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483200000098

第98章 上帝的艺术品---林黛玉(1)

黛玉一生的泪,

也就是一生的情。灵河岸边的神瑛,一瓢一瓢的雨露,都浇进了她心里。

浩浩荡荡一场红楼梦,便由这一瓢水、一捧泪开始了。

她只是一株草,

风疾身颤,雨落肩抖。

来到了人间的黛玉,亦是柔弱的。

她从来不是生活的强者。

但爱情中,永远有自己最蓬勃的坚持!

泪,即是黛玉的爱。

泪若不见,即等同于爱亦不见。

黛玉所有悲剧的源头,

皆因为爱。

如果苍海枯了,

还有一滴泪,

那也是为你空等的一千个轮回。

蓦然回首中,

斩不断的牵牵绊绊,

你所有的骄傲,只能在画里飞。大漠的落日下,那吹萧的人是谁?

任岁月剥去红妆无奈伤痕累累。

荒凉的古堡中,

谁在反弹着琵琶?

只等我来去匆匆今生的相会。

烟花烟花满天飞,

你为谁妩媚。

不过是醉眼看花,

花也醉。

流星流星满天飞,

你为谁憔悴?

不过是缘来缘散,

缘如水。

终究是花落人亡两不知。

有一种美丽,叫超凡脱俗。有一种风度,叫遗世独立。有一种才情,叫孤标傲世。有一种态度,叫风流袅娜。有一种豪华,叫有凤来仪。有一种生活,叫风刀霜剑。有一种爱情,叫刻骨铭心。有一种神话,叫木石前盟。

“她是上帝精心制作的一件艺术品,

俗世的生活她不快乐,

于是上帝就将她收回去了”。

诗人是一只苦恼的夜莺,

只有苛求他,

才能因此而发出美妙的吟唱。

诗意的王国是忧伤的王国,

只有那种形而上的忧伤世界,

宝黛的爱情才充满诗意,

才具有音乐的韵律,

才成为绵纲不断的千古绝响。

黛玉走了,

宝玉被无情的现实击倒了。

也许正是在此刻,

他的心却听到了天国里传来的遥远的呼唤

---那是黛玉的呼唤,

那是真正的洁白无‘的天籁之音,

是大音欷的惮道之音!

林黛玉因一首诗失去了贾宝玉

林黛玉和贾宝玉的爱情悲剧的故事让读者们耿耿于怀,林黛玉在与薛宝钗的婚姻竞争过程中意外失手,让多少读者心理不平衡:林黛玉早于薛宝钗进贾府,林黛玉美丽有才气。林黛玉没有理由失去贾宝玉的。

林黛玉才思横溢,文思敏捷,给人一种诗人般的感觉。她心地善良纯洁,宝玉挨打,黛玉去看他时眼睛哭的像桃子一样大。她容易接受新生事物,《西厢记》、《牡丹亭》等被世人斥为“淫词艳曲”的书籍,她也爱读。她真诚率真、没有城府,喜怒哀乐都放在外面。

薛宝钗却知情达理,宽容随和,识时务,顾大体。贾母的脾气好恶,姐妹丫鬟的性情习惯都记在心中,以致常常能博得别人的好感。薛宝钗深明世事人情,像“眼前道路无经纬,皮里春秋空黑黄”的诗句,说明她的文才不低于林黛玉。林黛玉是理想化的,她的思想行为都远远高出她所处的那个时代,宝钗是现实的,思想行为符合现时的观念。一个人的性格不能决定爱情,更不会让一个家庭决定一桩婚姻,贾母也绝不会仅仅从性格上考虑未来的孙子媳妇的。

