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专家这样解释四川汶川大地震的起因:由于喜马拉雅冰川快速融化,青藏高原边缘所积蓄的能量,在某种因素的影响下,以地震的方式快速释放。
当然,这只是某些科学家的一家之言。也有一些科学家对全球气候变暖的结论持有异议,政治阴谋论、商业机会论等怀疑声不断。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曾发表致歉声明称,该机构 2007年发表的一份气候变化评估报告中,有关喜马拉雅冰川可能在2035年前后完全消失的表述有误。
同时,IPCC的副主席强调,这一时间上表述的不确切性,不会对全球冰川正在消融的结论构成影响,也不会削弱全球气候变暖及这一趋势主要是由人类活动引起的相关科学依据的可信度。
冰川融化会导致海面上升。同时,全球气候变暖,令海水温度也会随之升高,从而导致海水膨胀,这又进一步导致海面升高。
2009年 11月 14日,在世界著名的水城威尼斯,市民们正在为自己可爱的城市提前举行葬礼。据说,这座名城正在面临死亡,“元凶”就是海面上升。
近年来,由于海面上升,威尼斯市民饱受水患之苦,平均每年被淹 60多次。有专家说,如果在抑制全球气候变暖方面不采取有力措施,到 2050年,威尼斯的大部分陆地将沉于海底,名城将不复存在。
有关海面升高的预测数据,也在不断刷新。2009年 3月,80个国家的气候学家发表报告称,21世纪末,海面最高将上升 1.9米。这比原先的预测高出数倍。更有专家预言,如果南极冰川和北极冰盖全部融化,海面将上升几十米。这当然是最坏的预测结果。
海面上升,岛屿国家命运堪忧。
海平面快速上升
印度尼西亚科学家预测,2030年,印度尼西亚将有 2000个岛屿被海水淹没。据新加坡报道,如果海面继续上升,世界 43个小岛国家有可能从地图上消失。
马尔代夫的 1200个岛屿的平均海拔只有 1.5米。该国总统说:“我们正面临海面上升的威胁。如果气温再升高2℃,我的国家将面临灭亡。作为总统,我无法接受;作为一个人,我也无法接受。”为了引起世界对这一问题的关注,2009年底,马尔代夫内阁会议在水下举行,一时名声大噪。
吐瓦鲁,南太平洋中的岛国,由9个珊瑚岛组成。近年,其最大的岛被海水入侵了 1米。虽说只有 1米,但对于这个长度只有几百米的狭长岛屿来说,1米都可以让吐瓦鲁群岛随时都可能出现灭顶之灾。
海面上升,沿海居民不得安宁。世界人口的一半居住在沿海地区,如果海面上升,将淹没大片沿岸地区。
海面上升,中国也难幸免。中国的海岸线长达 6000多千米,大小岛屿 5000多个。沿海的上百座大中城市,海拔也大多在 20米以内。就是北京、武汉这些远离海洋的内陆城市,据预测到 2080年前后,弄不好也会有“水漫金山”之忧。
中国特大城市上海,平均海拔只有 4米。据报道,如不采取适当措施,到 2050年,上海将发生海水侵入、排水不畅及土壤盐渍化的生存危机。
海面上升也会危害人类
2000年,一座巨大的冰山脱离水量的 1/5。可以想象,如果它融化南极西陆缘进入大海向北方漂移,踏将会对海平面的升高产生何种影响。上长达 10年的“北伐”征途。它入冰山脱离南极陆缘并不是第一次,在海后又分裂成五六块子冰,其中最大这次之前的一年 1月从南极半岛顶端的一块有 1270平方千米,每日行程大约 5千米,估计要用 10年时间才能到达北部暖洋区最终融化。这座巨大的冰山,面积为 3000平方千米,比美国罗得岛州还要大,与两个卢森堡国面积相当。它露出水面上的高度为 30~ 50米,水下部分为 300米,所含淡水量足够供应全球人类一年饮南极冰川向北漂移的拉尔森陆缘冰崩裂的一座冰山虽比这块小,但也长达 77千米,宽 37千米,高 180米。
