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418400000031

第31章 固权之道(4)

当时,朱元璋东有张士诚,西有陈友谅,两支军队的势力都比朱元璋强大,而且想合力消灭朱元璋。因此,朱元璋的军队虽生气勃勃,但仍处在东西夹击的危险境地中。怎样对付张士诚和陈友谅,就成了朱元璋的当务之急。如果能采取正确的策略,朱元璋就可能继续发展,弄不好,就会象包饺子一样被张、陈两支军队吃掉。就这个问题,朱元璋虚心请教了刘基,朱元璋说:“我为天下麻烦先生,把您请了出来,真是委屈您了,希望先生不要抛弃我!如果您有什么指教,请直言不讳,我一定虚心接受。”

刘基说:“明公占据了金陵,甚得地势之便,但东南有张士诚,西北有陈友谅,多次骚扰侵凌明公。如此看来,要想取得天下,当务之急,先除此二人!”朱元璋正在考虑这一问题,却十分犯难,不知如何是好,就皱着眉头对刘基说:“这两人势力强大,怎样才能剿灭呢?”

刘基说:“抵御敌人,应当权衡缓急,用兵应当有先后次序,如今应当先对付陈友谅,后收拾张士诚。”朱元璋说:“张士诚弱小而陈友谅强大,诸将多认为应当先除弱者,剪除陈友谅的羽翼,而且先弱后强,是用兵的常法,先生何故舍弱而图强呢?”

刘基说:“如今之势,不可拘泥于兵法。张士诚只是一自守汉罢了,他胸无大志,只求自安,不愿多事,如果你集中力量攻击陈友谅,他也不会乘虚攻金陵,不敢轻举妄动。而陈友谅劫主称帝,没有一时一刻忘记金陵,且占据长江上游,可以顺流而下。他野心勃勃,企图扫荡群雄,因此他才是目前最主要的敌人。如果你集中兵力对付张士诚,陈友谅趁虚而入,明公还有退路吗?如果先灭陈友谅,则张士诚的存亡全操于我手,还有何惧呢?先灭陈,后扫张,继而西攻陕西,北上大都,天下岂不可定了吗?”

这一番话,实不亚于诸葛亮的“隆中对”,把朱元璋说出了一身汗。

此后,朱元璋就按照刘基定下的这一策略,平定了天下,建立了明朝。

在具体的战役中,刘基也屡立大功。刘基到朱元璋军中不到两月,陈友谅就挟持徐寿辉率大兵来攻,并联合张士诚东西夹击。当时,敌兵浩大,朱元璋势小,因此诸将主张不一,有主战的,但更多的是主逃,甚至主降。在众人议论纷纷时,刘基旁立不语,朱元璋最后问及刘基的意见,刘基斩钉截铁地说:“先斩言降者和言逃者,才能取胜。陈友谅挟徐寿辉而来,乃是向我示威,逃无处逃,降则死无葬身之地,如今之计,只有决一死战。陈友谅虽说势大,但属不义之兵,士气不振,且又远行深入,疲惫不堪。而我们则是守卫疆土,将士齐心合力,以逸待劳,再多设埋伏,一定会成功。况且陈友谅骄悍有余,智计不足,正应了骄兵必败、悍兵必败的古训。以此看来,战之必胜。”刘基的这番话,坚定了朱元璋和诸将士的必胜信念,也确实符合当时的形势,道出了胜败的根源。陈友谅进军初期,因其势太大,打了一些胜仗,在占领了太平以后,就使人椎杀了徐寿辉,自立为帝,国号为汉。后来深入朱元璋的防地,被刘基困住,弄得缚手缚脚,施展不开,屡吃败仗,最后退至江州。

江州临水而建,城墙多建在水中,易守难攻,朱元璋攻了数日,城完如故,陈友谅以为固若金汤,便放心回去睡觉了。谁知刘基暗中测量了城墙高度,造了许多坚梯,载于船尾,趁黑暗缓缓移至水中的城墙边,军士顺利登上城头,一举攻克。陈友谅还以为天降神兵,忙携带妻子,乘船逃往南昌。在后来的鄱阳湖大战中,刘基又多出奇计,帮助朱元璋击败了陈友谅,并将其杀死于湖中,彻底消灭了陈友谅的大汉政权。在奉韩林儿为小明王问题上,刘基与朱元璋等人的看法完全不同。朱元璋接受韩林儿的封爵,其目的是为了不招人眼,把元兵的矛头都指向韩林儿、陈友谅等人,他这样做,确实为自己赢得了发展的时间,但随着形势的推移,再尊奉韩林儿,就有害无利了。

