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之不似人君,就之而不见所畏焉。”这两句著名的话描绘一个人不成器的样子,真是形象生动且入木三分。更为有意思的是,就是这个不成器的公子哥儿,竟然一开口就问“天下恶乎定”?给人以小人说大话的感觉,他还想平定天下!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孟子并没有因为反感这个人就拂袖而去或缄口不言,而是照样认真地给他来了一番关于统一天下的开导。这一点,要是换了我们就很难做到了。所谓“话不投机半句多”,我们在人际交往中往往喜怒形于色,不能掩饰自己的感情好恶。尤其是遇到自己看不惯的领导人,心里面不但咒骂“你算什么东西”,而且面子上也过不去了,没有孟老夫子那样的涵养。
孟老夫子给梁襄王其实谈了两个层次的内容。第一层,天下统一才能够安定。这个道理是非常简单的。天下不统一,四分五裂,战争不断,怎么可能安定?用以后各历史朝代的历史事实(如三国、六朝等)来验证,也可以看到孟子论断的正确性。第二层,谁能统一天下?孟子说得非常简单:不喜欢杀人的人能够统一天下。用我们今天的眼光来看,谁喜欢杀人呢?除了心理变态的杀人狂外,估计谁都不喜欢杀人。那岂不成了谁都可以统一天下了吗?这显然是近乎荒唐的结论。所以,我们要回到孟子谈话的具体环境和时代来理解,才不至于曲解了这位“亚圣”的本来意思。首先,孟子所说的“不嗜杀人者”是指执掌人的生死大权的国君;其次,在当时的时代,七雄纷争,战争不断,战争就要互相残杀。所以,孟子所说的“不嗜杀人者”实际上是指不喜欢战争的人,也就是世界和平的维护者。而“嗜杀人者”则是指那些战争贩子——“军国主义者”。不然的话,孟子说“今夫天下之人牧,未有不嗜杀人者也”,岂不成了个个国君都是心理变态的杀人狂吗?其实,孟子所说的道理并不深奥,正因为当时战火纷飞,征伐不断,各国的老百姓都吃够了战争的苦头,就像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一样,痛苦不堪。如果这时候有哪个国君公然树起和平的旗帜,不再让他的老百姓去打仗卖命,而营造出一派社会稳定和发展生产的局面,那天下的老百姓都会闻风而至,诚心归服了。孟子依据的理论基础实际上仍然是民众的心理。孟老夫子的政治学说带有浓厚的政治心理学色彩,其实质仍然是“仁政”的思想。
今天的研究告诉我们,从理论上说,孟子的政治学说和治国方略都非常有道理,使人听了后不得不信服。但从实践来看,则不一定适用于战国时代的特殊时期。在战争年代,军事和政治密不可分,要谋求天下统一根本离不开军事。所以,一般国君都会认为孟子的思想过于“迂阔”而不实用,不如纵横家或兵家的计策来得实在。梁襄王显然也是这种看法。事实证明,就在孟子离开不久后,苏秦到了魏国,没费吹灰之力就说动了梁襄王参加六国合纵抗秦的计划。
人毕竟都是急功近利的,更何况是在战国那个特殊的时代呢!
