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406600000003

第3章 血脉亲情(2)

曾经有人讲过这样一件事:在莫斯科保卫战中,一位苏军将军准备率领部队突围,为此他不得不抛弃了一些重伤员,轻装前进。在军事上他作出的选择也许是正确决定。但是若干年后,一场政治斗争袭来,有些人便站出来指责他没有感情,在关键时刻抛弃战友逃命。由此来看,在不同的人生时刻里,人们看待同一问题也会得出不同的结论。这里面是很难确定什么是对,什么是错的。因此说人生选择从来就没有绝对的或者唯一正确的结果。

由于个人眼光不同,对待同样事物的结果和效果也会因人而异。科学要求还原事物的真实形象,强调事物自身的客观性。但人类生活恰恰需要体现人的丰富个性,强调人的自我色彩。因此说在每个人的眼里,世界都是不同的,意识中的世界也随着人生阅历不断变化。理解了这一点,那么我们再去面对生活中的争论与矛盾时,就会发现解决争议的关键在于,应当学会如何理解别人的想法,而不是固执己见。因为生活中的真理并不是唯一的,所谓争议往往只是各执己见的结果。

了解了这一层含义我们也就会明白孔子上面所讲的话的深意了。也就会明白如何去处理家庭生活中的代沟问题。

生活中,我们常会和父母意见不一致。孔子认为当我们与父母意见相左时,可以陈述自己的见解,但不要固执己见。因为现实生活中的选择往往是一种多向选择,每个人都可以有着自己的一种理解方式,所以不必强求为一。更重要的问题还在于我们能够在多大的程度上去包容和理解别人。只有我们真诚地理解了别人,也才会实现自己的价值,我们理解别人的程度将决定着我们自身世界的大小,这也是提高自我修养的必要手段。

就孝顺父母而言,意见本身不同不要紧,如何去理解父母的心意才是最重要的。理解父母的想法其实比纠正他们的行为更重要。我们大可不必笑话他们如何老套,如何不合时宜。因为将来的某一天,我们也会面临如此的境地。我们所需要反思的是我们是否能够真诚地去理解父母的世界,而不是去强行地改造他们的世界,更何况人生的真理并不是只有一种选择。这才是尊敬和孝敬父母的基础啊!

作为为人之本,孝贯穿于人类生活中,而理解与宽容则是尽孝的一贯精神。一个不能理解父母,只是固执己见的人是难以真正对父母尽孝的。因为他和父母生活在两个相互隔绝的心灵世界中,这是很尴尬、很悲哀的一件事。而要想真正理解父母还在于善于接受父母的意见,实现他们的心愿。至于这么做是否经济划算已是次要的了。别忘了,孝的根本就在于愉悦父母,而我们在父母身心愉悦的过程中,自己也获得了一种人生价值的实现和心灵的满足。所以孔子讲“又敬不违,劳而不怨”。所谓孝的意义亦由此得以体现出来。

由此我们也可以发现,家庭中的许多争吵以及由此带来的成员之间的冷漠,都是由缺乏相互间的理解和承受、过于固执自我所造成的,而其最终结果必然是相互伤害。所以孝敬父母一定要走进父母的内心世界,学会理解他们的想法。从这个角度说,天下父母本无所谓对错。

尽孝最难看脸色

【原文】

【2.8】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为政第二》)

【译文】

子夏向孔子询问孝道的含义。孔子说:“对父母和颜悦色,顺从他们的想法,让他们满意最重要,可是也最难做到。至于家里有事,子女替父母多干点活;有好酒食,先进奉给父母食用,还算不上尽孝。”

孔子对人情冷暖有着很深的认识,所以他与子夏谈论孝道时,告诫子夏不要以为替父母做点事或者弄点美味就算尽孝了。用现代话讲,就是别以为我们花钱雇个保姆来照顾老人,或者节假日送给老人一堆东西就算孝敬了。尽孝远不是那么回事。那么怎样才算是真正孝敬老人呢?孔子说“色难”又是什么意思呢?孔子的意思是说,能够一贯真诚地、和颜悦色地侍奉老人是最重要的,可也是最难做到的。

