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不少学者和教育家站在时代的高峰和教育学科的前沿深刻地论述了实施美育的现实意义。如美国教育家罗恩菲德在其名作《创造力与心智的成长》中指出,现代教育背离了教育的根本,使人们丧失了认同自身与自然的能力,通过美育可以治疗这种时代疾病,使儿童的创造力与心智得到和谐的发展。罗恩菲德:《创造与心智的成长》,王德育译,湖南美术出版社1993年版,第2页。又如我国学界的曾繁仁先生在近几年一系列论述美育问题的文章中指出,建立审美的生存观可以使人以亲和系统、普遍共生的态度来对待自然、社会和自身,有效地抗击工具理性主义、市场拜物教、精神疾患、自然生态恶化等时代恶流,同时他还分析了美育由工业经济时代应试教育背景下被冷落的地位到逐步受重视并走至教育前沿的必然性,强调教育青年学会审美地生存是当代审美教育所肩负的光荣而艰巨的任务。
3.美育回归学校教育实践的展望与途径
现代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美育是不可缺少的。蔡元培在1912年就任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教育总长时发表《对于教育方针的意见》一文,其中就提出要把美育列入教育方针。蔡元培提出这一主张,是基于他对美育在教育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的深刻的认识。蔡元培的这一主张,在我们今天已经得到实现。1999年3月5日,在九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上,朱镕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有这么一段话:“要大力推进素质教育,使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这个提法,说明国家已把美育正式列入我们的教育方针。
贯彻德、智、体、美全面均衡发展的教育方针,在我们的学校教育实践中,应当使美育和德育、智育、体育互相协调,互相渗透,取得同步发展。
具体措施包括以下几点:
(1)改革教育机制与评价体系
如前所述,应试教育挤压了美育的空间,因此教育体制和高考制度的改革就成为必要。目前,由高考的性质和社会对中学教育的评价标准所决定,标准化的知识教育的主导地位尚难以改变;其次,受教育习惯和教师水平的制约,要使其他学科的教学达到审美化也只能提倡而难以实现。因而,扩大高校办学、招生自主权是主攻方向,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有些学校和有些地方对此作出了好的探索。
广州市第109中学的有些做法较好地体现了现代美育的精神,如学校要求每一个学生都起码要参加一种形式的艺术活动,并通过调整课时计划,把文化课的实际上课时间缩小11%,而增加艺术课程和开展艺术活动,以保证每一个学生都能够根据自己的爱好、兴趣,参加小提琴、手风琴、钢琴、电子琴、古筝、琵琶、笙、声乐、舞蹈、美术、书法等其中一项专门训练。为了保证学习质量,每一项艺术活动都聘请专家、教授担任指导教师。
引导学生多元化的成才目标而不是一味紧盯分数方面,广州109中学也做了探索。这个学校从美育与德育入手,引导学生重构健康的自我形象,学校把参天栋梁、盆栽小景、象牙、牛骨等作为审美对象,向学生表明:栋梁之材与盆景之材、象牙与牛骨,虽然在材料方面存在着价值差别,但是,一旦都成为艺术品,盆栽小景自有盆栽艺术的价值,牛骨雕塑作品自有骨雕艺术的价值,人们不会因为盆栽小景不是参天栋梁,因为牛骨雕塑不是象牙而抹杀它们的艺术价值。学校通过类似的活动让学生感受到在多元化的现代社会中,每一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个性才能找到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每一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个性才能发挥自己的社会价值,就好像参天栋梁可以与盆栽小景共存,牛骨作品可与象牙作品并列一样。叶昌奎、麦志强:《审美教育模式论》,广东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131页。
