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419000000030

第30章 家庭——初始与最终的巢(2)

后来我就对孩子放松了许多,不再逼着她学这学那,她的情绪真的渐渐好起来,也没再发现她说谎。以往是我真的把孩子逼得不得不说谎,我的孩子真是太可怜了。没想到孩子出现的问题,与我这个当妈的有这么大关系,是心理老师的话,像一记重锤把我敲醒了。残酷的现实,让我不得不承认,像我这样的家长,教育理念与21世纪的要求严重脱节。家长的教育能力达不到新时代的要求,就可能会把孩子逼出毛病来。打这以后,我开始学点心理学,并注意努力提高自己的修养,做一个合格的现代母亲。

二让孩子做自己的主人

A、加码的结果

一位母亲给心理医生写信说:我儿子是初中三年级学生,为了准备中考,他日以继夜地看书写作业,很少有12点前入睡的时候,脸熬得灰灰的。可他爸还嫌他懒,每次准备夜宵,除了面包加奶油,还要给他沏杯浓浓的咖啡来提神。最近儿子出了一种怪毛病,无论是上课还是在家,只要坐在那儿超过1小时,他的头就开始发晕,继而感到精神恍惚,眼前的一切景象都发生了“画”一样的变化。比如看教室的桌椅,老师在讲台上讲课以及窗外射进来的阳光等等,都好像是一幅静静的画,这时自己便产生亲临其境的感觉,似乎他就在此画中。

我们一家三口吃晚饭,有时我和他爸说些家常话,儿子总是竖着耳朵听,好像在听邻居讲话一样。他的解释是,听你们讲话,好像和我相隔10米开外,那声音可远啦。上周日,他父亲来了个朋友,这人本来他没有见过,可他却一反常态,上前又打招呼又握手,热情得像个老熟人。

心理医生给这位母亲回信说:如果把你儿子的现象孤立看待,说他濒临精神分裂的边缘是不过分的。首先他已出现了非真实感;其次是知觉障碍,对远近距离产生了空间错位;第三是有似曾相识感。在一般情况下,这三种症状的出现,都预示着重症在心,但由于其他精神表现仍处在正常范围,所以我们还不能下精神分裂症的诊断。

造成这种奇特现象的原因是很清楚的,就是用脑过度。是大脑皮质的兴奋与抑制过程,出现了超负荷的觉醒与睡眠的中间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人的思维与感知会出现模糊不清的现象。实验心理学家曾对正常人进行过睡眠剥夺实验。当人困得要命时,给他以强刺激或给他喝浓咖啡,迫使他兴奋下去。结果被试者就会发生一定性的疯狂、呓语现象,出现丰富的错觉、幻觉。不可否认,你儿子的情况和此有相同之处,只能从养生养心的角度进行调整。最好休学一年,让他充分放松。如果不愿意休学,那么首先要放松一下现在的紧张学习状态,保证每天不少于8个小时的睡眠,若不能自然入睡,可以吃两片舒乐安定。我要提醒他父亲,不要再给儿子施加压力了,儿子的健康比中考成绩重要得多。

这个中学生的症状很典型,家长不断给孩子加码,拔苗助长,不仅学习成绩上不去,反而对孩子的身心造成了摧残。

一位年近古稀的老人,觉得自己的外孙在思维、情绪、行为等方面与同龄的孩子有差异,便去心理咨询。小外孙11岁,读五年级,性格内向,和同学素无往来,学习提不起精神。在家长督促下勉强完成作业后,就闷头写些带科幻色彩的故事和诗歌,其内容就是地球毁灭,生物绝迹,人类绝种。孩子的父亲性格内向,郁闷,不爱与人交往,工作又不顺心,因此将自己的全部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只知让孩子一味学习,不让外出玩耍,不让与其他孩子们交往。

以上两个孩子的情况,所反映的都是大人的心理问题和认知问题。他们不愿看到儿女去重复自己曾经的遗憾,于是让孩子去完成自己当年未曾达到的愿望,往往就成了他们交给下一代人的目标和使命。他们不顾孩子的爱好和兴趣,忽视了孩子的自然天性。这是一种残酷的爱。

