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404700000010

第10章 冯太后(2)

献文帝的死,让朝中大臣们异常不满。他们知道献文帝之死必与冯太后有关,于是兰台御史张求心生一念,便开始联络献文帝的亲信与将士,与之合谋欲发动一场政变,废掉冯太后,以还政于拓跋家族。他们决定在天宫寺的大法会上设伏,待冯太后来拜佛之时趁机将其擒获,以完成计划。没想到冯太后消息极为灵通,没过多久便知道了这件事。她立即派人拘捕了张求,并杀死了涉案的所有人,因这次未遂政变而死的达数千人之多!冯太后眼见局势又一次出现动荡,担心于己不利,便又一次正式临朝听政,以求控制局面。

一场斗争就这样似乎并不复杂地结束了。冯太后以全胜的战绩成为这场斗争的赢家,可是她却也因此在她的一生中留下了一个最大的污点。如果不看她后来的功绩而单看此事,她便是一个活脱脱地被权欲毒害的女人的经典实例。若仅以此段经历留于后世,她的结果着实可悲。

招面首,结党羽

冯太后重新临朝听政,她准备将大权全部收归到自己手中。这一次,她决定开始用杀戮的方式巩固自己的权力。凡是有可能对自己构成威胁的人一律未得善终。她首先便从献文帝生前的同党开始,逐渐地再到拓跋宏的母亲李氏一家。

李氏之父李惠乃是南郡王,如今冯太后感觉李惠的存在是对自己不小的一个威胁,于是决定将其铲除,以绝后患。不久后,冯太后便找了一个合适的时机为李惠定下了叛国的罪名,然后名正言顺地将其处斩,同时诛灭了三族。

冯太后果断地铲除了异己,若不看她所做是否正确,单看她做事的手段,可谓干净利落,表现出了其雄才的一面。可是作为一个刚刚三十出头的女人,她却深感孤独,于是便开始寻找年轻男子供其享乐。这也难怪,年纪轻轻便成了太皇太后,现在手中又独揽大权,这权力岂非不用白不用?

但她在选择男伴时也并非只以自己淫乐为主,她也在努力发掘着其中的才干之士,在当男伴的同时,也作为自己的得力心腹。而她找到的第一个让她满意的目标,便是自称太原晋阳人的王睿。

王睿之父王桥精通天文占卜之术,而王睿自小便对此进行学习,后来被朝廷提拔为太卜中散。冯太后在临朝时,一眼便相中了长相英武伟岸的王睿。

于是,冯太后便将他召入宫来,成了自己的面首,同时不断地给他加官晋爵。当他的两个女儿出嫁时,皆按照公主的礼仪操办,大女嫁给李冲的侄子李延宾,次女嫁给李恢的儿子李华。冯太后将他这两个女儿出嫁时的规模场面都弄得非常庞大,以至于百姓们误以为是皇帝的女儿在出嫁。冯太后还时常送王睿一些财物,令他感激不已。

有一次,冯太后与孝文帝率朝廷百官和各藩宾客去虎圈观赏,却没料到因管理人员一时疏忽,有只虎忽然从圈中跳了出来,直向众人冲去。面对这样的场面,众人皆惊慌失措不知该如何是好,却见王睿手持画戟,挡在冯太后与皇帝面前,十分英勇地击退了老虎。

冯太后见状大喜,对他的勇敢与强壮感到十分赞赏,于是便对他更加器重了。就这样,王睿成了冯太后的一个得力心腹,同时得到了冯太后的重用。当然,更主要的是满足她生理上的需要,这种双方都快乐的事,何乐而不为?

李冲是冯太后的又一个选择对象。他是敦煌公李宝的儿子,他从小便心思缜密,长大后更是工于心计,所以让冯太后对他也产生了兴趣。他不像王睿那样只是做着力所能及的事表示报答,而是在精神上对冯太后进行着一定的讨好,让冯太后心里十分愉悦,便在把他当成床笫之欢的对象之余,也尽量给了他更多的财物,让本来家境贫寒的他很快富了起来。但他虽有心计,却不贪财,他将财物多半送给了朋友与亲戚,有时也送一些给寻常百姓,所以口碑甚佳。

