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406800000021

第21章 风俗节日(4)

1977年12月,联合国采纳了一项决议声明,联合国妇女权益和平日,在每年的某一天,服从各成员国的历史和传统。从1975年开始,联合国才将国际妇女节定为每年的3月8日。

42.教师节

9月10日是我国教师节,每到这一天,全国都会开展各种尊师重教活动。

1932年,国民党统治时期,南京、上海等地的教育家们提出了以农历六月六日为教师节的建议。不久,国民党政府同意确立农历六月六日为教师节。1938年,国民党政府教育部长陈立夫借故否定六月六日为教师节,改农历八月廿七日孔子诞辰为教师节。后因这个日子处于上课期间,有碍教学,所以又改为阳历8月27日。但这个日子处于暑假边缘,也无法过节。

1950年,周恩来总理认为教师是脑力劳动者,提议以“五一”劳动节同时作为教师节。但因“五一”是全国性的节日,活动内容很多,而教师节没有单独的活动,没有实际意义。结果,“五一”并未真正成为教师的节日。

1984年12月9日一早,《北京晚报》总编室一版编辑接到一份记者编写的倡议书,文字不多,其主要内容是倡议在全社会推动尊师重教之风,设计一个教师的节日,主要倡议人是当时任北京师范大学校长的王梓坤院士。第二天,《北京晚报》就刊出文章《王梓坤校长建议开展尊师重教月活动》。12月15日,北师大钟敬文、启功等著名学者积极响应,联合提议设立单独的教师节。

1985年1月21日,第6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9次会议作出决议,将每年的9月10日定为教师节。从此,教师节在我国正式实施。

43.六一国际儿童节

六一国际儿童节是全世界儿童的节日,也是全世界爱好和平,为争取儿童生存、健康和受教育的权利而斗争的日子。

1925年,“国际儿童幸福促进会”举行第一次国际大会,发表了有关儿童福利问题的原则以后,一些国家先后有了儿童节的规定,如美国定为10月31日,英国定为7月1日。

44.母亲节

天下最伟大的爱莫过于母爱,在母亲节这一天,给母亲献上一束花表示对母亲的祝福已成为很自然的事。为何将五月的第二个星期天定为“母亲节”呢?

母亲节1872年最早由茱丽雅提出,她建议将这一天献给“和平”,并在波士顿等地举行母亲节的集会。1907年,费城的安娜为了发起订立全国性的母亲节而活动。她说服了她母亲所属的、位于西维琴尼亚州的教会,在她母亲逝世2周年的忌日,即五月的第二个星期天,举办母亲节庆祝活动。第二年,费城人也开始在同一天庆祝母亲节。之后,安娜和支持者们开始写信给部长、企业家和政治家,要求订立全国性的母亲节,他们很成功的被接受了,因为1911年时,几乎所有的州都已开始庆祝母亲节了。威尔逊总统也在1914年发表官方声明,让母亲节成为全国性的节日,就是每年五月的第二个礼拜天这一天。

45.父亲节

父亲节是由美国人约翰·布鲁斯·多德夫人倡议建立的。

多德夫人家住华盛顿,早年母亲过世,留下了她和5个弟弟,她父亲一人挑起了生活的重担,勤苦劳作,关心子女的成长。他的父亲自己生活俭朴,却尽可能地给子女良好的物质条件。多德夫人从小在父亲的爱中长大,深深体会到父亲的善良和伟大。她长大后,就希望社会有一个向父亲表示敬意的节日。于是,她给华盛顿州政府写了一封言辞恳切的信,建议设立父亲节。州政府被她的真情所打动,便采纳了这一建议,把日期定在每年6月的第三个星期日。据说,把父亲节设定6月,是因为6月的阳光是全年中最炽热的,以象征父亲对子女的爱。随后,在社会各界人士的强烈呼吁下,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签署了建立父亲节的议会决议,使其成为全国性的节日。

目前,这个节日受到了世界许多国家民众的普遍认同。每到这一天,子女们总是向辛劳的父亲致以敬意。父亲节和母亲节的庆祝方式大致相同,只不过父亲们喜爱的礼物不是糖果而是雪茄。