南极冰山何以脱缰北伐?科学家们告诫说,这是全球气候变暖的一个征兆。不少科学家认为,由于全球气候逐渐变暖,将有越来越多的南极冰山融化,人类将面临海平面升高的危险。
海平面占地球总表面积的 71%。作为地球的基本界面,对地球各个圈层各种自然力的作用及其相互关系与环境的变化,具有最为灵敏的反应和表现。海平面对气候与生态环境的变化、各种自然资源的形成与分布等,都曾产生过极为深刻的影响,因而与人类社会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
由于人类活动产生了大量温室气体,如二氧化碳、甲烷、一氧化二氮等,这些温室气体大多是由人类活动燃烧矿物燃料或制造化学品等活动产生的。这些物质排入大气后,导致大气温度升高。由于海、气相互作用,大洋水体也受热膨胀,冰川和冰帽部分融化,从而导致海平面升高。
全世界 1300多个潮汐标尺记录的全球海平面变化资料表明,从1800年起,地球的平均温度上升了0.7℃,海平面亦逐步上升。过去 100年里,海平面平均每年上升 1~ 2毫米;1910~ 1980年间,海平面上升加快,平均每年上升 1.7毫米,其中1920~ 1970年间,平均上升值为 2.4毫米。
从古至今,人类的生存及活动,大部分都会受海面变化的影响。相对于海面的每一次变动,不仅伴随有局部海岸上升,或地壳下降,而且会发生海水对陆地的侵蚀或堆积,这无疑会使人类付出高昂的代价。
海水水位的变化,会带来许多方面的影响。虽然海平面因全球气候变暖而上升的数值看似缓慢,但许多沿海地势低而人口密度高的国家对海平面变化的承受力非常脆弱,所以其潜在影响是相当巨大的。例如,孟加拉国、埃及和越南,有 800万~ 1000万人住在毫无保护的河流三角洲。据荷兰专家计算,世界上有 181个国家需在沿海地区修筑保护性建筑,其总费用将高达 4954.78亿美元(约合人民币 2.97万亿元)。例如,越南沿海平面近几十年以每年 2毫米的速度上升,修筑保护建筑的费用将超过 4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 270亿元)。
海平面升高将给全球沿海低洼地的 3亿居民的安全带来危险,特别是居住在沿海地势较低地区和一些岛屿国家的人们将面临更大的危险。海平面升高将导致沿海区域生态平衡破坏、人口结构改变、各种基础设施受损、海岸线内移等多种环境与社会经济问题。此外,海平面升高还会引起海水向沿海陆地渗透,使地下水与土壤含盐量增加;巨浪对沿海地区的危害会加剧,灾害发生频率会加大。
近几十年来,我国海平面平均年增长率为 1.4毫米。在过去 100年间,海平面平均上升了 140毫米,其中渤海海面上升了 50毫米,东海海面上升了 190毫米,南海海面上升了 200毫米。这一速度说明中国海平面变化与全球海平面变化趋势是相一致的。海平面的变化,促使我国沿海地区海岸受侵蚀和淤积速度加快,如渤海湾西岸、杭州湾北岸、湄洲湾沿岸等部分地区都已发生了明显蚀退现象,长江、黄河、滦河、珠江等大河河口及附近地区海岸不断淤涨,一些港口严重回淤,部分海滨建筑、土地资源遭到了严重破坏,一些滨海城市与矿区经常发生海水入侵地下现象。
也许我们对身边气温的变化不以里的变化会让我们更吃惊,由此帮助为然,还固执地认为只是气候有些异我们加深对全球气候变暖的认识。常罢了,不足以证明地球变暖了。那在人们固有的印象中,南、北两么,我们再到地球的两极去看看,那极都是冰天雪地,北冰洋上到处漂浮着又高又大的冰山,又肥又大的北极熊正悠闲地在冰面上觅食,爱斯基摩人在冰面上捕杀海豹等;在南极,上面有许多科学考察站,憨厚的企鹅在自由嬉戏、追逐……我们自然想象不到,在两极有裸露的大地,大地上还长出绿色的草;我们也想象不到,北冰洋上的冰正在减少,它有可能更名为“无冰洋”……太多的变化,无法一一列举,我们还是走近瞧瞧吧!
