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483000000020

第20章 拾贝篇(2)

近日看到两则报道,一是来自国外的,亚太群组协作研究组织对外发布了他们历时5年、涉及亚太地区9个国家、65.9万人群的研究报告,警告中国年轻烟民:吸烟是引起致命的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原因,死亡高峰20年后到来(9月16日《中国青年报》)。二是来自国内的,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历时两年多绘制出的《中国人群死亡地图》显示,自1991年至2000年,肺癌的死亡率跃居全国肿瘤死亡率的榜首,肺癌死亡率上升的因素主要是吸烟,鉴于过去20年的烟草消费模式的变动,估计在未来的20年,肺癌死亡率还会持续走高。面对吸烟引发的严重后果,能不令人忧心忡忡吗?"吞云吐雾"还能轻松吗?

烟害是一个沉重而紧迫的话题。国人对此再不能视若不见、得过且过了。笔者以为,要强化烟害宣传。当下市场上销售的香烟,虽印有"吸烟有害健康"字样,但字体小,位置偏,缺乏视觉冲击。而在巴西,烟盒上的忠告就搞得不同凡响。巴西卫生部门选用了十张触目惊心的真实图片,如肺癌患者两扇发黑的肺叶、死蟑螂和死耗子的照片、因脉管炎截去双腿的残疾人等,规定烟草商要将它印在烟盒上,并配上警示性强的忠告语,比如"吸烟等于吸入用来毒杀耗子和蟑螂的砒霜和樟脑"、"吸烟可引发习惯性流产"、"吸烟可以引起脉管疾病,甚至可以导致截肢"。据该国调查发现,50%的烟民认为,烟盒上的图案和忠告语有助于他们戒烟。相比之下,我们利用烟盒包装来宣传戒烟差距大矣!

20世纪70年代前,我国卷烟产量低于70万箱,当时居民要凭票买烟,烟草消费量比较低。这不能不说对控制烟民增长是一件好事。但此后卷烟生产能力不断扩张,1978年至1990年期间,卷烟生产能力一下子由1203万箱猛增到3856万箱,烟草消费量显著上升。1990年以后,卷烟产量保持在基本衡定的状态,2001年产量是达到3400万箱,比1970年净增了47.5倍。近二十多年来,我国烟草业发展飞速,烟民成几十倍剧增,受烟害人群数以亿计。烟草业的发展,是以牺牲人民的健康为代价的。由此看来,要遏制烟害,非从源头抓起不可,政府要加强宏观调控,压缩烟草种植面积和卷烟产量。

"吞云吐雾"对健康的危害属于"滞后效应",许多人因此对吸烟持漫不经心或放任自流的态度,这是认识上的误区。"吞云吐雾"吞下的是尼古丁(即烟碱)等有害成分,它之于生命是慢性中毒、慢性自杀。烟民们决不能"酣饮不知醉",全社会要营造禁烟的良好氛围。党政机关干部要带头禁烟,学校要教育青少年从小远离香烟,"远离烟害,珍爱生命"的宣传要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如果国人都能认知"吞云吐雾"是危险行为,就是社会之大幸。当然,远离香烟,消除烟害,会遇到习惯势力、利益驱动的干扰,但我相信,只要政府坚持以人为本,从关爱人民健康出发,难题将不难解决。

(原载2004年10月26日《湄洲日报》,获莆田市第二届"雪津杯"杂文征文一等奖)学而不思则罔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这句话是有道理的,现在还有许多人犯了这个毛病。这种人往往是贪多求快,囫囵吞枣,结果是消化不良。换句话说,就是读书不求甚解,劳而无功。这可以说是读书方法上的问题,但也有读书的态度问题。所谓态度问题,就是读书没有明确的目的,或者是目的不够纯正。有人为了获得"博览群书"、"见识多端"的美名,确实也"读"了许多书,但不思不钻,似懂非懂,一知半解,到头来还是没有获得什么知识。

这样看来,要把书读好首先必须解决态度问题,然后才解决方法问题。读书的目的如果真正是为了丰富知识,掌握真理,以便为社会主义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那么,在态度和方法上,也就有可能做到踏踏实实,刻苦钻研,而不致于"罔"。在这方面,许多革命前辈认真读书的精神,永远是我们的榜样。如革命老人徐特立,他学习数学时,常把一本数学放在衣袋里,先翻看一条定理,或一个题目,边走路,边思索,边理解;走过一段路,想通了,记熟了,再翻另一条定理,或另一个题目。他读书的方法是严守一个"少"字诀:不怕书看得少,但必须看懂、看透。他通过自己的思考来估计书籍的价值,用红笔标记书中的要点,在书眉上写出自己的意见和感想,还用一个本子摘录书中精彩的地方。我想,像徐老这样的读书,不但可以把所学的东西记得牢,理解得透彻,而且可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原载1959年6月21日《泉州日报》)