B、呼唤“星期八”

都说现在的孩子幸福,赶上了好时候,想吃什么有什么,想穿什么来什么,很少有满足不了的要求。

孩子们真的感到幸福吗?某青少年心理研究中心在问卷调查中发现,孩子们的回答让大人们大跌眼镜。孩子们说:“生活没多大意思”,“我们没有属于自己的空间和时间”,“父母和学校的要求让我们承担不起”,“我们活得太累了”!乍听觉得不理解,细细想来,孩子们的感受并不是没有道理。

孩子中间流传着这么一句话:在学校课间10分钟最幸福,在家中厕所里最温暖。虽然这话有点偏激,但道出了孩子们心中的压抑与忧虑。现在40岁以上的成年人,谈起小时候的游戏,多数人都能神采飞扬地讲出一段段故事,什么爬树、掏鸟窝,什么红军、白军打仗,什么跳绳、捉迷藏,或到地头偷红薯吃等等。在各种各样的游戏中,孩子们的心情放松了,体验到了无穷的乐趣,远比课堂的学习在头脑里留下的印象鲜明得多、深刻得多。

而今天,我们这些为人父母者却患了关怀强迫症。总是爱向孩子提供不需要的关怀,强迫他们接受自己的关怀,最终使孩子不能独立。而当孩子依赖自己时,父母反而感到了满足。这是一种不良心理。

在这种状态下,我们的孩子完全成了温室里的花朵。他们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逃不过父母苦心孤诣地呵护和监督;即使是双休日,父母也不给孩子一点自由,把时间安排得满满当当,除了做作业,还要学外语、学电脑、学钢琴、学画画等等。孩子们无可奈何地说,双休日不属于我们,要是有星期八就好了。据说有个学校的几个学生给他们的教育局长写信,让学校安排星期八。

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米勒认为,成年人的困扰大部分与儿时的经历有关。父母的爱,很多时候爱得不清楚;而孩子从小就清楚地感受到,要满足父母的期望,不然父母就不爱你。为了获得父母的爱,渐渐地孩子学会讨好父母、满足父母,以求得父母的赏识。

让孩子过得好一些,是大人的责任;但培养孩子能够独立直面人生,更是大人的责任。不妨给孩子的生活留一点缺憾,留一点空白。这样,他们就会有更多的期盼和向往,就能在失败中品尝成功的喜悦,在艰辛中感悟人生的乐趣。一句话,让他们感觉有得不到的东西,要由他们自己去奋斗,去争取。

如今素质教育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但中国是个人口密度高的发展中国家,既然一切教育最终服务于生存,那么做家长的就要懂得,生存仅靠智力与成绩是不够的,尤其要注重孩子独立能力与适应能力的培养。

C、尊重孩子

黄女士每次谈起自己的女儿,都是痛不欲生,泪雨潸然。她读高中的女儿16岁,出脱得亭亭玉立,落落大方。一天黄女士在清理女儿物品时发现,紧锁的抽屉里有一本日记。她好奇地打开看了。女儿以少女独有的细腻,描绘着美好的学校生活,其中有几段文字,朦朦胧胧流露出对语文老师的敬慕之情。这还了得!黄女士满腔激愤地冲到学校,把日记本甩在语文老师的办公桌上,指责他心术不正,勾引自己的学生。

老师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连呼冤枉;在场的老师们也都说没那么回事。然而黄女士不听解释,有板有眼地渲染着这场师生恋,事情闹得满城风雨。后来在学校领导的干涉下,虽然澄清了事实,然而却在孩子心里投下了阴影。原本温顺听话的女儿,产生了逆反心理,学习成绩一落千丈,本来有把握考上重点大学的她,却名落孙山。

