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405300000007

第7章 标准化教育,家长,你让孩子变得平庸(2)

案例二:陈放,一个从小学到初中都非常优秀的孩子,被父母视为掌上明珠。上高中了,陈放进入一所重点学校,她很想表现自己,于是她大量参加学校的各种活动,没有分配好时间,高一期中考试成绩陡然下降,父母对她的表现失望不已,态度趋于冷淡。她越想尽快赶上,却越赶不上。现在成绩中等,父母失望,她自己也丧失了信心。

我们的父母出于各种心理,总是希望孩子在任何时候,在任何方面都是最优秀的,这种心态可以理解。但是,孩子从幼儿园开始就在竞争,要想在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始终是最好的,这就好像“连中三元”一样,千年难出几回。这就出现了案例中萍萍和陈放的遭遇,一旦她们不是最好的了,受到的就是冷漠和歧视。

这种冷漠和歧视的态度,敏感的孩子能够感受得到,可能他们试图重整旗鼓,却再没有“名列前茅”,在父母看来,他们失败了;于是他们就由父母心目中的“精英”变成了平常人,更有甚者,走向自暴自弃的道路。

家长要想使孩子不从“精英”“堕落”到“平常人”,就要学会赏识和磨砺孩子。要欣赏自己的孩子取得的每一个进步,鼓励孩子跌倒了再爬起来。

同时,必须意识到,越是“精英”林立的地方,竞争就越激烈,因此,必须注意研究自己孩子的特点,看到孩子的优势和不足,实事求是地、客观地因人施教,树立孩子的自尊和自信心,激发孩子积极上进的勇气和决心。

在关心爱护孩子的同时,一定要磨炼孩子的意志,培养孩子勇于挑战困难的决心和斗志,培养孩子敢于面对失败和接受教训的勇气。

孩子在学习中怎么变“笨”了

有一幅漫画,画的是一个工匠撮出一大堆的同样泥人,画旁写着“教育”。这诙谐、生动的漫画语言给我们留下了深深的思考:没有个性的教育必然是失败的教育,社会、学校、家庭、家长、老师,再也不要进行“泥人”的批量生产了。

然而,学习永远是父母心中的主题,学习却成为许多孩子的心病,实际上,不是孩子不想学好,很多孩子都在很用功地学习,但为什么在众多家长印象中,孩子是越学越“笨”,越来越不会了呢?

案例一:小徐读小学的时候,在班级成绩总是第一,成为父母的骄傲,人前人后,逢人就夸,平时不让小徐做任何事情。小学升初中,孩子毫无悬念地考入了本市最好的中学。家长和孩子都信心百倍,希望持续小学的辉煌战果。可是在中学,小徐再怎么努力,在班上只是成绩中上。父母替孩子买了一大堆学习辅导书,小徐天天泡在题海中。父母再也不夸孩子。每逢别人问小徐的成绩,父母就觉得非常不舒服。孩子自己也丧失前进的动力,学习越来越差。父母纳闷:孩子为什么进入中学就变“笨”了。

案例二:吴兰,小学成绩优秀,而且多才多艺,能歌善舞,会拉小提琴,在比赛中曾经得过一等奖。进入初中以后,学习压力增加,父母决定让她“安心”学习,放弃各种爱好。听话的吴兰每天学习到晚上12点,早上6点起床,中午也不休息。天天埋头学习。可是“安心”学习,成绩却始终在班上排名中上,与父母的期望相差很远,吴兰加倍努力,始终不见起色。父母觉得孩子变“笨”了。吴兰自己开始多疑、失眠、心烦,而且自己厌恶自己,最后一看到书就难受,常常失眠,常常在夜晚偷偷地哭,感到只有哭才能发泄压力。

孩子真的像父母认为的那样变“笨”了吗?案例中的两个孩子本身都不错,在小学都曾经取得好的成绩,都是父母的宠儿,可是到了中学,在众多的尖子生中就显得不是那么出众,而父母却还是以小学的标准来要求孩子,只是要求孩子取得好成绩。分数成为孩子聪明和“笨”的唯一标准,教育方法不得当。以至于使孩子失去自信,成了“笨”孩子。