不久,冯太后的一个小党派逐渐形成,这也为她的专权创造了更加有利的条件。但在创造这样的条件的同时,冯太后知道她集结的小党派以及养着面首的行为不会永远无人得知,而且当大臣们知道后未必会接受她的这些行为,尤其是朝中的重臣拓跋丕和游明根等人。冯太后当然会想办法让他们接受自己所做的一切,便在赐予面首们财物的同时也不断地将财物送到这些重臣的手中,不断地给予朝廷重臣恩惠,让他们感激自己,同时也尽量让这些大臣支持自己,成为自己党派的成员。

与此同时,冯太后还不断地拉拢宦官作为自己的亲信。这些宦官有不少的确有才能,她便培植了一些作为自己的心腹,给他们不断施加恩惠,让他们彻底地归附于自己。但她却并不是任其胡作非为,只要谁真的触犯了国家律法,她一定会严惩不怠。即使是让她罚过的人也是异常敬佩她的所作所为。所以许多朝代都出现的宦官为祸,在冯太后执政期间并未发生,这跟冯太后的管理手段不无关系。

正是在这样的一个冯太后遍布心腹的朝廷里,她执掌政权异常得心应手,于是朝廷也出现了一段时间的稳定,同时也为冯太后后来进行政治改革提供了有利的环境与条件。从此便可以看出,她在政治上可以算是一个高手,正是在这样的一个高手的运筹下,才有了后来国家环境一些好的改变。可是,她利用各种手段取得政权的做法到底是对还是错呢?多亏她后来成就的一番事业,成功地让世人淡忘了她的一些不良作为,才使她留下了更多的清名美誉。

坚决果断的汉化改革

北魏人属于鲜卑民族,入主中原后便将其民族的许多习俗与制度带到了中原境内。不知不觉间,九十余年过去了,而身为汉人的冯太后越来越发现北魏的一些制度并不合理,于是便大胆地对北魏制度进行改革,史称“太和改制”。

当时北魏统治下的各族人民生活得并不幸福,时常受到各级官吏的掠夺与盘剥,民不聊生,局势混乱。当北魏还是游牧民族时,他们已经习惯了这种生活方式。可当北魏统治中原之后,在这样的一个国家统治之下,各类矛盾便开始产生并且激化,各类危机也开始不断显现。文成帝与献文帝都曾期待改变这一状况,但皆未取得明显效果。冯太后亲眼见到了这一切,便下定决心,一定要将这种局面彻底改变。

一段风云史开始正式登场了!从此,冯氏在世人心目中的形象开始悄悄地发生了改变。

承明元年(476年),当有人按照北魏的规矩提议对管理太庙内献文帝神主的执事官赐予爵位时,冯太后却予以否决。她声称,此后所有先例都不作为遵循标准。众人对冯太后如此说法虽有些意外,但也只能接受。而冯太后却从此拉开了她改革的序幕。

面对北魏朝廷没有俸禄的局面,冯太后知道,若再如此下去,贪污欺诈之风便会持续不绝,日后必成国家之祸患。但如果有了汉人朝廷传统的发放俸禄制度,则会改善这一局面。于是在太和八年(484年) 六月,北魏仿效中国传统旧制下达了“班俸禄”诏书。

冯太后在诏书中规定,在原来的户调之外,每户增调布三匹、谷二斛九斗,作为发放百官俸禄的来源。内外百官,皆以官职高下定其禄次。贪赃满一匹者,处死。凡是贪婪成性、恶习不改者,一定严惩不赦!这样,法律才能显出它的效力,才能保证国家的安定局面。九月,冯太后处死了四十多位不服从她诏书内容的官员。如此坚决果断的做法,就是为了让百官知道国家之威以及新法规之严。可是当新法规实施时,也招来了不少朝臣的反对,认为这样改革容易出现混乱。冯太后便在朝上进行廷议,让百官对此进行讨论决策。高闾奏道:“若改回旧制,则贪污仍然盛行,国家这种局面不会改变,而改后则会有所突破,而且这也是中国旧制保持稳定的根本因素。”冯太后听了高闾的话,心中满意,同时也获得了许多有远见的朝臣的支持,便决定仍坚持改革,不再有变。