高考失利后,女儿将怨恨一股脑地直指父母。在一次暴风骤雨般的家庭大战后,她离家出走。一年后,父母费神费力总算把女儿找了回来,但严重的心理障碍使她精神崩溃了。父母四处寻医问药,整天看护陪伴,弄得心力交瘁。每当谈起家庭的不幸,黄女士追悔莫及。

从女士比黄女士聪明得多,她对女儿表现出应有的尊重。母女俩之间的亲密信任,使两代人的心理都获得了惬意和满足。女儿上中学后,她把小房间布置得那么温馨。那天喊女儿吃晚饭,刚掀小屋的门帘,便见女儿顺手拿起一张验算纸,飞快地盖在一个小本子上。见此情景,从女士恍然大悟,女儿已是出水芙蓉般的少女了,只在衣食住行上关心已经不够了。

第二天,她上街买了一把漂亮的小锁,连同锁上的三把钥匙,一起交给女儿说,把你最保密的东西锁上吧。女儿十分感激妈妈的心意。过了很长时间,女儿神秘地说:妈,我给你一样东西。她张开手,手心里是那个漂亮小锁上的一把钥匙。从女士深情地望着女儿,收起了钥匙,也珍藏着女儿对自己的信任。随着年龄的增长,女儿越发把妈妈看成她的知心朋友。学习之余总是围着妈妈身前身后转,兴高采烈地讲学校里的事,讲同学中的事,有时凑到妈妈耳边,说几句悄悄话。女儿总爱这样说:同学们都羡慕我有个好妈妈。

刘女士的女儿也有写日记的习惯,可她的日记不让妈妈看。不让妈妈看,妈妈越想看。于是,偷看女儿日记,就成了刘女士了解女儿的一个窗口。有一次她趁女儿不在家,就打开了日记本。可她发现上面写了一句话:妈妈可能总偷看我的日记。以防万一,我在日记里夹一根头发做记号;如果头发没了,就是妈妈偷看了。

慌乱之中,刘女士赶紧找那根头发,可就是找不到。刘女士索性从自己头上拔了一根夹进日记里。她觉得自己做得天衣无缝。晚上女儿放学回来,走进自己的小屋,一会儿出来说:妈,你为什么总偷看我的日记?刘女士说,胡说什么,我从来没碰过你的日记!女儿拿着那根头发,哈哈大笑说:这就是你偷看日记后,夹的一根头发,还不承认?刘女士一脸赧然。

作者曾应邀参加过某中学初中二年级的主题班会,其主题是“心雨”。孩子们谈得最多的甚至当笑话来说的,是母亲或父亲如何偷看他们的日记、信件,有时甚至偷听他们的电话。我作为成年人,作为家长,真觉得脸红和尴尬。这样的家长在儿女心中不可能获得应有的尊重。我虽然从没有做过这样的事,但孩子们所讲的故事,以及那份哂笑的眼神,仍然令我如芒在背。

隐私权属个人所有,是一块不愿被外人窥视的心灵的秘密花园。如今,尊重他人隐私,在社会交往中已得到一定的重视。但在家庭成员中,尤其是孩子们的隐私,不仅得不到尊重,而且常常受到侵害,以至使孩子和家长之间产生难以弥合的裂痕。现代家长必须学会尊重孩子的人格,尊重孩子的隐私。

D、学会活着

学校开学前夕,哈尔滨某社区服务中心,经常处理家长为孩子请钟点工的服务请求。这些家长说,开学前老师让孩子们打扫学校的卫生,整理教室桌椅,可是孩子在家里什么活都没干过,他们哪会干这些事啊。如果家长去替他们干,又没有时间,不如花钱请个钟点工去学校完成任务得了。服务中心负责人说,最近的服务项目,几乎都是请钟点工到学校帮助学生打扫卫生。

小学校长说,像擦桌椅、扫地,这类劳动既没有危险,又适合孩子做,为什么不让他们动手锻炼锻炼呢?这样的劳动其实是一门功课,孩子如果从小不会动手,不愿意动手,长大后很难适应社会。动手能力,其实是一种生存能力。