公元1361年(元至正二十一年)1月,朱元璋在金陵中书省设座,遥拜小明王,刘基独傲立不拜。朱元璋问其故,刘基说:“韩林儿虽是韩山童(红巾军重要首领)之子,但自身并无建树,只是一个牧童罢了,且他姓韩不姓赵,却诡称宋裔。宋亡已久,人心不归,何必要假借前代年号?大丈夫要成就一番事业,必须摆脱别人的牵制。如果继续尊他的名号,将无以自立。”朱元璋当时未做什么表示,但他已深受刘基的影响。后来因救韩林儿而差点被陈友谅趁虚打败,才越加相信刘基的话。

最后,朱元璋干脆杀了韩林儿,自树一帜。这在当时看来,也是一个正确的策略。

刘基在明朝的开国中立有三件大功:一是指出正确的政治方向,即摆脱韩林儿而自树一帜,以收揽人心,威服天下;二是制定了正确的战略方针,即先攻陈友谅,后灭张士诚;三是在各个战役中屡出奇计。难能可贵的是,开国以后,他能坚持自己的一贯主张,要求“以仁治天下”。朱元璋在登基之后面对满目疮痍的世界感到一片茫然,不知所措。

就向刘基请教,刘基说:“生民之道,在于宽仁。”对于吏治的腐败,他深恶痛绝,建议朱元璋严加治理。他还仍然保持着刚正不阿的性格,对于文臣之首的李善长,他也毫不通融,不顾李善长的求情和威胁,毅然以御史中丞的身分杀死了李善长的亲信、贪污犯李彬,引起了朝野震动。

后来,他敌不住李善长的百计陷害,干脆回家闲居。

刘基极有知人之明,他深知朱元璋生性多疑。外宽内急,所以不去致身仕途,而是尽量洁身远引。一次,朱元璋想把李善长换掉,让他当丞相,刘基说:“李善长是功臣勋旧,能够调和众臣。”

朱元璋奇怪地问:“李善长多次说你的短处,你为什么总说他的长处呢?我想让您当丞相,不知意下如何?”

刘基说:“国之大事,莫大于置相,易相犹如殿之换柱,如用小柱,非折即仆,我就是这样的小柱,怎么可以换上去呢?”

朱元璋又问:“杨宪如何?”刘基说:“杨宪有当丞相的才能,却无当丞相的器量。丞相必须持心如水,不偏不倚,杨宪做不到。”

朱元璋又问:“汪广洋如何?”

刘基说:“器量更浅,胸怀更小。”朱元璋最后说:“胡惟庸怎么样?”

刘基答道:“万万不可。当丞相好比驾车,胡惟庸不仅驾不好车,还会弄得辕断轮摧。”

朱元璋还是让这几个人当了丞相,结局如何呢?杨宪因犯律被杀,汪广洋被赐死,胡惟庸谋反,其案株连之多,被杀三万人,连李善长也被连累灭族!

刘基可算有知人之明了!

胡惟庸因刘基曾在朱元璋面前贬评过自己,就怀恨在心,当了丞相之后,就诬陷刘基的儿子,也诬陷刘基占了有王气的坟地,刘基本来在家过着隐居的生活,下棋品茶,逍遥自乐,却忽然被传到京城,令其对证。虽然最后朱元璋还是把他护送回家,但他还是忧愤成疾,于公元1375年(明洪武八年)去世,享年六十五岁。

中国历史上的奇人逸士很多。

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奇人当数武王伐纣时的姜子牙了。姜子牙自己知道自己有很大的本领,但时运不来,他也无可奈何,于是就耐心等待。

他可谓事事不顺心,即使做点小买卖,老天也与他作对。一次,他借了点钱买了点面到街上去卖,没想到一阵风把面全吹跑了,弄得他血本无归。但他没有灰心,在等待时来运转,他在渭水边上钓鱼,用的是直钩,所以一条鱼也钓不到,他老婆来送饭,见他用直钩钓鱼,不禁大怒,就把鱼钩弯过来,趁他吃饭的功夫就钓了许多。姜太公见了,反把那些鱼都放到水里,并对老婆说:“我是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一切都要顺其自然,岂可勉强。”后来,连老婆都跟他离婚了,他还是在等待。一直到了80岁,周公才来到渭水边,请他出山。周公亲带车马,在他的身边一站就是半天,姜子牙终于被周公的态度所打动,出山帮助武王伐纣。