实行俸禄制只是一个开始,在贪污问题解决后,冯太后又发现了另一个关键性的问题,即土地山林往往被有钱人或地主给占领了,而贫苦百姓一无所有,致使许多土地白白地成为荒地,得不到开发与利用,同时许多百姓却活活饿死。于是在这样的情况下,百姓因无粮而发生暴动也就不足为奇了。

太和九年(485年) 十月,冯太后在大臣李安世的建议下,颁布了“均田令”,从而开始在社会经济方面进行重大变革。所谓“均田制”便是朝廷按照人口对无主荒田加以分配。这样一来,没有或失去土地的农民便得到了土地,流亡者也重新安了家,成为政府的编户农民,真正地做到了“耕者有其田”,让农民真正地开始了安定的生活,也充分地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

与此同时,此项制度也为国家增加了征税对象,让北魏原本落后的社会经济结构逐渐地向着先进的经济体制迈进,让北魏的统治也拥有了崭新的面貌,并且一步步走向繁荣稳定。这一制度一直沿袭到后世,北齐、北周,以及隋唐一直受到北魏改革的影响,历时三百多年。显然,冯太后主持推行的“均田制”,对北魏历史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而且也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经验。

在“均田制”实施后,冯太后又对地方基层组织宗主督护制进行了改革,建立了“三长制”。“均田制”虽然颇具成效,但若无“三长制”的实施,则“均田制”的运作也会有一定的困难。“三长制”是由大臣李冲提出的,他提议,按照汉族封建统治的一些组织的形式,重建北魏的地方基层机构,规定五家为一邻,五邻为一里,五里为一党,邻、里、党各设一长,合谓三长。三长由本乡能办事且守法又有德望者充任,负责检查户口、催征赋役、管理生产、维护治安。任三长者,可免除一至两人的官役。但此议一出,中书令郑义、秘书令高祐等数名大臣立即提出了反对意见,认为如此做法绝不会成功,但李冲及拓跋丕等却坚持此法可行。冯太后当机立断,采纳了李冲的提议,开始实行“三长制”。事实证明,这一制度确实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和进步,也巩固了国家的统治力量。

同类推荐
  • 孩子慢慢来,你要的岁月会给你

    孩子慢慢来,你要的岁月会给你

    本书最大的特点是紧贴当下教育现实,还原教育真相,让大家看到美好的教育并不复杂,有效的教育往往是朴素而简单的。作者依据经典教育学和心理学理论,以学者的严谨,对大家面临的种种教育问题进行了深入而细致的解读,并指出教育面临的种种误区,同时为读者提供出许多可操作的方法。这些故事饱含真情,文字生动,所思所感贴近家教现实,对渴望帮助孩子成功的家长有很好的启迪作用。对青少年读者有很强的借鉴和励志作用。
  • 中国古代将军传(中国古代名人传奇丛书)

    中国古代将军传(中国古代名人传奇丛书)

    历代将帅有的智勇双全,胸怀大志,驰骋疆场,所向披靡;有的精通战略战术,指挥千军万马,临敌不乱,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有的忠心耿耿,保家卫国,马革裹尸,无怨无悔;有的怀才不遇,报国无门,命途多舛,几经沉浮;有的无勇无谋,畏敌如鼠,屡战屡败,贻笑大方;有的变节投敌,屈节卖国,为后人所不耻……总之,中国的将坛,群星璀璨,灿烂辉煌。今天的读者,站在新的历史高度,应该辩证地看待这些将帅,不能以偏概全,不能将其绝对化。
  • 俾斯麦(名人传记丛书)

    俾斯麦(名人传记丛书)

    从纨绔子弟到铁血宰相,他狡猾诓骗欧洲20余载;他凭借铁血暴力三次战争一统德国,震荡欧洲格局;他独裁守旧,镇压工人运动,却又建立了世界上最早的社会保险制度;他骄傲、自负,不分敌友,却是德国近代史上最杰出的政治家和外交家。
  • 中国古代才子佳人故事(中国古代名人传奇丛书)

    中国古代才子佳人故事(中国古代名人传奇丛书)

