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439200000102

第102章 诗歌(7)

《吴歈萃雅》,苏州周之标选编,刊于万历年间。他既是文人,又是书籍商,还出版过《珊瑚集》、《残唐五代史》等书,都属苏州插图。此书插图16幅,采用双面对联,横幅大图版式。此书选曲要求“情真境真”,此书插图也是如此,描绘精细,意境幽雅,吴音软语,情意缠绵,生活气息很浓,完全是吴派山水画风,是典型的苏州插图。此插图构图或圈而又破,若红杏出墙(例如“梅花窗外冷相看”、“青楼佳遇”等);或人放四角,中央空白(例如“送别”、“晓妆”等);很有特色,艺术水平很高,可惜画家没有留下姓名。刻工章镛也是苏州人。

《笔花楼新声》,万历苏州顾正谊编辑,画图,刊于万历23年(1596年,16世纪末),应属万历苏州插图,采用单面竖幅版式(明曲插图大多是双面对联,横幅大图版式,单面竖幅版式很少)。顾正谊是苏州着名画家、诗人、出版家,擅长山水画,学元四家,属吴派中的华亭派。出版过自撰散曲、诗歌《笔花楼新声》、《百咏图谱》等书,插图也是他自己画的。其画构图饱满,或四面包围,封堵严密,或有开有合,网开一面,描绘细密,但实中有虚,有如“天窗”、“气孔”,画眼空灵,引人注目,这一点很有特色,不同凡响。

以上几本苏州万历散曲插图属苏州早期诗歌插图,极为罕见,可见其珍贵。这些插图都是以人为主,人物、景物互相配合,旗鼓相当,势均力敌,不像万历前期(16世纪末)人大于景,也不像明末景大于人。万历散曲插图多画闺阁庭院,多为近景,描绘精细,吴侬软语,情意缠绵,情景交融,意境幽雅,充满着诗情画意。苏州插图明末繁荣,影响各地,大多是小说、戏曲插图,明曲插图就更少了。明末天启崇祯,散曲插图继续发展,更加成熟。

《太霞新奏》,苏州冯梦龙选编,刊于天启年间(1621年-1627年),插图采用双面对联,横幅大图版式,当属明末苏州插图。冯梦龙是明末着名文学家、出版家,编写过、出版过不少小说、戏曲图书,都属明末苏州插图。此书选曲多为吴江派散曲,插图也是苏州风情。此插图采用俯瞰构图,人小景大,画面开阔,自下而上分层,虚实相间,层层推远,显得层次丰富,这也是苏州插图的特点。

最后再介绍一下科技插图,笔者多次提到苏州人务实,注重生活、生产,自然也就注重出版科技图书,明代四大科技名着之一的《农政全书》就属苏州图书。

《农政全书》是明代农学最伟大的着作。作者徐光启(1562年-1633年)是上海人,曾任明末宰相,是明代杰出的科学家,早年从利马窦等学习西方近代科学,是中国最早介绍西方科学的人之一,是中国近代科学技术的先驱者。他一生翻译、着述颇丰,广泛涉及农学、历书、兵书、数学等多种实用学科。《农政全书》是中国古代农学的集大成,全书60卷,分12章(门),即农本、田制、农事、水利、农器、树艺、蚕桑、蚕桑广类、种植、牧养、制造、荒政等,强调以农为本,博采历代农书,系统整理,科学分类,调查研究,一一验证,发表了很多精辟见解,尤其是吸收了当时先进的西洋水利(“泰西水法”),将中国农学推向新的高峰。可惜此书他生前还未写完,后由他的学生陈子龙等整理出版。陈子龙是松江华亭人,见官场腐败,回乡刻书,明末抗清,活跃于松江、太湖,最后死于苏州。《农政全书》崇祯12年(1639年)陈子龙平露堂刊行,平露堂在松江华亭,松江华亭古属吴地,明时属苏松太道,图书当属明末苏州图书。此书插图整个看上去,一目了然,再看细部,非常精确,非常实用,是我们今天研究明代农业科技的可靠的形象资料。此插图,尤其是农具部分的插图,大多是采用元代王桢《农书》中的插图,但是有增减改动,尤其是人物农事部分,大多是明代重新创作的。若将两书插图互相比较,画面相似,细部不同,《农书》插图简朴,《农政全书》插图细致,二者画风迥异,反映出元明、北南的差异。此外《农政全书》有些插图还参考了万历金陵刊本《三才图会》插图。

