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455100000030

第30章 做别人的催眠师(1)

“催眠”一直是一个颇受争议的话题,很多人都认为它是一种非常神秘的力量,其实催眠是一门技术,就和其他技术一样,它可以为人类服务,它可以拯救痛苦和黑暗中的人们,它可以抚慰人的灵魂,也可以挖掘出人们内心蕴藏的巨大力量,总之它是一种非常神奇却又非常真实的力量,它可以使生命放射出耀眼的光芒。

既然催眠具有如此巨大的力量,那么我们为什么不利用催眠去帮助别人呢?我相信很多人都有一颗乐于助人的爱心,那么做别人的催眠师吧,那样你就会帮助到很多真正需要帮助的人。

那些想要利用催眠术帮助别人的人千万不要心急,我们不能随意给别人实施催眠。实施催眠是有一定条件的,这些条件对于一次成功的催眠而言是非常重要的。

它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环境、心理气氛、催眠师和受术者。这四个方面并没有什么轻重之分,如果任何一个方面没有准备好,都可能会造成催眠的失败,现在我们就来分别讲述一下这四个方面。

良好的环境氛围

催眠需要有一个非常好的环境,那么什么样的环境才称得上是良好的环境呢?我们分别从自然环境和人的环境两个方面来介绍一下。

1.自然环境

催眠对环境的要求可以说是比较苛刻的。你或者会说在人声喧哗、嘈杂混乱的会堂或者舞台上,催眠师不是照样可以进行成功的催眠表演吗?那个环境有多乱啊!其实,原因是那些受术者都是一些久经催眠,并且非常容易进入催眠状态的人。

可是现实生活中,实施真正的催眠,刚才那样的环境根本就无法让人进入催眠状态,特别是对于那些第一次接受催眠的人。催眠在自然环境方面有哪些要求呢?

第一,催眠房间的布置要尽量简单,最好不要摆放一些与催眠无关的刺激物。

我们都知道实施催眠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使受术者的注意力非常集中,换句话说,就是要让受术者把注意力一直集中在催眠师指定的对象上,这样才容易使受术者进入催眠状态。可是那些新鲜的、富于变化的、强度较大的刺激物在不知不觉中就会吸引人们的注意,鉴于这个原因,所以我们才说最好不好摆放具有强烈刺激性的东西,以免受术者分神。一般来说,催眠房间里只要摆放一张桌子、两把椅子、一张床、一个花瓶就可以了,另外,墙上不要有任何装饰物。

第二,催眠房间的光线不能太强。很多成功的催眠案例都证明,在昏暗的光线下,受术者更容易进入催眠状态。假如施术的时间是在白天,一定要把窗帘拉上,以便保持房内的光线柔和暗淡。假如施术的时间是在晚上,一般要使用蓝色或绿色的灯,因为蓝色或绿色能给人以安静和舒适的感觉,可以保证暗示诱导的顺利进行。不要使用红色或者黄色的灯,因为红色或黄色对人的刺激太强烈,容易使受术者情绪激动,不利于暗示诱导的顺利进行。

第三,房间的温度要适中。房间太热或者太冷,都容易使人分散注意力。曾经有一个人在接受催眠时,迟迟无法进入催眠状态,后来经过了解才知道他感到太冷,所以无法把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在催眠师的暗示诱导上,后来把房间的温度提升了一些,受术者才进入了催眠状态。另外,在催眠过程中,不要突然去开电扇或者空调,因为突然的温差刺激有可能让已经进入催眠状态或者即将进入催眠状态的人苏醒过来。

第四,声音也会影响催眠的效果。催眠室要尽量保持安静,一般会在门口挂上“请勿打扰、多谢合作”等字样的牌子。当然,凡事都不应该一概而论,有的声音不但不会影响催眠,反而会对催眠起到促进作用。比如,节拍器的声音,电动机的声音等,它们对催眠都是有帮助的,其中的原因恐怕在于重复、单调的刺激有助于大脑皮层进入抑制状态,可是如果声音是毫无规律的、断断续续的、突然响起的,那就会影响催眠了。