据说姜子牙不仅智谋超人,还道术精深,既能出智画计,又能掐会算,甚至可呼风唤雨,撒豆成兵。在武王伐纣的过程中立下了大功,后被封于齐,在当时,齐地是膏腴之地,鱼米之乡,又是最为经济发达的“开发区”,其享禄之厚,为百官之首。姜子牙也被尊称为太公,可谓福寿双全。

秦末汉初的张良也算是一位奇人,他奇有四处:一是散尽家财,誓为韩国报仇,寻访刺客,在博浪沙行刺秦始皇。虽未成功,但其勇烈刚毅,不能不叫人啧啧称奇。其二是他得遇奇缘,学得兵法。据说张良遇到一位老人,那老人让张良把掉在地上的鞋子给他穿上,张良照办了,老人就约他黎明在某地相会,授以兵法。张良连去两次,老人都先他而到,老人给他最后一次机会,于是,张良干脆从晚上等到黎明,根本就不回去,总算使老人满意了。老人觉得他品德甚佳,才质不凡,就授他兵法,张良从此就成为一位卓越的军事家了。这个“张良纳履”的故事,直到现在还被常常拿来教育儿童尊敬老人。其三是他屡出奇计,助刘邦脱困危、胜项羽,成为西汉的开国功臣。其四是能功成身退,不贪名利,既躲过了刘邦、吕雉对功臣的诛戮之祸,又免去了像萧何那样的屈身之辱,只是洁身远引,钻研兵法,恰像清溪湍湍,避世而流。

东汉末年的诸葛亮当然也算得是一位奇人。他躬耕隆中,不辍诗书,用他的话说,就是“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等到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见他仁德至厚、诚信可嘉,便决定辅他共图大业。诸葛亮未出隆中就三分天下,既出隆中,更东联孙吴,北抗曹魏,火烧赤壁,再取成都,终于证实了他三国鼎立的预言。但诸葛亮之奇,还不全在此处,与其他人相比。他是洞察世事偏又知其不可为而为之。他明知天下大势,三足而立,魏、吴皆不可图,但他却要实现刘备匡扶汉室、继承汉统的遗愿,不辞辛劳,六出祁山,终于鞠躬尽瘁,积劳成疾,呕血而亡。

隐居山林不足为奇,奇的是在经世济时中偏能显出其奇人逸士的本色。政坛上的奇人逸士,“兼济”与“独善”兼得,现在想来,犹令人向往不已。

大决断才能做大事

“当断不断,自取其乱”,是许多有志之士在经历了无数次的失败后总结出来的经验之谈,这条经验决不是随便说说,而是用无数人的鲜血和头颅换来的。如果对此还不理解,请看看下面的事例。

隋朝末年,天下大乱,李世民看到隋朝将要灭亡,就暗中积极准备起义。他散施财物,接济贫穷,供养门客,许多贤能的人和侠义之士都聚集到他的门下,李世民不仅名声鹊起,也为自己日后谋事建立了广泛的社会关系,积聚了大量的人才。

公元617年(大业十三年),李渊时任太原留守,李世民与早就有意造反的晋阳令刘文静密谋,劝说李渊兴举义兵,李渊在考虑了利害之后,同意了李世民的建议,将自己家族的兴亡交给了李世民。当年五月,李世民设计杀掉反对自己的太原副留守王威、高君雅二人,李渊正式宣布起义。

当时正逢阴雨连绵,李渊的军粮即将用尽,李渊与大将军府长史裴寂商议,决定暂时撤军返回太原,等准备好了再图进取。李世民听到这个消息,立即向李渊建议说:“我们本是兴大义以拯救天下百姓的,应该尽快进入京城,向天下发号施令,如果遇到了一小股敌人就撤军,恐怕跟随我们起义的人就会不相信我们,人心就会涣散,义军就会解体。

我们如果撤回太原,那仅仅保守一城之地,和贼寇又有什么两样呢?又如何保全自己?”李渊仍然采取保守的态度,不采纳李世民的意见,催促军队准备撤退。

李世民见一般的劝谏没有作用,就横下一条心,在中军帐外放声痛哭,哭声传到帐中,李渊忙把李世民召入帐中,询问他为什么要这样哭泣。李世民说:“如今,我们是为伸张大义而起兵,若前进则必能取胜,若撤退则必然导致军队离散。如果我们的军队离散在前,敌人就会乘势袭击,死亡倾刻就到眼前,因此,我万分悲痛。”听了这番话,李渊顿时醒悟过来,立即取消了撤军的命令,准备进攻。