【原文】
王曰:“吾惛①,不能进于是矣。愿夫子辅吾志,明以教我,我虽不敏,请尝试之。”
曰:“无恒产②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若③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④无不为已。及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⑤民也。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是故明君制⑥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⑦。今也制民之产,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此惟救死而恐不赡⑧,奚暇⑨治礼义哉?王欲行之,则盍反其本矣?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老者衣锦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注释】
①惛:同“昏”,昏乱,糊涂。
②恒产:可以赖以维持生活的固定财产,如土地、田园、林木、牧畜等。
③若:转折连记号,至于。
④放,放荡;辟:同“僻”,与“邪”的意思相近,均指歪门邪道;侈,放纵挥霍。放辟邪侈指放纵邪欲违法乱纪。
⑤罔:同“网”,有“陷害”的意思。
⑥制:订立制度、政策。
⑦轻:轻松,容易。
⑧赡:足够,充足。
⑨奚暇:怎么顾得上;奚,疑问词,怎么,哪有;暇,余暇,空闲。
【评析】
孟子的言语已经完全打动了齐宣王,所以他才看到了齐宣王态度诚恳地请求“明以教我”,意思是,别绕圈子了就有啥说啥吧。直到这时孟子才完全正面地展开了他的治国方略和施政纲要。总结一下,一共也只有两层意思:首先,恒心源于恒产,所以要先解决温饱问题才能谈礼仪。
同样的道理在《管子·牧民》篇里也有所体现,谓之“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用更现代一点的方式来表达,就是两千年后卡尔·马克思那句名言:“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
因此,“光靠勒紧肚子闹革命”是行不通的,认为越穷越光荣无异于自欺欺人。而且,仅从社会稳定的角度来说,“无恒产者”也是最危险的因素。因此孟子认为在我们制订国民经济发展规划的时候,一定要从富民的角度出发。考虑到让老百姓过上丰衣足食、安居乐业的生活,让他们不仅能够养家糊口,而且还有一定的产业。只有将这些做好,才能更进一步展开精神文明建设,也就是“治礼仪”。
讲完了上面一层道理,紧接着孟子就转到了第二层意思,他开始较为具体地展示出其“富民兴教”的蓝图。我们不难发现,他在这里所展示的富民兴教的蓝图,几乎与他在梁惠王那里所展示的一模一样(只是把“数口之家”改为了具体的“八口之家”,“七十者衣帛食肉”改为了“老者衣帛食肉”罢了)。一个人不能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又到了另一个国家。孟子就是这样,像他的前辈孔老夫子一样,东奔西走,周游列国,希望“行义以达其道”,为救世济民而不辞辛劳,甚至是“知其不可为而为之”。这种积极入世的理想精神,是留给后世的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下面是一章长文。从齐宣王直到齐桓、晋文之事在《孟子》原书中属于同一章,为了方便阅读,我们把它相对分别开来。这一章长文,是孟子政治学说的重要篇章,其中有许多名言名句,如“君子远庖厨”“缘木求鱼”“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是不为也非不能也”等等,甚至一些重要段落也都成了脍炙人口的文学名段,对于我们研究政治、哲学、经济、社会乃至于文学表达等等,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此外孟子极富心理分析色彩的谈话艺术,也值得引起我们的特别重视。在孟子的时代当然还没有什么心理学的概念,心理分析大师弗洛伊德更是两千多年后才出生,但这并不能否认孟子的心理分析技巧。自发的实践先于理论和科学的建立,这是没有什么奇怪的。倒是我们应该更深入地研究孟子的心理分析实践工作,以获取心理学史的珍贵资料,这才是问题的关键,当然我们这里就不做涉及了。
【原文】
齐宣王①问曰:“齐桓晋文②之事,可得闻乎?”
孟子对曰:“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无以③,则王乎?”
曰:“德何如则可以王矣?”
曰:“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曰:“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
曰:“可。”
曰:“何由知吾可也?”
曰:“臣闻之胡龁④曰:王坐于堂上,有牵牛而过堂下者。王见之,曰:‘牛何之⑤?’对曰:‘将以衅钟⑥。’王曰:‘舍之!吾不忍其觳觫⑦,若无罪而就死地。’对曰:‘然则废衅钟与?’曰:‘何可废也?以羊易之!’不识有诸?”
