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439200000098

第98章 诗歌(3)

明代小说都有精彩插图,明代小说插图艺术万历时兴起。万历以前现存很少,多为建本(福建建阳)插图,沿袭宋元,上图下文,古朴粗糙。万历前期(1573年-1600年,16世纪末),主要是建阳、金陵(南京)、杭州(武林)插图。万历后期(1600年-1620年,17世纪初)徽州插图异军突起,徽州画家、出版商、刻工大批移居金陵、苏州、杭州等地,使这些地方插图都出现了徽州化倾向。明末天启、崇祯苏州插图兴起,后来居上,并广泛影响金陵、杭州、吴兴(湖州)等地,形成体系,代表了明末插图艺术的风貌。明末苏州插图以小说插图为主,下面我们就欣赏一下明末苏州小说插图,先看四大名着小说插图。

四大名着小说插图中,最精彩的是《水浒传》和《金瓶梅》插图,堪称明代苏州插图艺术双璧。

《水浒传》是世界名着,是伟大的现实主义长篇小说杰作,是明代四大小说之一。

作者是元末明初施耐庵、罗冠中。小说是在《宣和遗事》及有关话本、杂剧、故事基础上,进行再创作而成。施耐庵祖籍苏州,书中有些故事就是施耐庵在苏州听说书听来的,可见与苏州关系密切。全书以描写农民起义、农民战争为主要题材,揭示出当时的社会矛盾,表现了官逼民反,替天行道,塑造了李逵、武松、鲁智深、林冲等一大批梁山好汉的英雄形象,歌颂了农民起义,揭露了封建社会统治阶级残暴、腐败,爱憎极为分明。但同时也宣扬了封建忠义观念。小说故事情节曲折,人物性格鲜明,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此书在流传过程中出现了100回本、120回本和70回本三种刊本。100回本写宋江受招安后,征辽和镇压方腊起义。120回本还增加了镇压田虎、王庆起义。70回本砍去了招安及招安以后的事。

《水浒传》插图,有十几种之多,其中最精彩的是:万历杭州容与堂刊本,(有200图)、明末杨定见本、《英雄谱》(明末崇祯雄飞馆刊本)等。

明末杨定见本,是苏州袁无涯书种堂刊本,前有李贽门人杨定见小引,是个李(卓吾)评本,刊于万历42年(1614年),插图属明末苏州插图,120回,120图,是个大工程。插图很好地体现了小说的内容和风格。插图构图采用中国传统绘画鸟瞰式散点构图,既有近景,也有远景,远近按上下布置,远景在上,近景在下,场面非常开阔,人物较小,活动其间,与景物互相衬托,相得益彰。人物虽小,但生动传神,寥寥数笔,跃然纸上,社会等级、喜怒哀乐、性格个性等,都一一毕现,而且还忠奸对比,爱憎分明。如果没有对社会生活深入细致地观察,没有对社会人生深刻透彻的认识,没有对艺术高品位的领悟,没有得心应手的写实功力是画不出来的。更难能可贵的是120图,张张有特点,每幅插图构图、情节、环境、意境都不相同。再看具体的每一幅画面,不同事物,不同质感,用不同的线描来表现,线描丰富,笔意明确,但又都统一于铁线描之中,显得多而不乱,互相衬托,相得益彰,真正做到了对立统一,表现出很高的线描水平。此插图还有一个特点是不按小说回目来画,作者为了充分发挥插图艺术的视觉传达效果,为了突出书中的有趣情节,有的回目画了两三幅,有的回目则一幅都不画,这一点也显示出画家与众不同,他充分认识到插图艺术相对的独立性。此插图不仅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而且还有很高的历史价值,他将山水建筑、衣食住行、三教九流、民俗民风等,都一一再现于我们面前,是我们今天研究当时社会生活情况的可靠的形象资料。由此可见,此插图作者是一位了不起的大手笔,其艺术水平绝不在所谓的“明四家”(沈、文、仇、唐)之下,堪称一流大师,可惜没有留下姓名(中国画史上很多一流大师都没有留下姓名,这实在是中国画史上的一大遗憾!这反映了那些写中国画史的文人的偏见,有眼不识泰山,丢了西瓜,拣起芝麻,常常遗漏一流大师,却不厌其烦地记下二、三流甚至于末流画家)。