八月已卯日,连续下了半个月的大雨停了。李渊立即率军进逼霍邑。

为了引诱宋老生出城交战,李世民带领数员将领骑马来到城下,装作察看地形部署的样子,借以激怒宋老生,诱使他出城交战。宋老生果然中计,领兵出城,背城列阵。李渊与李建成在城东列阵,与宋老生周旋交战,李世民与柴绍率军从城南冲击宋老生的军队,宋老生的军队禁不住两面受敌,阵脚大乱,四散奔逃。李渊的义军终于杀掉宋老生,攻占了霍邑。

从此以后,李渊的义军声威大振,所到之处几乎没有什么抵抗。到了河东,关中的豪杰就争相前来投奔义军。此时,李世民又请求进兵入关,夺取永丰仓,以救济穷困的百姓,并收编各路义军,借以壮大自己的力量,准备攻取京城。

这次李渊十分赞同李世民的意见,派李世民率领前军渡过黄河,先平定了渭北(渭河以北地区),三辅(指京城长安周围的京兆、左冯翊、右扶风三个郡)的官吏、百姓、豪侠之士纷纷前来投奔义军,每天有一千多人。军队在泾阳(今陕西泾阳县)驻扎时,数量已扩充到了九万多人,再加上击败刘鹞子后收编的军队,义军的力量就更加壮大了。

此后,李世民留下殷开山、刘弘基等将领驻守长安故城,自己率军前往司竹,李仲文、何潘仁、向善志等义军的首领都率军前来投奔,这样,李世民的军队又增加了十三万。不久,义军就平定京城。大业十三年十一月,李渊立代王杨侑为天子,改元义宁。

公元618年(义宁二年),李渊受禅登皇帝位,改元武德,唐朝建立。

宋朝的宰相吕端被宋太宗称为“吕端大事不糊涂”,说的就是大事有大决断。宋太宗病危,内侍王继恩等人忌恨太子英明过人,就私下里同参知政事李昌龄等打算立楚王元佐为皇位继承人。宰相吕端到宫禁中去探问皇帝的病情,发现太子不在皇帝身边,就觉察到其中有变化,马上在笏上写了“病危”两个字,命令自己身边可靠的官员请太子立即入宫侍候。

太宗死后,李皇后叫王继恩召吕端进宫。吕端预料皇位继承人的问题有变化,马上哄骗王继恩,让他领着进书阁查检太宗先前亲笔书写的册立太子的诏书,然后趁势把王继恩锁在书阁内,使他一时不能出来,这才入宫。皇后说:“皇帝已经去世了,立太子应当立长子,这是理所当然的事。”吕端说:“先帝立太子,才刚刚一年。现在天子刚刚离去,难道可以马上就违抗天子的命令吗?”于是,拥戴太子继承王位。

宋真宗登上王位,在举行登基仪式,天子座位前垂着帘帏,接受群臣的拜贺。吕端平静地站在殿下,先不拜天子,而是请求天子卷起帘帏,他上殿仔细看过,认清了确是原太子,这才下台阶,带领群臣拜见天子,高呼万岁。

南宋宋高宗建炎初年,因金兵南侵,皇帝跑到钱塘,而留下张浚在平江镇守后方。当时,汤东野听说有皇帝的赦令将到,心里对这件事感到十分怀疑,便跑去向张浚禀告。张浚听到这一消息,因为当时朝廷中很乱,立即警觉起来,说:“马上派遣懂得公务的官员前去看看,让驿站的坐骑走得慢些,让前去的官员先把诏书拿回来给我们看。”

同类推荐
  • 20几岁的竞争力:人际交往能力、学习能力和执行力

    20几岁的竞争力:人际交往能力、学习能力和执行力

    一个人没有专长很难成功,但除了专业能力,成功还要很多配合的条件,而是否具备竞争力是成功的关键。对于20几岁的年轻人来说,是否具有人际交往能力、学习力和执行力则是个人竞争力强弱的关键。本书从人际交往能力、学习力和执行力三个角度,重点阐述了20几岁的年轻人在初入职场时可能陷入的误区和应该采取的正确的心态和做法等,从而在人际沟通中游刃有余,在工作中能够不断学习,能够轻松完成上司交代的任务等。
  • 职场人士心理健康诊疗手册

