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庄妃已经同许多朝臣打过招呼,所以多尔衮的提议一出,立即得到了许多人的响应。他们知道,要想夺得汉人的万里江山,自己人就必须要团结,每一个人都意识到,只有这样的折中方案才能稳定当前大清的局势,以便于更好地向着他们的目标迈进。虽然多尔衮仍心有不甘,可是他屈服于大局,说明他不是一个愚者。
庄妃让自己的儿子登上了皇位,虽有为自己打算之嫌,可却因此化解了大清一场因争位而带来的危机。实乃明智之举!
忍辱负重终获光明
崇德八年(1643年),只有六岁的福临继位,即顺治皇帝,哲哲皇后与庄妃便因此成为皇太后。接下来,他们便开始了夺取中原的大计。
可是中原朝廷这边忽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已经摇摇欲坠的明王朝并未等到清军入关,便已经被农民起义军所击垮。起义军领袖李自成登上帝位,宣告明朝灭亡。
正欲率兵进军中原的多尔衮见状,认为此时李自成势头正猛,不可强攻,便考虑改变战略,暂缓进攻。可是又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明朝山海关总兵吴三桂秘密向他致书,约他一同合作,攻打李自成刚刚建立不久尚立足未稳的大顺朝廷。据说,吴三桂之所以背叛自己的民族,是因为李自成不但责打其父,还霸占其爱妾陈圆圆。于是,“冲冠一怒为红颜”的故事便由此而得。
顺治元年(1644年),清军攻下了北京城,多尔衮迎顺治帝及孝庄太后等移驾北京。从此,中国进入了封建王朝的最后一个阶段,即清朝统治的阶段。
清朝入主中原后不久,顺治帝的长兄豪格便被杀害,而摄政王济尔哈朗也遭到贬官之运。这一切当然不可能是只有七岁的福临所为,做这一切的,当然是摄政王多尔衮。
多尔衮的权力不断膨胀,在朝廷中不断排除异己,大肆揽权,顺治帝也因此成了傀儡。天下人对多尔衮之名耳熟能详,却对当时的圣上反而不太清楚。多尔衮几乎已经把自己摆在了皇帝的位置上,唯一与皇帝不同的,只是一个头衔而已。
另一方面,孝庄太后也在积极地辅佐儿子管理朝政。她进行了一系列的政事安排,将朝廷诸事管理得井井有条,而且她积极地支持满汉并用。她清楚地看到,如果只用满人而放弃汉人,这个以汉人为主的江山是不可能治理得了的。同时,她还积极地教导福临,希望他在不久后能够亲领朝政,正式统管江山。
可是,她也看出了另一个严重的问题,即多尔衮的权力越来越大,若照此发展下去,迟早会成为大患。她便积极地拉拢多尔衮,不断地给予他赏赐以及语言安抚,尽量让他放松警惕,以解除福临跟大清王朝的危机。而后人有一种说法,说孝庄太后为了大清江山的稳固与发展,屈身嫁给了多尔衮。二人年龄相当,又都是当今朝廷的掌权人,再加上“兄死则妻其嫂”的习俗,便理所应当地结合到了一起。后来,顺治便称多尔衮为“皇父摄政王”,由此也表现出了孝庄的勇气与魄力。
当然,具体事实如何,现在已经无法完全考证。不过不管这场婚姻是真是假,孝庄太后对多尔衮的安抚至少让他受到了一定的限制,不但没有继续对福临施加压力,反而对母子二人有了一定的保护。因此,当时的朝廷才没有向更坏的方向发展,反而出现了比较稳定的局面。孝庄的睿智与心思在这件事中表现得很突出,这保证了大清江山向着良性的方向发展,没有出现不该有的变故。
孝庄太后之坚忍能力也开始初步显露。为大事者,此一能力当不可或缺。孝庄太后,真乃强者也!
