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460200000021

第21章 众志成城—拯救夹缝中的生灵(1)

在我们普通人的眼里,极地地区因鲜有人类涉足而保持难得的清净和安宁。但这里同样也没能逃离人类活动带来的灾难。随着全球变暖的加剧,两极的冰川不断消融,生活在两极的生物将面临一场灭顶之灾。

§§§第一节 来至极地的呼唤

无处可去的海象

海象,尤其是处于繁殖期的雌海象,夏秋季节通常出现在北冰洋附近海域冰原地带。但据美联社报道,从2009年 7月开始,成千上万只海象离开了它们原先栖息的冰原地带,迁移到美国阿拉斯加州巴罗和利斯本角之间绵延近 500千米的海岸上聚居。海象怎么了 ?为什么要大规模搬家?

专家认为,这是气候变暖,海冰退缩所致。你也许会奇怪,海冰向北退缩,海象应该跟随海冰向北移动才对,怎么反而向南迁移呢 ?

谜底就是它们独特的觅食方式。海象通常以蜗牛、蛤蜊等底栖生物为食。和海豹以及海狮不一样,它们虽然也是潜水能手,可以潜入 90米深的海底觅食,可是只能在水中逗留大约 20分钟,就得回到冰上休息,如果没有海冰,海象觅食的时候,得从岸边往返,而不能从海冰上直接潜入水中,觅食的难度将大幅升高,威胁到它们的生存。2009年夏天,北冰洋附近海域冰原面积创历史最低纪录,冰原区也推移至白令海和楚科奇海洋底生物富饶的大陆架外围远处的北部地区。冰原下海水深度超出海象大约90米的下潜范围,成千上万的海象只得选择迁移到阿拉斯加崎岖不平的海滩栖息。

这种生存方式的改变实在是迫不得已,其结果如何目前尚不得而知。但是,生物学家指出,从长远看,如果海象集中在海岸线而没有分散在海域冰原上,它们将面临觅食压力。气候变暖严重破坏海象栖息环境,威胁到它们的生存,生物多样化中心建议把太平洋海象列入濒临绝种动物,美国鱼类与野生动物管理局已经展开评估。

2009年 6月 15日的《科学》杂志发表文章称,挪威和法国的科学家们发现,许多北极植物物种已经开始对气候变化做出调整,它们不断地开拓新的领地,这表明人类活动导致的全球气候变暖已经引起了植物生存气候条件的重新分布,北极植物对此的响应就是长途迁移。

在该项研究中,科学家们分析了挪威斯瓦尔巴群岛上的 9种不同开花植物的 4000多个植物样本的 DNA序列,发现唯一能够解释这些植物的遗传类型的理论,就是随着来自北极区域的植物种子或者植株片段的散布,北极植物群落也不断地重建。科学家表示,这些植物物种很可能是在强北极风暴、浮木、浮冰以及鸟类的综合影响下广泛散布开来的。

挪威奥斯陆大学的奥尔森表示,北极植物的广泛迁移可能是该区域对于剧烈气候波动自然倾向进化的结果。美国科学家认为,随着气候变暖,森林带会向北延伸。

气候变暖引起了北极植物大迁徙

1.北极海洋更加拥挤

英国东英格兰大学发布的最新研究报告称,由于全球气候趋于变暖,已导致大西洋北海海域的一些鱼种向北极冷水海域迁移,并表示这些鱼种无法在温水中完成繁殖活动。

东英格兰大学海洋生态学专家阿莉森·佩里和她的研究团队表示,如果全球气候变暖进一步加剧,将有可能导致北海海域中的一些鱼种完全消失。该研究小组对北海 36种鱼类的历年生存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分析报告指出,在 1962~ 2001年之间,北海水域的水温上升了 0.6℃,并导致 15种鱼类往北部海域迁移了 400千米。另有 6种鱼种则迁往离水面更深的水域。