总之此插图写实生动,描绘精细,准确清楚,主次分明,很有趣味,富有装饰性和生活气息,在明末苏州插图中很有特色。

苏州出版的农业图书除《农政全书》外,还有《便民图纂》。作者邝璠(1465年-1505年)是河北任丘人,弘治年间在江苏吴县做官,有善政。此书主要记述太湖地区农业生产、生活习俗,以种水稻为主,养蚕桑为辅,全书写了农业技术(包括耕、织、林、牧等业)、食品加工、医药卫生、生活常识、生活用品(还包括书画)、气象观测、占卜等。此书为苏州府刊本,描绘吴俗,吟诵吴歌。插图当属苏州早期插图,共有31图,其中男耕15图,女织16图。据郑振铎先生考证此插图大部分参考了南宋楼俦的《耕织图》(郑振铎《漫步书林》)。宋本《耕织图》现已不存,明代天顺6年(1462年)曾翻刻过宋本,(现藏日本),两相对照,确实是这样,《便民图篡》插图将原来《耕织图》双面对联的横幅大图改为单面正方形画面。此插图男耕图多画室外,草木披拂;女织图多画室内,花砖铺地。整个看上去,平易近人,轻松潇洒,生活气息很浓,例如《田家乐》、《祀谢》、《织机》、《攀花》等图就生动有趣,很有意思。

苏州园林天下闻名,明代建园又有长足发展,明末出现了计成的《园冶》。《园冶》是中国,也是世界古代最早的园林设计学的经典着作,至今仍有指导意义。作者计成(1582年-?)是明末清初苏州吴江人,是位造园家,能诗能画,青年时游历大江南北,饱览名山大川,中年后回到江南,专门为人造园,作品有仪征寤园、南京石巢园、扬州影园等,长期的艺术实践,使他积累了丰富经验。他总结经验,写成《园冶》。此书全面总结了中国古代自然山水式园林的造园经验、设计原则和具体作法,全书分“兴造论”和“园说”两部分,“兴造论”阐明了造园艺术的指导思想,“虽由人作,宛自天开”,“巧于因借,精在体宜”。“园说”分别阐述相地、立基、屋宇、装折、门窗、墙垣、铺地、掇山、选石、借景等具体作法。全书插图共计235幅,可能也出自作者计成之手,当属明末苏州插图。

综上所述,明代插图艺术有六大中心(六大地方画派),其中苏州插图,尤其是小说插图,是明代小说插图中数量最多,质量最高,也最成熟。所以当前谈明代木版插图只讲金陵、徽州、杭州、建阳四派,而不提苏州插图是不对的,实属重大遗漏。明代小说插图数量多、质量高的应首推苏州插图。本文反复强调苏州插图,就是为了弥补中国古代插图艺术史上这一重大遗漏。当然苏州插图起步较晚,早期学习杭州、金陵插图,但是后来者居上,很快就在明末超过了金陵、杭州,反过来又影响,甚至于同化了金陵、杭州,以至于明末三地插图很难区分。这与苏州明末城市商品经济大发展,市民文化兴起,人文荟萃,盛况空前有关系。

金陵、杭州插图以戏曲为主,小说为辅,兴起较早(万历前期,16世纪末),各有特色,各有千秋。万历后期(17世纪初)受徽州插图影响,逐渐徽化。明末天启、崇祯又受苏州插图文化影响,又出现了苏州化。

徽州插图和吴兴插图都以戏曲插图为主,小说插图极少,自然以少为贵,而且画风独特,艺术水平很高,影响很大。

福建建安、建阳出版的书,一般称之为“建本”,插图时间最早,数量最多,但长期以来沿袭宋元古制,上图下文,简朴粗糙,明末又大量盗版,粗制滥造,最后走上了自我毁灭时的道路。对于建本图书历来评价不高,早在南宋叶梦得(苏州人)《石林燕话》上就说:“杭州为上,蜀本次之,福建最下。”明代万历大藏书家、文学家胡应麟(1551年-1602年,万历前期,浙江兰溪人)在《少室山房笔丛》中也说:“凡刻(书)之地有三:吴也、越也、闽也。其精,吴为最,其多,闽为最,越皆次之。其值重,吴为最,其值轻,闽为最,越皆次之。余所见当今刻本,苏常为上,金陵次之,杭又次之。近湖刻、歙刻骤精,遂与苏常争价。蜀本行世甚寡,闽本最下。”这是对万历前期(16世纪末)明代刻书情况的总体评价,浙人夸吴,还算公正,对我们研究明代木版插图艺术也有指导意义,明代插图艺术情况也大致如此,也是“苏常为上”,“湖刻、歙刻骤精”,“闽本最下”。与胡应麟同时而稍晚的谢肇淛(1567年-1624年,万历后期,福建长乐人)也说:“今杭刻不足称矣。金陵、新安、吴兴三地剞劂之精者不下宋版。楚、蜀之刻皆寻常耳。闽建阳有书坊,出书最多,而版纸具最滥恶,盖徒为射利计,非以传世也。大凡书刻急于射利者必不能精。”情况与上述胡应麟说得差不多,福建人骂福建,还算客观,也适用于我们研究明代插图艺术,尤其是他说的:“大凡书刻急于射利者必不能精”,真是至理名言,对我们今天发展插图艺术也有指导意义。

(本文插图可详参《纪实中国》第一卷)