积羽沉舟

重视对文艺作品的推荐工作

我国有一句成语叫"积羽沉舟",意思是说,羽毛虽轻,积集起来,亦能"重如泰山",把船压沉于水底。它说明一个道理:积少成多。叫我们不要漠视任何微细的事物。

目前,在增产节约运动中,仍然有些人只是喜于抱"西瓜",而厌于拣"芝麻",以为芝麻小,零零碎碎,拣之费力乏味,丢几粒、几十粒,不值得大惊小怪。于是乎,某些机关、工厂,对于笔墨、纸张、肥皂、棉纱头、水电之类的耗用,则不加计较,认为微不足道,油水不大,成不了大事。

果真如此吗?不尽然。我曾经参观过一次废物利用展览会,展览会上的许多精美、令人喜爱的用品器具,令人难以置信,竟是利用那些被人们扔在垃圾堆里的破铜烂铁、破布废纸、鸡毛蒜皮的东西制成的。我想,废物可谓"小"了,然则大有可为。何况文具、棉纱头等是"成品",重视节约更是天经地义的。一元,这个数目也算"小"吧,但假如全国人民每人都为国家多增产节约一元,那它就可以建设六十座日榨两千吨甘蔗的大型糖厂,或者购买三万三千辆载重汽车。可见无数的小,就是大;大是小的合成。

增产节约的目的是为了更快地建成社会主义。我们应该从大处着想,从小处着手,精打细算,克勤克俭,抱光西瓜,拣尽芝麻,节约一针一线,一草一木,一点一滴,一丝一毫,蔚为风气!

(原载1959年7月《泉州日报》)

说来也怪,近年来福建省报刊发表了许多反映福建人民斗争生活的作品,其中有些是很感人的。照理说,那是值得推荐也是应该推荐的。可是在报刊上,却很少看到有关对本省创作的分析文章,甚至连一篇读后感也很难见到。至于对本省文艺创作情况的评论那更不用说了。好像本省的文艺创作没有什么可以评论似的。这次文联创刊《园地》所发的征稿信,其中说,"我们准备加强刊物的评论工作",可见编委会才"准备"开展这一工作哩!只要稍微想一下,就不难领会到:由于没有开展文艺批评和作品的推荐工作,福建省文艺事业的发展是蒙受了一定损失的。

我们知道,作者写了作品是为了让大家看,从中得到教益的,不单纯是作者个人感受的抒发。那么,光是刊物多刊登一些作品,目的就达到了吗?我说,不尽然。一篇能够吸引人的作品固然决定其本身的思想性和艺术魅力,但是,如果不加以推荐或评介,毕竟不能引起更多人的注目,加强对文艺作品的评论工作,其好处就在于:能鼓励与推动文艺创作,促进创作的繁荣。

由于这项工作我们过去没有很好地做,现在开展起来将是一项新的工作。这就要求在文艺评论工作中既要反对那种粗暴的武断式的批评态度,也要纠正那种不谈缺点的"吹捧"做法。不论对谁的作品,尤其是出自青年之手的作品,都应该在本着爱护作品的基础上,善意而又中肯地提出批评,不要挫折他们的积极性。

只有批评,才能前进,只有加强刊物的评论工作,才能使福建省的文艺事业繁荣。希望有更多的人来参加这项工作,关心福建省文艺创作情况,让福建省的文艺园地在大家的关怀下,开放出瑰丽多姿的花朵!

(原载1956年8月号《园地》)

说长话短

1979年11月28日的《福建日报》,令人看了耳目一新。最显著的特点是:短新闻增多了。请看一版,那《八闽快讯》,就发了8条短新闻,其中有工业、卫生、体育、旅游消息,还有动物珍闻。再看二版,那《城乡市场》,发了十五则短新闻、文章,外加两张照片。真是琳琅满目,丰富多彩,又快又新。我认为,这是报社提倡写短新闻的一个良好开端。

新闻有长有短,长新闻是必要的但历来提倡写短新闻,这是人们共知的。胡乔木同志写的《短些,短些,再短些》的文章,从事新闻工作的同志都记忆犹新。只是由于"四害"横行,搞坏了文风,出现了"帮八股"的怪现象,又空又臭的长新闻、长文章充斥报刊。现在又大力提倡写短新闻了。可是目前仍有一些同志(包括记者和通讯员)不喜欢写短新闻,报上长风还未刹住。原因之一是对短新闻"看不上眼"。有的认为长新闻才有"分量",才是"典型",说什么"短新闻分量不大,影响不大";有的把写长新闻看成是"有水平",认为短新闻"就写那么几句,谁不会?";有的把短新闻视之为"豆腐块""邮票大""小小猫",说没啥看头;我还听到有的记者、通联站同志这样说,"那些小新闻叫下面干就行啦!"言下之意,似乎大人物不必要写短新闻。加上报上发的记者采写的新闻,大多数都是大块文章,使人们形成"小看"短新闻。