从整部书中看,林黛玉获得了贾宝玉的爱情,她的表现没有理由失去贾宝玉。

实际上林黛玉在于薛宝钗的竞争中是得到贾府最高统治者贾母的认可的,论关系,贾母是林黛玉的外祖母,是林黛玉的至亲,特别是林黛玉的母亲贾敏的过早的去世,让贾母把对女儿的爱转移到了林黛玉身上,在当时盛行亲上加亲的形势下,有了让黛玉嫁给宝玉的想法,黛玉与贾母、贾政都有很近的血缘关系,薛宝钗和贾宝玉也有血缘关系,但薛宝钗和贾母、贾政都没有血缘关系,从这一点看,优势在林黛玉一方。

单从审美观方面讲,第一次见到林黛玉是她刚刚来到贾府,通过凤姐的“嘴”和宝玉的“眼”,描绘了她的美丽漂亮。凤姐一见就惊叹道:“天下竟有这样标致人儿!我今日才算看见了!”在宝玉的眼里则是“袅袅婷婷的女儿”、“神仙似的妹妹”,别有一种风范和神韵。曹雪芹把杨贵杨贵妃式的丰满美赋予了薛宝钗,而把更富有魅力的西施式的清瘦之美给了林黛玉,使林黛玉的形象具有绝世的姿容,两者的比较已经高低分明。

在强大的优势面前,林黛玉没有把握住优势,在贾宝玉和薛宝钗的婚礼的乐声中,泪尽灯枯,离开了她所恋眷的世间和她所深爱的贾宝玉。事情的转折是由贵妃贾元春省亲,大观园赛作诗引起的。因为一首诗林黛玉失去了贾宝玉,也失去了生存的价值,含泪离开了人世。

为了元春归省这样一个探亲仪式,贾府大兴土木、无尽奢华,打造了“大观园”这个精品工程。大观园启用之日,正是贾元春省亲之时。贾元春召开了一个以大观园题咏为主题的赛诗会。在这个诗会上,排在前面的迎春、探春、惜春、李纨等人的作品,都水平一般。排在后面的,无论是林黛玉的《世外桃源》还是她为宝玉代写的《杏帘在望》,就诗而论,比前面诸作高出一筹。而薛宝钗写了首《凝晖钟瑞》,从贾元春的角度看,无疑是这次诗会的第一名,薛宝钗一首短诗,“芳园筑向帝城西,华日祥云笼罩奇;高柳喜迁莺出谷,修篁时待凤来仪;文风已著宸游夕,孝化应隆归省时;睿藻仙才瞻仰处,自惭何敢再为辞”,不仅歌颂了皇上,讨好了贵妃,而且传播了圣道,弘扬了皇风,甚至最后又自轻自贱,直接奉承元妃的劣诗。在这次诗会活动中,只有她这篇作品,才真正体现了贾元春安排这次诗会主题,真正体现了当时的大局意思。