同类推荐
  • 那时很年轻

    那时很年轻

    《那时很年轻》收录了《福清城里有座小楼》、《有用或无用的小说》、《散文的精髓是自由》、《中国的惰性》、《文学的作用》等散文、随笔作品。
  • 再别康桥:徐志摩诗选

    再别康桥:徐志摩诗选

    本书收录了徐志摩生前脍炙人口的诗作。将一个才华横溢、感情细腻、文学造诣高超的民国文艺青年淋漓尽致的展现在读者面前。
  • 岁月如水:还念我的农民父亲

    岁月如水:还念我的农民父亲

    感谢我的近百本日记,于吃喝拉撒中寻到一些原始的记录,那种原生态的情感,无法伪装。我不是作家,无法描写超越生活以外的那些东西:我不会展开想象的翅膀,我只是忠实地记录了一段我所经历过的生活。那里面有欢笑,有泪水,有奋斗,有艰辛,那里面的场......
  • 把心灵抓在手掌上

    把心灵抓在手掌上

    是作者高维生的一本散文集,写作是用文字记录自己的声音和对世界的看法。当白纸上留下真实的、激情的文字,它是留给未来的,而不是过眼云烟,过去后就永远地消失了。《把心灵抓在手掌上》中多的是一些“想法”,对当下和历史的呈现和推理。历史是人创造的,没有了人,历史就不存在了。转身向时空的深处望去,疏散泛黄的浓雾,从一个人的心灵事件,作出判断。作者用木质的情感、朴素的语言,消除一切华丽的修饰,真诚地表达情感的世界。
  • 重拳出击:周恩来在“九一三”事件之后

    重拳出击:周恩来在“九一三”事件之后

    本书选取了林彪事件后周恩来在各个方面大力纠“左”、批判极左思潮的不懈努力和艰难历程。围绕这一主线,全面地反映出文化大革命后期周恩来的主要活动、思想轨迹和历史贡献。
热门推荐
  • 六界传说之第四力量

    六界传说之第四力量

    六界传说之五行核心后传,影泽、星魁等来到新的世界后来到人类部落得知传说中的四元力量,找到三个力量后寻找第四力量。
  • 绝望飞行

    绝望飞行

    在绝望中起飞只为在希望中返回真正的希望其实都在绝望的深渊谁才是你的挚爱我还是别的她关于约定你也许知道全部关于真相你自以为已知的全部实则都仅仅只是冰山一角
  • 休妻佳人

    休妻佳人

    真是难以想象,自己竟然会被丈夫休妻,想她白允儿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清丽绝尘;在家孝敬公婆、对丈夫百般依从,堪称当代妇女的楷模。这样的自己不知道犯了什么错,让丈夫不满意,竟然一纸休书就这么砸下来,砸的她火冒三丈,不仅如此,丈夫还说和自己在一起没有乐趣没有激情。开什么玩笑!好啊,要休离吧,休书嘛谁不会写,就让那该死的男人看一看,本小姐可不是让人欺负了之后就会垂头丧气一蹶不振的人,臭男人,你就等着接招吧!
  • 万寿无僵

    万寿无僵

    一个失业青年因一场意外,而堕落。从此海阔品鱼跃,天高任鸟飞。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天雷八部

    天雷八部

    刀光剑影中,谁的身影若隐若现?腥风血雨中,谁的思念穿越时间?一个不大的县城,究竟隐藏了多少惊天秘密?谁在窥视?谁在密谋?谁的守护?谁的等待?多少江湖儿女齐聚于此只为了……江湖险恶,我愿与你为伴,儿女情长,我只与你共守
  • Diary of a Pilgrimage

    Diary of a Pilgrimag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百万成仙

    百万成仙

    一个在与人对决时被偷袭的修仙倒霉蛋,为逃亡穿过了异次元大门来到了不存在任何神秘力量的现代都市。他变成了孩子,因为抑制力他发现自己用不了任何力量。想要恢复实力,他就必须要让这个世界的人学会修仙!
  • 丧尸的灾难

    丧尸的灾难

    一部关于丧尸的小说#第一次写小说,有什么不妥的地方,勿喷谢谢~
  • 三五七言情难絕

    三五七言情难絕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王小慊玩弄着手中的折扇,又接着梁博文的话说道“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早知如此绊人心,何如当初莫相识。”“你这是安慰我吗。”“也是安慰我自己。”“还在想梧桐。”后者微微点头“你,何时走。”“你好象有点不舍得。”王小慊拗过了头,却阻挡不了泪水滑落“曾经,我们几人一起游历山水共赴难,是多么逍遥.....现今,奕柠死了,梧桐走了,就剩下你了,我还真有点舍不得。”“呵呵,那你要好好活着哦。”“梁博文何时变成这样了。”“嗯,命运虽隔时百年,但终究会来的,况且我总要为我做的错事赎罪,我睡...了。”王小慊抚了抚那张坏坏的脸“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