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455100000038

第38章 做别人的催眠师(9)

在让受术者觉醒之前,需要做一些准备工作。首先,催眠师要把催眠过程中下达的各种暗示完全解除。比如催眠师曾经暗示受术者“你的胳膊已经失去了痛觉”,现在要让他重新恢复对痛觉的感受。总之,在各个方面都要让受术者恢复到正常状态。其次,暗示受术者在觉醒之后,心情愉快、精神振奋、身体轻松,没有任何不适的感觉,而且很舒服,似乎是美美地睡了一觉。

下面我们介绍几种常见的觉醒方法:

1.手颤觉醒法

手颤觉醒法是一种非常安全、普遍的觉醒方法。催眠结束后,催眠师把双手分别放在受术者的两个肩膀上,然后十个指头开始颤动,越颤越快而且越压越重,同时对受术者进行暗示:“现在你身体的血液循环变快了,从心脏渐渐升到头部,你的知觉逐渐恢复了。现在随着我的手指在你的肩膀上颤动,你正慢慢地从催眠状态中醒来,之后,你的身心都会感觉舒适而愉快。”

这时,受术者可能立即睁开眼睛,从催眠状态中醒来,也可能慢慢地从催眠状态中醒来,还可能转变为强直状态。这时催眠师需要把受术者从强直状态转变为深度催眠状态,再从深度催眠状态转变为浅度催眠状态。

在这种情况下,催眠师需要继续暗示:“你马上就会醒来,你的眼皮已经开始颤动了,你的眼睛也慢慢睁开了,你感觉身体轻松、心情愉快、精神振奋,没有任何不舒服的感觉。”如果受术者仍然神情恍惚、睡眼微睁、似睡非睡,这说明受术者正处于半清醒状态,仍然没有完全清醒过来,这时就需要大声暗示受术者:“马上醒来,睁开你的眼睛,不要再闭着它们了。”一边进行暗示,一边把手重重地压在受术者的肩膀上,用力地晃动他的身体,这时受术者就会完全睁开眼睛,彻底地从催眠状态中醒来。

2.心理觉醒法

催眠治疗结束之后,催眠师可以要求受术者再次高度集中自己的注意力,然后慢慢地逐步进行心理觉醒的暗示:“现在,你的意识慢慢地清醒了,你已经从深度催眠状态转变为浅度催眠状态,你的眼皮开始眨动了,你马上就会醒来。醒来之后,你会感到精神振奋、心情愉快。现在我来帮助你恢复到清醒状态。”催眠师一边进行暗示,一边用两手的拇指轻轻地扒开受术者眼睛的上眼睑,然后继续暗示:“现在你已经完全清醒过来了,睁开眼睛看着我。”这时,受术者就会恢复到清醒状态。使用这种方法时,应该注意一点,整个过程的时间不能太短,至少要进行30秒,时间越长越好。如果时间太短的话,受术者醒来之后,容易感到浑身无力。

3.报数觉醒法

报数觉醒法是现在最流行、最简单的一种觉醒方法。它的具体过程如下:在受术者觉醒之前,催眠师对他进行报数的暗示:“现在,我会慢慢地从‘1’数到‘3’,当我数‘3’的时候,你就会马上醒来,完全恢复到清醒状态。”这个暗示要反复进行多次。此外还需要注意一点,喊“1”、“2”的时候,声音要低而长,喊“3”的时候,声音要坚决果断、洪亮有力,这样可以给受术者一个强烈的刺激,促使他从催眠状态中醒来。

4.拍掌觉醒法

首先暗示受术者马上就会从催眠状态中醒来,并且告诉他:“你觉醒的过程是这样的,当我第一次拍掌的时候,你会感到精神振奋;当我第二次拍掌的时候,你会睁开眼睛;当我第三次拍掌的时候,你就会完全清醒过来。”只要依法进行,觉醒一般都能成功。

5.冷热觉醒法

冷热觉醒法对那些为治疗疾病而接受催眠的人非常有效。假如受术者患有贫血症,催眠师可以使用热罩法,就是把热毛巾敷在受术者的头部;假如受术者患有高血压,催眠师可以采用冷罩法,就是把冷毛巾敷在受术者的头部。不管是热敷还是冷敷,都应该给以相应的暗示指导,让受术者感到热或冷后而觉醒。醒来之后,这些患有不同疾病的受术者都会感到舒适而轻松。

