列了一张名单,然后按照名单上的姓名,一一上门借款,磨破了嘴皮,借到的数额与他实际上所需的相去甚远。
邻村的戴利是个大款,据说家里的存款以百万为单位,刘辉决定向戴利借12万人民币,许诺两分利息,一年后把本息一并奉上。戴利要刘辉找一个双方都认识的、具有一定经济实力的人担保,以防刘辉还不了钱脚底抹油。要找谁担保呢?刘辉想起了陆丽妹夫妇,陆丽妹的丈夫长年在国外挣美金,闲不住的陆丽妹每天凌晨就起床做豆腐,然后骑着三轮车沿村叫卖,赚钱贴补家用,大女儿也在工厂上班,一家人省吃俭用,几年下来竟也积赞了不少钱。
陆丽妹不但外表长得漂亮,心灵也美,每次遇见乞丐,不像大多数人那样避而远之,总是慷慨地接济。刘辉夫妇与陆丽妹交情不错,他们知道陆丽妹也认识戴利,于是决定请陆丽妹为他担保。陆丽妹心里清楚担保的风险,自己又没有从中得利,搞不好赔了夫人又折兵,因而顾虑重重。
刘辉心想:如果借不到钱,生意就得泡汤。夫妇俩急了,晚上来到陆丽妹家,还没说几句,夫妻双双“扑通”一声跪在地上,刘辉还发了毒誓:“我如果到时不还钱,出门被车撞死。”陆丽妹这下没辙了,拉起夫妇俩,答应了,夫妇俩这才起来。三人到戴利家里,写好了借条。从此,刘辉在外地做生意,一年偶尔回家一两次。
距离约定还钱的时间还有三个月,刘辉夫妇就悄悄地把两个子女都带到了外地。听到此消息后,陆丽妹开始忐忑不安,心中有种不祥的预感,但她还是不断地安慰自己:“没事的,时间还没到,刘辉不是这种人。”即使这样,陆丽妹经常打电话给刘辉,刘辉刚开始还接听,不过总是千篇一律:“放心吧,我会还的。”可是后来刘辉的电话号码被告知暂停服务了,刘辉夫妇彻底“蒸发”了。
还钱的期限到了,戴利不见刘辉来还钱,只好找陆丽妹。万般无奈之下,陆丽妹只好把家里的钱,一股脑地全部找出来,把银行里还没到期的存款也全部提前取出来,又回娘家借了三万元,凑齐后还给了戴利。
陆丽妹的丈夫回国后,知道事情的来龙去脉后非常生气,骂陆丽妹是个大傻瓜,陆丽妹只好打掉牙齿往肚里吞。夫妇俩再三考虑后决定到法院告状,但陆丽妹能否找到刘辉夫妇不得而知。
陆丽妹怎么也想不通,这好人还真难当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