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天,刚上任不久的某教育局局长忽然心血来潮,上午第一节上课前就到一所偏僻的农村中学“微服私访”。
当他信步走到七年级(2)班时,见一个数学老师(快要退休)竟然在用本地话给学生上课。早在五年前上级就下达了通知:要求老师用普通话授课。该数学老师平时上课都是讲本地话,要他讲普通话,令他很为难。因为他的普通话说得结结巴巴,还带着严重的本地腔,一旦他开口,调皮的学生就会忙着小声地鹦鹉学舌,课后肆无忌惮地模仿他所谓的普通话,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后来他干脆还是用本地话上课,学生这才静下心来听课。该中学校长考虑到他即将退休,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局长很生气,质问闻讯赶来的校长:“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校长头脑反应非常快,笑道:“局长,您消消气,乡下学校的学生素质差,得用普通话说一遍,然后再用本地话复述一遍,学生方才听得懂。”局长听了,觉得校长讲得有道理,这才转怒为喜。
校长松了一口气,又见局长信步迈向其他班级,于是提心吊胆地在后面陪同,暗暗祈祷,千万别出什么纰漏呀。但怕什么偏要来什么,当他们走到八(3)班教室时,看到令他们震惊的一幕……每次上级领导要来检查前,校长总会在全体教师会议上再三强调师德师风建设的注意事项,给老师敲警钟:例如不得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一旦被上级领导查到,轻者在全区通报批评,重者与职称、绩效工资等挂钩。只有这时老师才能保持清醒的头脑,体罚、变相体罚全都销声匿迹,多么和谐的校园啊!但要是在平时,那就不一样,体罚、变相体罚五花八门、花样百出:用尺子打手心、罚站、绕操场跑N圈、蹲马步、罚抄课文等,充分体现了老师们的聪明才智。教英语的肖老师为了把学生成绩提高上去,更是费尽了心机。
甲、乙、丙三个同学的英语成绩经常拖班级后腿,他们从不做英语作业,而且还在课堂上讲话。有一天,恨铁不成钢的肖老师看见教室后面有一把长梯子,那是早上安装电风扇时用的,事后电工并没有把它搬走。肖老师计上心来,决心好好地整治他们,于是让他们三个把梯子搬到讲台前,同学们不知道肖老师的葫芦里到底卖什么药,都好奇地看着,窃窃私语。肖老师让甲抬着梯子的一头,让乙抬着梯子的另一头,丙坐在梯子上面,15分钟后,让乙、丙抬着,甲坐着,如此循环往复。这种新型的惩罚方式,活跃了气氛;“总导演”肖老师为自己的大胆创意而自鸣得意;台下的“观众”幸灾乐祸地笑着;台上的三位“演员”虽然尴尬,但比起叫家长来,他们还是更乐意接受这种处罚方式,因此,他们乐此不疲地“表演”着。
师生都沉浸在快乐中。不幸的是这一幕被不请自来的局长看到了,局长自然火冒三丈,厉声骂道:“你学校的老师竟然这样体罚学生,太不像话了!”校长也生气了,果断地对教务处主任说:“马上让该代课老师卷起铺盖回老家。”被突发事件吓得不知所措的主任一时反应不过来,正式编制的肖老师怎么摇身一变就成了代课老师呢?嘴里“哦哦”地应着,眼睛却呆呆地看着校长。校长忙使了个眼色,主任这下总算醒悟过来了:“好,我这就去通知他,让他马上回老家。”
既然是代课老师,而且已经被当场开除了,局长就没有此事深究下去,事情不了了之。
不过据消息灵通人士透露,肖老师对校长感激涕零;而心有余悸的校长有点得意:“幸亏我头脑反应快,数学老师用本地话授课,肖老师变相体罚学生,都被我巧妙地应付过去,否则麻烦就大了。特别是让肖老师变身为代课老师,否则不但他的前程完了,而且还直接影响到学校的声誉,我这个校长也难脱干系啊,现在一切都被我完满地搞定了,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