哈佛大学教育学教授加德纳证明,每个人至少有八种不同的智能:语言智能、逻辑数学智能、空间智能、身体动能智能、音乐智能、人际交往智能、自我认知的智能、自然智能。每个人都不会均等拥有各种智能,而是有所侧重,有所薄弱。

真正的教育,应该是发现孩子的所长,因材施教,使每一个人都成为对社会有用的快乐的人。国内外一些教育心理学家列出了孩子成长的七大需要,即:需要学习语言、需要认识环境、需要学习做人、需要认识人生、需要培养智慧、需要发展想像、需要有幽默感。

如果上述案例中两位家长多懂得一点教育常识,小徐的父母多给孩子一点鼓励,吴兰的父母帮助孩子从艺术方面去取得突破,恢复孩子的信心,估计孩子在她们心目中就不会变“笨”了。

现代教育观告诉我们,教育要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应在培养目标上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让孩子养成一种好的习惯,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这是现代人一生发展的四大支柱。

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它的各个阶段与人格的不断成熟的各个阶段是一致的。教育是非常个人化的过程,同时又是一个建设相互影响的社会关系的过程,教育应以孩子发展为本。

当前我国的教育制度,大部分地区还不可能实行小班化教育,更谈不上对孩子因人而异地授课教学。因此,针对孩子的个性特长来培养孩子的主要任务还在于家长。可惜,我们大部分家长仍然追随现有的教育体制和评判标准,一味督促孩子向分数看齐。

学生在这样的学习压力下,根本没有自己学习的主动性可言,更谈不上学习的乐趣,只能被动地接受家长和老师各种各样的“灌补”。于是学生越学越死,越学越不会学,学习笨化成了必然现象。

家长的责任就是满足孩子的需要,帮助他们学会掌握获得需要的能力,根据孩子的性格特点引导他们成长,使他们日后成为一个有用的人。

学习仅仅是一个人成长的一个方面,在科学文化的认知过程中,提倡重视理解、认识、发现、创造能力的提高,要发现并呵护孩子的良好个性,不求全责备;要重视并鼓励孩子爱好的发展,不片面追求文化分数;要鼓励引导孩子进行创造和探索,不要束缚孩子猎奇好动的天性,使教育促进孩子身心、智力、敏感、感性、审美意识、个人责任感、精神价值等方面发展,以适应现代化社会要求的“干一行、精两行、钻三行、学多行”的复合型人才。千万不能因为孩子单一的成绩高低,就否定孩子整个能力,那无疑扼杀了孩子的未来。

家庭教育的问题是一个特殊的、发展变化的、值得人们研究探讨并无法回避的问题。只要我们在教育的过程中注意孩子的心理特点,运用和遵循科学的原则,把握好家庭教育的尺度,找准家庭教育的坐标。给孩子多一点关爱,少一点溺爱;多一点欣赏,少一点讽刺;多一点指导,少一点责怪;多一点鼓励,少一点替代,孩子们一定能够健康、快乐、幸福地成长。

孩子为什么难以成才

让孩子成才,是每个家庭、每位家长的梦想。为了实现这些梦想,家长们可谓是不惜血本,从小做起,从娃娃抓起。

然而,为什么家长花费了那么多心血,最终却是好梦难圆呢?

试看我们家长培养孩子成长的方式。

案例一:一位家长,只因为朋友到家里看见九岁的小女孩手指修长,辞行的时候随口说了一句:这孩子可能有音乐天赋,说不定将来能成为一位钢琴家。这位家长马上买了一架钢琴,请上老师,让孩子学习,并规定孩子每天必须练习九个小时以上。孩子最初是喜欢,然后是忍受,接着是厌恶,干脆把钢琴弄得遍体鳞伤,最后,自己害怕父母责难而上吊自杀。

案例二:小王的父母双双下海开公司,女儿丢给姥姥带着,平时疏于管理。经过十年的打拼,终于挣得金银满钵,成为当地让人羡慕的家庭。女儿中学毕业,由于在国内考不上什么好的高中,于是父母把她送到英国留学。谁知从小在姥姥呵护下的女儿不会照顾自己,读了半年,只能悻悻而归。

为什么孩子这么难成才,为什么这么多孩子让家长失望,我们可以看到,这和父母的教育理念是分不开的,和我们的家庭教育是紧密相关的。案例一中,家长不考虑孩子的天赋和爱好,仅仅凭着一时的冲动,又不懂得如何培养孩子的爱好,结果造成终身遗憾。案例二中,父母甩手不管,错过了培养孩子的许多机会。

那么作为家长,如何让自己的孩子成才呢?