短新闻果真"分量不大"、"影响不大"、"没啥看头"吗?否!毛主席亲自为新华社撰写的发自长江前线的新闻:《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全篇总计两百字,可是其影响力何等巨大!当时,全国人民正是通过这两百字,看到了我军进军江南、解放全国的曙光。过去许多全国闻名的英雄模范人物,最初都是通过短消息宣传起来的。邱少云的消息900字,黄继光的消息600字,报道刘胡兰的消息只有300多字,是典型的"豆腐块",但它却分量很重,影响深远。粉碎"四人帮"后,新华社发了不少人民群众最关心的事情的短新闻,引起很大的反响。比如新华社记者采写的"济南市第二商业局采取思想教育与经济制裁相结合的办法,对不讲究卫生而又不接受批评的两家饭店停业整顿"的新闻,引起了各方面的反响,有的读者就说,这条短新闻胜过一篇社论。

现在全国上下都在干"四化",要讲时间,要求速度。这也要求我们多写短新闻,刹住新闻长风。实际上人们每天看报,总是先看题目,再看短新闻,最后看长新闻、长文章,但时间一紧,长新闻、长文章往往就没看了。为了提倡写短新闻,我觉得除需要端正对短新闻的认识外,还有必要采取一些措施:一、提倡写短新闻,首先要从报社本身做起。记者要带头写短新闻,作出榜样来,以影响广大通讯员。二、对写得好、内容重要的短新闻,应当安排在显著的版位上,标题要突出一些,有的还可以加花边,配言论,以示重视。不要一律采取小专栏、小标题、小字号,以免给人一个"短新闻只能唱配角"的印象。三、对短而好的新闻,稿费应该从优,以示鼓励。四、定期评选好的短新闻,对评出来的好稿,可选择在报社《通讯》上加以评价,请作者谈体会,并适当给以奖励。这样,短而好的新闻也许就会越来越多。

(原载1980年第1期《福建日报通讯》)

采写新闻与捕捉新闻

--新闻采访体会琐谈

报纸又称新闻纸,它的基本功能之一就是要给广大读者提供更多新鲜的有价值的新闻。因此,采写新闻,捕捉新闻,就成为新闻工作者的一项基本功。

同类推荐
  • 戴望舒作品集(六)

    戴望舒作品集(六)

    一九二八年,戴望舒从法译本《西班牙的爱与死的故事》中选译十二篇小说(另有《良夜幽情曲》和《夏娃的四个儿子》二篇为杜衡所译),分别于当年九月和十二月,以《良夜幽情曲》(收入小说七篇)和《醉男醉女》(收入小说七篇)为题,分作上下两集在上海光华书局出版。上集有译者的《题词》,下集收录孙春霆所作《伊巴涅思评传》。一九五六年七月,上海文艺出版社根据译者遗留的改正稿,并作了一些必要的修润,以《伊巴涅思短篇小说选》(共十二篇)为题印行。本辑收入的十二篇小说和译者《后记》,即依据这个版本。
  • 萧红作品集(三)

    萧红作品集(三)

    全屋子都是黄澄澄的。一夜之中那孩子醒了好几次,每天都是这样。他一睁开眼睛,屋子总是黄澄澄的,而爷爷就坐在那黄澄澄的灯光里。爷爷手里拿着一张破布,用那东西在裹着什么,裹得起劲的时候,连胳臂都颤抖着,并且胡子也哆嗦起来。有的时候他手里拿一块放着白光的,有的时候是一块放黄光的,也有小酒壶,也有小铜盆。有一次爷爷摩擦着一个长得可怕的大烟袋。
  • 最美不过诗经

    最美不过诗经

    两千年前的爱情在田园牧歌里生根发芽。不妨当个手摇木铎的采诗官,奔走于千顷沃野,弯下腰,采摘着属于自己的快乐、忧伤,生活的每一个片段,不加修饰,都能吟出动人的乐章。2010年度“世界最美的书”评选日前揭晓,中国古籍经典《诗经》一举夺魁。没有直白的文字,对不起《诗经》原初的情感冲动,没有含蓄的表达,难以让《诗经》的爱情委婉动人。本书以清新的笔调优游于《诗经》的田野中,采撷两千年前田园牧歌里的快乐与甜美,那里有纯真无邪的爱情,直抵人心的男女相思,回到《诗经》,找回自然的和美与生活的快乐。
  • 风吹树响