2.人的环境

和自然环境相比,人的环境更为重要。因此在进行催眠的过程中,要谢绝所有与实施催眠无关的人员。尤其对于那些第一次接受催眠的人,在催眠中最好不要让其他人在场,即使受术者的家人也不宜待在旁边。在西方,催眠一般只有催眠师和受术者两个人。考虑到我们国家的实际情况,除了催眠师和受术者之外,可以再安排一位助手,这样做的目的一是为了消除受术者的紧张心理,尤其对于那些与催眠师异性的受术者;二是为了防止一些意料不到的麻烦,在我国,很多人对催眠术还比较陌生,有第三者在场可以保证安全。

为什么催眠施术时不让别人在场,甚至连家属也要离开?关于这个问题,一位很有经验的催眠师曾经表达过自己的独特见解。他的观点是:催眠术一般是用来治疗心理疾病的,而心理疾病的产生原因大多是因为人际关系问题,并且常常来源于和自己关系非常密切的家人或朋友,所以如果这些人在场的话,就容易使受术者感到压力,从而产生戒备心理,害怕自己在催眠状态下说出一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话,这些话可能正是导致他发病的原因。在这种情况下,要想让催眠取得成功是很困难的。

双方心理的共振

成功的催眠需要催眠师和受术者的完美配合,也就是说双方要产生一种共振,形成一种良好的心理气氛。心理学家认为只有在融洽的心理气氛中,交往的双方才有可能达到高度的心理相容的境界。在这种高度的心理相容的境界中,那些常理上无法让人接受的想法在这种情况下也能够被人们欣然接受。催眠状态下的心理暗示正是借助非理性的知觉通道去打开受术者的心房。从这里我们可以明白,催眠师和受术者之间的那种融洽的心理气氛在催眠的过程中处于至关重要的地位,所以建立融洽的心理气氛是催眠施术的一个非常必要的条件。那么怎样才能在双方之间营造一种良好的心理气氛呢?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第一,在受术者还没有消除对催眠术的怀疑、紧张、恐惧和焦虑等不良心理时,催眠师不要马上施术,更不要非常热情地劝告他们接受催眠治疗。虽然在催眠实践中,催眠师创造出了“怀疑者催眠法”和“反抗者催眠法”等切实可行的方法,但那是在无可奈何的情况下才使用的方法。总而言之,催眠师必须获得受术者的信任,双方必须建立一种非常好的默契,必须进行完美的配合,形成一种心灵感应。有经验的催眠师往往非常重视这一点,相反,一些刚刚开始为别人实施催眠的催眠师常常容易忽略这一点,他们认为凭着自己所谓的“绝技”和“高招”就可以一举成功,事实上他们经常在这上面栽跟头。

第二,催眠师和受术者要建立一种良好的人际关系。有些专家认为,一次成功的他人催眠,催眠本身的技巧起40%的作用,融洽的气氛和良好的人际关系起60%的作用。这种说法是有一定道理的。那么怎样才称得上是良好的人际关系呢?催眠师和受术者要保持比较亲密的关系,这样受术者才能放下思想包袱,克服紧张心理,容易接受催眠师的暗示诱导。

同时,双方又要保持一定的距离,这样也是为了加强暗示的效果。很多事实证明,催眠师对于和自己关系非常密切的人反倒不容易实施催眠,可如果催眠师和受术者关系过于亲密的话就容易使催眠师失去神秘感和威望,而这些却是成功的催眠暗示所不可缺少的因素。和催眠师关系特别亲密的人,虽然在意识上也会积极主动地配合催眠治疗,但是他们的潜意识却存在一种抵抗心理。所以我们说催眠师和受术者之间最好的人际关系是“亲密有间”,具体来说,就是亲密但有一定的距离。

第三,激发受术者的催眠动机。动机是一种由需要推动去实现一定目标的行为动力,是驱使人们行动的内部原因。动机有三大功能:唤起个体行为的发动功能;引导行为朝向既定目标的指向功能;维持、削弱或加强行为强度的激励功能。所以说,如果受术者缺少接受催眠的动机,融洽的心理气氛根本就无法建立。换句话说,假如受术者不认为自己有接受催眠的需要,他们只是出于好奇抱着玩玩的心态,或者他们根本就没有做好接受催眠的心理准备,那么,不管催眠师的技术有多高明,也很难营造出催眠施术所需要的心理气氛,因而催眠也不会取得成功。