催眠并不像很多人想得那么复杂,它其实很简单。催眠可以说无处不在,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就常常能够看到催眠的影子。热恋中的男女就经常在相互“催眠”,为什么这么说呢?恋人总是把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对方身上,其他的一切事情都与他们无关,好像整个世界只有他们两个人一样。恋爱中的人受暗示性非常强,恋人的一句不经意的话会彻底改变你的心情。恋爱的时候,人的心情总是那么快乐、那么轻松,感觉生命是那样美好,生活是那么幸福,这一切都和催眠的状态极其相似。

催眠导入和恋爱开始类似,都需要在双方之间建立一种充分信任的感觉,让对方安心。另外,就像恋人总是认真地倾听自己的心上人说话一样,催眠师也需要认真听取受术者的想法,以便对他有充分的了解。最后,就像恋人总是想方设法讨心上人欢心一样,催眠师也需要“投其所好”,真诚地关心受术者,体察他心里每一种微妙的感觉,抓住受术者的心,只有这样才能成功地把受术者导入催眠状态。下面我们具体从几个方面分别来谈谈怎样才能成功地把受术者导入催眠状态。

1.催眠开始前的准备工作

在把受术者导入催眠状态之前,催眠师首先需要和受术者建立一种信任感和安全感,这是把受术者成功导入催眠状态的必要条件。

很多受术者都抱着这样的想法:“我就不相信真的能让我进入催眠状态。”这其实表现出了受术者对催眠师和催眠的不信任态度。也有的人常常害怕催眠会伤害自己,唯恐自己一旦被催眠,就无法再回到清醒状态了,这些人就是担心自己的安全问题。催眠师和受术者的第一次见面,是非常重要的,催眠师要给受术者留下一个良好的印象,要得到他的信任,解除他心里的疑虑和困惑,澄清他对催眠的种种误解,坚定他接受催眠治疗的信心。

2.抓住受术者的核心问题

在第一次和受术者进行面谈的时候,催眠师就应该非常敏锐地抓住受术者的核心问题。受术者可能受到很多问题的困扰,他的谈话可能缺乏一定的条理、一片混沌,这就需要催眠师有很高的辨别能力和分析能力,能够结合受术者的生活经历、家庭背景等,从众多的问题中找出最主要的问题。

3.对受术者的催眠治疗风险进行评估

催眠治疗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治疗方法,可是我们也必须承认它存在一定的风险。在第一次和受术者进行面谈时,催眠师就应该对催眠治疗的风险进行评估。如果受术者的情绪波动厉害,而催眠师又没有处理强烈情绪的经验,就不应该对受术者进行催眠施术。此外,也有一些人不适合接受催眠治疗,比如精神病患者、严重的抑郁症患者、小于6岁的儿童。

一般情况下,通过催眠师的适当引导,受术者都可以成功地进入催眠状态,即使那些受暗示性程度比较低的人在催眠师的努力下,也能进入催眠状态。少数没有成功进入催眠状态的人,常常是由于先前没有和催眠师建立起信任的关系,不能完全敞开自己的心扉,所以导致无法进入催眠状态。可是,按照一般的程序,催眠师应该对受术者的感受性进行评估,比如通过手臂上升法测试受术者的受暗示性程度。很多催眠专家认为,受暗示性评估非常重要,它既有助于双方建立良好的关系,为下面的催眠治疗做好准备,同时催眠师也可以从受暗示性测验中直接将受术者导入催眠。

4.澄清受术者对催眠原理的困惑

很多人对催眠的原理都不甚了解,甚至把催眠当作一种巫术。催眠师可以用比较浅显的语言为受术者介绍催眠的原理,注意不要使用很多抽象的术语,那样只能让受术者更迷惑。

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受术者明白,催眠是一种技术,它是有科学根据的,和巫术有着本质的不同,从而使其对催眠术产生一种信任感。

催眠师在介绍催眠的原理时,可以用冰山作比喻,借助梦的分析来说明潜意识的存在;用看电影、看小说等来说明催眠的感受,通过催眠和冥想、坐禅的关系来介绍催眠状态下的脑电波;用踢足球作比喻来说明催眠可以更好地挖掘心里的真正想法,释放自己的潜意识,这种形象化的介绍法容易被受术者接受。