    风吹树响

    面对世界与人,作者放弃一味抒情,而是固执地追寻事物的真相。让其中的人自己说话,或是让其中的一棵树,他的帽子自己说话,一点也没有夸张的风景描写和人物描写,却小处着眼,大出落笔,折射出一个作家,对于人类的悲悯与关怀,从而把作品提到一个很高的境界。
  • 郁达夫作品集(1)(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郁达夫作品集(1)(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丛书实质是中国现代文学肇基和发展阶段的创作总集,收录了几乎当时所有知名作家,知名作品的全部。
热门推荐
  • 圣盟之天王后记

    圣盟之天王后记

    一个饱受争议的战神,将给我们带来一个新的故事。
  • 悬案

    悬案

    海城市,残缺的女尸挂在树上、多名红衣女子无端死亡、多名儿童离奇失踪、一代代碎尸被弃……一件件悬案,让人毛骨悚然,寝食难安。以徐天为首的重案组,顶着巨大压力,剥丝抽茧,一步步寻找答案……
  • 少年狂之君临天下

    少年狂之君临天下

    她,二十一世纪一手遮天叱咤风云的杀手,倾城之姿,傲视风华,果断决绝,她是上帝最完美的作品。她,苍穹大陆君家大废材软弱无能的嫡子,天生痴傻,本性花痴,懦弱可欺,她是人人都唾弃的对象,再睁眼,她变为她,眼底流光乍现锋芒毕露。君临天,君家的嫡女,本应高高在上,享尽荣华富贵,却是废材之体,遭人唾弃,给家族蒙羞。弃我一身素衣长裙,自此锦衣玉袍,男装行天下,云动天地,风起苍穹。契神兽,炼宝器。神魔利器在手,不服?来战!他们,伴她出生入死,共踏黄泉之地,共闯刀山火海。携手共赴,万里山河。站在苍穹之巅,睥睨天下苍生,回眸一看,那人还在灯火阑珊处。他从未说过我爱你,却无时不在表达我爱你。始于初见,止于终老。
  • 天素大陆

    天素大陆

    混沌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元素之力,统领天下。所谓的仪态,不是装饰自己,而足让对方感到安心。所谓的礼节,不该勉强对方,而该由自己善加引导。所谓的教养,不是爱慕虚荣,而是聆听对方的烦恼。所谓的尊严,不能独善其身,只能在守护对方后获得。有一少年身背黑白双剑,从一小位面杀入大千世界,创造一段绝世神话。
  • 谁是落魄的拾荒者

    谁是落魄的拾荒者

    有的人也许只要一眼就被你记在了心上,谈不上多爱,只知道离不开,他们都问你是什么时候看上他的,很抱歉,我不能回答你,因为这个问题的答案连我自己我不知道,后来,我们各自为我们的散承担一半,只是在相遇时,愿我不会在红了眼眶。
  • 温柔校草爱上你抓住不放

    温柔校草爱上你抓住不放

    想见的第一次初吻没了,第二次告诉了她原因“当时有人抓我。”女主相信了,成了同桌,感情慢慢的出来了,[女主男主很专一,内心健康,还是处]本文已完结
  • 打印天下

    打印天下

    这生活好好的,可说变就变,最变态的就是我竟然要去整个生吃。吃就吃嘛,竟然吃出了个未来。
  • 凤舞鸾歌之倾朝帝姬

    凤舞鸾歌之倾朝帝姬

    一朝清风雨露,一夕落霞云归,乱相丛生,乱石飞渡,在这浩瀚的寰宇中,谁能安然置身事外?十二年前一场惨绝人寰的命案,十二年后的一场血雨腥风,卿本佳人,奈何天命不可违。她是江湖上传言神秘的恣逸阁阁主,她是众位皇子苦苦追寻的高人,她在他们的身边翻云覆雨,运筹帷幄,只为扰乱这朝堂,毁了他一手创下的山河。可是,当一切顺着她的心意进行的时候,她又心生伤悲,放不下黎明苍生,忘不了沙场热血,果然,她还是心软了。且看一代佳人,如何扰乱朝纲,力拔山河,创下不朽传说。
  • 血战星源

    血战星源

    他生而不祥,受尽欺凌,遭人遗弃,远走他乡......陈家庄一遭毁灭,是何人所为?少年陈仇带着满腔仇恨踏上修行之路,多年积怨,一朝爆发。面对敌人,杀?还是不杀?星辰不是起点,难道星云就是终点?“我陈仇天下都不怕,还会怕你?”看一个杀人无数实则心的善良的复仇者如何血战星源。
  • 萌妻追夫:boss老公,快投降

    萌妻追夫:boss老公,快投降

    她以为自己嫁的是个谦谦君子,风度翩翩。没想到啊没想到,他是人外君子,人内饿狼。“陆景夜,你个披着君子装的恶狼。”徐小兔扶着腰抱怨,“我徐小兔,要和你离婚!”“离婚?你觉得可能吗?”陆景夜的眸子暗了暗,走到徐小兔面前把她扛起扔在了床上......徐小兔啊徐小兔,自己种下的果还得自己尝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