同时我们还需要注意一点,就是受术者的催眠动机也不能过于强烈,我们常说“物极必反”,如果受术者的动机过强的话,他们会迫不及待地想配合催眠师进入催眠状态,这样反而不容易进入催眠状态。这是因为太强的动机唤醒了受术者太多的心理能量,结果干扰了正常的认知加工。此外心理过于紧张也会对催眠造成不好的影响。所以,催眠师一方面应该激发受术者的催眠动机,另一方面又要让受术者尽量保持轻松自然的心态,只有这样才能营造出良好的心理气氛。

第四,催眠师要努力消除受术者的紧张和害怕心理,让他们保持身心的放松,这是催眠成功的重要因素。催眠师完全应该想到,对于初次接受催眠的人而言,他们多多少少都会存在一些顾虑,如果你对将要发生的一切事情都一无所知,对它的结果也难以预料,你很自然地会产生一种不安全感,初次催眠的人就是这种感觉。如果一个人感到紧张和害怕,那么他的肌肉就很自然地会处于紧张状态,总之在生理上和心理上都难以放松。面对这种情况,要想营造良好的心理气氛是根本不可能的。催眠师面对这种情况,要让受术者一直进行腹式呼吸,同时给以积极主动的心理暗示,直到受术者的身心完全放松为止。在一般情况下,这种方法都可以缓解甚至消除受术者的紧张和害怕心理。

第五,催眠师和受术者要进行心灵上的交流。催眠施术是否可以成功,关键是要看双方能否在心灵上建立一种感应关系。我们可以非常肯定地说,如果双方建立了一种心灵上的感应关系,那就表明催眠施术已经成功了一半。心灵上感应关系的建立需要双方心灵的交流。沟通的基本模式是:通过交流产生信任,信任又产生融洽的心理氛围,融洽的心理氛围最终产生出双方心灵上的感应关系。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双方之间心灵的交流是非常重要的。催眠师应该努力让受术者产生这样一种观念,催眠师是为了我的身心健康才对我进行催眠的,我应该信任他,并且积极地配合他的治疗。当然,这种心灵上的交流需要双方经过较长时间的面谈和一些催眠施术前的心理暗示才能实现。

第六,催眠师要认真听取受术者的意见,并且尊重他的想法。人们在长期的现实生活中肯定积累了很多经验,这自然是一件很好的事情,它可以使人们在以后遇到相似的情况时轻松自如地处理。可是,凡事都有正反两个方面,由经验而派生出来的定式有时会起到负面的作用。

定势是指心理活动的一种准备状态,它趋于让人们看到自己想看到的东西,导致人们对那些表面看来类似可是实质却不相同的情况做出一样的判定,最终把人们的思路引向歧途,催眠师对这种情况应该保持高度的警惕性。

在施术之前,催眠师要认真听取受术者对自己症状的描述,在第一次催眠治疗之后,也要认真听取受术者催眠之后的感受,对受术者讲述的这一切,催眠师都要认真地对待,有分析、有鉴别地加以接受,千万不能自恃经验丰富、技术高超而主观地得出结论,强迫受术者听从自己的观点。只有这样,才能使双方建立融洽的心理气氛。

催眠师的良好素质

催眠师是催眠施术的主体,要想进行成功的催眠,催眠师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有些关于催眠术的图书声称,只要弄透这本书,任何人都可以变成优秀的催眠师,这种说法是有违真实的。正是因为有很多不合格的催眠师滥竽充数,才影响了催眠术的声誉,使人们对催眠术产生了一些误解。为了让催眠术得到健康的发展,为人们更好地服务,我们需要对催眠师提出一定的要求。如果要想做一个合格的催眠师,必须具备下面几个条件:

1.催眠师要有高尚的道德品质

我们都知道,在催眠状态下,特别是在深度的催眠状态中,受术者就好像一个被牵线的木偶,他完全听从催眠师的命令,不管要他做多荒唐的事情他都会照做不误。在催眠状态下,受术者的潜意识处于完全开放的状态,他的心理防卫机制已经消失,在催眠师的心理暗示下,他会把潜藏在心里深处的“隐私”全部讲出来。对于一些由于心理因素产生的疾病,诱导受术者讲出这些“隐私”是完全必要的。

