勃洛恩乘着南下的列车来到了战俘营,虽然少校向她保证过,会帮她说些好话,让她不至于受到太残酷的对待。但真正到了这里,她才体会到一个战俘是多么的不易和没有尊严。战俘需要干最重的活,吃最粗劣的粮食,还要忍受看守们的狠毒行径。只要女看守们有看着不顺眼或者不顺心的事,都会借机将战俘毒打一顿。她们还会威胁女犯人,如果不安分守己的话,就将她们交给男看守,男看守们可是什么事情都做得出来的。
这样的威胁对勃洛恩来说意义不大,因为她看起来非常自觉,她的表现让女看守们十分满意。她不但老实顺从,毫无怨言,而且干活也积极出力,甚至没事的时候还会向看守们借一些有关宣扬纳粹理念的书籍。
这样令人满意的努力改造的态度自然也传到了少校的耳朵里,他主动派人找来勃洛恩。在少校的办公室里,他这样对她说:“基于你近段时间的良好表现,我决定免除对于你的劳役。现在你的面前有两个选择,可以留在看守所里当看守,或者到情报学校接受培训,然后我们会把你派出去为我们工作。你可以考虑一下再回答我。”
勃洛恩毫不犹豫地回答:“我要去接受培训。”就这样,第二天一早,她便被送到了德国东部的一所间谍学校,开始接受正规的特工训练。也许就是从这一刻开始,在别人眼里她已经发生了彻底的变化,从一名爱国者、一个挪威抵抗运动组织的成员,变成了一个叛国者、一个被人们所唾弃的德国间谍。
聪慧勤奋的勃洛恩在间谍学校的表现十分出色,她的反应很快,接受能力也极强,又认真努力,很快就掌握了各种技能,而且成绩优异。另外她自身的语言能力也不错,可以流利地讲四国语言,阅读两种文字。
这样出类拔萃的姑娘自然得到了很多男学员的注意和青睐,当然也会遭到其他女学员的嫉妒和白眼,同时还会受到上司的怀疑。这或许是不可避免的事情,因为在那些德国人眼里,勃洛恩从一名爱国者到一个叛国者的转变实在是太迅速了,他们不敢相信她是真正地要效忠于元首,而是想借机逃出去,甚至还会破坏他们的计划。对于这样的人不但不应该任用,反倒需要立即枪决。但有些人也认为,没有哪个美丽柔弱的姑娘愿意面对残酷的刑罚和生命的凋零,所以在生与死的关头作出如此选择也很正常。
关于勃洛恩的两种声音同时存在,并且争持不下,最后只好采取了折中的方案,先观察她一段时间,以摸清她加入德国情报组织的真正动机。
而这个时候,勃洛恩也遇到了属于她的爱情,她几乎是同时爱上了两个男人,或者说她在一个时间内与两个男人保持着关系,一个是和她一起接受训练的丹麦青年,另一个是这所间谍学校的负责人赫茨中校。
勃洛恩爱上丹麦青年实属正常,她是美丽多情的姑娘,他是英俊有活力的男人,想不产生异性相吸的情况都难。但是勃洛恩爱上赫茨中校不得不说令人遐思。据后来她自己承认,她跟中校的交往大多是因为自己身份上的困境,她急需寻求一个庇护。面对外界对她的猜疑,她清楚自己应该依靠一棵大树,在关键时刻力挺她,必要的时候,她也可以为此付出身体的代价。
正是基于这样的原因,勃洛恩安全地度过了在间谍学校的时光,并顺利地毕业。l944年2月,她被派到意大利执行任务。她以一个失去了丈夫的年轻寡妇的身份出现在罗马,并且很快打人上流社会的交际圈内。勃洛恩以靓丽迷人的形象穿梭于灯红酒绿之中,各种各样的男人更是如走马灯般出现在她的公寓里。而她的身份就是掩映在交际花名声的背后,去竭力地执行一个间谍该承担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