科学家指出,尽管植物和陆地动物因气候变化而迁移的例子并不少见,但鱼类的迴游速度要快得多,原因是它们能很顺利地从某个海域游往另一个海域。佩里表示,如果气候进一步变暖,在未来 50年中,蓝鳕及红鱼等鱼种将由于其他鱼类的迁入而从北海海域完全消失。而这种情况势必会给北海渔业带来不利影响。

2.南极海洋生物面临生存威胁

科学家发出警告,全球气候变暖正在危及南极的数千种海洋生物。如果按目前的趋势发展下去,到 22世纪南极水域的温度上升 2~3℃时,许多珍稀物种将会灭绝。

科学家称,长期以来,南极的海水温度变化很小,一些地方一年内的水温变化只有 0.2℃,在接近冰冻的海水中含有丰富的氧。这样的自然条件,孕育出一些体积超常的海洋生物,例如状如餐盘的巨型海蜘蛛和橄榄球般大小的海醋栗等。这些海洋生物在长期的进化中,已经适应了这种温度稳定的海水环境,因此,一旦温度发生变化将很难存活。实验显示,当水温上升 4~10℃时,它们会全部死亡。

此外,科学家对南极水域中 750多种沙蚤、虾蟹和贝类等生物研究后发现,水温的变化同样会危及它们的生存。这些生物是海洋食物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的大量死亡,将直接威胁那些以其为食的更大的海洋生物。

负责这项研究的劳埃德·派克教授说,根据电脑对气候变化的模拟,南极海域的水温在未来 100年将上升2~3℃,这一变化听起来虽然很小,但带给海洋生物的影响却是不可估量的。研究显示,因此而受到影响的不是几种,而是几乎所有种类的海洋动物。虽然在现阶段还不能肯定,水温上升是否会对企鹅、鲸鱼和海豹等构数千种海洋生物的潜在危险,本身就成威胁,但失去包括珍奇物种在内的是生态学上的一个灾难。

南极地区环境恶劣,根本没有常住人口,更谈不上发展工业;北极地区虽有一些土著居民,但他们过着原始的捕鱼和狩猎生活,也没有发展大规模的现代化农业和工业。但奇怪的是,在南北极地区生物的体内却都发现了现代工业制造的多氯联苯、有机氯农药氯代苯、六六六、滴滴涕等有机化合物。这些物质性质稳定、毒性大,可以在生物体内持续积累。目前,极地生物圈的食物链已经受到了上述有机污染物的严重影响,尤其是一些高营养级物种的繁衍受到了严重威胁,让我们一起来探个究竟。

1.有机农药入侵极地天堂

两极地区的苔藓和地衣虽然结构简单,也没有保护层,但却是极地寒冷环境的开拓者。同时,它们对外界环境,尤其是大气、重金属等的污染反应也非常敏感,是典型的生物指示剂,它们对一般的氯化物、二氧化硫、臭氧及一些重金属离子都能较为准确地指示出来。近年来,科学家在南极的乔治王岛地区,通过检测地表土、地衣、苔藓,发现了六六六、滴滴涕、多氯联苯等有机化学农药成分。

极地动物的体内也发现了类似成分。过去人们一直认为北极是一块未被污染的处女地,但是最近加拿大渥太华大学的学者在北极臭鸥经常出没的北极湖内发现了高浓度的污染物。这些污染物包括持续性有毒化学物质汞、滴滴涕、六氯苯等,它们都是曾经杀虫剂和杀真菌剂的普通成分。北极霸主北极熊也在遭受来自欧洲国家用以降低家庭用品可燃性的有毒化学物质的危害,其中一种叫做多溴联苯的阻燃剂在北极熊的脂肪组织中发现。全球自然基金会领导人柯林·巴特菲尔德称:“北极现在成了一个化学制品的接收器。我们日常使用的居家产品中的化学物质正在污染北极的野生动物。”

在南极,企鹅群落是南极生态系统中的顶级捕食者之一,中国的科学家通过检测企鹅栖息地的表层粪土和企鹅蛋,发现了企鹅体内含有多氯联苯、有机氯农药氯代苯、六六六、滴滴涕等物质,其含量明显高于其他非生命和低营养物种。此外,在南极的其他海鸟卵中,也测出了多氯联苯、有机氯农药氯代苯,由此看出,有机物农药是可以在鸟类动物体内积累、代间、种间转移的。