从中我们可以看到,放开办学自主权,让真正懂得教育、热爱教育的人去办教育,总会找到教育方法的。又比如北京市白家庄小学,在该校教学楼一层大厅里,橱窗里写着这样四句话:“一张笑脸,一声问候,一声致谢,一声道歉。”他们要以这样具体的道德要求在学生身上潜移默化,最后达到高尚的道德目标:“传承中华民族精神,做顶天立地的中国人;提高文明礼仪素养,做品质高尚的世界人。”载《东方早报》,2004年1月30日。在教学楼里,安放着钢琴,有的学生在全神贯注地按着琴键,有的学生在伴着琴声轻轻地欢快地哼着。学生们下课时间都可以来这里弹琴,钢琴不上锁,已经用了好几年,仍完好无损。
在教育评估体制上,一些省份也在采取一些措施纠正应试教育的弊端。2004年8月份,广东省率先规定缩短小学生的课时到35分钟,取消毕业统考,对学生是否合格、能否毕业由考试改为评定。2004年上海市教育工作要点出台,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便是在高中率先试行《上海市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手册》,并将制作学生档案电子文本,供普通高校录取时参考。今后的高考将不再以升学考试科目分数简单相加作为唯一录取标准,而将试行参考学生成长记录、社会实践和社会公益活动记录、体育与文艺活动记录、综合实践活动记录等其他资料,综合评价进行录取。载《东方早报》,2004年1月30日。新的《上海市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手册(高中年级试行)》就像一份学生的成长记录:不仅有学生的自我评价、社会实践和社会公益活动记录、体育与文艺活动记录等,还包括教师和同学的观察和评价、来自家长的信息、考试和测验的信息等。上海作为经济文化发达地区受现代化生存环境和国外先进教育理念的影响已经开始全面调整学生的评价标准,这是教育改革的重要一步,也是教育理念的进步,表明“智育”占统治地位的观念受到动摇,多元智能的思想正被社会认同,全面的素质教育已经开始起步。
(2)学校美育要遵循青少年的身心发展规律
学校美育主要是针对青少年、儿童,要遵循儿童、青少年的身心发展规律来开展相应的审美教育。具体来说要注意以下五点:
第一,青少年时期是生长、发育的时期,所以青少年的美育一定要注意使他们自由、活泼地生长,充满欢乐,蓬勃向上。王阳明说:“今教童子,必使其趋向鼓舞,中心喜悦,则其自进不能已”,“如草木之始萌芽,舒畅之则条达,摧挠之则衰萎。”王阳明:《王阳明全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87—88页。这是非常有道理的。
第二,青少年时期是一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时期,所以青少年的美育要注重审美趣味、审美格调、审美理想的教育。例如马克思所喜欢的文学家是埃斯库罗斯、荷马、但丁、莎士比亚、塞万提斯和歌德。据拉法格说,马克思每年要把埃斯库罗斯的原著读一遍,他恨不得把当时那些教唆工人去反对古典文化的卑鄙小人挥鞭赶出学术的殿堂。弗·梅林:《马克思传》,人民出版社1965年版,第622页。又比如列夫·托尔斯泰,俄国最负盛名的文学家、思想家和教育家,世界文化史上的巨人。童年和少年时代受过严格的贵族家庭教育,其中一项重要的内容就是经典诗歌的诵读。在他很小的时候,有一次,父亲让他读普希金的诗歌《致大海》和《拿破仑》,他立即音调铿锵地朗读了出来,这使父亲大为惊讶。父亲高兴地说:“读得好啊!”随后又把他的教父叫来,叫他又读了一遍。幼时对经典诗歌的学习培养了托尔斯泰高超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敏锐的艺术感受力。泰戈尔在五六岁时,就已经在家庭教师的指导下学习梵语经典《吠陀》。
第三,在青少年阶段,要注意有计划地组织学生更多地接受人类文化遗产的教育。人类文化遗产包括三个方面:人类自然遗产,如黄山、泰山、西湖,等等;人类物质文化遗产,如故宫、长城、颐和园,等等;人类口头的、非物质的文化遗产,如昆曲、京剧、古琴、马头琴、丝竹、剪纸、木版年画、木偶戏、皮影戏,等等。人类文化遗产,包括上述三个方面,都是美育的最好的场所,最好的教材。因为它们积累了人类几千年文化的精华(自然遗产也包含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它们是培育美好、善良、高尚的灵魂的最好的养料。在这方面,我们过去注意得不够,有大量的工作需要我们去做。