社会心理学家认为,现在父母对孩子的过分保护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一切包办代替,实际是剥夺了孩子的实践机会,阻碍他们在实践中成长;另一方面是过分控制,即把孩子的活动限制在父母身边,强调听话、服从,干预了孩子的个人意志,制止了孩子的独立行动。这种倾向是将孩子幼稚化,不想让孩子长大。

过分保护对儿童造成的危害,将在走向社会后表现出来。他们没有社交能力,不知道怎样和人交往,产生社交害羞感和恐惧感;对周围的人和事漠不关心;以我为中心,对谁都爱不起来,以至对他人对社会不负责任,产生严重的人格障碍。过分保护与其说是不良的教育方式,不如说父母存在着一定的心理障碍。孩子不可能永远待在你的身边。他将走向社会,他将爱别人和被别人爱;他将要独立的生存和发展,父母不可能跟他一辈子,保护他一辈子。学会活着,学会生存,是父母对孩子衷心的愿望和最终的教育宗旨。

在我们身边,常见有的“读书人”闹出一些笑话来。他们不会生活,不会与人相处。这都是高分低能教育的后遗症。这里只说一个外国的例子。

澳大利亚男孩康罗伊是最聪明的孩子,据说他智商高达197,但是这个小家伙又是公认的大笨蛋。都说他是天才,他1岁能懂加减法,2岁懂得微积分,4岁能解开数学教授都难以解开的复杂方程式。可是这个小天才,却是生活中的低能儿。

他关汽车门时,让门削掉了手指尖,当看到手指流血,吓得用头去撞车门;他烧一张纸时,不慎点着了椅子,慌乱中他到厨房拎着油桶去灭火,结果酿成大祸,把房子化为灰烬;他到游泳池游泳,不看池子里有没有水,就纵身一跳,结果摔断了胳膊;为了让父亲洗澡暖和一点,把一个通电的暖风筒放进水中,致使父亲受到严重电击;他用钉书器钉学习本,竟多次钉到自己的手指上;他用煤气炉烤曲奇饼,开了煤气却没有点着火。当一个邻居按动门铃时,煤气引爆,他家的房和邻居的房同时被炸毁,幸好他正在外面玩耍……

记得小时候,母亲教我扫地;再大些,让我去野外挑野菜,拾柴火;再往后,让我学着做饭,洗衣。我说,男孩子也要学会做饭洗衣吗?母亲说:你要活着,这些事都得会做。后来我还学会了缝补衣服,野外做饭,在没有碗筷的情况下如何吃饭等等。

母亲不止一次地对我说:一个人一生不知会遇到什么事情,但你必须学会活着。

学会活着,就是我们现在说的学会生存。让孩子学会生存,只能是放手让他自己去做,而不是代替他做。能力是在实践中获得的。一个事业有成的人,首先是一个懂得生活常识,有相当独立生活能力的人。

学习文化只是人生教育的一部分,家长更要重视生存教育,即能力教育。一个生存能力很差的人,他的生命质量不可能令人满意。你想让孩子一辈子活得满意,你就得让他从小去做自己的事情。

E、两个爸爸的做法

先说第一个爸爸:他的女儿今年10岁,读小学四年级,既是班里的学习委员,又是少先队中队长,可以说各方面都表现不错。可是有一次,老师来电话让家长到学校去一趟。原来,老师布置的周末作业女儿没有完成,这发生在一个公认的好学生身上,的确是难以理解的。老师怕有了第一次,就会有第二次、第三次,希望家长与老师共同帮助孩子。

晚上,女儿回到家,见爸爸明显表现出不高兴的情绪。爸爸说:我今天到学校去了,你知道为什么吗?知道,我没完成作业。女儿胆怯地回答。

爸爸生气地说:你作为班上的学习委员,带头不完成作业,那其他同学就要以你为榜样了。本来你应该是老师的助手,不仅要以身作则,还要帮助全班同学共同进步才对。你这次的表现,太让爸爸失望了。女儿的头低了下去,沉默了几秒钟。

