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450400000002

第2章 发现一个不一样的你——重新认识自己(1)

认识自己,是每个人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的事情,却也是最令人困惑的一件事情。很多人都不能从一个客观、深刻的视角去反观自己。而通过一些科学的心理实验,则能更加透彻地揭示人们的内心世界。

生活中,不管说不说出来,我们可能都会给自己一个评价。那么,你对自己的评价准确吗?是拔高了,还是降低了?

心理实验

一个美国心理学家做了一个实验,证明人确实容易拔高自己:他找来25个比较了解各自的优缺点老熟人。实验者请他们每个人分别根据9个标准即文雅、幽默、聪明、爱交际、讲卫生、美丽、自大、势力、粗鲁,对所有包括自己在内的25人排名次。也就是说,每一个人都要对自己和其他24人进行评价,这样每个人的每一个方面都有一个自我评价,还有24个他人做出的评价。

统计分析发现,这25个人身上都有不同程度的夸大有点和掩饰缺点的倾向。例如,有一个自以为自己的文雅程度应该名列前茅,可是把其他24个人在这方面给他评定的名次平均一下,他的“文雅”程度仅列第二十几名。还有一人对自己“爱清洁”的品质的名次比他人给他的平均名次提前了5名。

心理启示

人们对自我优良品质的评价常常比别人的估计高,对不良品质的自我评价则常常比别人的估计低,也就是说我们很容易拔高自己。

懂得了这一点我们就明白了为什么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这实际上就是为了克服我们有意无意地拔高和美化自己的倾向,使我们能更科学、客观、公正地评价自己。“人贵有自知之明”是说既要看到自己的不足,也要看到自己的长处,这样在学习和工作中才能扬长避短,取得好成绩。

2000年前,古希腊人就提出要“认识你自己”。然而时至今日,人们不能不遗憾地说,“认识自己”的目标距离我们仍然还很遥远。这是为什么呢?

心理实验

有位心理学家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给一群人做完明尼苏打多相人格检查表(MMPI)后,拿出两份结果让参加者判断哪一份是自己的结果。事实上,一份是参加者自己的结果,另一份是多数人平均起来的结果。参加者竟然认为后者更准确地表达了自己的人格特征。心理学上把这种容易受外界信息的暗示,从而出现自我知觉的偏差的现象叫做“巴纳姆效应”。

这个效应是以一位着名的魔术师肖曼·巴纳姆来命名的,他说:他的节目之所以受欢迎,是因为节目中包含了每个人都喜欢的成分,所以每一分钟都有人上当受骗。

心理启示

这项研究告诉我们,每个人很容易相信一个笼统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特别适合他。即使这种描述十分空洞,他仍然认为反映了自己的人格面貌。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既不可能每时每刻都去反省自己,也不能总把自己放在局外人的位置来观察自己,于是只能借助外界信息来认识自己。因此,认识自我时很容易受外界信息的暗示,迷失在环境当中,把他人的言行作为自己行动参照。而人们若想客观地认识自己,必须要学会面对自己;学会培养一种收集信息的能力和敏锐的判断力;学会以人为镜,通过与自己身边的人在各方面的比较来认识自己。

真正优秀的人才能在不同环境中生存,并且生存得很好。他们的自我调节能力很强,能够理解、接受、和吸纳新环境中的各种不同元素。

心理实验

有两个美国科学家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他们在两个玻璃瓶里各放进5只苍蝇和5只蜜蜂。然后将玻璃瓶的底部对着有亮光的一方,而将开口朝向暗的一方。几个小时之后,科学家发现,5只苍蝇全部都在玻璃瓶后端找到出路,飞了出来,而那5只蜜蜂全部撞死了。

为什么苍蝇能够飞出来而蜜蜂却找不到出口呢?通过观察可以发现,蜜蜂的经验认定,有光源的地方才是出口,他们每次超光源飞都用尽了全部力量,被撞后还是不长教训,在寻找出口的时候也没有采用互助的方法。相比而言蜜蜂是教条型、理论型,而苍蝇是探索型、实践型。

心理启示

苍蝇的生存环境和蜜蜂相比要显得更加多样化,再加上人类各种各样的灭蝇活动,他们的生存环境更为复杂。要想在经常变化的环境中求生存,苍蝇必须要善于学习,所以苍蝇对于环境的适应能力远远强于多数情况下生活在花丛中的蜜蜂。其实,人才的比较优势也一定是在流动中显示出来的。一种植物只有在多次被移植到不同的土壤和气候条件之后,才具有更强的生存能力。一个真正优秀的人才能在不同环境中生存,并且生存的很好。他们的自我调节能力很强,能够理解、接受和吸纳新环境中的各种不同元素,并很快进入角色,发挥所长。

