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405600000037

第37章 传说背后的神秘(3)

在佛教传说中,释迦牟尼为天上的神仙。他在降凡之前是菩萨。在释迦牟尼之前有6个菩萨降凡成佛。佛是梵语“佛陀”的简称,是“得道者”、“智者”的意思。释迦牟尼将是未来的第七位佛。有一天,他得知他托胎之时已到,便在离开天界前,召集了天神众鬼讲说佛法,并给他们介绍他的后继者弥勒(佛经说,弥勒是释迦牟尼涅槃五十六亿七千万年之后的继承者)。诸神为释迦牟尼寻访降世的国家和托胎的母体。最后,选中了古印度迦毗罗卫国,因为该国国王净饭王是印度各邦中最聪明、最勇敢的王,王后摩耶是“妇女中的珍珠,以其绝色而得中选”,她就成为了托胎的理想对象。

菩萨化作一头白象来投胎。王后在梦中感到白象用鼻子点了一下她的右身,便化为一股气进入了她的腹中,她受孕了。分娩时,王后前往迦毗罗卫城外的蓝毗尼园,她右手攀着一株无忧树的树枝而立,从右肋下生出一小儿。这小儿生下就能行走,并精通大量书卷,熟谙各种故事和道理,知道行星数目。他的父母给他取名为悉达多。

他生下的第七天,他的母亲摩耶因快乐而升天。于是他由姨母瞿昙抚养。

不久,一位老圣者看到了他,预言悉达多将成为统治天下的“转轮圣王”,若出家则成佛。他指出,悉达多身上有佛所具有的种种体相,如顶上肉髻,眉间白毫,足下千辐轮相等等。

有一天,悉达多随同父亲谒访天祠时,所有的神像都拜伏在他面前,称他是“大智慧者”。他的父亲为了打消他出家的念头,用尽了种种办法,为他建春、夏、雨季三宫,让他生活在粉黛之间,尽情享乐。成年后,他父亲又选了一位各方面都非常完美的女子与他成婚。不久,他便有了一个儿子。

有一天,悉达多出游散心,神意使他看见了老人、病人、死人。人有生老病死如同无情棒喝,提醒他富贵欢乐的虚空幻灭。他决定出家。一天夜里,他骑马出城,诸神使守城卫士皆睡大觉,城门自开。悉达多削发为僧,神为他送来隐士的衣服,从此他成为林中隐士,时年29岁。

出家后,他走苦行之路,先跟从两个沙门,后跟从五个比丘,苦行六年,身体衰弱,形同骷髅,然而一事无成,诸神也为他担心。他此时已觉得苦行无益,于是取食了一少女奉献的乳糜,并在尼莲禅河洗了个澡。与五个比丘分手后,他来到了菩提伽耶这个地方,在菩提树下开始审谛思维。爱欲之神与死亡之神恐他道成,对自己有害,便派遣众魔来侵袭。魔军的强攻和诱惑均被他战胜,他终于悟得大道,成为至上佛陀。这年,他35岁。

此后,释迦牟尼到印度各地传道,收了许多门徒,显示了许多奇迹。他80岁时,在拘尸那揭罗的双树间涅槃。火化后,许多国王来抢分舍利(佛的骨殖)。

一部分学者认为,释迦牟尼完全是传说中的神仙,是佛教中的神,历史上并无其人。他的出生,传说中说得神乎其神。至于他成婚、出家、苦修、得道、传道等,无不富于传奇色彩。他涅槃的时间也有60多种说法,远的定在公元前1027年,近的定在公元前370年,相差悬殊。对于这种生卒年代无法确定、行踪飘忽不定、生平活动既不见史籍记载又没有文物遗迹作为佐证的传说人物,要说他是真实的历史人物,是难以令人信服的。

另一部分学者认为,释迦牟尼是真实的历史人物,约生于公元前624年,死于公元前544年。佛经中关于释迦牟尼的生平记录,尽管有不少神话、传说,但也有不少历史事实,基本轮廓是可靠的。释迦牟尼的诞生地就在今尼泊尔泰米尔地区的梯罗拉柯提废墟。此处遗物很多,古印度最伟大的国王阿育王在公元前4世纪时立过纪念石柱,该柱保留至今。考古学家还在此处挖到释迦牟尼的舍利坛。佛经记载释迦牟尼结过婚也是事实。因为和尚是不许结婚的,可佛祖却结婚生子。如果佛祖只是传说,而非事实,佛经中绝不会这样写。

