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一些人的造假技术突飞猛进,心态也修炼到家,脸不红、心不跳,泰然自若,如此高的境界令我等佩服得五体投地。
可后来发生的事,令我惊讶地发现自己在造假方面也极有天赋,水平与那些高人相比,毫不逊色。
近年来,随着外出打工的农民的增多,留守孩子自然也多了,教育问题引起了有关方面的关注。学校要求每个老师都要关爱留守孩子,至少与一个留守孩子结对子,每周至少与其谈心一次,并要求做好谈话记录。
我每天上课、听课,坐班时忙着备课、写教案、批改堆积如山的作业,搞课题研究、撰写教育论文、写教学反思、教学案例等,一天到晚忙得团团转,自己的孩子都没有时间去教育,哪里还有心思去关爱留守儿童?可学校安排的任务得不折不扣地完成,只好找班主任随机要了一个学生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家长姓名、住址、联系电话等等,然后依葫芦画瓢地填表,至于他们的“庐山真面目”,我不得而知,但这又有什么关系呢?假还不是照样造出来了吗?
本学期共有20周,虽然我没有与这名学生谈一次话,但这并不妨碍我造假,我一口气就把20周与该生的谈话记录都造出来了,而且每周写的内容都不重复,写得有板有眼的,有时连我自己都以为真有此事呢。
第1周是这样写的:我向该生简单地做自我介绍后,谈话马上切入正题,到了一个新的学习环境(七年级的学生是新生)要自觉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要主动热情地与同学打交道,尽快建立新的人际关系,还要主动适应新的学习生活,打电话向父母汇报自己的学习生活情况,让他们放心。
第9周是这样写的:期中考(第10周)快到了,我和他共同制订了考前复习计划;帮助他树立信心,争取考出好的成绩;同时关心他的生活情况,最近天气变幻无常,提醒他注意添衣防寒,别感冒了等等。
第11周:帮他分析期中试卷,找出各科失败和成功的原因;帮他补缺补漏,并制订下半学期的学习计划;告诉他路上要注意交通安全等等。
第15周:询问他英语单元考试成绩如何?最近有没有与父母通电话?学校饮食习惯吗?要特别注意食品安全,不买“三无”食品;与同学的关系好吗?
我对留守儿童无微不至的“关爱”,假如我的女儿看到了我与留守儿童的“谈话”记录,肯定会嫉妒的,因为我没有时间检查她的作业,也没有时间关心她的交友情况,对她经常没好语气,有时还大声训斥她。
此外,教务处定时与不定时要我们上交教学反思,对此我也是驾轻就熟。有时把学科论文汇编本找来抄它一两张就可以了;有时奉行“拿来主义”,把同事抄完的材料“克隆”一遍,就大功告成了。哦,最后可要记得签上自己的尊姓大名,否则岂不是瞎忙活了?
至于写的是不是反思,是否反思自己在教学中的得与失,是否离题万里风马牛不相及,谁有兴趣去看呢?即使你日日月月反的都是同一内容的思,也没有人会发现的,你尽可以放心大胆继续地反思下去。
朋友,我的造假水平不是吹出来的吧?佩服我吗?其实也没什么,一切还不都是逼出来的?“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