决策者的决策准确性与信息的获取量及其准确程度是正向相关的,也就是我们获得的信息量越多、越准确,那么我们所做的决策越正确。

心理实验

心理学家奚恺元教授做过一个冰淇淋实验。现在有两杯哈根达斯冰淇淋,一杯冰淇淋A有7盎司,装在5盎司的杯子里面,看上去快要溢出来了;另一杯冰淇淋B是8盎司,但是装在了10盎司的杯子里,看上去还没装满。那么,你愿意为哪一份冰淇淋付更多的钱呢?如果人们喜欢冰淇淋,那么8盎司的冰淇淋比7盎司多,如果人们喜欢杯子,那么10盎司的杯子也要比5盎司的大。

可是实验结果表明,在分别判断的情况下,人们反而愿意分为量少的冰淇淋付更多的钱。实验证明:平均来讲,人们愿意花2.26美元买7盎司的冰淇淋,却只愿意用1.66美元买8盎司的冰淇淋。

心理启示

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心理学家卡尼曼认为,人们的理性是有限的,人们再做决策时,并不是直接计算一个物品的真正价值,而是用某种比较容易评价的线索来判断。卡尼曼提出了“前景理论”,把心理学和经济学研究有效地结合起来,揭示了在不确定性条件下的决策机制。前景理论运用心理学的观点研究经济现象,对企业决策、政府制定政策、个人消费等,都有着积极的意义。因此,很有必要对其进行一定的了解和掌握,以更好地应对生活。

没有任何一个人是完美的,有着小小缺点的人更容易让人们喜欢,因为他们真诚,且值得信任。

心理实验

一位着名的心理学教授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把四段情节类似的访谈录分别放给准备要测试的对象:第一段录像是接受主持人访谈的一个非常优秀的成功人士,他取得的成就辉煌,态度自然,谈吐不俗;第二段录像中接受主持人访谈的也是个非常优秀的成功人士,在主持人像观众介绍他所取得的成就时,他表现的非常紧张,竟把桌上的咖啡杯碰倒了,咖啡还将主持人的裤子淋湿了;第三段录像中接受主持人访谈的是个非常普通的人,整个采访中他虽然不太紧张,但是也没有什么吸引人的发言;第四段录像中接受主持人访谈的也是个很普通的人,在访谈中他表现得非常紧张,和第二段录像中一样,他把咖啡杯弄倒,淋湿了主持人的衣服。

结果是:最不喜欢的是第四段录像中的那位,95%的测试者最喜欢的不是第一段录像中的那位成功人士而是第二段录像中打翻了咖啡杯的那位。

心理启示

对于那些取得过突出成就的人来说,一些微小的失误比如打翻咖啡杯这类细节不仅不会影响人们对他的好感,相反,还会让人们从心理感觉到他很真诚,值得信任。而如果一个人表现得完美无缺,我们从外面看不到他的任何缺点,反而会让人觉得不够真实,恰恰会降低他在别人心目中的信任度,因为一个人不可能是没有任何缺点的。

在多数人看来,喜新厌旧是人的天性,因为看得多了就会产生视觉疲劳,不再有新鲜感。那么,事实果真是这样的吗?

心理实验

20世纪60年代,心理学家查荣茨做过一次试验:先向被试者出示一些照片,有的出现了20多次,有的出现了10多次,有的只出现一两次,然后请被试评价对照片的喜爱程度。结果发现,被试者更喜欢那些看过20多次的照片,即看的次数增加了喜欢的程度。这种对越熟悉的东西越喜欢的现象,在心理学上称为“多看效应”。

社会心理学也有实验佐证:在一所大学的女生宿舍楼里,随机抽取几个寝室,发给她们不同口味的饮料,然后让这些寝室的女生,可以以品尝饮料为由,在这些寝室间互相走动,但不得交谈。一段时间后,评估她们之间的熟悉和喜欢的程度,结果发现:见面的次数越多,互相喜欢的程度越大;见面的次数越少或根本没有,相互喜欢的程度也较低。

心理启示

仔细观察可以发现,那些在人际交往中,人缘较好的人,总是善于制造接触的机会,以提高彼此间的熟悉度,然后产生更强的吸引力。

所以,若想增强人际吸引,就要注意提高自己在别人面前的熟悉度。而一个自我封闭的人,或是一个面对他人就逃避或退缩的人,由于不易让人亲近而令人费解,进而不太讨人喜欢。当然,多看效应发挥作用的前提是给人的第一印象要好,否则见面越多就越讨人厌,多看效应就会起副作用。