为什么真诚、和颜悦色地侍奉老人最重要呢?因为对人来说,其生活幸福与否往往最终取决于他的精神感受而不取决于他的物质享受。我们细心体会一下就可以发现,一些没钱的人往往会憧憬好的物质享受,而一些有钱的人对于物质刺激则往往渐趋麻痹。他们一个共同的特征便是都因为局限于物质享受而普遍缺乏幸福感。物质享受所带给我们的感官刺激就犹如黄粱一梦,总是使人不由自主地陷入患得患失的两难困境。而在我们身边,只要我们善于观察,我们又总可以看到一些人无论物质贫穷与富足,整天都是乐呵呵地在享受生活。就像《射雕英雄传》中的那个快乐天真、心无牵挂的老顽童一样,幸福感亦总是伴随着他们。

由此可见,精神问题是关乎人生幸福的一个大问题。只有那些精神富足的人才会始终保持快乐的心情。俗话说“好言一句三冬暖”,和颜悦色地待人自然能够使人心情舒畅、精神愉悦。这远比那些物质刺激有效持久得多。对父母尽孝尤其应该如此。孔子甚至以为这比为父母干活或提供美食更重要,因为它带给父母的是心灵上的巨大安慰与舒畅。

关于善待老人,古时有一个很有名的故事,叫做“张良三进履”。张良是汉高祖刘邦打天下时的得力重臣,一生具有传奇般的经历,如在博浪沙刺杀秦始皇就是他在青年时所为。这一事件反映了他性格中豪侠意气的一面。除此以外,张良还是一个孝敬老人的历史典范。相传张良年轻时有一次在下邳这个地方闲逛,结果在一座桥上遇见一个老人,老人经过张良面前时故意将鞋掉到了桥下,随后老人对张良说:“年轻人,下去帮我把鞋取上来吧。”张良虽然感到老人的要求有些唐突且语气傲慢,但觉得还是应当帮助老人一下,便遵照吩咐到桥下取来了老人的鞋子。老人又说:“替我穿上它吧。”于是张良又坦然地跪下来为老人穿上鞋。如此三次后,老人安然受之后大笑离去。随后又返身言道:“孺子可教也。”

由此可见,正是由于张良殷勤对待老人的做法,方才换得老人开怀一笑。如果一味计较老人的态度,使气任性,则必然是不欢而散的结局,也就谈不上孝敬老人了。据说老人后来授给张良一部《太公兵法》,张良据此辅佐刘邦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成就了历史上的一代伟业。

和颜悦色地对待父母虽然重要,但是真正做到也是很不容易的。古语云:“久病床前无孝子。”说的就是这个意思。给父母一个笑脸容易,但是在生活中处处为父母着想,每天如此就很难做到了。一些现代人在社会和自身生活双重压力下往往疲惫不堪,且充满着种种铜臭的味道,他们的情感世界逐渐变得功利和麻木,结果往往把别人作为实现自己目的的工具。于是亲情往往被物质与金钱取缔,善良与真爱的笑容便这样被埋没,由此来看,孔子说色难实在是很有道理的。

不过我们依然要说,这世上也许真的没有比真心的微笑,深情的呵护所体现出来的精神更能体现真正孝道的含义了。因为它需要人们付出真实的感情和宽容豁达的笑容以维系人类美好的情感世界,以体现人类生命的高尚意义。

钱财与亲情,哪个更重要

【原文】

【17.19】宰我问:“三年之丧,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旧谷既没,新谷既升,钻燧改火①,期可已矣。”子曰:“食夫稻,衣夫锦,于女安乎?”曰:“安!”“女安,则为之!夫君子之居丧,食旨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故不为也。今女安,则为之!”宰我出。子曰:“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

(《阳货第十七》)

【注释】

①钻燧改火:古人钻木取火,但是每个季节用于取火之木不同,故称改火。见于《周书》。

【译文】

孔子的弟子宰我问孔子:“父母去世后,需要守孝三年,这时间也太长了。君子三年不治礼乐,必然礼崩乐坏。而一年之间,便会旧谷耗尽,新谷长成,钻燧取火者也已因季节的变迁而改变出火之木。所以说守孝一年足矣。”孔子说:“那么在剩下的两年里,你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内心是否安宁自在呢?”宰我说:“心安宁。”孔子于是说:“你要是内心安宁,那你就这么做吧。君子之所以守孝三年,就是因为这段时间里内心难过,无心品味美食佳肴,乃至寝食难安。所以坚守三年。既然你内心安宁,那你就自便吧。”等宰我走出去后,孔子很生气地对其他弟子讲:“宰我实在是太没良心了。孩子生下来三年里常在父母的怀抱,备受呵护。正因为如此,父母去世后,才要守孝三年。这是天下通例。可是宰我却不干,实在是对不起父母三年的养育之恩啊!”