另外,他出家可能受当时社会上沙门思潮的影响,但一定有更深刻的内在原因。苦思得道是当时印度宗教中流行的一种说法,至今仍有影响:精神可以豁然贯通,悟得至道。从教义来看,四圣谛、八正道、十二因缘等,显然是后人引申阐述的,但教义的主要思想,可能是释迦牟尼提出的。据此,可以说历史上真有释迦牟尼其人,而且他是佛教的创始人。

多数人是相信释迦牟尼其人其事的。1956~1957年,印度还发起了纪念释迦牟尼涅槃2500年的盛大国际活动。不过,要对释迦牟尼的生平下定论尚待发现更可靠的史料。

7.圣诞节的来历之谜

每年12月25日,是全世界基督教徒的传统节日——圣诞节。很多国家和民族的人民,包括不少非基督教徒把圣诞节当做新年来过,其盛况之隆重有如我国过春节。

圣诞节,顾名思义,就是基督教耶稣诞辰纪念日。根据基督教经典《圣经》中《新约全书》的记载,当年巴勒斯坦的拿撒勒城住着一名叫玛利亚的童贞女,因被圣灵感孕,后来在耶路撒冷附近的伯利恒的一座马棚里生下耶稣。可是《圣经》的作者没有指明耶稣降生的确切日期。直到公元4世纪(354年,一说336年),罗马教会才规定12月25日为耶稣圣诞日,并且定耶稣出生的那一年为公元元年,意谓着人类从这一天开始了崭新的纪元。

罗马教会规定的圣诞节虽然为后世广泛认可与接受,却并不等于耶稣就是12月25日出生的。相反,如果详细地征诸历史资料,就会发现教会指定圣诞日所仰赖的事实依据并不十分可靠,因而救世主耶稣本人的生辰也是疑窦丛生。

首先,到底有无耶稣其人尚属历史上一大疑问。显然,《圣经》中描绘的基督耶稣降生的情景及以后的种种神迹纯系宗教传说,实不可信,那么当时是不是真有那么一个叫耶稣的人创立了基督教呢?这也无法作出肯定的回答。与传说中的耶稣同时代的犹太学者斐洛在耶稣的故乡巴勒斯坦待过一段时光,可是遍检其著述,对耶稣却只字未提,甚至没有提到基督教。另一位1世纪犹太历史学家约瑟夫写了一本《犹太人古代事迹》,其中虽有两处提到了基督耶稣,可是经后人周密考证,认定这是2至3世纪以后基督教徒抄寻此书时篡改附加上去的。其中一处完全是以一个虔诚的基督教徒的口吻赞美耶稣的,这对当时视基督教为水火的犹太教徒约瑟夫来说是根本不可能的事。就如法国启蒙大师伏尔泰所讥讽的:“迫使约瑟夫像基督徒一样地说话,该是多么荒谬的事呀”此外,公元2世纪基督教护教学者查士丁在其著作中甚至通过一位虚构的犹太教师之口说基督教徒“自己描绘出一个基督”。还有,罗马著名史学家塔西陀在《编年史》一书中提到了有某个基督被处死之事,但未说该基督姓甚名谁,何况《编年史》是1429年发现的,公诸于世之前谁也不知道是否有人做过手脚。另一位罗马史学家苏艾托尼乌斯也记述了有个自称基督的人进行煽动之事,但同样没有说他名叫耶稣。至于其他罗马作者,在他们汗牛充栋的著作中无一提及过耶稣之名。

可见,视耶稣为历史人物的证据实在太缺乏了。因此,许多学者或认为耶稣完全是一个传说人物,或认为是基督教徒神化的偶像,或认为是基督教创始人和初期传播者的集合形象。由此看来,耶稣的生辰无从考证也就不令人奇怪了。因而基督教很可能不是耶稣单独一个人创立的,而是如同恩格斯所说的那样,是悄悄地产生的。

其次,即使退一步讲,承认公元1世纪确实有一位生活在巴勒斯坦的耶稣,也无法查证其确切的出生日期。例如,英国学者卡本特在《耶稣》一书中肯定有耶稣其人,却又说一点也不能确定他的生平事迹。而圣诞节是在耶稣死后整整300年时,即直到公元354年的一本拉丁文史籍才写道:“主历元年12月25日,月望,耶稣降生。”这种说法很快就引起了争议,甚至在教会内部意见也不统一。罗马教会指定这一天为圣诞节以后,并没有马上为各地教会所接受,亚历山大教会直到公元430年才把12月25日定为圣诞节,而很多东正教会至今以1月6日为圣诞节,这一天恰好是罗马天主教会的显现节。