此插图有些画有些地方借鉴上述万历杭州容与堂水浒插图,例如,第9回,棒打洪教头;第12回,青面兽被劫;第13回,急先锋争功;第23回,武松打虎;第33回,失声笑鲍老;第34回,火烧瓦砾场;第40回,四路劫法场;第41回,活捉黄文炳;第45回,黑夜杀和尚;第50回,智破祝家庄;第51回,枷打白秀英;第53回,斧劈罗真人;第60回,芒砀山降魔;第62回,石秀劫法场;第65回,捉张旺报仇;第74回,李逵坐衙;第80回,三败捉高俅;第87回,鞭打寇先锋;第117回,关胜战魔君;第120回,蓼儿洼显神等。说明了此插图源于杭州插图,高于杭州插图。

此插图的出版商袁无崖、刻工刘君裕都是苏州人,刘君裕还刻过《西游记》、《二拍》、《新春秋列国志传》等插图,都是典型的明末苏州画风,属苏州插图艺术。明末杨定见本水浒插图是苏州插图艺术中的精品和代表。明末苏州插图模式的确立在中国插图艺术史上具有重要意义。明末苏州插图反映了当时的市民生活,表现出市民趣味,广泛影响到明末清初的插图,在中国插图艺术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英雄谱》插图,是明末崇祯雄飞馆刊本,是三国、水浒合传,有100图,三国有62图,水浒有38图。插图也像上述明末苏州插图一样,构图俯瞰,人小景大。

其中水浒插图很多画也模仿上述万历杭州容与堂刊本,例如,第3回,鲁智深拳打镇关西;第7回,花和尚倒拔垂杨柳;第29回,武松醉打蒋门神;第56回,时迁盗雁翎琐子甲;第74回,李逵寿昌县乔坐衙等。但此插图比万历杭州插图成熟得多。

此书三国插图有模仿金陵插图的痕迹。说明了明末苏州插图受万历杭州、金陵影响。

此插图画幅修长,当为明末苏州插图,明末苏州插图就以画幅修长为一大特点。此书熊飞编,刘玉明刻,二人可能都活跃于苏州。(明末苏州水浒插图请见第一卷《明代南京木版插图》附图)《金瓶梅》也是世界名着,是伟大的现实主义长篇小说杰作,是明代四大小说之一,可惜作者没有留下姓名,成为文学史上的难解之谜,一说是兰陵笑笑生,此为南兰陵,在江苏武进;一说是嘉靖大名士王世贞,江苏太仓人;一说是戏曲作家屠隆,晚年在苏州卖文为生,出版过《西厢记》;一说是苏州说书艺人集体创作(苏州说书人也说水浒故事)……众说纷纭,不一而足,但大多都离苏州不远。小说万历年间最早在苏州刊行,出版后很受欢迎,各地纷纷翻刻,明末崇祯年间还配上插图,明末清初更加畅销。全书有100回。小说借水浒故事中西门庆、潘金莲故事为线索,写西门庆勾结官府,欺压百姓,蹂躏妇女,无恶不作,从无耻发迹到可耻灭亡。全面深刻地揭露了明代社会的黑暗、腐败和官商恶霸的残暴、荒淫,反映现实,揭示人心,说明了小说作者是一位了不起的现实主义文学大师,他不仅了解上层社会,而且还深知下层民众疾苦,而且还知识渊博,几乎无所不知。

现存《金瓶梅》插图主要有两种,一是明末木版插图,一是清代手绘本插图。

木版插图是明末崇祯年间苏州刊本,有200图,堪称巨大工程。他将小说的丰富内涵,表现得淋漓尽致,并一一落实到画面上,成为一个个有血有肉、有性格有个性的具体形象,没有丰富的阅历和广博的知识是画不出来的,可见画家同样也是一位了不起的艺术大师,也可惜没有留下姓名。此插图描绘了西门庆一家腐化堕落的寄生生活,反映了明末社会日常生活。不仅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而且还有很高的历史价值,是我们今天研究当时社会生活情况的可靠的形象资料,博大精深,堪称明末社会的“百科全书”。