在面对利益的时候,人们往往会选择竞争,而不是对双方都有利的“合作”与“共赢”。结果要么都无利可得,要么两败俱伤。

心理实验

心理学上有这样一个经典的实验:让参与实验的学生两两结合成为一组,但是不能商量,各自在纸上写下自己想得到的钱数。如果两个人的钱数之和刚好等于100或者小于100,那么,两个人就可以得到自己写在纸上的钱数;如果两个人的钱数之和大于100,比如说是120,那么,他们两就要分别付给心理学家60元。结果,几乎没有哪一组的学生写下的钱数之和小于或等于100的,当然他们就都得付钱。

心理学上把这种在双方有共同的利益的时候,人们往往会优先选择竞争,而不是选择对双方都有利的“合作”的现象称为“竞争优势效应”。

心理启示

社会心理学家认为,人们与生俱来有一种竞争的天性,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比别人强,每个人都不能容忍对手比自己强。因此,人们在面对利益冲突的时候,往往会选择竞争,拼个两败俱伤在所不惜;就是在双方有共同的利益的时候,人们也往往会优先选择竞争,而不是选择对双方都有利的“合作”。

除此之外,心理学家还认为,沟通的缺乏也是人们选择竞争的一个重要原因。

如果双方曾经就利益分配问题进行商量,达成共识,合作的可能性就会大大增加。

如果在上面的实验中允许参加实验的两个人互相商量,或者两个人对对方的选择有充分的把握,结果必然会是另外一个样子。

人们最喜欢那些对自己的喜欢、赞扬、奖励不断增加的人或物,而不喜欢那些上述方面不断减少的人或物,这是为什么呢?

心理实验

着名心理学家阿伦森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将实验人分成4组,然后对某一人给予不同的评价,借以观察某人对哪一组最具好感。第一组始终对之褒扬有加,第二组始终对之贬损否定,第三组先褒后贬,第四组先贬后褒。此实验对数十人进行过后,发现绝大部分人对第四组最具好感,而对第三组最为反感。所以,阿伦森认为,人们大都喜欢那些对自己表示赞赏的态度或行为不断增加的人或事,而反感上述态度或行为不断减少的人或事。这就是心理学上的“阿伦森效应”。

心理启示

阿伦森效应是指人们最喜欢那些对自己的喜欢、奖励、赞扬不断增加的人或物,最不喜欢上述方面不断减少的人或物。这主要是挫折感在作怪,因为从倍加褒奖到小的赞赏最后到不再赞扬,这种递减会导致一定的挫折心理,但一次小的挫折一般人都能比较平静地加以承受。然而,当不再被褒奖反被贬低时,挫折感就会陡然增大,这就不大容易被一般人所接受了。递增的挫折感是很容易引起人的不悦及心理反感的。

所以,在日常工作与生活中,人们应该尽力避免由于自己的表现不当所造成的他人对自己印象不良方向的逆转。同时,它也提醒我们在评价别人时,一定要善用褒贬,先贬后褒,以免影响正常的人际交往。

人们常说“鸟美在羽毛,人美在心灵”,人们似乎更看重的是心灵,外貌是次要的。但在生活中,事实上人们往往更看重外貌。

心理实验

1977年,社会心理学家Kleinke曾经做过这么一个堪称经典的心理实验,他请一些年轻的女性在机场向人们要一点钱。在这些女性当中,有的衣服整洁体面,有的邋里邋遢,相当随便。尽管穿衣有别,但是她们的作为和接近他人的方式都是一模一样的。但实验结果发现,愿意出钱的人数根据对方穿着的不同,竟然出现2.5倍的差距,很明显,那些外表看起来很整洁的得到的钱要多得多。

同类推荐
  • 宅腐控心理学

    宅腐控心理学

    这里有最新出现、最流行的心理现象,这年头不说自己有点宅、有点腐、有点控,你好意思跟人打招呼?分析传统心理学未说透的心理动机,宅腐控萌基背后,隐藏着怎样的心理秘密?这是在读懂你身边的人,也是在解读自己,技术宅、二次元宅、腐女、萝莉控、微博控、颜控……百腐千宅万控无数萌,你属于哪一种?最新的心理现象+有趣的案例+心理师给力分析=宅腐控心理学
  • 解读青少年心理文丛:把握青少年心理规律

    解读青少年心理文丛:把握青少年心理规律

    《解读青少年心理文丛:把握青少年心理规律》针对青少年朋友当中存在的厌学、耐挫力低、不适应集体生活、处事能力不足等方面的问题,提供合理的解决方案,帮助青少年朋友走出困惑,身心得到良好发展。
  • 战胜自己:顺其自然的森田疗法