可是,催眠师一定不能利用这些“隐私”来达到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或者把受术者的“隐私”大肆宣扬,弄得尽人皆知。国外的很多资料都已表明,一些没有道德的催眠师常常会利用催眠术进行犯罪活动,这样的催眠师当然不会有什么好下场的。

如果催眠师把受术者的“隐私”到处宣扬,这种后果是非常严重的,受术者听到这些流言飞语之后,可能终生都会背上沉重的十字架,形成难以摆脱的心理阴影,那么先前的催眠治疗不但不会治愈疾病,反而会让病情变得越来越严重。

催眠师应该严格遵守这样一些原则:不能要求受术者做任何与疾病治疗无关的事情或者说任何与疾病治疗无关的话。对受术者在催眠状态下讲出的一些个人“隐私”,要永远严守秘密,不能告诉任何人,关于这一点,催眠师在施术之前,就应该向受术者作出明确的保证,以消除受术者的心理顾虑。

2.催眠师应该具备一定的生理学和心理学知识

初步掌握催眠技术是一件比较容易的事情,只要读一些催眠方面的书籍,亲自看一下催眠施术的整个过程就可以了。可是如果你想要利用催眠为别人治病,挖掘别人内心的潜能,不会让催眠对受术者产生不良影响,那么只是读几本书,是远远不够的。

催眠师只有懂得一定的生理学和医学方面的知识才能对受术者的健康状况有充分的了解,同时只有懂得心理学方面的知识,特别是一些关于变态心理学和人格心理学方面的知识,才能看透受术者的心理世界,掌握心理疾病的治疗方法。

同类推荐
  • 心理学与生活:让你受益一生的88个心理学定律

    心理学与生活:让你受益一生的88个心理学定律

    本书以人的内心为出发点,运用心理学原理,结合实际生活案例,对为人处世中可能遇到的各种心理现象进行了较为详尽的分析,并提供了简便的解决思路与方法,帮助年轻人在了解各种人际关系现象背后的深层心理原因的同时,也指引人们成为职场上、朋友圈中最受欢迎、最有分量的人。
  • 改变生活的68个心理学故事

    改变生活的68个心理学故事

    本书所收录的故事,涵盖实验心理学、人格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等多个方面,让我们在初步了解心理学知识的同时,也对我们的内在世界有所了解,有所认识,从而使我们心眼大开,豁然开朗。
  • 家庭心理健康新概念

    家庭心理健康新概念

    作者以心理健康为重点,围绕着家庭中可能遇到的心理健康问题分十二章,详细阐述了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常见心理问题以及心理障碍的基本治疗方法等,力求把家庭中的每一位成员,可能遇到的心理问题及应对方法全部涵盖在内,并配有数十种生动有趣的心理测试题,供大家测试参考。本书立意新颖,观点独到,趣味横生,其目的就是希望广大读者朋友阅读中不仅能够“有的放矢”,还可以“防患于未然”,以愉快、轻松的心情面对人生,接受挑战!
  • 心理专家给女性的88个幸福处方

    心理专家给女性的88个幸福处方

    幸福是女人一生追求的目标,但是真正的幸福又是什么呢?是奢侈的物质享受,还是丰富的精神感受;是拥有一个幸福的家庭还是拥有一份成功的事业?其实,幸福没有固定的标准,也没有固定的模式,它是来自女人内心深处的一种感觉。更是一种心态,一种习惯,一种满足。做个幸福的女人,用女人细腻而敏感的心记录生活的美好。感受人生的幸福。幸福的女人,懂得独立。拥有坚强,充满自信。富有个性,既有女性的柔情,又有女性的坚韧。她们会不断充实自己。活力四射地面对每一天,让每一个日子都充满情趣和精彩。
  • 最有趣的101个心理学实验

    最有趣的101个心理学实验

    心理学不仅是我们生活的调味品,也逐渐成为我们生活的必需品,心理学的科学领域已深入到每个人的生命之中。哪里有人,哪里就会有心理学。 这些历史上最著名的心理学实验,既有现场实验,也有实验室实验。涉猎了较广泛的心理学分支领域,有认知心理学、人格心理学、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健康心理学等,通过这些妙趣横生的实验,不仅可以了解心理学一百年的发展历程,更可以学到不少有用的心理学知识。通过阅读本书,你会理解心理现象,从而领悟人生真谛。
热门推荐
  • 长庚