介绍催眠原理时不必过于详细,让受术者大致有一个了解就可以了,过多的理论讲解反而会妨碍受术者进入催眠状态。

5.澄清受术者对“被控制”的恐惧

很多初次接受催眠的人都会担心一个问题,就是他如果被催眠,就会一直受催眠师的控制,无法摆脱。如果催眠师不能解除他们的这种担心,那么他们就很难进入催眠状态。催眠师应该非常明确坚定地告诉受术者:“任何时候,只要你想醒来你就可以随时醒来,催眠并不会完全控制你。即使在催眠状态下,你仍然有自己的意识。催眠治疗是为了维护你的身心健康,帮你治疗疾病,它对你没有任何害处,更不会控制你。”为了让受术者彻底放心,催眠师可以先让受术者感受一下催眠的美好状态,比如放一些舒缓的音乐,用躯体放松法把受术者导入催眠,在他刚刚进入催眠时就马上把他唤醒,使他真实地感受到催眠的感觉,感受到“被控制”是什么感觉。亲身经历的事实能够完全消除他的“被控制”的恐惧,这样他在接受诱导时就能更快地进入催眠状态。

6.对受术者提出催眠时的要求

成功的催眠治疗需要受术者的积极配合。一般情况下,催眠师第一次和受术者见面时,就应该明确向受术者提出催眠时的要求,这样有利于催眠的顺利进行。要求主要有三个方面:积极反应、主动想象、不作理性判断。

“积极反应”是指当催眠师进行暗示指导时,受术者要积极作出反应。比如催眠师暗示“眼皮沉重”,受术者就要积极去感受眼皮沉重的感觉,不要消极地等待自己的眼皮变得沉重起来。

“主动想象”就是让受术者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比如催眠师要求进行在美丽如画的公园散步的想象,受术者就要主动地在头脑里想象这个景象:姹紫嫣红的花儿、绿油油的草坪、郁郁葱葱的树木、清澈的湖水,你正在鹅卵石铺成的小路上悠然自得地散步……

“不作理性判断”就是要求受术者用心倾听催眠师的暗示指导,而不要对暗示作出任何评价,从而使受术者的心完全平静下来,使他能专心致志地接受暗示,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催眠效果。

总之,只要能做到以上几点,一般说来,催眠师就可以成功地把受术者导入催眠状态。

很多人常常把催眠术和巫术混为一谈,虽然这是一种误解,可是从这种误解中,我们也可以看出催眠术的神奇力量,正因为催眠之后常常会发生一些不可思议的现象,不了解催眠术的人无法解释这一切,因此把催眠当作一种巫术也就不奇怪了。当把一个人成功地催眠之后,我们确实可以看到许多神奇的景象,比如年龄倒退、记忆丧失、幻觉出现……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这些景象吧。

年龄倒退,回到遥远的过去在催眠状态下,受术者的年龄会自行倒退,可以回到遥远的过去,甚至回到婴儿时候。比如催眠师暗示受术者:“现在,你变得越来越年轻,越来越小,最后你回到了幼儿园的时候。”这时,受术者就会觉得自己真的坐在教室里,里面有许多和他一样可爱的小朋友,他的一举一动真的就像一个幼儿园的小朋友,说话的声音也和孩子一样带着稚气。当你要求他唱歌时,他就会用小朋友的声音唱一些欢快简单的儿歌。这种神奇的现象对于一些心理疾病的治疗也是非常有效的。在许多催眠治疗中,催眠师常常利用年龄倒退的方法,让受术者重新回到早年经历中,宣泄当年被压抑的情绪,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因为很多受术者的疾病都是由早年经历的创伤造成的,是心理疾病的症结所在。

有一个接受催眠治疗的妇女,她和自己的父母之间一直有一种难以消除的隔阂。此外,虽然她的男朋友对她温柔体贴,而且非常忠诚,可是她还是无法克制地处处怀疑他,常常通过争吵的方式来引起他的注意,检验他对自己的忠诚,结果把两个人搞得都很疲惫。她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办才好,所以才来请求催眠师的帮助。

催眠师认为可能是她早期的某种经历给她造成了心理创伤,所以她才不能正常地和父母、男朋友相处。出于这种考虑,催眠师把她导入催眠状态后,对她进行了年龄倒退的暗示。

在年龄倒退的暗示下,她回到了自己两岁的时候。这个时候她表现出了孩子般的恐惧,她看见了两岁的自己正在眼睁睁地看着父母大吵大闹,她惊恐不安地看着这一切,她开始像个孩子一样不停地哭泣,拳头到处乱打,显得是那么委屈、那么无助,嘴里还嘟囔着一些让人听不清楚的话。催眠师让她了解到,这就是她心理问题的根源。催眠师通过了解知道,她长大后,父母在她面前表现得很恩爱,但是小时候的恐惧还在,她没有办法完全相信自己的父母,她对父母的不信任进而也延伸到男朋友身上。