此插图在艺术上也有很高的成就,构图采用中国传统鸟瞰式构图,远近按上下布置,上远下近,场面开阔,近景、中景、远景,层次分明,一目了然。画面上人物众多,三教九流,个个生动传神,活灵活现。人物与人物,人物与环境(景物),互相呼应,互相衬托,相得益彰。整个看上去,自然写实,连贯通畅,如同电影画面一般。正如郑振铎先生对其评价:“横姿深刻地表现出封建社会的现实生活……有的只是平平常常的人民的日常生活,是土豪恶霸的欺诈、压迫,是被害者们的忍气吞声,是无告的弱小人物的形象,实在可称为封建社会时代的现实主义的大杰作,正和《金瓶梅》那部大作品相匹配。”(《中国古代版画丛刊》总序)最后再谈一下此插图的产地(流派),有人说属浙派(杭州),有人说属徽派(徽州),我认为属苏州插图更恰当些。苏州插图大多是单面形式,俯瞰构图,人小景大,市井生活,写实生动,市民趣味,非常世俗。此插图就体现了上述苏州插图的画风。

更有甚者此插图与上述明末苏州水浒插图(杨定见本)画风极为相似,有的画面人物形象竟然完全一样,例如《金瓶梅》第5回插图与《水浒全传》第25回插图中的武大郎、西门庆、潘金莲、王婆、郓哥5人形象、动态完全一样,只是方向相反而已。这两本插图同时、同地、同画风,都没有留下画家姓名,同为中国古代插图艺术史上的杰作,都是明末苏州插图的代表作,如出一辙,令人深思,是否是一个人画的?如果是一个人画的,那么这个人肯定是世界级的艺术大师。鉴于《金瓶梅》

小说及其木版插图所表现的市井生活之开放、丰富、世俗等,笔者认为这二位作者绝不会是小地方的人,很可能就生活在当时最繁华的城市苏州,因为存在决定意识,意识决定创作。再说此书最早刻本(词话本)是万历东吴弄珠客撰序,东吴即苏州。

清初张竹坡评本的张竹坡也曾生活于苏州。看来《金瓶梅》不论小说,还是插图,都与苏州脱不了干系。

清代手绘本插图是清代宫廷画家画的《金瓶梅图册》,大概作于雍正乾隆年间,也是200幅,采用工笔重彩勾线平涂画法,描绘精细,色彩华丽,装饰性很强,艺术水平很高,可惜画家也没有留下姓名。此插图很多地方参考了上述明末苏州木版插图。《金瓶梅》小说及其木版插图、手绘插图(细密画),三部杰作都是世界一流的,都没有留下作者姓名,实为中国古代艺术史上的一大憾事!

《西游记》也是世界名着,是伟大的浪漫主义长篇小说杰作,是明代四大小说之一,作者是吴承恩(嘉靖隆庆时淮安人,16世纪)。小说有100回。是在民间传说唐僧取经故事和话本、杂剧的基础上,经再创作而成。小说规模宏大,结构完整,前7回写孙悟空出世,大闹天宫,表现出对封建社会统治阶级的反抗精神。此后写孙悟空辅佐唐僧西天取经,沿途降妖伏魔,用神话幻想的形式反映了社会矛盾,歌颂了孙悟空不畏强暴,战胜困难的顽强精神。但同时又宣扬佛教,颂扬“贤君”。

小说采用浪漫主义创作手法,想象丰富,情节曲折,人物生动,幽默有趣。

《西游记》插图艺术,现存主要是木版插图,主要有万历金陵刊本和明末苏州刊本。

其中明末苏州刊本《西游记》插图,又称《李卓吾先生批评西游记》,刊于明末崇祯7年(1635年),属明末苏州插图。有200图,可见工程之巨。插图不仅完整如实地描绘了小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而且还充分体现了原着的精神风貌,洋溢着大无畏的斗争精神和浪漫主义的艺术风采,天马行空,自由自在,是明代小说插图中最神奇的。此插图与前述明末苏州水浒插图(杨定见本)画风相似,都是俯瞰构图,场景开阔,人物生动传神,从中可见市民生活、市民趣味,体现了苏州插图的艺术风貌,可惜画家都没有留下姓名。这两本插图都是明末苏州刻工刘君裕刻的,但二者仍有区别,西游插图多画荒山野岭,浪漫神奇;水浒插图多画市井生活,现实世俗;分别体现了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这两大艺术思潮。刘君裕还刻过《二拍》插图。这本《西游记》的序作者袁于令、刻工刘君裕、郭卓然都生活于明末苏州,袁于令既写书,又刻书,都是小说、戏曲类图书,出版过戏曲《西楼梦》、《鹔鹴裘记》、《红梅记》、小说《西汉演义》、《东汉演义》、《隋史遗文》等,都属明末苏州插图。