不仅耶稣的出生日期没有定论,就连他的生年也同样弄不清。很多学者通过对《圣经》的多年研究,认为耶稣不是公元元年出生的。不少人认为是公元前4年。梁实秋主编的《世界名人伟人传记全集》丛书中《耶稣》一书所附的年谱则把其生年定为公元前6年。还有,3世纪的教会学者德尔图良依据罗马典籍,提出耶稣应生于公元前8年。如今这一说法找到了进一步的佐证,《圣经》记载耶稣出世恰逢罗马进行户籍登记,这种登记当时每隔14年进行一次,公元前8年正是户籍登记年。

这样一来,圣诞节就变得名不副实了。圣诞节可能有另外的起源。而今多数研究者认为这一天起源于罗马帝国时期民间的传统节日——太阳神节。4世纪以前,罗马人以冬至为祭奠太阳神的节日,因为从这一天起,黑夜开始缩短,白昼开始变长,意味着太阳赐给人们的光明和温暖与日俱增,而北半球的冬至就在12月25日前后。此外,当时的罗马流行来自波斯的密司拉教,该教主神太阳神的诞辰就是12月25日。而且密司拉教的教规教义与后来的基督教颇为相似,如最后审判与天堂地狱的观念、吃圣餐、施洗礼及星期日举行宗教仪式等规定。实际上2至3世纪的基督教学者尤斯青·穆切尼克和德尔图良都曾强调过两教之间的相似之处。还有一个理由,基督教借用太阳神节为圣诞节,既可以表示耶稣的降生即太阳的再生,又可以通过民间传统节日基督教化来吸引更多的教徒。再者,12月25日乃新年在即之际,可以增添不少喜庆气氛。以上诸端,大体可以推测出圣诞节很可能起源于太阳神节,不过依然不能当做最后的结论。

8.“基督圣体包尸布”之谜

相传,耶稣基督在公元初于耶路撒冷遇难后,由十二门徒中的佼佼者约翰用细麻再加上百斤左右的酶药、沉香等香料裹着遗体,安葬在十字架旁的小园子里。第三天耶稣神奇般地复活了。基督教徒把这天定为基督教的重要节日——复活节。与此同时,耶稣包尸布却不翼而飞。

英国历史学家威尔逊认为,这块包尸布从中东的耶路撒冷失踪后,通过目前不为人知的渠道传到埃德隆(今土耳其境内的写尔法),后来传到了东罗马帝国的首都君士坦丁堡(今土耳其境内的伊斯坦布尔)。古代历史学家若劳利13世纪编著的一部著作中声称,他本人于1203年在君士坦丁堡目击过耶稣包尸布。某些十字军骑士在一个教堂里也看到过耶稣的灵布,上面确实留有耶稣遇难后的全身印迹。1205年十字军攻占君士坦丁堡时,包尸布随之失去踪影。事实上耶稣包尸布于1204年至1312年期间,一直由神殿骑士团秘密收藏着,并且受骑士们的膜拜。神殿骑士团后来被教皇克利孟特五世强行解散,包尸布也因此易手,不知去向。

1353年,耶稣包尸布突然出现在巴黎附近沙尔尼伯爵的领地里,沙尔尼伯爵不会不了解包尸布的来龙去脉,不幸的是这位伯爵很快就病故了,把包尸布突然出现的谜底也永远带进了坟墓。四年后,即1357年,这块细麻布终于在沙尔尼伯爵领地利莱教堂的祭台上公开展出。包尸布的公开展出,吸引了大批朝圣者,但却引起了天主教当地主教的严重不满。主教亨利·德·布阿吉对利莱教堂的主持人横加指责,要求停止展出耶稣包尸布,而且断言它是赝品。1389年,布阿吉的继承人波尔·德阿尔西教主在致教皇的信中郑重指出,有一位不知名的艺术家已经承认,所谓耶稣包尸布实际上是出自他手的艺术品,因此教皇克利孟特七世于1390年1月6日下达教谕,只允许在说明这块细麻布不是耶稣真正包尸布,而只是艺术品的情况下,才能向基督教徒公开展出。