46.国际护士节

5月12日,是全世界护士的共同节日。这个光荣的节日与一个伟大的名字有关,她就是弗罗伦斯·南丁格尔。

弗洛伦斯·南丁格尔为英国女护士,近代护理学和护理教育的奠基人,她1820年5月12日诞生在一个富有的英国名门之家。良好的家庭教育,培养了南丁格尔优秀的品质。1854年到1856年间,沙皇俄国与土耳其之间发生在克里米亚的战争十分残酷,双方伤亡惨重,大量的伤病员无人照顾。当时,具有医学专业知识的弗罗伦斯·南丁格尔自愿组织战地救护队,率领38名女救护队员负责伤病员的护理。在她的领导下,建立了医院管理制度,提高了护理质量,使伤病员死亡率迅速下降。1860年,弗罗伦斯·南丁格尔在英国的圣多马医院办起世界上第一所护士学校,该校培养了大批的护理工作者,为推动各国护理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南丁格尔以最高贵的奉献精神,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护理事业。

1912年,国际护士会倡议,世界各国医院和护士学校以南丁格尔的生日5月12日为国际护士节,以此纪念人类护理事业的创始人弗罗伦斯·南丁格尔。

47.男孩节和女孩节

日本的少年儿童,除了和全世界小朋友一起欢度“六一”国际儿童节外,还有他们自己民族的儿童节日。

夏历五月初五,是日本的男孩节。自公元834年,这一天也被定为日本的端午节。这一天武士们要翻晒铠甲,激励自己的尚武精神。有男孩的家庭按照习俗,在家里搭台座,摆上古代武将偶像和刀、锤、弓箭等兵器模型,以此激励男孩们的意志。大约100多年前,又出现了一种习俗,即在屋顶或院子里竖起一根高竿,竿上有三面彩旗,分别绘有3种鲤鱼形状。其中红色和蓝色的大鲤鱼象征父母,小的代表儿子。“鲤帜”上喜欢逆水遨游的鲤鱼代表了勇敢和进取精神;同时“鲤鱼跳龙门”的传统精神也在此得到彰显。

日本,当女孩生下来过第一个3月3时,爸爸妈妈就为她买来一套彩色的玩偶,分层摆在铺着大红色天鹅绒的台座上,最上边一层是天皇和皇后;第二层是宫廷侍女;第三层是5个弹琴吹奏的女艺人,第四层是左右2个丞相;最下一层是2个仆人。每一层还配有相应的小巧玲珑的家具和摆设。同时,台座上还摆有桃花、灯笼、粽子、米酒,有绿色、白色、粉红色3层的菱形米糕等等。每年的3月3日,都摆出来陈列一番,在孩子们欢乐的《雏祭歌》声中,父母向她们祝福。不过,3月3日一过,家长得迅速收起这套玩偶,以备来年再用。据说撤晚了,女儿长大了会嫁不出去;也有些父母,不愿孩子过早出嫁,迟迟不收拾玩偶。

48.圣诞树

欧美国家过圣诞节,家家都必须扎圣诞树。这一习俗的由来有众多说法

第一种说法是,古罗马人在农神节(12月17日)喜欢用绿树枝和花朵装饰神殿和自己的家。克尔特人在这些日子里,以极隆重的仪式摘槲寄生枝叶挂在家中;撒克逊人则喜欢采摘冬青、常春藤和月桂枝以作装饰。这些习俗就成为圣诞节的一种活动,并且从用单个枝叶装饰变为采摘众多枝叶而扎在一起的“圣诞树”。

另一种说法是,扎圣诞树起源于德国。日耳曼人奉橡树为圣树。每年初冬,总会有一名志愿献祭的小英雄蒙头跑在橡树前,他人用棒子猛击他的头,直至头破血流,他们认为此时灵魂已走向神的面前。公元8世纪,英国传教士温弗烈来到德国时,圣诞节前夕,温弗烈用斧子砍倒橡树,然后,他将一棵松树作了精心的装饰,建议人们把它作为快乐树,并借此取消献祭仪式。从此以后,每年到了那一夜,人们便把小松树打扮得花枝招展,这棵圣诞节的松树传遍了全世界,称之为“圣诞树”。

第3种说法是,德国宗教改革家马丁·路德有一次,在圣诞节的夜里从一个小城回家。在回家的路上,他看到山林的夜景格外迷人。为了能让更多的人了解到山林夜景的美丽,回家后,他在一棵小松树上点缀了一些烛光代表星星。以后,每年的圣诞节,信徒们便学马丁·路德的样子,在屋里布置一株圣诞树。不久,这种装饰圣诞树的风俗传遍其他国家。