    长庚

    身世神秘的少年,困扰多年的梦境,为探索围绕在自身的谜团,少年走向了艰难的修仙之路,兄弟,女人,江湖恩怨,阴谋仇杀,前方或有天堑,我也要一力破天
  • 细说北京街巷地名

    细说北京街巷地名

    北京作为元明清三朝的帝都,其街巷地名大都带着浓厚的人文色彩。老城区是一个非常具有特色的建筑群,大街小巷的基本格局奠基于元代,形成于明代,清代虽有变动,但总格局未改变。它们与古都一起经历了历史沧桑,随着朝代的更迭和城市的发展,有的已为历史所淹没,有的不止一次地更名改姓。
  • 火冰传奇

    火冰传奇

    乱世风云,强者辈出,平凡少年逆天而行,身怀绝世之秘,杀戮天下,单薄之身横扫九天十地,所向睥睨!“你的命运,在千百年前,就已经注定了……你,只是个工具罢了……”“虽然我不能掌控这世间的命运,但是,我也不能让命运掌控我!”少年怒吼着,他背负恩怨情仇,踏着尸山骨海,一步步走向武之巅峰!
  • 重生之撒旦千金归来

    重生之撒旦千金归来

    一朝重生,我蓝颖雪不再是什么傻白甜;渣男回头,恶心,剁了喂狗;虚伪继妹又在大放白莲花技能,看我如何戳穿她的真实面孔。咦,怎么不知不觉被某位霸道总裁压得翻不过身了......
  • 笑忘春

    笑忘春

    青春,我们笑,我们闹,可是却很少有时间去记录青春的事。时至今日,你是否还记得当初那个懵懵懂懂的少年,是如何在青春中挥洒自己的青春?
  • 撒拉法学院之冥族

    撒拉法学院之冥族

    每个活下的种族都有自己的秘密,每个秘密中都有无尽的感慨。兄弟间的故事,寻不见的恩人,幕后黑手的神话,层层叠叠的悬念。破碎的希望连接着未知的将来……欢迎关注撒拉法学院!
  • 相思谋:妃常难娶

    相思谋:妃常难娶

    某日某王府张灯结彩,婚礼进行时,突然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小孩,对着新郎道:“爹爹,今天您的大婚之喜,娘亲让我来还一样东西。”说完提着手中的玉佩在新郎面前晃悠。此话一出,一府宾客哗然,然当大家看清这小孩与新郎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容时,顿时石化。此时某屋顶,一个绝色女子不耐烦的声音响起:“儿子,事情办完了我们走,别在那磨矶,耽误时间。”新郎一看屋顶上的女子,当下怒火攻心,扔下新娘就往女子所在的方向扑去,吼道:“女人,你给本王站住。”一场爱与被爱的追逐正式开始、、、、、、、
  • 恶少来袭:甜宠百分百

    恶少来袭:甜宠百分百

    她,是一个隐世豪门的千金,她自己却不知道,整天喊穷,喊得她父母都不好意思隐瞒了;他,是她不知道的指腹为婚的未婚夫,极品高富帅!当她遇上他,会擦出怎样的火花,让我们拭目以待!
  • 夏晴安好

    夏晴安好

    长缨羁绊了谁的心,故人入梦向隅而泣。红樱又开遍这校园,故花又生故事重现。鹦鹉嘤嘤,撄怒人心;玉璎难辨,真假不清;璎珞玓瓅,伊人依旧;杕树孤人,谛听旧事。梦醒——火焚后的春,重生的只是花,不是人。相遇——却迷路在某个命运的分叉口。仇,报还是不报?究竟是该恨还是该放下?这场青春,何以散场?
  • 轮回幻灭

    轮回幻灭

    九玄幻灭,是缘分还是设计,托养于人,到底有何种秘密,双手改变天赋,动念破析万象,在诸天万界,不求荣誉,不求权力,只求让自己不再迷茫与孤单,不再痛苦与挣扎,轮回,是否还会相遇?再见,是否反目成仇?只能说,愿意等待你做出选择。其他网站搬来的,前六十章看得不爽请别喷,只是废话有点多,外加新手初作,请多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