但是,法国的基督徒们无视教皇的教谕,他们认为那位艺术家是在宗教裁判所的严刑拷打下,被迫承认的。萨伏依公爵路易斯把耶稣包尸布从利莱教堂转移到著名的尚贝里大教堂。1532年,尚贝里大教堂失火,耶稣包尸布经过烈火的洗礼后,更受到人们的敬仰,并随之在法国掀起了膜拜耶稣包尸布的热潮。

包尸布在法国保存了二百余年后,于1578年才被送到都灵大教堂,至今它还搁在意大利这座大教堂的祭台上,引起了世界各国科学家的种种揣测与旷日持久的争论。

1978年秋,意大利都灵市的圣奇奥瓦尼·博基斯大教堂,公开展出了这块称之为耶稣包尸布的细麻布,这是本世纪内在都灵市第3次展出,以纪念耶稣包尸布在都灵市保存400周年。罗马教皇巴维尔六世把这块细麻布视为基督史上最珍贵的圣物,许多善男信女也都虔诚地前往教堂瞻仰。为配合耶稣包尸布的展出,在都灵市还展开了题为“科学与宗教”的学术讨论会,进一步研讨耶稣包尸布的历史及其真伪问题。

所谓耶稣包尸布,是一块长4.3米,宽1.1米的细麻布,上面可以模糊地看到耶稣遇难后的形象。包尸布虽然遭受到了1532年那场大火的侵袭,但其中心部分仍然完整无损。

淡黄色的细麻布上布满了黄褐色的斑点,虽然斑点已经模糊不清,但从总体上来看,还隐隐约约呈现出完整的人体形象:手、脚、头部及躺在包尸布上人的头发。如果把包尸布挂在墙上或平摊在地上,可在布幅的左侧看到仰卧者留下的面部印迹,右侧则是受难者背部的印迹。除脸部及躯体那黄褐色的印迹外,在包尸布上还有更深的、红褐色的斑点,那是从头部、钉入钉子的双手手腕及脚的伤口中流出的血迹,两肋处还留有被长矛刺入的痕迹。这些伤痕对照福音书上有关耶稣遇难的描述,都完全吻合。

自1898年起,在社会舆论的压力下,都灵大主教终于同意让研究者对包尸布进行直接考察。于是人们对耶稣包尸布上的细节有了更详尽的了解。

研究者发现,包尸布图像上的脸型、披肩的发式及胡子都属于公元初的犹太人型,这三个细节在圣像上都得到了体现。但是中世纪时的所有圣像都没有发辫,而布上的却有发辫痕迹,因此怀疑论者否定整个图像的真实性。

进一步的观察还发现,包尸布上的人形是一个裸体形象,这与当时的习俗相悖。通行的十字架上的耶稣基督先是绘成穿着希腊长衣的受难者,继而又改画成腰间束着绷带的形象。

同类推荐
  • 关注明天的阳光(人与环境知识丛书)

    关注明天的阳光(人与环境知识丛书)

    这本《关注明天的阳光》由刘芳主编:现在,人类生活的两个世界——所继承的生物圈和所创造的技术圈——业已失去了平衡,正处于潜在的深刻矛盾中。而人类正好生活在这种矛盾中间,这就是我们所面临的危机。这场危机,较之人类任何时期所遇到的都更具有全球性、突然性、不可避免性和困惑不可知性。人类不禁会问,明天是否依然能够享受给人类带来累累果实的阳光、空气和水?明天是否依然能够在地球的臂弯里生存、生活?
  • 医学破译密码(科学探索的真相)

    医学破译密码(科学探索的真相)

    科学是人类进步的第一推动力,而科学知识的普及则是实现这一推动的必由之路。在新的时代,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为我们读者的科普教育提供了新的契机。抓住这个契机,大力普及科学知识,增强科学探索精神,这是科学普及的关键。
  • 电脑新秀

    电脑新秀

    科学是人类进步的第一推动力,而科学知识的普及则是实现这一推动的必由之路。在新的时代,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为我们青少年的科普教育提供了新的契机。抓住这个契机,大力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精神,提高青少年的科学素质,是我们全社会的重要课题。
  • 生命是什么

    生命是什么

    诺贝尔奖获得者埃尔温·薛定谔的《生命是什么》是20世纪的伟大科学经典之一。它是为门外汉写的通俗作品,然而事实证明它已成为分子生物诞生和随后DNA发现的激励者和推动者。本书把《生命是什么?》和《意识和物质》合为一卷出版,后者也是他写的散文,文中研究了那些自古以来就使哲学家困惑迷离的问题,和这两篇经典著作放在一块的是薛定谔的自传。通过对他一生的回顾和引人入胜的描述,提供了他从事科学著作的背景材料。
  • 绿色世界(地球一小时)

