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449600000017

第17章 人生的路上与谁携手——社会心理学(1)

每一个人都是生活在群体之中的,没有谁能够离开社会独立存在。我们的生活、思考、行为以及感受时刻都在受着他人以及集体的影响,同时我们也在影响着别人。在人生的道路上,你将与谁携手并进呢?学习社会心理学,你将会知道人与人之间是如何建立关系的,交往中都有什么样的心态,我们如何去了解和接近别人,使我们更加了解自己和别人。

人不是孤立地生活在社会中的,每个人都会努力地与外界建立关系,使自己融入一定的群体当中。

满足需要,消除孤独感

人很害怕孤独,人对孤独有一种本能的恐惧,为了避免孤独,便会想出很多的办法和策略,而人际交往则是一种最基本、最有效的消除孤独的方法。社会心理学研究表明,孤独是人们在日常生活的人际关系中所产生的一种心理体验,当一个人感到孤独就表明他渴望与人建立关系。

传递信息,增加经验知识

个人只能在有限的范围内活动,因此所获得信息也是有限的。要想获得更多的信息就需要借助人们之间的信息传递,以增加个人的知识和经验。人际交往是人们彼此之间交流思想、传递情感和知识的重要手段,有助于人们获得更多有用的东西。

协调人际关系

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会在一定程度上与自己所属的群体保持一致,以获得安全感、认同感和荣耀感,这样才能进行有效的人际交往,帮助我们较为全面地认识社会,对各种社会现象产生较为深刻的理解,从而当群体成员之间发生矛盾时,可以通过人际交往及时地沟通思想、消除误会、解决矛盾,创造一种和谐的、融洽的交际氛围。

提高群体的凝聚力

群体成员之间的相互交流和互动,对群体凝聚力的增加有很大的帮助,只有群体的凝聚力提高了,个体的能力和价值才能更好地发挥出来,才能更多地满足自身的需求。

认识他人是我们进行社会交际的基础和前提,只有彼此接触和了解,才会建立起一定的人际关系,而认识他人其实也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

认识他人属于社会认知中的一个方面。具体地说,认识他人就是我们在与他人交往中,观察他人的行为表现,推测和判断其内在的心理状态、行为动机以及行为意向性的过程。要认识一个人通常会包含着这样三个连续的步骤:

观察

观察是我们认识别人的第一步。我们往往会通过对别人的言谈举止、仪态神情、行为习惯的观察,形成关于他人的印象,产生最初的感性认识,初步形成对某人的认识。如:你在参加聚会的时候,有一个男士待人特别热情,说话风趣幽默,你就会觉得这个人不错,产生一定的好感,愿意与之接触。

判断和评价

通过观察,别人会留给我们一些初步的印象,我们会通过他的一些言行表现,结合自己的认识和观点,对其做出一定的判断和评价。例如,我们连续多次看见一个女孩穿着红色的衣服,我们就可能想到这个女孩一定比较喜欢红色。

推论和解释

在判断的基础上,我们还会进一步推论和解释他人的行为,比如还是那个喜欢穿红衣服的女孩,她喜欢红色,而红色通常代表着奔放和热烈的感觉,我们就会推断这个女孩应该具有热情、开朗、活泼的个性。这三个步骤是连续的,不可分割的,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通过自己的判断和分析对他人会形成比较完整的印象,达到认识他人的目的。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说:“我对某人印象不错”、“我对某人好像没什么印象”。印象是我们认识他人的基础,而印象的形成要依靠各方面的因素。

什么是印象

社会心理学家解释说,印象是指认识主体对认识客体的看法,也就是我们最初在遇到某一个人的时候,根据自己的主观理解而形成的对别人的评价。它包含了认识对象各方面的突出特点,反映的是对象的总体特征。印象的形成直接影响着我们与他人的交往关系。如果对别人的印象好,我们可能会积极主动地与别人进行更深入的交往;如果印象不好,则很有可能就此打住,无法深入下去。

形成印象的信息

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在印象形成的过程中,人们一般会注意这三个方面的信息:

1.人的自然特征,包括性别、种族、外貌等。在遇到陌生人的时候,我们一般首先分析这个人是男是女,长得漂亮还是难看。

2.人的社会特征,包括职业、身份和社会地位等。例如,我们从日常生活经验获知,从事同一行业的人会具有某些共同的特点,因而我们一旦知道对方的职业身份,就会依据此职业所具有的特点来评价他,形成对他的印象。例如,如果我们知道某人是医生,就可能认为他比较冷静、认真、讲卫生。

3.人的性格特征。初次接触,对人的了解不会太深,但我们往往会通过他当时的表现来推测其性格特征。如我们通常会根据一个人的服饰、打扮,说话做事的风格来判断他是有品味的还是比较俗气的,是内向的还是活泼的等。

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彼此之间留有的印象不止一次、两次,但是往往第一印象却是最深刻的、影响是最深远的。