现代社会的发展使人类社会中许多传统的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而这种变化总是让人喜忧参半。过去人们说人生有三大乐事:金榜题名——代表着事业成功;洞房花烛——代表着生活幸福;早生贵子——代表着人丁兴旺。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些观念渐渐模糊淡化了。现代一些人似乎仍在追求所谓的事业成功,甚至希望被吹捧成为某类的明星大家,然而透过表面的浮华,我们也许更多看到的是这其中围绕物质利益所进行的残酷争夺。以至于这种动物式的求生目的使所谓的成功亦失去了它应有的人类尊严,而成为一种为了活着而使用的手段。而人类的情感世界也就在这样的动物本能式的疯狂中渐渐荒芜了,这正是许多人拥有财富却不幸福的原因。

在此影响下,一些现代人对爱情婚姻也开始表现出明显的淡化。那种生死相依、相濡以沫的恋情似乎只有停留在影视作品中,许多现代人对恋爱婚姻的理解就如同汉堡包、麦当劳和肯德基,成了典型的快餐,乃至近乎于生理本能。情感的升华反而越发成为奢侈品,因则,生儿育女就更加难以做到了。现代社会中每一个父母都明白生养一个孩子是多么艰难!从怀胎十月到长大成人,需要父母投入不计其数的金钱与精力。那是任何一个缺乏爱心的人很难做到的。反之我们甚至可以相信每一位父母都必定有着一种天使般的品格,那实在称得上是一种伟大。正因为如此,许多人对其望而却步,于是所谓的丁克家庭产生了。从这样一个角度看,为人父母者恰恰表征出一种无私的美德。

也正是在这样一种思想背景下,我们更可以深刻理解以上孔子与宰我的对话。宰我犯了两个错误:一是领受父母三年不离怀抱的无私养育之恩,却无感恩之良知,乃至在服丧期间,心安理得地享受锦衣玉食,这岂不等于是养了一个禽兽吗?真可谓狼心狗肺;二是宰我重利不重情,太过急功近利了,人家服丧期间心中悲痛得要命,茶不思、饭不想,可宰我却在那里嘀嘀咕咕地算自己的经济账,考虑什么守孝划算不划算的问题,这便有点不够厚道了。孔子气的倒不是宰我账算错了,而是他重利不重情的自私自利的卑鄙心术。

一个人对养育他的父母都如此冷漠,缺乏感情,那么他才能再高、经济再富足又有什么用呢?那只不过能说明他是一个善于谋生、毛坚爪利的聪明禽兽而已。这类家伙弄不好极可能成为社会祸害。世界历史上那些聪明绝顶、心狠手辣而又祸国殃民的角色大多如此。可悲的是,在现代社会中,人们更关注的总是所谓的聪明才智,却往往忽视人的德性培养。因此千万别忘了,现代社会中还有宰我这种人的影子。所以大家要留神,千万别养虎为患。至于家长教育孩子就更要当心了!

你是否记得父母的年龄呢

【原文】

【4.21】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里仁第四》)

【译文】

孔子说:“一个孝子应当知道父母的年龄,其意有二:一则父母高寿,可喜可贺;一则父母年老体弱,自己内心忧惧不安。”

每个人都熟识自己的生日。除了自己以外,日常生活中,在我们的记事本上也许还记着众多朋友、同学、老师、上司等其他人的生日,以便我们能够提醒自己去及时地为他们送去祝福。可见,过生日已渐渐成为一个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内容。但是我们中有许多人却不大能说得清或记下自己父母的年龄与生日。有人说,人是一个习惯于忘恩负义的动物。从以上角度看,这话虽然有些刻薄,却也算得上是有感而发了。

其实细细体会一下,我们所接受的父母的关爱才是我们一生中所经历的最丰富而又最无私的一种情感。古人说: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正是对它一种真实的写照。但是现实中当我们沐浴在这份如此丰富而无私的情感中时,我们往往变得麻木不仁,习以为常。一些人仿佛总有一种惰性,对于自己已经拥有的东西变得漠视和漫不经心,直到有一天,当行将失去的时候,才痛心疾首,追悔莫及。