年龄倒退法能让受术者清楚地看到自己问题的根源,他们在年龄倒退状态下的表现真实得难以让人置信。比如一个倒退到六岁的受术者,如果让他写字,那么他写的字就真的和六岁的孩子写的字一样,更神奇的是他六岁的时候是个左撇子,八岁上一年级后才改成用右手写字,在年龄倒退的状态下,他会用左手写字,可是恢复到清醒状态后,你再让他写字的时候,他用的是右手……

很多催眠专家为了验证“年龄倒退”的真实性,精心设计了很多测试方法:

第一,“望文生义”法。催眠师在一张纸上写了一些和当今时事有关的词语,像“伊朗核问题”、“布什总统”等,这些词语对于一个在1960年时才八岁的孩子来说当然是非常陌生的。当催眠师利用年龄倒退法让受术者回到八岁的时候,催眠师发现受术者对纸上的词语完全一无所知,他根本不知道谁是布什总统,不知道伊朗核问题。这些测试说明,年龄倒退的现象是真实的。

第二,生理现象。我们都知道这样一个生理现象,一个正常的成人脚掌被抓痒的时候,他的脚趾会自动向下弯;可是婴儿在出生之后的七个月以内,脚掌受到抚摩的时候,他的脚会自动向上翘。催眠师利用年龄倒退法让受术者回到三个月大的婴儿期,这时你抚摩他的脚掌,你就会看到他的脚趾向上翘。

第三,回答问题。当受术者处于年龄倒退的状态时,你可以问他一些问题,比如“你在干什么”、“你在什么地方”,他会用孩子的语气回答你的问题。比如他会回答“现在我在和小朋友玩跳房子”,却不是回答“那个时候我正在玩跳房子”。

年龄倒退的过程中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很多专家认为,在年龄倒退的状态下,受术者在心理和情感上真的就和孩子一样,他们描述的情景的确是孩子时代的真实记忆,并且他们这时描述的童年经历比起清醒状态下的描述要生动清晰很多。

同类推荐
  • 寓言中的心理学诡计

    寓言中的心理学诡计

    寓言是智慧的载体,它以假托、拟人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给人以启示。本书辑录了古今许多精彩的寓言故事,每一篇寓言都蕴涵了丰富的人生智慧,通过对寓言哲理般的阐释,加以心理学诡计的点拨,使这本书成为智慧的盛宴。它可以帮助你全面地了解自己,清晰地洞悉对手,也可以帮你避开心理误区,掌握心理操控术,游刃有余地面对复杂的竞争,让你在轻松阅读中获得精辟的生存智慧。一个小小的智慧也许可以改变一个人一生的命运。生活中不是缺少智慧,而是缺少发现,用心参悟,你也能成为智者。细细品读你手中的这本书吧,会为你点亮智慧的火把,照亮你仍在摸索的前进之路,它将是你成功路匕的必修课!
  • 民工心理疾病辨识与防治

    民工心理疾病辨识与防治

    本书就民工易患的心理疾病进行介绍,提供相应的治疗方法,帮助民工树立科学的态度,对自身心理问题有正确的认识,也有利于心理疾病的治疗。
  • 送给老爸老妈的心理学

    送给老爸老妈的心理学

    夕阳无限好,晚霞别样红!为了帮助老年人消除负面心理,更好地享受快乐的晚年生活,我们特意编写了《送给老爸老妈的心理学》这本书。书中对老年人在情绪保健、心理问题、日常生活、家庭关系、婚姻爱情等方面出现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心理指导,以帮助老年人从心理上尽快走出这些问题的困扰。这是一本难得的关于老年人幸福生活的心理读物。这本书会让我们更了解父母之需,更懂得与父母和谐相处。 愿我们的老爸老妈享受到充实、快乐、幸福、美满的晚年生活。
  • 宅腐控心理学

    宅腐控心理学

    这里有最新出现、最流行的心理现象,这年头不说自己有点宅、有点腐、有点控,你好意思跟人打招呼?分析传统心理学未说透的心理动机,宅腐控萌基背后,隐藏着怎样的心理秘密?这是在读懂你身边的人,也是在解读自己,技术宅、二次元宅、腐女、萝莉控、微博控、颜控……百腐千宅万控无数萌,你属于哪一种?最新的心理现象+有趣的案例+心理师给力分析=宅腐控心理学
  • 活学活用心理学