第一印象很重要

第一印象也叫初次印象,它是两个素不相识的人第一次见面时所形成的印象。

初次见面,彼此难以做深入的了解,而对方的仪表、风度给我们的最初印象往往会形成日后交往的依据。例如,初次见面,在穿着上不讲究,随意而邋遢,就会让人觉得态度随便、不讲卫生、生活习惯不健康等,从而不大愿意与之交往。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交往、人际关系的建立,往往是根据第一印象所形成的。因此,心理学家研究认为,先出现的信息对总印象的形成具有较大的决定力,因此,给人留下好的第一印象是十分重要的。

如何才能形成好的第一印象

如果想给别人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就需要从多方面作好充足的准备:

1.以充满自信和活力的精神面貌面对别人。当一个人步伐轻松有力,与人交流时谈吐得体,说话时双眼有神、面带微笑,就会给人以自信、可靠、积极向上的感觉。

2.仪表得体、举止大方。恰如其分的仪表,优雅的举止,和蔼的表情往往是一个人高贵品格和优良修养的表现。

3.微笑待人、态度诚恳。第一次见面,热情地握手、微笑、点头问好都是向人传递友好情感的方式,再加上诚恳的态度更容易打动人心。

4.言谈掌握分寸,讲究文明礼貌。言谈过程中,语言表达要简明扼要,别人讲话时要认真倾听,不随便打断,善于用体态语给对方以积极的反馈,赢得对方的好感。

人际关系是一种心理关系。只有两个相互吸引的人才能走到一起,拉近心灵的距离,如果彼此相互排斥、互不喜欢,是很难在一起相处的。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会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或者“道不同不相为谋”,这说明没有人际吸引,是很难建立起人际关系的。比如,很多人喜欢长得漂亮的人,而漂亮对我们就是一种吸引。

认知因素

人际关系的建立是在人际认知的基础上产生的,在认知他人的时候,往往依据对方的体态、颜面、表情、言语等知觉,形成初步的印象,并产生一定的感受和态度,如喜欢或者讨厌。但这种知觉往往存在着表面性、片面性、肤浅性等弱点。这属于个人品貌上的吸引力,包括长相、性格和能力等因素。

情感因素

交往双方的关系除了受认知因素影响外,还要靠情感因素来维系,即人们相互协调上的吸引力,包括相近性、相似性、相悦性和互补性等因素。它决定着一个人能否被他人接纳和相容,能否缩短彼此心理上的差距。例如,人们喜欢和自己相似的、相近的人在一起,因为彼此在态度上会保持一致,容易获得对方的支持,交往时很少争吵,所以那些同年龄、同性别、同学历和有相似经历的人容易相处。还有,当交往双方的需要和满足途径互补时,双方之间的喜欢程度也会增加,因为这样可以从对方那里获得自己所缺少的东西,从而产生吸引力。如脾气暴躁的人和脾气温和的人能够成为好朋友,支配型的人和顺从型的人能够结为秦晋之好。

现实生活中,我们在对待人和事的时候,总会形成自己的态度。而且我们的态度会随着情况的变化而发生改变。

态度指的是一个人对某一特定的对象做出反应时所持有的评价性的、较稳定的内部心理倾向。

态度的形成一般会经历这样几个阶段:

模仿与服从阶段

态度的形成有的是出于自愿而主动模仿,有的则是受到某种压力而服从。例如,小孩崇拜自己的父亲,在处事态度上也会主动认同父亲,形成自己的态度;又如进入一个团体,需要遵守许多的行为规范,不管你愿不愿意都得遵从,久而久之就会形成相应的态度。

同化阶段

在这一阶段,个体的态度由被迫遵从逐渐转变为自觉接受、自愿进行,也就是说,人们开始自愿地接受他人的观点、信念、行为或者新的信息,使自己的态度主动向其靠拢,变得相近。此时新的态度还没有和自己原有的态度体系融为一体。

内化阶段

内化是态度形成的最后阶段,在这一阶段,人们的内心已经发生了真正的变化,接受了新的观点和情感,并将其纳入到了自己的价值体系当中,形成了自己的态度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从而彻底地形成了新的态度。虽然态度是一种比较稳定的、不易改变的心理倾向,但是在外在和内在因素的共同影响和作用下,还是可以发生改变的。而态度的改变往往有这样两种形式,一是改变原有态度的程度,但方向不变,如从反对到坚决反对;另一是方向上的改变,如从反对到赞成。

商店促销,很多人疯狂抢购,即使自己用不着,也会跟着去买,这是现实生活中经常发生的一种从众行为,其根源是随波逐流的从众心理。

同类推荐
  • 打动人心的60秒心理操纵术(教你成功丛书)

    打动人心的60秒心理操纵术(教你成功丛书)

    处于激烈的社会竞争和复杂的人际关系中,你是否渴望了解任性复杂的根源,洞察人的心理从而建立威信,施与影响,进而掌控你周围的人?《打动人心的60秒心理操纵术》教你运用不露痕迹的心理战术,让你轻松与领导、同事、下属、客户、朋友、亲人、陌生人等的相处,迅速化敌为友,结交死党,让你拥有超强人气,成为终极赢家!
  • 最有用的心理学全集