企鹅体内也检查出含有有机农药

2.有机污染对极地生物的危害

多氯联苯、有机氯农药氯代苯、六六六、滴滴涕等有机农药性质稳定,如果在两极逐渐聚集的话,可以对极地脆弱的生态系统产生深远的、甚至灭绝性的影响。

以滴滴涕为例,它原是由工业合成的一种稳定性极强且溶于油脂的有机化合物,在众多人的心中,它像是一种无害的家常用物,曾在全世界普遍使用,用来防治疾病和控制虫害。但是,由于人类千百万吨的过度使用造成了大面积的环境污染,而昆虫、蚊子等产生的抗药性也使得药效一年不如一年,更为严重的是滴滴涕的过度使用还导致了一些物种濒临灭绝,其持久性影响可能使未来几十年的自然生态系统受到威胁。美国科学家蕾切尔·卡逊在《寂静的春天》一书中描述:“天空无飞鸟,河中无鱼虾,成群的鸡鸭牛羊病倒和死亡,果树不能结果。生机勃勃的田野和农庄变得一片寂静,死亡之幽灵到处游荡……”因此,人们曾用“生态杀手”来形容滴滴涕。

同类推荐
  • 生态伦理小常识(人与环境知识丛书)

    生态伦理小常识(人与环境知识丛书)

    生态伦理学是一门前沿性的学科,但它并不是一门深奥的学科,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对它有所了解,尤其是生态伦理关乎我们对待自然的态度。不一样的生态伦理观念,就会对应着不同的行为习惯,一个人究竟应该持有怎样的生态伦理观念?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我们对生态伦理本身了解多少。
  • 交通纵横(青少年科谱知识丛书)

    交通纵横(青少年科谱知识丛书)

    科学是人类进步的第一推动力,而科学知识的普及则是实现这一推动的必由之路。在新的时代,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为我们青少年的科普教育提供了新的契机。抓住这个契机,大力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精神,提高青少年的科学素质,是我们全社会的重要课题。为此,我们特别编辑了这套“青少年科普知识”丛书,主要精选现代前沿科技的各个项目或领域,介绍其研究过程、科学原理、发展方向和应用前景等,使青少年站在当今科技的新起点寻找未来科学技术的契入点和突破口,不断追求新兴的未来科学技术。
  • 数学教学的趣味题型设计

    数学教学的趣味题型设计

    《最新学校与教育系列丛书:数学教学的趣味题型设计》针对学生在学习数学中出现的问题,针对数学教学的趣味题型设计,有步骤、有梯度地引导学生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问题和解答题目,增强学生“举一反三”的意识,《最新学校与教育系列丛书:数学教学的趣味题型设计》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 无奇不有的世界(走进科学丛书)

    无奇不有的世界(走进科学丛书)

    如果我们从地球上的各个地点,对准北方一直向前走,最后大家总会在一个地点见面,这个地点就是地球的最北端,我们称它为“北极”。有人把北极叫做“世界的顶峰”,以这个顶峰为中心,向南画一个大约2500千米长为半径的大圆圈,这个大圆圈就是“北极圈”。北极圈可不是什么铁丝网或木棍所围起来的实在的圈子,而是地理科学工作者按地理特点在地图上画出的纬线圈。
  •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枪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枪

    本书引导青少年在对枪械专业知识有所了解的基础上,从宏观上对枪的本质和基础知识加以介绍。
热门推荐
  • 做人做事的方圆艺术

    做人做事的方圆艺术

    只有高标定位与低点起步相结合,才算体悟了做人做事方圆艺术的真谛。外露做人要求我们要善于把握住机遇,发挥自己的优势。内敛做事要求我们在办事时别将自己的意见强加于人,不要指望别人感激你。做人真实并不意味着做什么事情都让自己以“原生态”的面貌出现,该包装自己的时候也要会包装,这是为求做事顺利不得已而为之。
  • 领个校草回家宠