1.北冰洋将变成“无冰洋”
我们知道地球有四大洋,它们分别是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和北冰洋。北冰洋是其中面积最小的大洋,它因其上面漂浮着许多白色的大冰山、冰块而得名。可是,来自 8个国家的 250名科学家在 2006年 8月完成的关于北极的报告中写道:“受到汽车和工厂产生的废气以及比冰雪更容易吸收热量的深色地面和水的影响,北极地区变暖的速度是全球其他地区的两倍。”照此速度发展下去,到 2100年夏天,北冰洋可能会变成“无冰洋”。
2.北极的永久冻土层开始融化
我们可能对“永久冻土层”这个概念感到陌生。从字面上的解释,就是永远不会融化的冰冻土层。就拿冬天的冰雪来说吧,如果气温一直在 0℃以下,冰雪自然不会融化,就会永久存在。南、北两极因常年气温在 0℃以下,自然也就有常年不融化的冰雪。
有常年不融化的冰雪,并不能说明有永久冻土。要理解这一点,我们先要了解永久冻土形成的条件。永久冻土的形成,必须有两个条件:其一,气温要很低。如果年平均气温高于 0℃,虽然可以形成季节性冻土,却无法形成永久冻土。其二,要有足够的时间。现在发现,北极地区的冻土层一般都有几百米的厚度,而大气的低温要传导到地表以下几百米的深处,要用几百年、几千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才能完成。
挪威科学家斯韦恩·特韦德塔尔说,全球气候变暖导致北极地区永久冻土开始融化,埋在冻土层内数千年的死亡了的植物也开始腐烂,释放出二氧化碳,这会进一步加快全球气候变暖的速度。尽管对北极地区永久冻土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但有证据表明恶性循环已经开始。
3.北极最大的陆缘冰崩解,显示了北极气候变暖可能加快北极最大的一块陆缘冰在过去几年中发生了崩解,这表明北极地区气候变暖的步伐可能正在加快。
这块名为沃德·亨特的陆缘冰位于加拿大埃尔斯米尔岛北部海岸,该岛屿位于北美地区最北端。美国阿拉斯加大学和加拿大拉瓦勒大学的研究人员在观测中发现,自 1982年以来一直保持相对稳定的陆缘冰在 2000年 4月首次出现裂缝,到 2002年,裂缝贯穿了整块陆缘冰,使陆缘冰分裂成两大块和众多小块。
陆缘冰
研究人员还发现,有相当数量的岛状冰山已从沃德·亨特陆缘冰中分离了出来。他们指出,其中一些体积较大的冰山可能会威胁北冰洋波弗特海中的船只和钻探平台。另外,沃德·亨特陆缘冰中曾有一道被封存的约 30千米长的峡湾,峡湾内存有淡水,现在陆缘冰中的裂缝已导致峡湾内的淡水基本上全部流入海中。
许多观测结果显示,北极地区气温升高导致了该地区一些巨大的陆缘冰解体坍塌。美国、加拿大研究人员认为,沃德·亨特陆缘冰崩解,与北极地区近几十年来的气候变化有关。他们经过推算发现,1967~ 2002年间,陆缘冰区域每年 7月的平均冰面温度达到 1.3℃,高于陆缘冰解体的临界温度——0℃。
4.全球气候变暖严重影响北极气候——冰川大面积融化过去几年间,北极地区的年平均海冰量下降了约 8%,海冰面积总共减少了 98.84万平方千米,比美国得克萨斯和亚利桑那两州的面积总和还要大。在过去 50多年里,阿拉斯加和西伯利亚的年平均气温上升了2℃和 3℃,阿拉斯加和加拿大西部的冬天气温更是平均上升了 2.78℃和3.89℃。在过去 20年里,北极地区的冰层融化导致全球海平面平均上升了约 7.62厘米。
这是迄今为止针对北极气候变暖进行的最为全面的一项研究,由在北极圈内拥有领土的 8个国家的 300多名科学家历时 4年联合完成。这 8个国家分别为美国、加拿大、丹麦、芬兰、冰岛、挪威、俄罗斯和瑞典。
北极地区发生的上述变化正是全球气候变暖对环境和社会产生影响的初步表现。科学家们得出的结论是北极气候正在变暖,而且变暖的速度比地球上其他地方要快得多,这直接影响到人类的生存。研究小组主席罗伯特·科雷尔说,北极是全球石油、天然气及渔业资源的重要产区,北极气候仍将加速变暖这一现象应该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另外,对于生活在那里的北极熊等极地动物来说,北极气候持续变暖将使它们遭遇一场大浩劫,而北极地区的居民如因纽特人的主要食物就是这些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