顺治七年(1650年),正当多尔衮的摄政如日中天之时,他却忽然患病而死。至于是何种病,也有过不同的说法。至于哪种说法倒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顺治帝终于拿回了属于自己的权力,十三岁的他终于可以真正地君临天下了,一年后他开始亲政。不久后,有人告发多尔衮一直心存祸心,欲图谋篡位,于是朝廷立刻下令抄家,并废除多尔衮的一切荣衔。许多人都猜得出来,这正是孝庄太后导演的一幕。于是,多尔衮从此成了大清的罪人。不过虽然顺治帝已经亲政,但孝庄太后并未完全放手让他总揽国家的一切大事,仍然在一些事情上辅佐他,让大清向着更加稳定与强盛的方向发展。
她教导顺治帝,君当以民为本,不能恃位而骄,仍然要勤奋学习,要有远大的志向与目标。顺治帝时时聆听母后的教诲,感到受益匪浅,并且在母后的帮助下,不断地对国家进行改革,悉心地管理着朝廷政务。
清军入关后,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反清复明”的声音未间断过。清政府一直为汉人所不容,所以动乱时时发生,也在一定程度上威胁着清政权。孝庄太后面对这一状况,更加大了对汉臣的使用。她虽然看出吴三桂不会永远臣服于清政权,但为了安抚汉臣,仍然决定与他联姻;同时,她又不断地安抚平南王孔有德,并赐他女儿孔四贞许多金银,封为郡主。像这类安抚汉臣的做法还有许多,孝庄太后可以说是用心良苦。同时,她非常重视百姓的生活,在民间遭灾时,她拨了几万两银子来资助百姓,虽然这点银子算不得什么,却增加了清政府在百姓心目中的好感。她加大力度严惩贪官,减免百姓赋税,为国家的发展可以说是尽心尽力,清政权虽然并非固若磐石,但仍然不断地良性发展着。
顺治十六年(1659年),被汉人当做民族英雄的明朝名将郑成功不满当时的清廷,便在精心的策划与筹备后,开始向清廷发动攻击。不久之后,他的军队便围困了南京,整个朝廷都为之震动。顺治帝惊慌失措,认为大势已去,便欲退居关外暂避其锋。但孝庄太后立即严厉斥责了他的这种不负责任的逃避心理,大清在几代人的奋斗下才终于得以入主中原,却要被他如此轻易地抛弃,怎能不令人心寒?顺治帝深觉有理,知道自己责任重大,不该逃避,于是他便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决定御驾亲征。太后又说道,如此之举,太过轻率,若有闪失,则大清一样危矣。顺治帝知道母后所言有理,在冷静地分析与思考过后,便在北京城坐镇指挥,在太后的建议下,令大军立即开赴南京,同时南京驻军随即响应外援,内外夹击,终于将郑成功击退。此一役,又一次表现出了孝庄太后的大局意识以及运筹帷幄的能力。若没有她,或许在这一役,大清在中原已经不复存在了。
后人有一个传说,顺治十七年(1660年),顺治帝因为宠爱的董鄂妃病故,便欲出家为僧,以度残生。于是便传出了顺治帝后来在五台山落发为僧,康熙帝还几度相探的故事。后经史学家考证,出家之事应当不实,但顺治帝曾有过此念很可能是真的,而且正是孝庄悉心劝导,才终于让顺治帝打消此念,从而保得大清江山没有因此而受到影响。
在顺治帝执政的十一年里,大清不断地进步着,孝庄太后在此过程中实在是功不可没,如果没有她,就没有顺治帝跟大清的今天。正是她不断地以她的智慧与魄力来教导与影响顺治帝,才会拥有今天的一切。可惜的是,顺治帝在顺治十八年(1661年)因患天花英年早逝,年仅二十四岁。
若孝庄直接统管天下,大清恐怕会提前进入盛世!即便如此,大清的强盛时期也因为她的存在而在不久之后出现了。可是为大事者,必然要经历磨难,而在更多的磨难里,孝庄太后显出了更多的才能。
聪明果敢成就千古康熙
顺治帝的早逝,又将帝位的选择问题摆到了明面上。孝庄太后为了不让朝廷再发生因争位而导致的混乱,便当机立断立顺治帝的第三子,即八岁的玄烨为帝,即康熙帝。孝庄便相应地成为太皇太后。康熙帝相信没有人不知道,可是康熙帝在幼年甚至青年时代,却是在孝庄的辅佐下成长的。考虑到前朝发生的种种事端,孝庄在选择辅政大臣时便没有在皇亲里选,而是选了鳌拜、索尼、苏克萨哈,以及遏必隆为辅政大臣。她虽然用心良苦,却仍然未料到后来鳌拜给朝廷施加了很强的压力,差一点又一次为大清朝带来颠覆的危机。但孝庄太后毕竟不是神仙,在那时预料不到这种事情的发生也不奇怪,所以也不必把责任推到她的头上。
康熙帝年龄尚幼,于是朝臣纷纷关注孝庄太后是否垂帘听政。孝庄太后却称,康熙帝已有辅政大臣,不需要自己出面听政。于是,她便拒绝了向她提出此建议的官员。这一点,已经明显表现出了她与历史上许多为了权力不惜一切代价的后妃的不同。也正因为如此,她的德操才显得更加高尚。
孝庄太后在康熙幼年,便悉心地教导他认真学习,而康熙的聪明还在其父之上,学习起来进步非常快。孝庄还派了自己最喜欢的侍女苏嘛喇姑去照料康熙帝。她的这一切努力,都为后来康熙帝成为一代圣君打下了良好的根基。
康熙继位不久,大清朝廷便又一次出现了危机。四位辅政大臣开始不断地出现分化,形成了两个派别。鳌拜自恃是先帝的重臣,开始独断专权,挟持幼帝,不把任何人放在眼里。孝庄决定立索尼的孙女为皇后,鳌拜竟出言反对,数落其身份低下。但孝庄不为所动,而是义正词严地声明,即使身份低微,但她属满洲人之女,立为皇后有何不可!她以一副不容商量的口吻回绝了鳌拜,显示出了她的锐气。可是鳌拜却不甘心这次失败,从此以后在朝中更是飞扬跋扈,朝中之事只要他决定了,往往不通过其他任何人便擅自做主,大权独断。
康熙年龄虽小,却已经深深地感到了鳌拜对他的威胁,他不知该怎么办,便来请示祖母。孝庄太后知道多尔衮的事要在今天的朝廷上重演了,那一次她便已经费尽心力,后来还多亏多尔衮不幸病故才化解了大清的危机,可此时又出现一个鳌拜,她知道如果自己一乱,大清朝就彻底完了。于是,她只是让康熙好好听话,不必在意,只要他长大了一切就会过去。可她在心中却不断盘算着对策,等待着时机。她不断在民间减轻赋税、稳定人心,并积极招纳贤才,为的是在与鳌拜的斗争中,首先在民心上占得上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