而黛玉的这两首的重点,却放在了自然山水与世外仙境。宝玉的三首,犯了同样的错误,那就是没有“讲政治”。应该说单从诗的艺术性和人性角度上来说,林黛玉的水平要远远高于其他人,也高于薛宝钗的这首诗,但从政治性上说,无疑薛宝钗的诗更符合统治阶级的要求,从诗中折射出的薛宝钗的价值观也更符合统治阶级的准则,宝玉因《杏帘在望》一首而遭到贵妃娘娘的嘉许,不是诗的内容,而是为了提高弟弟的威信,贾元春从林黛玉的诗中隐约看出了她思想上的叛逆性。贾元春作为统治阶级的重要成员,为了维护封建统治,大力提倡“主旋律”的创作旗帜,在选人用人上要选择统治阶级的忠实信徒,同样,在选择自己同胞弟弟的弟媳时,忠于封建社会是首要选择,她不会顾及亲情,在林黛玉和薛宝钗中,她只能选择薛宝钗。于是赐给宝玉和薛宝钗“上等宫扇两柄,红麝香珠二串,凤尾罗二端,芙蓉簟一领”,袭人告诉宝玉,“你的同宝姑娘的一样。林姑娘同二姑娘、三姑娘、四姑娘只单有扇子同数珠儿,别的都没有。”贾元春已经把薛宝钗当作了宝二奶奶赏赐,把林黛玉作为一般的姊妹对待,她为了贾家的千秋万代,一定会告诉贾母和贾政林黛玉不适合做宝玉的原配,主张把薛宝钗嫁给宝玉,如果说贾母还有些不忍,从贾政见到贾元春赶紧跪拜的表现看,贾政一定把贾元春的话当作圣旨看待,毫无条件的执行,体现在待遇方面,宝钗的“蘅芜院”,“五间清厦连着卷篷”,而林黛玉的“潇湘馆”,却只有“小小三间房舍,两明一暗”。这很快让一些势利小人知道,无疑大大提高了薛宝钗的地位,使大家团结在薛宝钗周围,恶化了林黛玉的生存环境,改变了黛玉的平衡心理,使她做出了一些反常行动和事情,她在贾府中趋向孤立无援,惟一的知己是贾宝玉。对贾宝玉的爱情,她幻想着有朝一日获得统治阶级的认可,配上一个合乎封建礼教的形式,成为合理的存在。但在圣旨面前谁都无能为力,视黛玉为掌上明珠的贾母也开始反对他们的爱情,林黛玉只有绝望,在绝望中一病不起,在绝望中失去爱情,她完全有条件另找一个条件非常好的丈夫,但没有爱情的结合,生命也就没有存在的价值,她只有以死向黑暗的社会表示强烈的反抗和控诉。

没有了诗,就没有林黛玉

唐代伟大诗人杜甫曾用“造化钟神秀”的诗句,来形容东岳泰山的壮美在他心中引起的惊奇。意思是说:大自然把它的神奇秀丽都集中在泰山上了。

贾宝玉在阐述他的“女清男浊说”时道:“天地灵秀之气只钟于女儿,须眉男子不过是渣滓浊沫已。”他后来见到薛宝琴、李纹、李绮时、又不胜感叹道:“老天,老天!你有多少精华灵秀,生出这些人上之人来!”曹雪芹这个“造物主”,也只把“精华灵秀”钟于女儿。并特别多地钟于林黛玉。他所创造的林黛玉,形容娇美,聪明绝顶,坚贞纯情,才学横溢,并具有诗人的气质和独特的悲剧性格。而她的叛逆的悲剧性格,则是她生命的主旋律。

为了突出林黛玉的悲剧性格,还在她出世之前,曹雪芹就用浪漫的笔调、奇特的想象和诗意,创造了新奇绝妙的亘古未有的“还泪”之说,以象征林黛玉是带着宿根、宿情、宿恨来到人世的。这绝不是宿命论,而是艺术的夸张、渲染和强化。她一生下来,就有“先天不足之症”;会吃饭时便吃药,而且不许哭,不能见外人。命运对她太残酷,太不公平了。少年丧母,不久又丧父,只有孤苦伶仃地长期寄居在黑暗龌龊的贾府。

我们第一次见到林黛玉,是她刚刚来到贾府。作者通过凤姐的“嘴”和宝玉的“眼”,描绘了她天仙似的人品。凤姐一见就惊叹道:“天下竟有这样标致人儿!我今日才算看见了!”在宝玉的眼里,这“袅袅婷婷的女儿”,“神仙似的妹妹”,则别有一种风范和神韵: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似娇花照水,行动如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香菱有其幽而不能得其文。

凤姐有其丽而不能得其雅。宝钗有其艳而不能得其娇。探春有其香而不能得其清。湘云有其俊而不能得其韵。宝琴有其美而不能得其幽。可卿有其媚而不能得其秀。

积淀进行了新的熔铸和创造,他把杨贵妃式的丰美赋予了薛宝钗,而把更富有魅力的西施式的清瘦之美给了林黛玉,使林黛玉的形象具有绝世的姿容;作者有意将林黛玉的外貌与西施联系起来,并将西施“捧心而蹙”、袅娜风流的外形之美赋予林黛玉,还借宝玉之口给她取字“颦颦”,便突出了她的悲剧性格之美。如果说宝钗是芙蓉如面柳如眉的温柔妩媚,黛玉就是秋水为神玉为骨的冷傲清高。