《三国演义》也是世界名着,是伟大的长篇历史小说杰作,是明代四大小说之一,作者是元末明初的罗冠中。罗冠中是中国伟大的长篇历史小说大师,他生活在元末明初(14世纪),他与他的老师施耐庵都是杭州人。他“与人寡合”,“遭时多故”,曾参加过反元起义,据说当过张士诚(活动以苏州为中心)幕僚。入明不仕,一心着书,写了《三国演义》、《隋唐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三遂平妖传》等长篇小说,还与其师施耐庵共同创作《水浒传》。这些小说深受人民喜爱,经久不衰,脍炙人口。

《三国演义》根据《三国志》、《后汉书》等史籍、元代平话、杂剧、民间传说等,综合整理,虚构加工,再创造而成。清初毛宗岗又作修改,成为现行的120回本。小说从刘关张桃园三结义到王睿平吴,三国统一,描写东汉末年和三国时代农民起义,军阀混战,社会动乱,民不聊生。揭露了封建社会统治阶级的凶残和罪恶。

同时也宣扬了封建正统观念和仁义道德。小说结构宏大,人物众多,情节曲折,气势磅礴。

三国插图最精彩的是万历金陵刊本(有200图),明末苏杭也出版了多种版本,苏杭插图多为单面竖幅形式,俯瞰构图,人物缩小,景物增大,将人物置于山水、殿堂之中,用环境衬托人物故事,增加了戏剧性,富有生活气息,整个看上去,画面开阔,有虚有实,虚实相间,相映成趣,很好地将人物画与山水画结合起来。明末插图人小景大与万历插图人大景小迥然异趣。明末苏杭三国插图以上述《英雄谱》

为代表。

《英雄谱》插图,如前所述,是明末苏州雄飞馆刊本,是《三国演义》和《水浒传》的合传,有100图,以《三国演义》为主,有62图,(《水浒传》有38图),就明显地体现了上述苏杭插图的风貌。此三国插图还有模仿上述万历金陵插图的痕迹,将金陵双面横幅改为单面竖幅版式,甚至于连图上题字都一样。此插图画幅修长,当为苏州明末插图。

清初还有多种三国插图,清初插图模仿明末,大多是苏杭画风,更加简化概括,有的甚至偷工减料,粗制滥造。

同类推荐
  • 幻瞳

    幻瞳

    本书是一本个人文集,包括散文、故事、小说多种体裁。是一位青春少女写给千万同龄人的青春体验。包括人物篇、动物篇、感悟篇、幻想篇等几个部分。作者的神妙之笔让人从字里行间里体味文字的魅力,读出属于自己的故事。青年人对生活的真情实感跃然纸上。
  • 笨生活,快乐活

    笨生活,快乐活

    面对笨生活,我们应该保持乐观的心态,相信有拨开迷雾终见阳光的时刻。笨生活,快乐活,活的不仅仅是草根的平常人生,更是一种乐观向上、无畏前行的姿态。相信,老天也会爱笨小孩,生活里所有不合时宜的笨拙,最终都会升华为最真实的快乐。
  • 当代励志散文精典

    当代励志散文精典

    读散文要用心来读,用心来体会。当你的心和作者的心达到真正相接的那一刻,你才算是真正地透过散文那五彩缤纷的“形”,体会到它那凝而不散的“神”。此时你所体会到的就是散文灵魂的真善美,那就是作者通过散文表达出的内心深处的宁静与思索;那就是能带你通向更远的有着万千风景的世界的道路;那就是可以让你的心灵进入片刻小憩的乐园。
  •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第三辑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第三辑

    本书旨在运用简单生动的语言,讲述我国古代寓言故事,热情地赞扬真善关,深恶痛绝地讽刺揭露伪恶丑,意在使每一位读者能够真切地理解寓言的真谛;而且每篇结束都有相应的寓意点拔,方便读者的阅读和学习。让您在阅读的过程中开拓视野,心灵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和启迪!
  • 歌者的悲欢:全面解读唐代诗人