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些子女在老人生前漠然处之、不胜其烦,甚至冷言冷语,而在老人死后,却痛哭流涕,悲伤不已,进而轰轰烈烈地操办丧事。这很让人费解。因为我们实在是弄不清楚这究竟是为了痛悼死者、表达自己的忏悔还是为了表彰自己,做给别人看。不管怎样,他都已永远地失去了那份真挚而无私的爱,无从找寻了。人生最大的遗憾也许莫过于此。

其实我们的许多遗憾与悔恨往往就源于自己对自身已有生活的冷漠。相反,我们对自己未曾得到的东西则总是充满渴望和关注,并且孜孜以求。这是一种很矛盾的劣根性。它使我们在不断求取外在新事物的同时,又不断失去自身所拥有的更宝贵的东西。试想一下,这世上还有比父母之爱更无私伟大的情感吗?

由此看来,孔子说“父母的年龄子女是不应该忘记的”就是在提醒每一个子女在领受父母的养育之恩和无限爱护的同时,还给父母一份真爱。因为每一个完整的人生都将经历生命中的角色更替。这是人生的四季轮回。由此每一个人也必将经历由被人爱到爱别人的过程。这是人之为人的一种基本的使命。

面对父母无私的挂恋,我们又有什么理由去冷落甚至是忽略他们呢?当我们两眼四顾茫然的时候,其实最美好的东西从不曾离开我们身边。当然我们所需要做的并不仅仅是记住父母的年龄。我们尽可以为父母的高寿而欣喜,因为世上最爱你的那个人还在,只要他还在,你便会拥有一份美好而完整的生活,不必独自面对整个世界。你便会知道在这个世界上至少有一个人对你比你自己还有信心,为此他甚至会付出整个生命来证实。

当然,每一次岁月年轮的划过都会带给我们无限的惆怅。我们眼见着父母衰老,惊惧着岁月无情,不期然便在心上涌出一道挥之不去的哀伤。于是我们所能做的便只有细数着一个个的今天。所以请记住父母的年龄,用心去关爱他们,珍惜每一个和他们在一起的日子。

同类推荐
  • 什刹海与京杭大运河

    什刹海与京杭大运河

    本书介绍了北京城市发展史、京杭大运河开通及漕运史、北京著名风景区什刹海与京杭大运河的历史关联、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对什刹海地区保护、建设、管理的成效。
  • 中国人自画像

    中国人自画像

    本书介绍了关于中国之家庭、宗教与哲学、婚姻、离婚、妇女、书面语言等方面的中国传统文化。
  • 中国传统文化常识

    中国传统文化常识

    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是一个民族发展过程中精神的内在动力。如果一个民族忽略了传统文化的传承,将意味着失去了这个民族的根;如果一个民族忽略了对下一代进行传统文化教育,这个民族的发展将失去内在的动力。中国文化既是中国各族人民的精神支柱和文化基础,也是历史、现代和未来人类共同的宝贵财富。本书内容丰富全面,涉及到思想文化、汉语汉字、姓名与称谓、礼制与职官、衣食与节日、天文与历法等各个方面的知识。
  • 信赖·互惠·共生:东亚地区交流的历史与现实

    信赖·互惠·共生:东亚地区交流的历史与现实

    本书以东亚地区交流的历史变迁与发展状况为中心,分别从“19世纪中期以前的东亚地区交流”、“近代西洋殖民主义的冲击和东亚各国的关系变化”、“冷战与冷战后的东亚地区交流”三个专题,汇聚了历史学、政治学、经济学、国际关系学等专业的中日学者跨学科的讨论成果。
  • 月锦绣,锁清秋

    月锦绣,锁清秋

    这是第一本以中国传统节日为线索,并结合最具代表性的中国古典诗词,对中国传统节日背后的深蕴文化进行唯美解读的品质读物。这是一本主题明确,风格明媚的古典诗词赏析书。以中国传统节日为经,历代经典诗词为纬,漫谈古今人事沧桑。
热门推荐
  • 一路走过的青春岁月