    最有用的心理学全集

    人无处不在,心理学现象无处不在,心理学无处不在。该书以生动的笔触交给你心理学知识,让你在这个世界上生活得更叫游刃有余。
  • 心灵每日下午茶

    心灵每日下午茶

    阅读本书能使读者激发对人生的思考,学会从容地面对生活中所碰到的各种心灵问题,能够从更高的人生角度去思考自己的未来。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无论是处在人生的高潮还是低谷,本书都能给予心灵的启迪和力量。
  • 活学活用心理学

    活学活用心理学

    人的思维和言行总是受心理因素支配的。因此,及时掌握人的心理活动,有利于左右人的思维和言行。基于此,本书把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与实际应用相结合,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全面而深刻地分析了人际交往中的各种心理活动,对于读者如何正确地认识自己、理解别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提高办事能力、实现人生目标,具有较好的指导意义。
  • 做孩子的心理医生Ⅱ

    做孩子的心理医生Ⅱ

    高举素质教育的大旗,从日常生活的心理调适,不良习惯的心理调适,“问题”孩子的心理调适,灾难后孩子的心理调适,突破成功瓶颈的心理训练,打造孩子的心理资本,让孩子做未来的强者等方面,告诉你如何去培养孩子,做好孩子的心理医生,给孩子一个光明的未来。生活中,有些父母总喜欢命令孩子去做事,当孩子不愿意做时,就强迫他去做,这样做是在显示父母的权力,标榜父母的身份、年龄与体力,弱小的孩子当然抗争不过。但时间久了,就会引发孩子的对抗心理,结果是“言者谆谆,听者藐藐”,和公开表示不服没有两样。
热门推荐
  • 萌夫当道:红颜为君倾

    萌夫当道:红颜为君倾

    暗含桃意情向凤,冷玉如斯却心欣。幸得光煜丝缕绕,红颜一展为君倾。一片金色落叶被风扬起,层林尽染。红衣似火,白衫胜雪。迷了谁的眼,倾了谁的心。她身临绝顶,覆手江山,惊才艳艳;他虽为皇亲,却纤尘不染,纯净无瑕,只求能够一揽卿芳华。然而身处乱世,他与她的差距,是否会成为距离?国难始,太平尽:故园仇,新添恨。这风云际会谁主沉浮?患难与共,生死相依,倾世冷玉,能否终化为绕指柔?他长身玉立,将落叶轻拈指尖,“惟愿与卿长相依。”
  • MOBY DICK

    MOBY DICK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记浮华

    记浮华

    陪他君临天下,看尽繁华。山河永寂之时才明了,人生苦短,抛弃浮华,才能享得半世迷离,并肩白首。
  • 你是黑暗中的一点晨曦

    你是黑暗中的一点晨曦

    一直生活在耀眼光芒下阴影的若简晨,遇到了来人间历练的天使若雨润。在一次偶然的事件中,若雨润一不小心在若简晨面前暴露了自己有翅膀的秘密,她便和他签订了契约,成为了若简晨的专属天使.......
  • 神雕之浪迹天涯

    神雕之浪迹天涯

    初中生杨林,一个神雕侠侣的忠实粉丝,穿越到了神雕世界会发生什么呢?
  • 幻世追影

    幻世追影

    一个平凡的少年,一次奇葩的穿越,狂傲的一生,恐怖的守护信念
  • 无限世界之修成太虚

    无限世界之修成太虚

    虚无的霸者,太虚陨落,却不想其还留了一手,“你是我的继承者,我把我的力量给你,记住以后给我报仇”萧天,宅男一枚,却走了几辈子的大运获得系统,接受太虚传承称霸二次元,笑傲苍穹,鬼畜......咳咳,反正就是牛逼......本书是一本主要以综漫喂主体的小说。——————————————————本书纯属瞎扯,如有雷同,不是巧合就是见鬼了-_-|||
  • 邪剑仙风

    邪剑仙风

    一把情剑,一段仙缘,一场三界混战!故事以《封神演义》《西游记》所成的神话体系为基础,在不违背民间信奉的原则上,为大家码一个六道合一的故事。温馨提示:开头的伪女主,会被男主吃掉内丹合一,所以不是女频文。当然,大大一定觉得是,那就是吧。但文主觉得,只要大大感觉好看,又何必在这个问题上锱铢必较呢?*****感谢阅文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
  • 此心留你半亩

    此心留你半亩

    支教归来的廖语星与暗恋多年,现已继承父业的宫珅相遇,宫珅却要与恋爱多年的姜子依结婚。在宫珅介绍下认识了画家付凯道,两人擦出爱的火花,付凯道前度胡意妮却突然归来要求符合。护花使者李维维对廖语星爱护有加却暗藏阴谋?尚氏企业总裁尚洙霸道行径只为家族恩怨?廖语星的爱该何去何从?
  • 英雄联盟之帝者驾临

    英雄联盟之帝者驾临

    当一滴水滴入杯中时,能看到明显的涟漪;但当一滴水滴入大海中时,确实是那么的微不足道。白帝便是这滴入海中的一滴水,但他想的却是要掀起滔天的大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