还有一种说法是,圣诞树源于中古时期的德国戏剧。剧中有一棵挂满苹果的棕树象征伊甸乐园,表示“生命之树”。“乐园树”是救世主来临的象征。15世纪,每逢新年,他们都要布置“伊甸树”,还要在另一间房里布置用树木制成的三角形“圣诞塔”,上面装饰有蜡烛、星星和常青枝条。到16世纪时,“伊甸树”和“圣诞塔”就合而为圣诞树了,并逐渐演变成现代的圣诞树。

49.西方人忌讳“13”

欧美许多国家,都把“13”这个数字当成凶险不吉利的象征,非常忌讳这个数字。生活中处处避开它。门牌号码、楼层以及各种编号,大都不用13这个数字,往往以“12A”来代替“13”。甚至在每个月13日这一天,也感到惴惴不安。其中的原因来自《圣经》故事。

相传,耶稣和他的门徒在诀别前共进了最后的晚餐,其中的第13个门徒就叫犹大。他为了贪图30块银币,将耶稣出卖给当权者,并为捉拿耶稣的人带路。结果,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后来,基督教广为流传,人们憎恶犹太禁忌“13”的习俗也延续了下来。

50.抓周

“抓周”是周岁礼中一项很重要的仪式,父母在孩子刚满1周岁的那天,吃中午那顿“长寿面”之前,要在他(她)面前放上一些有代表性的东西,诸如笔墨纸砚、珍宝玩具、瓜果点心等,不予任何诱导,任其挑选,看孩子抓取何种物件,预测其一生的性情和志趣。

据史书所载,此风俗始于魏晋南北朝。《颜氏家训·风操》有述:“江南风俗,儿生一期为制新衣,盥浴装饰,男则用弓矢纸笔,女则用刀尺针缕,并加饮食之物及珍宝服玩,置之儿前,观其发意所取,以验贪廉智愚,名之为试儿。”一期,即指周岁。

当时,人们认为,如果婴儿抓弓矢,长大后习武为将;抓纸笔,长大后习文为儒;如抓珍宝服玩,则长大后贪婪爱财或玩物丧志;女婴如抓刀尺针缕,长大后即为贤妻良母。

唐宋时期,抓周已很流行,民间十分重视,仪式也很隆重。

在《红楼梦》里也曾写到这个礼仪。贾宝玉周岁那天抓了胭脂钗环,这些都是妇女用品,他父亲见了很不高兴,说他将来一定不会好好读书,会是个酒色之徒。

51.祝寿

俗话说:“有钱不做三十岁,无钱要做四十岁”,习惯上在40岁以后的整生日——逢十祝寿。祝寿也成了民间的一大习俗。

祝寿时好多寿礼都要做成桃子的样子,是长寿的象征,这与一个神话故事有关。传说西王母送汉武帝4颗吃了能长寿的仙桃,汉武帝吃后想留下桃核种在宫苑,西王母笑道:这种仙桃3000年才开花结果,凡间无法种植。《西游记》里有孙悟空偷吃仙桃、大闹蟠桃会的故事。后世一般都以桃作为能使人长寿的吉祥食品。

旧俗寿礼很繁琐,富家大摆排场。在大厅当中设寿堂,一一上供王母、寿星,摆放十大碗菜肴。亲友有的送大红寿联,有的送寿幛,通常是送糕点、桃子、蜡烛、面条。亲属中辈分小的妇女要送鞋、袜和茶糖,糖还要塑成桃子的形状。客人来拜寿,由儿孙代为还礼;如果是女客,由儿媳、孙女还礼。

现代城镇居民祝寿不再注重仪式,较为随意,大多以吃长寿面和赠送生日蛋糕表示祝贺。

52.中国结

每逢新春佳节,红色的中国结,大灯笼等已成为喜庆的象征,中国结作为中国的民间手工艺品还受到了很多外国人的喜爱。

中国结是中国特有的民间手工编结装饰品,始于上古先民的结绳记事。据《易·系辞》载:“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目契。”东汉郑玄在《周易注》中道:“结绳为约,事大,大结其绳;事小,小结其绳。”它作为一种装饰艺术始于唐宋时期。到了明清时期,人们开始给结命名,为它赋予了丰富的内涵,如:如意结代表吉祥如意;双鱼结代表吉庆有余等,结艺在那时达到鼎盛。