    才子与佳人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多见诸中国古代小说,寄托着从古至今中国人的爱情乌托邦。两千年前的《诗经》,在开篇就为我们描述了男女相恋。中国古代最为人称道的爱情故事,莫过于那些才子佳人的相知与相守的感人轶事!其中: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的坚守,陆游与唐婉的凄美,无不深深感动着一代代的人!古人读书的最好境遇或许是“红袖添香夜读书”了,而茫茫凡尘能有一位红颜知己可谓人生之幸事!
  • 世纪伟人毛泽东珍闻

    世纪伟人毛泽东珍闻

    本书分为逸才毛泽东、神武毛泽东、智者毛泽东三部分,多角度展示了毛泽东一生的丰功伟绩。
热门推荐
  • 后宋慈云走国全传

    后宋慈云走国全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狗男友爱上猫女友

    狗男友爱上猫女友

    因为一个奇特的现象,让原本不在一个时空下的两人遇在了一起,原本的他们互相看不顺眼,也从未想过去了解,但在一次莫名其妙的安排下他们住在了一起,也就是因为这一次的机会,让他们互相了解了对方最真实的面貌,也从那时起两人之间的爱情萌芽渐渐的生长。但在他们之间也出现了许许多多的人,这些人让他们更加坚信了他们的决定,但到底最终他们是留下,还是离去.......
  • 不经意的美妙

    不经意的美妙

    高考的失败给了悦之巨大的打击,复读,让她重拾信心,并让她收获一段浪漫的爱情。
  • 血瞳妖女:魔皇太猖狂

    血瞳妖女:魔皇太猖狂

    她,凌璃,异瞳妖女。前世,被扔到国外自生自灭。入杀手组织体会冷暖。带着哥哥遗物以全新身份回归。从此,霸白道,战黑道,弑渣爹,灭家族……直到一条项链的出现,救赎了她……今生,她对神灵不屑一顾,拿朵冰种当宠物,找个杀神当坐骑,认个神医作师父,左手银针右手毒粉,医术毒术信手拈来!变异灵根任她开。她重归巅峰,身后有家人相扶,此生何求?却有这么一个人,前世今生不放过,妥妥一偷窥狂!他是神界魔皇,杀神无数,弑魔万千,却对一个小小人类起了兴趣……“头上三尺有神明,小东西,不要太猖狂。”某男惬意眯眼。“什么神明,我只知道,我的地盘我做主,没事儿赶紧滚!”某女一脸嫌弃。“有事……房事……”某男眼眸暗沉。“……”
  • 有点幸运

    有点幸运

    怀揣着的是梦想,一是母亲的遗愿……遇见了他和他,是幸还是不幸……
  • 惊天魔尊

    惊天魔尊

    人若惹我,我便灭他丫的;神若犯我,我便毁了他神位;美女若惹我,我便扒光她,扔床上~我是好人,我喜欢伸张正义,除恶惩奸。别问我是谁,请叫我雷锋~
  • 边伯贤你是最耀眼的阳光

    边伯贤你是最耀眼的阳光

    伯贤专线:”我爱你。”“可我不爱你。”“边伯贤你到底要怎样才肯放过我?”“别异想天开了。”“原来如此……”“别走!”“你无法阻止我。”“别开玩笑了。”“她是谁?””你管不着。“”真是好笑。“”爱情就是这样的吗?“”你想得太天真。“”你到底要怎样?““你终生只能在我这里度过。”“呵……我就这样被你毁了……”
  • 豪门冷少的金牌女友

    豪门冷少的金牌女友

    他是她不知道间隔了几层的顶头上司,而她则是办公室里一名打杂的断茶小妹!“这是我的咖啡?”“这是果汁!”“我要的是咖啡!”“咖啡喝多了对身体不好,总裁您还是改喝果汁吧!”于是这个端茶小妹,擅自作主将他要的蓝山咖啡改为可笑的果汁!他气得脸色铁青,可是又该拿她怎么办,这个让他又气又爱的小妮子!
  • 菜鸟阴阳先生

    菜鸟阴阳先生

    黑狗血是啥?为什么要咬舌尖?。。。。。。这是一个菜鸟阴阳先生到法术高人的故事,希望大家喜欢。
  • 末世系统之笑睨天下

    末世系统之笑睨天下

    淡定霸气心机女主带领悲催伪系统一统天下,称霸宇宙(?),的愉快(大雾)之路。简介无能,请自觉排队跳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