首先要打破成才观的误区。

中国的父母最突出的成才理念就是“金榜题名”,把上大学、拿高薪作为人生成功的必由之路。但中国无情的事实必然粉碎众多家庭的梦想。以2005年为例,2005年参加高考的人数创历年之最,达到867万,而当年计划招生的人数为475万,因此仍然有尽一半的人失去学习的机会。

但是,如果家长改变成才观,孩子的命运也许就会改变,他们仍然会成才。英国前首相梅杰只有初中学历,但英国选民并没有因为他学历低就拒绝选他当首相;比尔·盖茨连大学都没有读完,但并没有影响他成为世界IT界赫赫有名的重量级人物。

其次要打破传统教育观念,建立多元教育理念。

多元智能理论的最大价值就是发现和尊重每个人的优势,让每一个家长都能看到自己孩子的聪明优秀之处,并创造适合的环境加以培养成才。家长根据孩子的特点爱好,有意识地培养,孩子成才的几率就会大得多。

第三,避免错过孩子智能成长关键期。

芝加哥大学心理系教授布伦博士说,人类在四岁时的智力发展,已达成年后的50%,而八岁时更达到80%;因此人的每一项智能都有一定的年龄发展的关键期。如果在这个时期施以正确的教育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旦错过这个时期,就需要花费几倍的努力才能弥补,或者将永远无法弥补。父母要培养孩子的特长,一定不要错过最佳的学习机会。

第四,把握孩子学习的几个关键阶段。

入学6-7岁,孩子刚入学成绩都较好,关键在培养注意力、自控力、独立性和良好学习习惯。三年级九岁,孩子会出现学习成绩开始下降、情绪不稳定的现象,父母要加强学习能力的培养如注意力培养、学习习惯养成等,关注孩子非智力因素如性格问题等。初二阶段11-13岁,孩子可能厌学或逃学,而心理与生理都在变化,中小学转折及早期学习能力没有得到足够发展。另外,在这个阶段孩子容易产生自卑,家长必须及时帮助孩子矫正。高中阶段16-17岁是各种心理问题的高发期,主要是家庭、同学、社会等共同影响,家长必须多与孩子沟通,及时解决出现的问题。

让孩子成才是家长的心愿,让所有孩子成才是社会的期望,但孩子成才的前提是:他们拥有一个能够让他们成才的家庭和家长,拥有一片成才的土壤。

孩子为何如此“平庸”

教育家爱尔维修说过:人刚生下来都一样,仅仅由于环境和教育不同,有人可能成为天才,有人则变成凡夫俗子,甚至蠢材。即使再普通的孩子,只要教育方法得当,也会成为不平凡的人。

然而,许多家长望子成龙心切,最后适得其反,一个个聪颖活泼的孩子最终在不当的家教下变得“平庸”。

案例一:李清纯是某机械厂的干部,妻子逝世前叮嘱丈夫:你再苦也要让他学好啊。为了完成妻子的遗愿,他全身心地投入对孩子的家庭辅导中。最初李清纯还能以和蔼的态度对待孩子,买了大量的参考书,并且陪着孩子温习功课。可一年的努力却没有多大的效果,每次考试后出成绩的时候是父子俩最沮丧的时刻:从5年级到初二,小海的成绩一直不好,特别是上初中后,平均分上70分都成了一种奢望。

案例二:许梅和丈夫都是湖南华容县机械厂的职工。她对儿子陈康的爱几乎是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从小进行启蒙教育,提高孩子智商。陈康的确没有辜负母亲的厚望,他13岁时,就考上了大学;17岁时,又考取了中科院硕博连读研究生。然而,这样一个天才少年,却因性格障碍,不得不中断学业,给人们留下无尽的遗憾与思考。

父母的一片好心换来孩子一生的痛苦,可能望子成龙的父母们自始至终都没有弄明白,为什么花了无数的心血,结果却是害了孩子。

案例中的两个孩子,如果按照正常的教育培养,最多也就是学习成绩不好罢了,但由于家长的“热心”,反而造成他们在性格上的缺陷。

其实每个孩子都是聪明的,只是智力分布的特点和智力组合方式不同,父母只要注意发现并给予科学的训练都能导向成功,但遗憾的是由于很多家长不了解孩子特点和优势,虽然在对孩子的培养方面投入了很大财力和精力,但却未能实现家长的期望,反而有可能抺杀孩子的天赋,错过培养孩子成才的各种智能发展和学习关键期。

如何避免孩子成为“无能之辈”,使孩子顺利成才呢?