同类推荐
  • 古绘诗经名物

    古绘诗经名物

    纵使你被生活逼迫,于无限重复中奔忙;纵使你无暇感慨,甚至不曾为眼前的现实而驻足;纵使你匆匆追求,前方依旧茫然却不敢停下脚步,有种美足以感染你,挤出片刻时光,享受沉淀千年的感动——这就是《诗经》赋予生活的意义。《古绘诗经名物》汲取《诗经》极致之美,辅以古代日本学者渊在宽特为《诗经》所作的百余幅古画。让这些首次面世的古画为您呈现出诗文真实、完整的意境,带您穿越千年,体验图文带来不可抗拒的感动。
  • 低于海平面:荷兰生活手记

    低于海平面:荷兰生活手记

    这是一本随笔集子,是一本作者的出国手记。作者跟随丈夫来到荷兰,用一个最平凡普通的中国人的眼睛看西方,从吃饭穿衣,点点滴滴中感受东西方的差异,经历了好奇、感叹、敬佩和反思,从中看到了差距,感受到了冲击,也不乏忧虑和感慨,同时也学会了如何敬重生命,珍爱生活。
  • 第十届新概念作文大赛获奖者散文精选

    第十届新概念作文大赛获奖者散文精选

    作文考试高分秘籍,青春文学阅读宝典。新概念在很多人的眼里还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绝对不能否认的是它成就了那么多人的文学梦想。本书主要收录了第十届新概念作文大赛获奖者的散文作品。通过他们绘声绘色的描写,给我们呈现了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他们讲述了爱情的温馨和浪漫,亲情的可贵和温暖,友情的美好与宝贵。当然也有他们对未知世界的迷茫和恐惧,以及对丑恶现象的讽刺和鞭挞。更多的,是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总之,这是新一代青少年的现实生活和心灵的“写真集”。
  • 感悟母爱:催人泪下的115个篇章

    感悟母爱:催人泪下的115个篇章

    妈妈,这个称呼太沉重。1986年,冬天。妇产医院的所有医生都在用一种惊愕的目光注视着母亲:没有一个人见到过母亲这样的孕妇——水肿,本不丰满的母亲像只玻璃熊一样坐在病房里,脆弱得如同一只只需轻轻一捅就会炸掉的气球。而她肚子里的那个我也已经九个月大,随时有做凶手的危险。母亲也是一位医生,不用别人多说,她对于自己的情况心知肚明。
  • 名家亲情散文精选:爱如山样重·深沉卷

    名家亲情散文精选:爱如山样重·深沉卷

    本书精选了包括鲁迅、许地山、朱自清、冰心、石评梅以及布拉克、海明威、卡耐基、培根等二十位中外著名作家的亲情散文,这些作品最大的特点就是情感真挚。作家们以真挚的感情写自己身边亲人的琐事,写自己对亲人的所见、所闻、所感,将叙事、描写、抒情、议论熔于一炉,委婉缠绵,真切感人,从而能产生感人肺腑的艺术感染力。
热门推荐
  • 轻狂三小姐

    轻狂三小姐

    魂穿异界大陆,她成了人人嘲讽的废材,而后又莫名变成正义之师口中的祸水。很好,这锅咱通通背了,从此专废狗屁天才,专祸无耻贱渣!不服?那就打到服呗。打不过?别开玩笑,有帝级高手罩着通通得趴下!(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那些年令人喜爱的女孩