    歌者的悲欢:全面解读唐代诗人

    本书是著名学者丁启阵的最新著作,讲述了唐代诗人的所处的时代与命运、他们的才华、功名、性情爱好、精神信仰和生存之道。本书是著名学者丁启阵的最新著作,讲述了唐代诗人的所处的时代与命运、他们的才华、功名、性情爱好、精神信仰和生存之道。本书是著名学者丁启阵的最新著作,讲述了唐代诗人的所处的时代与命运、他们的才华、功名、性情爱好、精神信仰和生存之道。
热门推荐
  • 剑锋过,一生错

    剑锋过,一生错

    他就如一棵松,屹立于万物之上。看尽世间悲凉,人心难测;她却似清风,掀起了他的回忆,亦进入了他的心中。她的坚毅,她的倔强,又如一根青竹,不愿倒下。她的善良,唤醒了他内心深处埋藏起来的温柔。可世事难料,当剑锋相错而过的一瞬间,若是依旧没有认出对方,这一生,是否就这般错过了?前尘种种,今朝再续,却已万事变迁。执念,又如何放得下?
  • 青春的伤疤

    青春的伤疤

    一座城市中发生的围绕在女主人公夏晴身边的各种故事,友情,爱情,职场,她和她的朋友,各自经历了不同的人生,他们经历了分裂到和好,爱情中失意到得意,最终他们会有怎样的结局?
  • 异灵覆世

    异灵覆世

    拥有离奇的身世,在一段平凡的童年之后开始了丰富多彩的锤炼之路,有刺激惊险的奇遇冒险,也有柔转委婉的男女之爱。最后落得身世真相,却又知晓身负大仇,本已醉意在爱欲之中,只愿苍天弄人,不得已开始了复仇之路。美妙的灵气修炼,人兽之间的纷杂,步步攀向这片大陆的巅峰,才知晓。。。有异彩纷呈的人兽药的较量,亦有柔肠侠骨的情感交错,本人处女座《异灵覆世》初出茅庐,拜求各位一睹
  • 肉体派的上条当麻

    肉体派的上条当麻

    一个人,一个男人,一个自称纯爷们的男人,穿越成了魔禁里的上条当麻……这个人,这个男人,这个自称纯爷们的男人,偶尔会大喊“上条当麻必须死”嗯,就是这样的一个故事…PS:主角是傻子,慎入;第一人称,慎入。接受建议,喷也无所谓。不接受阴阳怪气公公语气。
  • 梦想传说的延续

    梦想传说的延续

    本书开始很平淡,来到这个异网世界认识了很多可靠(坑爹)的小伙伴,主角能力中庸,中后期才会开始崭露头角,不过小伙伴们倒是很给力,而且也被卷入异网游圣魔战争,为了友情为了世界不被战争毁灭(为了升级任务御姐萝莉),毅然踏上了维护世界和平追寻九十九星的征途。
  • 火影异世

    火影异世

    天杀的上帝,为什么你惹的货我会死。穿越火影世界,玩转心机,无数美女环绕,看主角如何从一个小忍者一步步走向火影巅峰。
  • 句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路葬黄泉

    路葬黄泉

    生者何存?死者何往?恩与怨,罪与罚。每个人,每只鬼的背后都有自己故事,而我,则是将他们一一埋葬的人。天黑,别走夜路。
  • 虚无寂灭

    虚无寂灭

    哈笛·拉达曼迪斯,从现世地球中穿越时空来到一个堪似奇幻的世界,本为了磨练自我而踏上修行旅程,却在不经意间卷入一层又一层波澜壮阔的重大事件中。
  • 三维动画审美谈

    三维动画审美谈

    数字时代,美的标准充满更多的不确定性。而三维动画以数字图像形式成为这个图时代的代表。三维动画及三维图像不仅仅是由于应用了仿真数字图像技术而带来的虚拟空间,还有更多的是由三维图像技术所引发或引导的被扩展的图像技术,这些技术无不应用在现代视觉设计领域的各个方面,并且,由此引起社会的追热,引起审美观念的改变。这些改变是在进行中的,变化中的,也是在发展中的。对于未知的美,我们做的只是追寻和记录,我们不知道以后的美将会是什么样,尽管我们苦苦追寻,孜孜探讨,同时也在默默审视。我们在追寻中享受美,在探讨中认知美,在审视中体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