首先,父母要认识到培养孩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所谓“一年树谷,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就是这个道理。父母的耐心和信心是孩子成才、避免“平庸”必不可少的条件。

其次,遵循成长规律。

如果父母能够尽可能地将孩子的多种智力开发出来,孩子就能在各个方面表现优异。

发现孩子的智能特点,找到最适合他们的切入点,再加以可贵的耐心和信心,你的孩子就决不是“平庸”之辈。

同类推荐
  • 3-4年级,孩子成长与定型的关键期

    3-4年级,孩子成长与定型的关键期

    培养孩子最关键的就是儿童时期,尤其是孩子在读3-4年级的时候。无数事实证明,孩子在成长、成才的过程中,3-4年级是个非常重要的坎,不管是孩子的学习还是孩子的道德观念,家长的教育在这一时期都起着基础的、广泛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 赢在起跑线:帮助孩子上好小学一年级

    赢在起跑线:帮助孩子上好小学一年级

    赢在起跑线:帮助孩子上好小学一年级是在畅销书<帮助孩子上好小学一年级》的基础上进行再次创作、改良,引入更多富有时代意义具体案例和教育方法,全面仔细地为父母介绍“让孩子上好小学一年级”要做的全部工作。相信本书一定能帮助父母更有效、更出色地做好孩子的学前准备,为孩子未来的腾飞垫上第一块坚实的基石。
  • 新编孕产妇保健百科

    新编孕产妇保健百科

    本书以全新的视角,从孕前的充分准备,到孕期每一周准妈妈与胎宝宝的变化、营养“孕”味、日常护理、快乐胎教以及不适与疾病的应对,乃至分娩、坐月子、产后恢复等诸多方面进行系统、详细地诠释,以便指导准爸爸、准妈妈在各个时期采用科学的方法应对各种不同的保健问题,从而轻松地度过孕期的每一个阶段,顺利地迎接小宝宝的到来!
  • 给孩子不伤害的爱

    给孩子不伤害的爱

    哪个孩子不需要有教育素养的父母呢?每个享受幸福成长的孩子的背后都有充满爱意、平衡生活和工作的母亲;还有保持理性思考、情绪稳定的父亲。张丽珊老师坚守教育一线20年,帮助近2万名学生,弥合许多走向崩溃的婚姻。这是她专门为女性读者如何教子撰写的,全书通过一个个生动的案例和三个心理互动模式, 提出了一些令人耳目一新的教育原则和方法,理论和实践完美结合,使父母们不仅立刻获得许多有效经验,教育意识也随之改善,是一本实事求是的家庭教育典范。
  • 好习惯是养出来的

    好习惯是养出来的

    本书收录了多位父母的育子心得:基于“冯德全早教方案”。探索出婴幼儿早期识字阅读方法;面对生命负数,超越健康人,言传身教,培养出了一个优秀的孩子;残疾父亲,系着“弱在哪里补哪里”的朴实信条,一步一个脚印,培养了一个优秀的状元女儿。
热门推荐
  • 血争仙路

    血争仙路

    大千世界,万族争仙路,只为那一点点渺小的成仙希望。
  • 魔法禁忌咒:光与暗之歌

    魔法禁忌咒:光与暗之歌

    她,是来自暗夜的无名少女,因为好奇,她接受了罗丝女皇的任务,踏上了前往圣威斯的路。奇怪?为什么明明是第一次来到的地方却使她感到似曾相识?脑海中频频闪现的画面又隐藏着什么样的秘密?原来,命运之所以是命运是因为无论如何它都无法被改变。
  • 那年夕阳下的我们