    那些年令人喜爱的女孩

    我们不愁没人爱!不愁没人追!我们想要的都是我们的!当然也不愁没钱花!我们拥有一颗易碎的心,分分钟哭出来让人怜爱!我们有高深的手段整傻白甜!这是一部综合类似有,玛丽苏,白莲花,公主病,没有主见等等女生的小说!
  • EXO恋生

    EXO恋生

    “呵呵,你以为自己有多高贵,现在在我面前,你算什么?”“我要让你尝遍痛苦,让你感受心被撕裂的疼痛感!”“韩秀妍,你到底怎么了,为什么要这样!”
  • 轰唐

    轰唐

    隋朝末年,隋炀帝荒淫享乐,连年大兴土木,修建宫殿,开挖运河,并且对外不断用兵,造成国库亏空,不得不加大对民脂民膏搜刮。繁重的徭役、兵役,使得广袤田地荒芜,民不聊生,面对朝廷横征暴敛,各地爆发了农民起义,十八路反王揭竿而起,天下大乱。高祖乘势从太原起兵,攻占长安,并接受其所立的隋恭帝的禅让称帝,建立唐朝,定都长安。之后几年,在太宗的征战下逐步消灭各地割据势力,统治全国。太宗登基之后,开“贞观之治”;继贞观之遗风,高宗创“永徽之治”。到唐玄宗时已强势之极,但他开始大好喜功,非常享受诸国来朝的快感,周边小国稍微不听话的总会拿棍棒敲打一下,让其俯首称臣...很多小藩国会遭殃,这就是故事的开始....。
  • 枪魂之神

    枪魂之神

    林松,有一个倒霉的人生,却从未放弃希望每天为了生计努力着;也许是上天可怜他,也许是有人守护着他,一次意外带他进入了一个全新的世界,开始了他的奇幻之旅;在世界的另一边一直借着自己的信念与坚持。。。。
  • 妖妃修仙录:花魁王妃

    妖妃修仙录:花魁王妃

    见过被抛弃的女人,见过被抛弃的王妃吗?我以死相逼,他竟然视若无睹。他左拥右抱的兰苑三千美人儿,在我眼中不过是一群庸脂俗粉的女人;是他的审美有问题,还是我道行不够深?我决定,嘿嘿….嘿嘿嘿……
  • 魔法使之夜:橙色之夜

    魔法使之夜:橙色之夜

    TM世界的短篇小说,应该说是很多年前笔者刚开始同人写作时就有的构思,可惜半途而废了,所以大家看看就好
  • 探索与实践:浙江工业大学干部理论学习文选

    探索与实践:浙江工业大学干部理论学习文选

    一个政党要走在时代的前列,一刻也离不开理论指导。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各级领导干部必须明白,现在社会各个方面的发展日新月异,人民群众的实践创造丰富多彩,不学习、不坚持学习、不刻苦学习,势必会落伍,势必难以胜任我们所肩负的重大职责。要做合格的领导者和管理者,必须大力加强学习,努力用人类社会创造的丰富知识来充实自己。”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作出了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战略部署。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是落实这一战略任务的基础工程,深化理论武装是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首要任务。
  • 曼珠的沙华

    曼珠的沙华

    她为曼珠,他为沙华,同样的胸径报复,同样的心魔,他们该如何?她报仇,他为她打开一片天空,她的身后,总有一个他,只是,当真相揭晓,却是·····他们又该如何抉择······一场意外,原来,他们的牵绊早在千年前就已经开始,可是,一切都已经物是人非···是各自天涯,还是执手天涯···
  • 冰鉴(中华国学经典)

    冰鉴(中华国学经典)

    本丛书只是选取其中部分内容分门别类进行介绍。我们约请的作者,都是各个领域的专业研究者,每一篇简短的文字背后其实都有多年的积累,他们努力使这些文字深入浅出而严谨准确。无论您是什么学历,无论您是什么年龄,无论您从事的是什么职业,只要您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爱好者,您都可以从本书中获得您想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