同类推荐
  • 你所不知道的怪诞心理学

    你所不知道的怪诞心理学

    你觉得能够从一个人的笔迹里面看出他的个性吗?你觉得有些人为什么就爱给自己找不自在?你知道为什么我们会对一个观点有不同的见解和争论吗?你知道现在的“男身女相”和“女身男相”都是为什么吗?你知道颜色和减肥之间存在关系吗?你觉得“笔仙”和“灵魂出窍”是非常诡异难辨的事情吗?在这本书里,描述了许多怪异的现象,在这些千奇百怪的现象背后,隐藏着人类在不同层面的秘密心理。我们探索的是一个神秘莫测的世界,而这个世界就存在于每一个人的心里。
  • 咨询心理学

    咨询心理学

    心理咨询与治疗的理论派别众多,《咨询心理学》选择有代表性的理论进行详细说明,让读者从深度和广度上把握理论与方法,避免对理论学习的多而不精、精而不深。对有代表性的心理咨询与治疗的理论都从其背景、发展演变、核心理论与方法、优点与局限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说明,让读者对这些派别有一个全面清晰的把握。该书案例与理论联系紧密,让读者很轻松地领会和把握相关的知识。《咨询心理学》是大学应用心理学及其相关专业本、专科学生,以及中小学教师、教育心理工作者们的学习和培训用书;同时,《咨询心理学》对不同文化层次和不同职业的人们,尤其是对初学者,都是非常实用和有价值的读本。相信读者读后,会有所感受。
  • 坍塌的心墙:精神病院心理咨询师亲历手记

    坍塌的心墙:精神病院心理咨询师亲历手记

    作者在工作过程中所遇到的精神病人案例采撷,全部来自作者的第一手资料。每一个案例都是一种类型的精神疾病,书中将向你描述这些案例背后的故事,以及每种精神疾病的表现。这些故事或让你觉得无法理解,只当逗乐解闷,或让你找到一点自己的影子,从而有所反思。在内容设置上,每一个故事后面,会有一小段“科普时间”——主要是对精神病、变态心理进行一些简单的科学知识的普及;以及“拓展阅读”——主要是谈一谈精神病产生的社会因素,社会心理中的变态倾向,以及如何应对自己的不良情绪等这些我们平常会遇到的问题。
  • 人类梦境排行榜

    人类梦境排行榜

    科学研究显示,尽管全世界有60多亿人,但大家常做的梦却只有12种!人类的梦境,听起来千奇百怪,实际上大同小异,不论你昨晚的梦多么离奇古怪,在当时,就至少有5亿人在做相似的梦!通过将这些在梦中频繁出现的情节和主题(比如梦见被人追赶而逃跑,梦见自己身患重病,梦见遭遇车祸)分门别类、归纳排序,心理学家整理出了这份神奇的“人类梦境排行榜”。本书作者王彻,是一名经验丰富的心理咨询师,在开设心理工作室、为数千人解梦释梦之后,他想要告诉你:梦,其实是了解自己最好的工具,不同的梦境背后,其实隐藏着不同的内心诉求和心理暗示。
  • 不拖延的心理学

    不拖延的心理学

    拖延是可怕的敌人,是时间的窃贼。它会损坏人的性格,消磨人的意志,使人对自己越来越失去信心,怀疑自己的毅力,怀疑自己的目标,怀疑自己的能力,从而让人变得一事无成。《不拖延的心理学》从众多心理咨询领域中汲取的丰富理论和经验,对拖延问题进行了一次仔细、详尽、有时也颇为幽默的探索。从科学里汲取力量,终结掉拖延对你的干扰,你可以活得更精彩,再不用承受那些常与无必要的、自寻烦恼的拖沓相伴而来的痛苦。这样,你就会在需要的时候尽快地爆发出潜力。你也会有更多的时间来娱乐,同时,从拖延中抢回更多的时间,也会让你的工作完成得更出色。
热门推荐
  • 界魂战尊