    职场人士心理健康诊疗手册

    本书讲述:要想拥有良好的身体素质,首要的任务就是改变生活时间被大量的工作、应酬及出差所瓜分的情形。人们要自由支配时间,否则就不能保证睡眠、进食和运动,而这些正是摄取营养的根本。只有善于保养自己的人,心才会变得更加宽容。把握好平衡才是经营健康之道。希望大家通过本书找到健康与活力的经营之道,也祝愿大家早日走出“亚健康”的困扰,踏上健康之路!
  • 女人不可不知的人性法则

    女人不可不知的人性法则

    本书共九章,内容包括:坚强女人的快乐法则:坚强的女人能撑起自己的整片天空温柔女人的如水法则:温柔是女人的天性,男人的动力细腻女人的精致法则:细腻的女人在男人的眼中是一件艺术品气质女人的自造法则:气质是照出女人本性的一面镜子等。
  • 寻找人生的支撑点

    寻找人生的支撑点

    在决定投入某一项工作之前,先对这项工作做一个全面的了解,对自己如何在这项工作中施展才干,预先有一个整体的目标,然后就为自己的选择孜孜不倦的努力吧,你所做的这一切,都会在你今后的生活中有所回报。
  • 快乐成长的文学故事

    快乐成长的文学故事

    本丛书能够真正启迪青少年朋友心灵,激励他们成长,内容涵盖思想品德、历史文化、天文地理等,以故事的形式拓展视野,增长知识,理解学习和生活的意义,使青少年阅读后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和心灵启迪。
热门推荐
  • 巫师黎明

    巫师黎明

    “雪漫苍穹,狼啸旷野,来吧,北地的男儿,让我们饮一杯如火烈酒,拔剑迎敌!”罗利振臂高呼,下面战士们挥舞刀剑,狂呼着……本文慢爽。----如果一口气看到第二卷最新章节,将有强烈爽感。纯正的电你蛋(DND)国内版。
  • 魔法的王国

    魔法的王国

    魔法的世界充满奇幻的色彩,让每一个魔法师都向往于这个世界······
  • 生活中的人生

    生活中的人生

    主角原本是不愿学围棋的富二代,但是,一场对局改变了他
  • 玉王朝

    玉王朝

    “你是在教导我,还是在利用我?”“我拯救了你,也成就了你。”我会带你去体会一个完整的人生:少年的成长,美色的诱惑,种族的碰撞,战争的热血,阴谋的对决,强者的野心,生存或者死亡的意义。在这个世界里,强大的力量,浩瀚的知识,发达的文明,恐怖的战争机器,所有的一切,都以玉为根基。为了登上这个世界的巅峰,是否应该先把节操放进抽屉里?即便登上了这个世界的巅峰,又能否真正掌握自己的命运?欢迎来到《玉王朝》,一个世界在等你。
  • 斗战神记

    斗战神记

    五百年很漫长吗?他等了五百年,她却没有到来,直到他要走了,她依旧没有到来。他不信,她一定回来,他不愿就此离去,他不甘被他们戏耍,他要闹,像五百年前那样闹!
  • 应急管理预防、演练与自救

    应急管理预防、演练与自救

    本书共分八章,内容包括:应急管理概述、应急预案管理、应急预警机制、应急响应机制、应急演练的组织与实施、心理救援与心理干预等。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天命战世

    天命战世

    千年前,一场重大的变革改变了世界,千年后,经过了数百年的历史中空期,残存的人类终于建立了一个名为东洲的新世界。然而,在东洲世界之中,没有华丽技能,没有逆天的科技,有的只是尔虞我诈阴谋陷阱。在这个残酷的世界当中,想要活下去,那你就要比这个世界更残酷!!!
  • tfboys之花开沁花落

    tfboys之花开沁花落

    花开即花落,花开时倾城,花落则凉心…第一季·花落,已结束。第二季·花开,已开始。请多指教。第一季文笔烂,如果不想看就直接跳到第40章,第一季的概括。第二季沁儿会努力写的很棒,想说的话请看39章。感谢你的到来,我会因为你的观看而努力的。第二季请多指出不足,我会改的。花开花落,不过一世。
  • 一本很厉害的书

    一本很厉害的书

    我想说一个故事,故事就发生在一个一切由魔力构成的世界,主人公依照习俗出门历练三年,三年说长不长,却也能发生很多事,就让我们来看看这三年里会发生些什么故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