    活学活用心理学

    人的思维和言行总是受心理因素支配的。因此,及时掌握人的心理活动,有利于左右人的思维和言行。基于此,本书把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与实际应用相结合,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全面而深刻地分析了人际交往中的各种心理活动,对于读者如何正确地认识自己、理解别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提高办事能力、实现人生目标,具有较好的指导意义。
热门推荐
  • 卦离爻

    卦离爻

    “你信命么?”“万般皆是命。”我记得,曾经有人对我说过。“你的命,很不好。”
  • 城墙

    城墙

    两个人在一起更多的是相濡以沫,而不是一见倾心。叶筱的生活归于平淡,她也是一个普通的女生,但是身边从不缺少任何东西。她的心中一直有一道墙,她执意的将自己的心用一道墙隔开来,然后将自己困于自己筑的围城中。兜兜转转,直至最后她才发现,她心中的城墙已经渐渐崩塌,一直陪伴她,给予她安全感的就是她最熟悉的人,江臣,原来他早已走进了她筑的城墙中。
  • 武丘林灵志

    武丘林灵志

    林灵爱哭,武丘爱笑,林灵哭着哭着就笑了,武丘笑着笑着就叫了。抽丝剥茧,洞江湖大秘。爱恨情仇,谁知是非。两个欢喜冤家大脑异世武林,到最后不知是哭,还是笑。
  • 关于善恶的格言(经典格言)

    关于善恶的格言(经典格言)

    名人名言是古今中外仁人志士的精辟妙语!名人名言,集丰富的内涵、深刻的哲理、简练的语言于一身。读名人名言,如同和名人名家做面对面的沟通与交流,就好像聆听圣贤智慧的谆谆教导。在生活中到处都写满了善与恶。本书涵盖了修身养性、社会交往、朋友与敌人以及成功激励的格言,让读者朋友们在人际中,明辨是非,分清善恶,以便在社交场合应对自如,犹鱼得水。
  • 买到一只堕天使

    买到一只堕天使

    唐玖凌,一个原本过着平凡生活的富家大小姐。再一次人口买卖中,她“不幸”的,买回来一个大麻烦。从此以后,被买来的堕天使,美女杀手,喜欢烧烤的狼人,办假证的吸血鬼,擅长女子防身术的格斗家等等奇怪的家伙纷纷出现在了她的生活中,发生了一连串的令人啼笑皆非的脱线故事。我们要说的,大概就是这个故事。.......
  • 盛世流殇

    盛世流殇

    我有江山千里,但我没有你我有权势地位,但我没有你我有不世之才,但我没有你我能不能什么都不要,只要你?我不要江山如画,只愿与你织布砍樵我不要富贵显赫,只愿伴你粗茶淡饭我不要惊才绝艳,只愿陪你饮酒望月我能不能什么都不要,只要能陪你,哪怕一生流离。
  • 重生异能赌石神秘千金

    重生异能赌石神秘千金

    谢涵,神秘家族流落在外的外孙女,谢氏集团名正言顺的大小姐。一直忍让却还是落入圈套,最终惨死。当再次醒来,却发现回到了5年前,所有的事情还没有到无所挽回的地步。这一世我要害我的人付出代价,这一世身边多了一个独宠她的商业掌权人,随着这一世一朝异能觉醒,神秘身份曝光,虐惨了渣渣……
  • 老公轻点爱

    老公轻点爱

    五年前,一场出卖,她跌入他的怀里,逃进了世界里。一夜之后,再以火速消失。留下了五毛钱的工钱。以及一个,差评!五年后,她再闯入他的世界,并且带着两个跟他长得如出一辙的小恶魔。他留住她,只为当初家族的承诺。她靠近他,只为那场灭门的仇恨。真相大白之后,她要逃,他没追。而是将她拦截在试衣间。“女人,偷了我的种子还想再跑一次?”“我给了你五毛钱的~”
  • 末日九格图

    末日九格图

    我叫王思宇,今年刚刚升学读高一。2022年11月11日,我又收到了个粉色的信封。大概是从我十岁开始,就有人在每年的11月给我寄这种信,每年的内容都不一样,再算上这个,就是我收到的第四封信。当我拆开信封,发现只有一张折叠起来的素描纸,与以往不同的是那右下角落上了署名和日期……
  • 七十年后战场见

    七十年后战场见

    一款游戏,一场穿越。谱写成一曲宿命的挽歌。这是关于人类行走在灭亡的边缘,挣扎求生的故事。这里有欢笑,有泪水,有无奈,也有快乐。因为战场不只有热血,同样也有柔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