    那年夕阳下的我们

    “丫头,别跑!”记得那年夕阳,顾昊轩与夏子涵在夕阳下定情,然而,还没来得及定亲,父母早已不同意,强行让他们分开。老天有眼,在隔了3年后,彼此再次相见,那时的夏子涵天天用酒来麻痹自己,而那时的顾昊轩,发现了她……
  • 板凳成长日记

    板凳成长日记

    我叫皮腾,我是个板凳,板凳球员的板凳。身高?力量?速度?我都没有。我有的,只是坚持。我会用我和我的坚持冲出板凳,赢得属于我自己的掌声!拭目以待
  • 圣剑神域

    圣剑神域

    百年前,地底的魔王费利捷思率领魔族大军,同时对地面和天空发动战争,燃起滔天战火。这时,一位人魔混血的青年挺身而出成,为了对抗魔王的勇者。之后,在勇者的带领下,兽人族、翼人族、人类团结在一起。以人类最大的王国——“圣光城”为据点,竭力阻止魔族的入侵。最终,魔族大军溃败,退回地底。魔王费利捷斯也被勇者杀死,坠入魔界的硫磺火湖中…经过了数年的短暂和平之后,人类突然背弃盟约,向兽族宣战。在征讨兽人的战斗中,人类勇者阵亡。此后,翼人族、兽族、人族开始常年不休的争斗……之后的数年,人类建立起抵御兽人与翼人的圣光城,享受着来之不易的安宁。在貌似平静的背后,新生的魔王阿卡斯,正藏匿在黑暗中,酝酿着恐怖的阴谋…
  • 来自天国的信使

    来自天国的信使

    柯梦云,一个普通的初一学生,自从她收到了一封匿名信之后,她的人生有了转折。那个林琪琪怎么那么神秘?她会不会就是送信人?那封信,为什么要给我?受众人所仰慕的八翼天使呜喵子到底有什么不为人知的秘密?一切,即将揭晓……
  • 暗黎天使

    暗黎天使

    折翼的挽歌,冰冷的心,那里封存着不堪的过去。微风轻抚过的脸庞,能否露出久违的微笑?缓缓低吟,那古老幽暗的咒语,开启生与死之间的,绝美幻境……“荒芜之地,极帝之寒,神兽之岛,地穴之潭,太阴之洞,九幽之孔,魔晶之核,守护之人,魅惑之眼,生命之灵,鲜血之印,混沌之域,深渊之境,梦魇之月,亡灵之魂,摆渡之人,三途之河,彼岸之花,荆棘之路,生灵之歌,引路之标,血色之空,忘忧之殿,双生之石,帝印之封,诅咒之子,傀儡之身,唤醒之密,记忆之中……”这便是七界广为流传的梵谕,用来稳固这古老的封印……
  • 钱农部请师本末

    钱农部请师本末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苍龙飘雪

    苍龙飘雪

    飘飘白雪下,一把苍龙剑,龙吟九天。长生?世人皆想。无数修仙之人究其一生探索,是妄想?是真实?亦或是逃避?而当漫长的追寻到达终点,所求为何,所得,又是如何?一位少年,从未知晓家的感觉,他的身上有着什么样故事?一位少女,苦苦寻找着娘亲,入蓬莱,探妖域,探寻着的是光明,还是黑暗?落寞少年左峰,精灵师妹上官婉儿,温柔师姐柳青红,飒爽暴躁镇妖谷大师姐秋雨,神秘寻亲魔域公主......是命运考验,还是捉弄?经历种种,谁是心中所爱?蓬莱仙宗,伏魔门,镇妖谷,魔域,妖域......变幻的是沧桑世事,抑或百态人心?正道何方?爱情、亲情、恩情、友情......遗憾,努力,绝望,破灭,诀别,约定......苍龙剑下,只有白雪飘飘。
  • 九龙震穹苍

    九龙震穹苍

    传说!天有九重,每一重都居住着一条龙!它们掌控天地法则,至高无上!武者!秉承天命,聚天罡,踏星路,开洞天,集太虚之力,碎九天穹苍!穹寰之下,皆蝼蚁!重生一世,他苏宁,绝不做蝼蚁!苍天王座,星辰之主,舍我其谁!!(感谢腾讯文学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企鹅群:387275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