    一路走过的青春岁月

    从童年到校园接着走向社会,不同年龄不同的生活体验,以及各阶段的喜怒哀乐!
  • 现代大法师

    现代大法师

    正式版简介:宅男叶枫奇遇穿越而来的大魔导师,从而成为了一名正式的魔法师并加入了国家神秘部门;娱乐版简介:成为魔法师的叶枫从此过上了点烟不用火机,旅行不带矿泉水,出行全部报销,公差有人接送的愉快生活;热血版简介:为了华夏国的安全,魔法师叶枫奋战于第一线,比战火纷飞的战场更加危险的地方,这里有异能者,教会,狼人,吸血鬼,古武者,改造人类以及修真者;高大上版简介:愉快的都市生活,诡异的校园闹鬼,隐秘的西部墓穴,强大的自由联盟,神秘的魔法空间,甚至还有传说中的修真者,这些将一个接一个的进入叶枫的世界之中……真正的简介:此文无后宫,不种马,前几章可能会比较无聊,有兴趣的可以继续看下去。【此书已停更,抱歉~】
  • tfboys之校园爱恋

    tfboys之校园爱恋

    三位大小姐转到了tfboys所在的学校,和他们成为了朋友。接着又被星探发现,成为了一个新组合‘shininggirl’。慢慢地,他们由友情变成了爱情,他们的恋情会如何发展呢?敬请期待……
  • 混沌鑫

    混沌鑫

    混沌初开,天地变色。与宇宙共生的至强神器混沌鑫离奇分散,化为九块碎片散于宇宙间,没人知道它们在哪里,亦没人知道他们的威力,传闻集齐九大碎片便能成为宇宙霸主。张天宇作为宇宙中极其稀少的混沌体,试看他如何追寻混沌鑫的足迹,遇神杀神,遇魔杀魔,驰骋九界。这里没有花瓶一般的女主,上古神器赋予她们极强的光环。这里没有胆小如鼠的兄弟,在主角光环的熏陶下,他们的强势是不容置疑的。可惜我们的主角却是最低调的。力量往往隐藏于黑暗中,它不可触摸,但是能让你瞬间毙命。这是轉醒的第一本小说,不足之处请大家见谅,轉醒会为大神之光而奋斗的。
  • 杯雪:传杯·秣陵冬

    杯雪:传杯·秣陵冬

    秣陵城下,为镇江南危局,袁老大给“长车”下的命令是:“务杀骆寒!”而不知文家伏兵在侧奉的却是“斩车”之令!骆寒孤剑,竟要在两家势力间搏一个生死!
  • 哲理小语

    哲理小语

    《少男少女文摘丛书》汇集的是近年来写得最优美真切、生动感人的少男少女作品。这里有少男少女们初涉爱河的惊喜、迷惘、痛苦和走出“误区”挽手无怨的历程,有对五彩纷呈的世界特殊的感受和选择,有在升学压力之下压弯了腰的哀怨和对父辈们关于人生关于命运关于社会的认从与反叛。
  • 毛泽东诗词赏析

    毛泽东诗词赏析

    在饱受内忧外患的近代中国,顽强的中国人民经过上百年的斗争,终于重新屹立于世界的东方,而毛泽东诗词正是中国人民前仆后继反侵略、反压迫、争取自由平等的战斗号角,也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发愤图强、走向世界前列的战歌。他的诗词可以说是20世纪中国革命的一个缩影,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的瑰宝。鉴于此,我们编著了这本《毛泽东诗词赏析》。本书收录了毛泽东所创作的62首诗词以及近30幅诗词手书,这些诗词或手书大多数是经毛泽东生前同意并正式公开发表的,少数作品虽然在他生前没有发表,但是在其逝世后由人民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等出版部门正式公开发表,这就使本书收入的诗词和手书不仅十分可靠,而且具有权威性。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久祸天下:妖孽太轻狂

    久祸天下:妖孽太轻狂

    她是二十五世纪惊才绝艳的头号杀神,一朝穿越,沦为人欺人辱的叶家傻女。叶家傻女废材白痴丑颜?某个无良冷笑一声,这么说她的人都堵塞了黄泉路!抱着唯恐天下不乱的性子,明里暗里阴谋诡计层出不穷。一袭紫衣祸乱了天下,也迷了他的眼。他身份强大、妖艳邪魅、残忍狠绝,偏偏对她情有独钟。他邪肆一笑:“天下江山归你,珍宝无数归你,嗯…为夫也归你。”某女拍案而起:“小爷不要!”“那我要你!”
  • 魔念魂尘

    魔念魂尘

    十二人的相守相杀,兄弟,是最忠诚的字眼,却也是最伤人的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