曰:“有之。”
曰:“是心足以王矣。百姓皆以王为爱⑧也,臣固知王之不忍也。”
王曰:“然。诚有百姓者。齐国虽褊⑨小,吾何爱一牛?即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故以羊易之也。”
曰:“王无异⑩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以小易大,彼恶知之?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则牛羊何择焉?”王笑曰:“是诚何心哉?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
曰:“无伤也,是乃仁术也,见牛未见羊也。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远庖厨也。”
【注释】
①齐宣王:姓田,名辟疆,齐威王的儿子,齐泯王的父亲,约公元前319年至301年在位。
②齐桓晋文:指齐桓公、晋文公。齐桓公,春秋时齐国国君,姓姜,名小白。公元前685年至前643年在位,是春秋时第一个霸主。晋文公,春秋时晋国国君,姓姬,名重耳,公元前636至前628年在位,也是“春秋五霸”之一。
③无以:不得已,以同“已”。
④胡龁:人名,齐宣王身边的近臣。
⑤之:动词,去,往。
⑥衅钟:新钟铸成,杀牲取血涂抹钟的孔隙,用来祭祀。按照古代礼仪,凡是国家某件新器物或宗庙开始使用时,者要杀牲取血加以祭祀。
⑦觳(hú)觫(sù):因恐惧而战栗的样子。
⑧爱:吝啬。
⑨褊(biǎn):狭小。
⑩异:动词,奇怪,疑怪,责怪。
隐:疼爱,可怜。
无伤:没有关系,不要紧。
疱厨:厨房。
【评析】
在这一章中,孟子主要谈论的是他的人才选拔观。其来源一方面来自他的先辈孔子,另一方面又加进了他自己政治思想中的民本主义色彩。
比如在《论语·子路》篇里子贡和孔子的对话就很说明问题。子贡问:“他是一乡的人都喜欢的,如何?”孔子答:“很难说。他还不如在一乡中受到好人喜欢,而遭坏人厌恶。”在《卫灵公》篇里,孔子又概括说:“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我们不难发现,孟子在这里对齐宣王的论述几乎就是孔子思想的翻版而加以扩展。不同的是,孔子的看法针对的是一般人品或人才的识鉴,而孟子则是扩展到为国家选拔人才、提拔干部上来,所以他又糅进了“以民为本”的政治观点。用我们今天的话来说,他要求国君听听国人的意见,也就是贴近人民群众的心声。
理论上讲,孟子论述的确是非常有道理且令人深思。直到今天,我们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也就是要听听“国人”的意见,而由“人大”任命政府各级干部正是选拔任用人才听“国人”意见的具体体现。另外,我们一直坚持的干部考查制度也同于听取群众观点,“国人皆曰贤,然后察之;见贤焉,然后用之。国人皆曰不可,然后察之;见不可焉,然后去之。”
从实践操作的层面来看,我们当然也不能拘泥刻板的理解孟子的论述。我们还要从孟子一问一答地探讨。
孟子惯常用的一贯的手法就是开心理医生诊所,他总是从心理分析入手去抓住对方,并掌握主动权,抽丝剥茧,步步为营,将对方最终拉进自己观点的觳中。这一段“君子远庖厨”的心理分析,是典型的孟子手法,精彩绝伦,切中要害。它所起的作用,就是唤醒齐宣王内心“不忍”的仁慈之心。只要把这种仁心唤醒,以后的事情,什么王道、仁政之类的啊,便统统有了接受的心理基础,很容易就事情变得顺理成章了。
“君子远庖厨”的意思并不难理解,只不过是说一种不忍杀生的心理状态罢了。也就是齐宣王“以羊易牛”的心理,因为他亲眼看到了牛即将被杀的样子而没有亲眼看到羊即将被杀的样子。正所谓“眼不见为净”,君子切记要避免与宰鸡杀鸭的厨房纠缠。
然而“君子远庖厨”这句话,孟子并不具有著作权,早在《礼记·玉藻》篇中出现:“君子远庖厨,凡有血气之类弗身践也。”也就是说,凡有血气的东西都不要亲手去杀它们。汉代贾谊在《新书·礼篇》中引述了孟子的话后说:“故远庖厨,仁之至也。”但是把“君子远庖厨”作为仁慈的品德而大加提倡,还是符合孟子的用意的。
只不过,有不少人后来都曲解了“君子远庖厨”这句话里的思想内核,即那种“不忍”之心,而只会片面轻率地说君子要远离厨房这个地方,这也成为他们偷懒不下厨房的借口。南怀谨先生也曾提到了这一点,他幽默地指出:“近代的年轻人,当太太要他到厨房里帮个小忙的时候,他就拿这句话来做挡箭牌。太太请原谅!孟老夫子说的,‘君子远庖厨’,我要做君子,你的先生不能是小人哪!于是坐在客厅沙发上看电视,等太太把热腾腾的菜饭端来。”(《孟子旁通》)然而,南怀谨先生的笑谈也只是道破了其中一种情况。以我们今天见得更多的家庭状况来看,君子先生们“远庖厨”的时代似乎已远,宰鸡杀鸭无所不为了。当然,我们依然是肉食动物!“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被认为是过于迂腐。
【原文】
王说①曰:“《诗》云②:‘他人有心,予忖度③之。’夫子之谓也。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④焉。此心之所以合于王者,何也?”
曰:“有复于王者曰:‘吾力足以举百钧⑤’,而不足以举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⑥’,而不见舆薪⑦。’则王许⑧之乎?”
曰:“否。”
“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然则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舆薪之不见,为不用明焉;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故王之不王,不为也,非不能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