    界魂战尊

    世界之外是什么,不知道,世界之内,一切存在,皆为傀儡。他没有武脉,但却拥有超越一切武脉的木偶傀儡。他最初只是一颗棋子,但却最终跳出整个棋盘。他在世界之内,但却终将操纵整个世界。境界划分:玄武、灵武、地武、天武、道武、界虚、界灵、界王、界皇……
  • 当年逝去的青春

    当年逝去的青春

    一个又呆又萌的高中生遇到一个超级腹黑男,腹黑男的举动让高中生对他动了心……
  • 古塔迷障

    古塔迷障

    弥耳镇只是滨海的一个很小很小的城镇,可是却有一个奇怪的传说。传说在弥耳镇上有一众生塔,这座塔在平时只有七屋,可一到月圆之夜,就会莫名其妙地多出一层来,不过,至今都没有人看见过这样的塔。
  • 学院时光的物语

    学院时光的物语

    一个很平凡的女孩,她长相甜美,但是她喜欢把自己打扮得很丑,不喜欢张扬,她叫苏汐茉。他是一个长相帅气的一个阳光大男孩,但是他地下私底下却是一个极其霸道,冷酷的人,他家境很好,很神秘,叫韩文宇。他们是那天相遇,却是一种独特的方式见面。。。。。。(什么方式呢?这是机密喔!)
  • 道主归来

    道主归来

    正式版:问道几千载,尸骨尤如海。斩情丝,断凡念,伊人不在,倩影尽散;为谪仙,尘不染,天道无情,为道绝情;仙劫临,天雷降,终为劫灰,仙泪两行。天道有何求,永生如幻梦,若重来,定不负大梦几千秋,今夕是何年,花亭旁,倩影现,今朝待我寻君。成仙若断情,我宁堕为魔!通俗版:一代仙尊苏夜玄,为追大道,斩断情丝,终不敌天劫,一道天雷劈成灰,大道究竟是什么?转世重生入中土,逍遥纵横装十三,抛弃仙尊节操,踏足红尘历练,自带主角光环,蝼蚁接连送菜,道,何为道?生死之道,阴阳之道,善恶之道,有情无情皆为道。都市+异界=重生流
  • 前妻不乖,老公太霸道

    前妻不乖,老公太霸道

    看着这女人在他面前依旧笑靥如花的模样,霍辰希毫不留情的将她拽到自己面前,使她的身躯被迫迎向自己,他早该知道这女人回来是报复他的。“苏陌,这就是你想要的吗?看着我霍辰希一步步的跌进你的陷阱,鲜血淋漓?”手腕已经被他拽的生疼,但是苏陌还是在笑,他终于是疼了,可是这又是怎敌得过自己的痛?所以,“霍辰希,你还是小看了我?!”霍辰希双眼猩红的嘶吼到:“你要的,我都给你,但是现在请你履行妻子的任务!”霍辰希发现身下的女人终于是身子一僵,给了自己反应,“你知不知道,你的腹部真的很美?”眼泪已不自觉的从苏陌眼眶流出,“那你又知不知道,这个地方曾经有过一个孩子?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白色眷恋

    白色眷恋

    因为不满皇马6比2的比分,中国青年律师沈星怒砸啤酒瓶,结果电光火石间,他穿越成了佛罗伦蒂诺的儿子,且看来自09年的小伙子如何玩转03年的欧洲足坛
  • 忍神

    忍神

    因为一场死亡而穿越到了异世,那里的人杀人不眨眼,为了停止这些生灵涂炭的战争,他开始学习忍术,他前世是救世主,今世必将重赴巅峰。忍尊,这不过是个垫脚石,他真正要高攀的,是传说中的忍神!
  • 最强升级

    最强升级

    一名少年没有武魂没有天赋,不料打架竟然能升级,从此一飞冲天战神系统,战斗升级,杀敌升级,不修炼,不吃丹,不吸收灵气,最强升级非我莫属天元大陆,强者为尊弱者受欺,少年誓要超越一切强者!睥睨亿万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