    战胜自己:顺其自然的森田疗法

    本书对森田疗法及其发展进行了系统的阐述,并运用森田疗法探讨了诸多当代人所关注的人生困惑,并提出了运用心理调节战胜自己的方法。
  • 缺失的心理课

    缺失的心理课

    本书前两课是基础课和认知课,通过一些真实有趣的故事,将心理学知识结合到生活中,让读者从自己的身上寻找类似心理现象的影子,从而强化对心理学知识的理解。其余的课程则从心态、修养、情绪、梦想、职场、逆境、社交等方面展开,为读者提供全方位的心理建议。
  • 销售要懂心理学Ⅲ

    销售要懂心理学Ⅲ

    销售中的“望”,通过对客户的外表、衣着、举止、面部表情的细致观察,了解客户的性格、爱好、品味,发现客户心理需求和购买特点。销售中的“闻”,通过聆听客户说话的语气、特点、细节等,发现客户的心理变化以及情感的起伏,去伪存真,找出症结之所在。销售中的“问”,通过有针对性的问,从客户的回答中,发现客户的真实心理,并对其进行因势利导和有效的说服。销售中的“切”,结合之前的观察和了解,进行综合的分析和判断摸清客户的脉搏,读懂客户的心,给客户开出最切合其心理的“药方”。
热门推荐
  • 忆梦垂轮

    忆梦垂轮

    一个小少年从小就开始做各种奇怪的梦。然后连他都不知怎么的就进了一家高中学院。自此,稀里糊涂的多了个萝莉室友。更可恨的是多了个爱暴力的姐姐!
  • 专属校草的笨丫头

    专属校草的笨丫头

    他,不管是语气还是眼神,都是冷冰冰的,但却是多少女孩心中的男神形象;她,一个容易满足,傻里傻气的女孩,如此的平凡,却是许多女孩羡慕的对象。“穆馨瑶,你给我听着,我喜欢你,在我没有得到你之前,你不许有事”他在火场里对她深情告白着。也许是因祸得福吧,暗恋许久的人居然在危险的时候对自己告白了。“对不起,我一直没告诉你,我喜欢你,我喜欢你。”因为一场火灾,成全了一对欢喜冤家。但是幸福的时刻往往这么短暂,她的哥哥得知了两个人交往的消息,居然反对他们的交往,而韩熙宇对穆馨瑶的真心会打动她的哥哥吗?到有一天,穆馨瑶和穆延东吵架,穆延东一气之下,竟然告诉她,她不是他的亲生妹妹?馨瑶该如何面对这一切呢?
  • 那段时光我的伤

    那段时光我的伤

    多年以后,你还会记得那个在你面前大哭的女孩吗?你还记得对她说的话吗?“丫头,别哭了,难看死了…”“丫头,你要坚强点,这样别人才不会欺负你。”我也能放心。“夏清,我的小丫头,真的不想离开你……”
  • 佛动天下

    佛动天下

    佛法无边,弘扬佛法,度尽有缘!这里是圣魂大陆,有着世人羡慕的武魂;这里没有轮回,众生死后,灵魂随着时间逐渐消耗,直至魂力耗尽而终,众多灵魂选择成为武魂,这也就成为了圣魂大陆人们修炼强大的一种方式!宋钟本是少林寺中最神秘的藏经阁无名神僧之徒,携带者脑海中无数的经书,武功,现代知识,穿越重生,在异世弘扬佛法,引得无数美女为之倾倒,无数强大神秘的魂技,成为世人心中的信仰,拯救大陆的英雄,使得佛法成为世人心中的唯一!新人期待支持,您的推荐+收藏将给予我无限动力!
  • 关中奏议

    关中奏议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从零开始的异界系统

    从零开始的异界系统

    你见过可以讨价还价的系统吗?你见过任务过程中突然死亡后又重启任务的系统吗?你见过系统不停安利督促尽快完成任务又不断给出新任务的系统吗?你见过系统一步一坑将主角推入万劫不复的系统吗?如果没有见过,你可以阅读读本书;但如果你见过了,或许想想你是否已经处在系统里了。日常保底两更,打赏足额加更一次,(应该没有吧。)
  • 燃烧天堂

    燃烧天堂

    兜兜转转之中,她才发现,这个人为她亲手搭建了一座天堂
  • 鹿晗,七年之约

    鹿晗,七年之约

    每个人心里都想和自己的男神在一起。。。这是第一次写作,有什么不好的尽管评论,但必须不黑他们
  • 幽默三国传

    幽默三国传

    故事发生在未来的2048年,高达模型引起了全世界人的关注,一群热爱高达的青年们创建了个战队,发生了一系列的故事......
  • 盛世为凰

    盛世为凰

    四面楚歌,江山风雨飘摇,她能否力挽狂澜,打造属于她的盛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