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解析
在人的智力活动中,想象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强烈的活跃的想象是伟大智慧不可缺少的属性。”中学生在学习各门课程中都要借助想象力。没有想象力,学生将难以理解教材中的图形、概念,写作文也不会有形象生动的描写。想象力还直接关系到孩子创造力的发展,现实生活中的许多发明创造都是从想象开始的。同学们要想提高想象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1.丰富头脑中表象的储存
表象是外界事物在人的头脑中留下的影像,是具体、形象的。因为表象是想象的基础材料,所以头脑中的表象积累得多,就有进行想象的丰富资源。学习之余可以去博物馆参观、到郊区游览、参加各种公益活动或走亲访友等,都可以让大脑记住许许多多的表象。为了记得多,记得准,记得牢,还可以用语言描述或者通过文字记录把头脑中的表象再现出来。
2.扩大语言文字的积累
想象以形象为主,但离不开语言材料,特别是需要用口头语言或书面语言将想象的内容表述出来时,语言材料作用更重要。因此,同学们要注意扩大语言文字的积累。比如,同学们自己可以准备一个摘抄本,把阅读中遇到的名句、名段摘抄下来,以备平时翻阅。
3.参加课外兴趣小组活动
每一种兴趣小组活动都有大量的形象化的事物进入你的脑海中,且需要进行创造性想象才能完成活动任务,这对提高自身的想象力十分有益。当自身的活动成果得到展示或者获得表彰奖励时,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就会更高,想象力也会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
4.编故事、讲故事
编故事、讲故事是锻炼表达能力的好方法,也是发展想象力的好机会。在平时的学习中,同学们可以按照某个主题去编去讲,从而锻炼自己的创造性思维,提高想象力。
5.表象组合法
同学们要善于把不同种类的表象重新组合成新的形象。比如《西游记》中的猪八戒这一艺术形象就是用这种组合法想象出来的。
6.特征综合法
要善于把同类的若干对象中的最具代表性的普遍特征分析出来,然后集中综合成新的对象。“阿Q”的形象,就是鲁迅先生用这种方法想象出来的。阿Q的原型没有专用过一个人,往往嘴在浙江,脸在北京,衣服在山西,是一个拼凑起来的角色。
7.相似性想象
要善于抓住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性进行想象。想象可以通过比喻的途径来完成。如人们常常把“爱心”比作滋润心田的雨露,从而将这个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比喻的关键在于发现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性。
8.通过夸张来想象
要善于把适合某一范围的性质扩展到整个等级。想象也可以通过夸张的途径来完成。夸张的关键在于通过用具体的局部去代表未知的整体从而使整体具体化。如当人们只看到月牙时,就认为自己看到了整个月亮,这就是通过夸张来想象。
我们班里有一位同学是个不爱学习的孩子,提到学习就没有精神。上课打瞌睡,放学后便和同学去游戏厅或在外面玩儿,就是不愿意回家做作业。家长说他不用功、不争气,想尽办法要他好好学习,可都以失败而告终。老师说这是因为他缺乏学习动机。请问,什么是学习动机?如何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呢?
专家解析
动机是一个人行动的理由,学习动机是指个人的意图愿望、心理需求或企图达到目标的动因、内在力量。学生的学习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其中主要是受学习动机的支配,但也与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的需要、价值观、态度、学生的志向水平以及外来的鼓励紧密相连。学生有了学习动机才会认真的学习,因此,只有树立起明确的学习动机,唤起学习兴趣,才能调动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习质量。
学习动机可以分为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内部动机指由学习本身的兴趣所引起的动机,动机的满足在活动之内,不在活动之外,它不需要外界的诱因、惩罚来使行动指向目标,因为行动本身就是一种动力。外部动机指由外部诱因所引起的动机,动机的满足在活动之外,是对学习所带来的结果感兴趣。
学习动机能够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有激情,有持续不断的动力。所以,树立学习动机,增强学习劲头,是很重要的。那么,具体该怎样做呢?
1.认识学习的重要性
学习是人生存的需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未来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也不是识字很少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从上世纪20年代开始,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把人类带进了信息时代,新知识的剧增和旧知识的快速老化,要求人们善于学习、终身学习。如果不会学习,依旧停留在旧的知识上而沾沾自喜,就会跟不上时代的步伐而落在后面。
2.认识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
要明白只有自己亲自参与、独立解决问题,才能真正锻炼自己的思维、开发自己的智力、发展自己的能力。如仅知晓问题的现成答案,没有经过自己思考、解决问题,思维就得不到锻炼,能力就得不到提高。人的大脑就像一部机器,常用常新,越用越灵活;如果放在那里不用,就会“生锈”。
3.及时反馈学习信息
心理学研究表明,来自学习结果的种种反馈信息,对学习效果有明显影响。同学们及时了解自己学习的结果,知道哪些地方做得好,哪些地方需要改进,会进一步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热情。知道了自己成绩,可以增强学习动机,提高学习热情,激起进一步学好的愿望;同时,通过反馈的作用,能及时看到自己的错误与不足,及时调整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加快进步速度。
4.注意个别差异,学会正确归因
学习成绩上升、下降是同学们经常遇到的问题,当学习结果出现时,就要寻找原因,即进行学业成败的归因。而对学业成败的归因正确与否往往会对学习动机产生深刻的影响。一般说来,追求成功的学生把成功的原因归因于自己能力强,而把失败的行为归因于自己努力不够。这样的学生能够控制自己的行为,愈挫愈坚,不怕困难,积极争取成功。而避免失败的学生往往把成功的原因归结于运气好、任务容易等外部原因,而把失败归结为自己无能。这样的学生认为自己没有成功的能力,面对困难表现退缩,无力避免失败,也不去追求成功,渐渐产生学习无助感。
我们班里有一位同学,在小学时,各科成绩都很优秀。进入初中后,学习开始有点吃力,在一次期中考试没考好之后,他就觉得心里特别烦躁,经常说头痛、难受,不想上学。初二上学期开学后,班里一个同学告诉他打游戏很好玩儿,他从此迷恋上了打游戏,以至于上课总是无精打采,提不起精神,连老师讲到什么地方都不知道。老师针对他的表现,多次批评教育他。但是他就是提不起学习的兴趣来,不愿听课,不愿记笔记,拿起课本就烦,学习成绩下降很快,而成绩越下降越不愿学习。请问,如何才能培养学习的兴趣呢?
专家解析
兴趣是指积极探究某种事物的带有情绪色彩的意识倾向。兴趣表现在学习方面,就是渴望认识世界、追求真理和得到知识。学生只有对学习感兴趣,才能把心理活动指向和集中在学习的对象上,使感知觉活跃,注意力集中,观察敏锐,记忆持久而准确,思维敏锐而丰富,激发和强化学习的内在动力,从而调动学习的积极性。那么,同学们如何做才能引发对学习的兴趣呢?
1.了解学习目的,间接建立兴趣
学习目的,是指某学科的学习要达成的结果是什么,为什么要学习该学科。当学习该学科的动力不够强时,对终极目标的了解是非常重要的。学习大多要经过长期艰苦努力,这种艰巨性往往让人望而生畏,而学习又是学生的天职,不能不学,所以要认真了解每学科的学习目的。如果我们对学习的个人意义及社会意义有较深刻的认识,就会认真学习各门功课,从而对各科的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