    领个校草回家宠

    起初她对他有点兴趣,后来整个人生已非他不可。初见面,她把他当做碰瓷的,扔下一笔钱傲娇离开。再见面,她竟然一跃成为全校的公认女生的梦中情人,怪她咯?谁让她这么帅,可是谁能告诉她,怎么在选校草时,碰瓷的小子成为了校草。调谑、戏弄、惹炸他成为了她的爱好,可是谁又能告诉她,她怎么开始喜欢上了这家伙?
  • 英雄联盟之大主播

    英雄联盟之大主播

    皇族的两次s系列赛败北,omg全明星遗憾之旅,喜欢英雄联盟的玩家伤不起啊,看主角重回过去带着大主播系统再战棒子
  • 都市怨妇

    都市怨妇

    农民的群体,打工族的世界在这里······从一打工者变成都市精英看明珠如何扭转命运的乾坤。明珠1989年出生,明珠小时候短发女生,因为没人给自己梳头,记忆中自己时常穿着校服,眼睛不大但笑起来很好看。小时候家里很穷,不敢奢望什么,只求踏踏实实走好人生每一步,可天有不测风云,明珠一直在接受命运的捉弄。明珠坚持自我,执着坚持,逆袭书写自己的人生!明珠作为80后末的一员,坚持忍耐着。。。。。。
  • 男神:有种你别跑

    男神:有种你别跑

    确切的来说,乔倾颜进入x大开始就是为了顾允陌来的,她对男神一见钟情,男神对她可未必,一场激烈的战斗就要打响!然而,当一切一切尘埃落定,我有该怎样面对面目疮痍的你……
  • 扬天传

    扬天传

    许扬是个修仙废材,但是谁说废材就不是天才;揪出幕后黑手,手刃杀父仇人,踏上扬天之道;人挡杀人,神挡杀神。
  • 烟华乱世:倾城如歌

    烟华乱世:倾城如歌

    转世重生,她是灵芃山上的小妖茯苓,也是散花楼的头牌慕容嫣儿。若如初见,一个是与她生死不弃的四皇子,一个是得不到所爱宁肯用阴谋毁去的三皇子。阴谋斗争,里面是大秦的皇储之争,外面是大周的虎视眈眈,她又该如何帮助四皇子打败诸位皇子,夺得储君之位。江山美人,在权利与爱情面前,她选择了爱情,而有些人依然执迷不悟。前朝宝藏,引起一场场血雨腥风,最后却在她的手上付之一炬。马蹄狂乱,淝水之战她毒杀三十万大周兵,松坡之战她烧死六十万九国联军……为了保住四皇子,她可以牺牲一切。绿蓑细雨,最后一场阴谋,最后一场乱战,是记忆复苏,还是相忘江湖……五代十国,传奇末代女将慕容嫣儿的一生烟华。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网游之榜上有名

    网游之榜上有名

    网游之最强职业的简介:林萧,二十五岁,一分钟前还是某大公司月薪四千的职员。一系列的巧合,林萧决定靠网游《亚特兰提斯》维生。多年之后,再入网游,以另一个身份建立自己的势力。不过,想要称霸,哪有那么容易?得罪了系统管理员就让你吃不了也兜不走。玩家名?给你个霸气的;职业?扔硬币帮你决定好了。在得到了听到会骂娘的名字和职业后,林萧照样玩下去,还要玩到全服最强。臣服吧,你们这些蝼蚁。看我左手天书,右手神杖,
  • 中国航空工业人物传·领导篇3

    中国航空工业人物传·领导篇3

    《中国航空工业人物传:领导篇3》介绍了中国航空工业创建时期的各企事业单位的创始人(共计86名)的生平、工作业绩和突出贡献,真实地记录了他们为中国航空工业发展而呕心沥血、殚精竭虑,有的甚至献出生命的光辉历程,他们是“航空报国”精神的开创者和传承者。《中国航空工业人物传:领导篇3》史料翔实、内容丰富,适合广大航空工业从业人员和关心中国航空工业发展的相关人员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