    绿色世界(地球一小时)

    大气污染严重,草木植被日渐被高楼和工厂覆盖,稀有物种濒临灭绝,下一个会不会就是人类?杨小川的《绿色世界》倡导人们重建美好世界,珍惜地球,珍惜我们的世界。
热门推荐
  • 幻灵魔法学院

    幻灵魔法学院

    有一个美丽的大陆叫幻灵大陆,那你有一个魔法学院,叫幻灵魔法学院。
  • 鬼脉决之寻龙探宝

    鬼脉决之寻龙探宝

    在我国这片缠绵了五千年文化的土地上,有一种以特有形式存在的人,人称淘金者。在门派与盗墓事业发展顶峰的时候,这一种类型的门派一分为二,南派与北派世代倒斗,两派一直不合。留外的老九门子弟冷锋意外发现了家族的秘密,参与到倒斗与护宝的行动中。秦岭古迹、阴山鬼城、战国遗迹、鬼沼蛇洼、雪山神殿、海底古墓;一次次惊险的旅程伴随着离奇古怪的迷局在悄然展开。等待他们的究竟是什么?青铜雕花古墓门后的究极秘密又是什么?冷锋等人能找到最后的秘密么?
  • 处变不惊(中华美德)

    处变不惊(中华美德)

    本书稿是从中华美德故事中,撷取具有处变不惊的典型事例,从立志发奋等方面述说了一个个动人的故事,以助于青少年形成正确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行为和道德意志,以滋养青少年心灵的成长。
  • 蜕变公主的复仇

    蜕变公主的复仇

    五年前,一场车祸改变了小女孩的命运。“炫哥哥,你真的不要我了吗?不要送我去国外好不好?”莫梓涵一边拉着韩铭炫一边哭着说。少年瞥过头去不再看她,过了一会说“对不起,小涵这是我爸爸妈妈的决定,对不起,我们会让你读最好的大学,五年之后你就可以回来了,那时你就能自己照顾自己了。”当时女孩只有11岁。“不要,我不要出国,我不会出国的”女孩一边哭一边说。韩铭炫带着威胁的口吻道“那你弟弟怎么办?”小涵冷笑“呵呵!我看错你了,还有我明天就去”飞机上女孩一边抹眼泪一边说“我一定会回来的,弟弟等着姐姐”男孩一边哭一边说“对不起,小涵,我现在没有能力保护你,好好照顾自己,五年我也会要自己变的更强的。”
  • 爱卿诗集·涅槃集

    爱卿诗集·涅槃集

    诗集真实地记录了2012年9月至2013年10月诗人亲身经历的三件倒霉事,一是被香港骗子伊藤礼治(化名,下同,四集诗集中所有人名皆为化名)骗掉总计近10万元,二是赴中州某地遭遇二三十名歹徒非法拘押被迫说出随身信用卡密码进而被当场盗刷17万元,三是被宁波骗子郑国华一家人骗掉20余万元。此三件事件触发进而浇灌了诗人沉睡的诗歌天才,也构成了诗人后面几部诗集的内核。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短篇小说雷池

    短篇小说雷池

    一篇描写职场经历的作品。作品主人公孙雷,林芳池。
  • 人在非洲之加纳淘金

    人在非洲之加纳淘金

    本文讲述的是作者2010年到2013年在加纳当地从事沙金挖掘的真实故事,为读者们展现一段真实的莫名其妙、不可思议、惊心动魄、异域风情的非洲故事,也为大家展现淘金的一夜暴富而后被当地政府取缔抓捕等一系列故事。将我自己亲身经历的这段挖金故事呈现给大家,保证完整讲完。
  • 徒儿,莫调皮

    徒儿,莫调皮

    十五岁前是神话,十五岁后成笑话。她,少年灵王,杀神威名响震四方。失踪归来,灵根尽毁,成为世人眼中的废人。笑话?何人敢笑,即便我云泷不能成灵修亦能大杀四方。原本以为平静到死的生活,却因收了个特别的徒儿……麻烦接连找上门,根本停不下来!话说,她那徒儿看她眼神似乎越来越不对劲……什么?要进一步升华我们的关系?徒儿,莫调皮……
  • 洛克王国之小毅

    洛克王国之小毅

    这是本人写的第一部书希望喜欢洛克的都来捧场,谢谢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