中国结年代久远,其历史贯穿于人类史始终,漫长的文化沉淀使得中国结渗透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纯粹的文化精髓,富含丰富的文化底蕴,成为了一种吉祥的象征。“绳”与“神”谐音,据文字记载:“娲引绳在泥中,举以为人。”又因绳像盘曲的蛇龙,中国人是龙的传人,龙神的形象,在史前时代,是用绳结的变化来体现的。“结”字也是一个表示力量、和谐,充满情感的字眼,无论是结合、结交、结缘、团结、结果,还是结发夫妻、永结同心,“结”给人都是一种团圆、亲密、温馨的美感。“结”又与“吉”谐音,“吉”有着丰富多彩的内容,福、禄、寿、喜、财、安、康无一不属于吉的范畴。

中国结的特点是,每一个结从头到尾用一根线编结而成,每个基本结又根据其形、意命名。把不同的结饰结合在一起,或用其他有吉祥图案的饰物搭配组合,就形成了造型独特、内涵丰富的传统吉祥结。

53.吉庆色

世界各国人民都有自己喜欢的颜色,我国特别偏爱红色。每逢新春佳节或操办喜事,人们总要张灯结彩,贴上大红对联,点上红蜡烛,来个“满堂红”,以表示喜庆、吉祥。其实,我国早期并不是用红色表示吉庆的。

远古时期,我们的祖先用黄色代表吉庆,也曾用过黑色和白色代表吉庆。到了汉朝,汉高祖称自己是“赤帝之子”。“赤”就是红色,从那时起,红色就成了人民崇尚的颜色。黄色,则表示尊贵,成为皇家用色的象征。

汉朝以后,我国各地崇尚红色的风俗已基本趋于一致,并一直沿袭下来。于是,红色就成了我国人民表示喜庆、吉祥的颜色。

54.中国古代的“四灵”

中国古代将麒麟、凤凰、龟和龙称为“四灵”,传说它们有灵性:“麟体信厚,凤知治乱,龟兆吉凶,龙解变化。”其实,除龟以外,另外3种都是神话中的动物,现实生活中根本不存在,但人们仍将“四灵”看做是祥瑞的标志。

同类推荐
  • 文化产业比较案例

    文化产业比较案例

    本书是中国第一部文化产业比较案例图书,为“比较文化产业学”的举旗之作。在文化产业纵深发展的中国,对文化产业进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案例比较,无论对文化产业实践还是文化产业学科建设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书精心搜罗国内外多方面文化产业比较案例,并加以深入解析,既可作为文化产业学科教材或教辅资料,又是文化产业管理者、从业者、研究者和对文化产业感兴趣的普通读者不可多得的参考书。本书分国际视域、区域比较、文化传媒、文化体验四大部分,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理论与实际相交融,对策思路与问题剖析相贯通,反面教训与正面启示相互验证,深入浅出,图文并茂,兼具较强的学理性与可读性。
  • 甘肃少数民族风俗文化

    甘肃少数民族风俗文化

    甘肃地处黄土高原、蒙古高原和青藏高原的交接处,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杂居的地方,也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甘肃历史悠久,,地形复杂,民族文化丰富,风俗独特。
  • 文化创意产业前沿路径:建构与超越

    文化创意产业前沿路径:建构与超越

    文化是识别一个民族的基因,创意是发展一个国家的动力。历史进入21世纪,在产业经济的作用下,“文化”和“创意”的结合萌生出了一种新型的产业形态——文化创意产业。2006年9月13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文化创意产业”这一概念也首次正式出现在党和政府的这一重要文件之中。
  • 中国节俗文化(大中国上下五千年)

    中国节俗文化(大中国上下五千年)

    本书以大量图片,多角度地向读者展现了中国节日文化的特点,举凡生产活动、衣食住行、人生礼仪、文化娱乐等,让读者在走进中国节日的同时,了解到流传至今的节日风俗。
  • 信赖·互惠·共生:东亚地区交流的历史与现实

    信赖·互惠·共生:东亚地区交流的历史与现实

    本书以东亚地区交流的历史变迁与发展状况为中心,分别从“19世纪中期以前的东亚地区交流”、“近代西洋殖民主义的冲击和东亚各国的关系变化”、“冷战与冷战后的东亚地区交流”三个专题,汇聚了历史学、政治学、经济学、国际关系学等专业的中日学者跨学科的讨论成果。
热门推荐
  • 相思谋:妃常难娶

    相思谋:妃常难娶

    某日某王府张灯结彩,婚礼进行时,突然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小孩,对着新郎道:“爹爹,今天您的大婚之喜,娘亲让我来还一样东西。”说完提着手中的玉佩在新郎面前晃悠。此话一出,一府宾客哗然,然当大家看清这小孩与新郎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容时,顿时石化。此时某屋顶,一个绝色女子不耐烦的声音响起:“儿子,事情办完了我们走,别在那磨矶,耽误时间。”新郎一看屋顶上的女子,当下怒火攻心,扔下新娘就往女子所在的方向扑去,吼道:“女人,你给本王站住。”一场爱与被爱的追逐正式开始、、、、、、、
  • 黄泉无归

    黄泉无归

    不记前尘,不晓来世,望断黄泉无归路。轮回往复,不知来历,不问前程,又何必只对一人念念不忘?
  • 温润如玉的你,幼稚无知的我

    温润如玉的你,幼稚无知的我

    医生,一个充满理想主义的世界;小说家,一个充满梦想的世界;演员,一种富含想象力的人生;企业家,一种现实主义的人生;这样的不同,理想与梦想的交织,两颗天上的明星,两种看似相同又不同的人生选择,让他们的命运交织在了一起......
  • 回到三国的飞虎队长

    回到三国的飞虎队长

    飞虎队的队长因为一次刺杀行动失败,导致死亡。但上天似乎不让他就自陨落。让他重生在三国。回到三国的他,在这里,他用对三国的了解。收名将,攻城略地,最后统一天下。
  • 重生之我不想再爱你

    重生之我不想再爱你

    我本为羔羊,何必再重生。而且你说现在当个女人多不容易呀,不仅要上得厅堂,下得厨房,还得要斗得小三。为啥,你不让我穿越到古代,去领略古代美男子的风资。(请原谅简介无能,请看正文)
  • 盗墓者传奇:月夜鬼吹灯

    盗墓者传奇:月夜鬼吹灯

    春秋战国时期的楚幽王死后葬在什么地方?是安徽的寿县,还是在湖南永州的九嶷山中?而他那一座沉埋于地下的王陵之中有没有藏着传说之中富可敌国的珍宝?本书讲述的就是一个盗墓者的诡异经历。明朝末年,生于乱世的山村少年风冷情,无意之中闯入了公主坟中,巧遇盗墓门下的一代宗师水天波。其后被水天波收入盗墓门下,带回九嶷山中,苦练淘沙绝技。十年之后,水天波旧病复发。为救治水天波的伤病,风冷情带领水灵闯入了神秘恐怖的楚幽王陵之中。寻求一枚可以解救水天波伤病的千年玉髓。其间经历了九死一生。楚幽王陵之中步步杀机:一击致命的追魂夺命弩。见血封侯的毒龙枪。噬魂夺命的灯芯虫。每一步行差踏错就是灭顶之灾。最终风冷情和水灵来到楚幽王的墓室之中,而那妄求长生的楚幽王最终有没有得偿心愿? 风冷情和水灵最终有没有得到那一枚千年玉髓?那传说之中富可敌国的珍宝有没有在楚幽王陵之中出现?——月夜鬼吹灯,新派盗墓奇侠小说再战江湖!
  •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本书是一部带有自传色彩的长篇小说,从主人公九死一生奔父丧开始,后追随好友吴继之在官场和商场叱咤风云,直至经商失败为止。他用日记形式把这二十年间耳闻目睹的近200个故事记录下来,内容广泛,不仅有官场,还涉及商场、洋场、科场,把中国传统的官商盘根错节的关系刻画分析得透彻明晰,是一本难得的研究世情文化的巨著。
  • 南海志

    南海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灰色行者

    灰色行者

    一刹光华现,万字情报参。生在情报组织的少年,抱着一颗探索世界的心,报考了被定性为“灰色职业”的情报师学院,开始了一段只为梦想的征程。求知的眼睛从不放过任何一个角落。学院的秘密,职业的秘密,世界的秘密,乃至身世的秘密,一切在征程中逐渐清晰。一群充满无限活力的少年少女,正用手中的匕首与短刀,雕刻着全新的蔚蓝大地。一群充满无限活力的年轻男女,正用他们的热情和行动,塑造着全新的山川河海。一群充满无限活力的情报师们,正用熊熊燃烧的光焰,创造着一个全新的世界。
  • 易烊千玺之我是你的谁

    易烊千玺之我是你的谁

    本文就是女主是一个陌生人冰山,熟人逗比的模式,而男主就是明星易烊千玺,他们两个在同一所学校,他们的故事就这样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