第四,美育要渗透于学校教育的全部过程。实施美育不等于开一门美育的课,或开几门艺术欣赏的课。美育应该贯穿在学校的全部教育之中。学校教育的各个环节,包括课堂教学,课外活动,以及整个校园文化,都应该贯穿美育。课堂教学,不仅限于艺术类的课程,而且语文、历史、地理、数学、物理、生物、化学、体育等课程也都应该贯穿美育。
对于一所学校(无论是大、中、小学)来说,营造一种浓厚的文化氛围和艺术氛围是极其重要的。拿一所大学来说,如果有一座小剧院和一座美术馆或博物馆,学生能经常欣赏昆曲《牡丹亭》、芭蕾舞《天鹅湖》、贝多芬的交响曲等人类艺术经典,以及看到中外艺术大师的书法、绘画、雕塑作品的展览,能经常听到国内外大学者和艺术大师主讲的各种学术讲座、艺术讲座,同时,校园里还经常有学生自己组织举办的音乐节、戏剧节、诗歌节,那么,在这种浓厚的文化气氛和艺术气氛中熏陶出来的学生就不一样了,他必定更有活力和创造力,充满勃勃生机;他必定更有情趣,更热爱人生,具有更开阔的胸襟和眼界;他必定具有更健康的人格和更高远的精神境界。
(3)用美的心灵和行为守护诗意、善良与人文理想
海德格尔曾经把诗意的生存称之为“超越”,而把缺乏诗意的生活称之为“沉沦”,这种“沉沦”的状态在我国当代教育中是严重的。在与大学生们的广泛接触中,“郁闷”是我们听到的一个频率很高的词,它反映了当代大学生最基本的日常心态,而这种现象在中学生那里要更为严重。这表明,我们的教育正面对着一个新的重大课题,就是让学生会艺术化生存。艺术化生存不仅需要良好的外部社会环境,更需要每一个生存主体拥有积极进取的自由精神,并以此等精神驱除不必要的烦恼与忧虑,坦然面对人生。
在一个家庭的门口挂着一块小木牌,上书:“进门前,请脱去烦恼;回家时,带快乐回来。”在这个家庭中,男女主人相敬如宾,两个孩子大方有礼,温馨、和谐充盈着整个屋子。女主人轻缓地告诉客人:“有一回我回家,在电梯的镜子里看到了一张困倦、灰暗的脸,一双紧拧的眉毛、烦恼的眼睛,把我自己吓了一大跳。于是,我想,当孩子、丈夫面对这样愁苦阴沉的面孔时,会有什么感觉?假如我面对的也是这样的面孔又会有什么反应?接着我想到孩子在餐桌上的沉默、丈夫的冷淡……第二天,我就写了一块方木牌钉在门上以提醒自己。结果,提醒的不只是我而是一家人,奇迹就这样出现了。而且,不仅是我们一家人,到我家的客人也都变得欢欢喜喜。”杨志刚:《带着快乐回家》,载《读者》,2003年第18期。一念之间的转换,就呈现出截然不同的世界。可见,积极而优美的心态对人的生活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幸福与快乐的心态会相互感染,当我们把美丽、快乐和幸福给予别人时,得到的也多是同样的回报,因而凡是能更多地把快乐给予别人的人,他往往也是世界上拥有最大快乐的人。当代教育工作者在很大程度上就是故事中女主人的角色,他有责任去营造能够激发青年人生活热情的环境与氛围,帮助他们摆脱消极“郁闷”的心态,以充盈的精神去开拓进取。
有一个从黄土高原来的青年大学生,他的家是常人无法想象的偏远和简陋,自然,还有贫穷。可是人们从这个青年身上,却一点儿苦难的迹象都看不到,他的西装永远那么笔挺,皮鞋永远擦得那么亮。1.75米的个头,方正的脸和直直的腰板,绝对看不出他是那个偏远贫寒窑洞里走出的青年。他只有两件可替换的衣服,应季的鞋子只有一双,他甚至连个装衣服的几十块钱的箱子都买不起,可是他却总是那么有条不紊、干干净净,把自己收拾得有模有样,而这一切都源于他母亲的影响。他的母亲经常对孩子说的一句话是:“生活可以简陋,但不可以粗糙。”她让穿着粗布衣服的孩子们在艰辛中明白什么是整洁与有序。母亲的言行让他们知道,粗劣的土地上一样可以长了美丽的花。就这样,从那个贫寒的窑洞里走出了这样有出息的孩子。式微:《精致与粗糙》,载《中国财经报》,2003年10月11日。
美的形式千姿百态,有的富丽堂皇,有的简洁优雅,也有的在贫寒中生机盎然,那位可敬的母亲与她养育的几个儿女正是用对劳动的尊重与热爱抵抗着贫穷的压迫,用生活上的整洁与有序呵护着心灵的雅韵。那位可敬的母亲成功地教会了孩子们怎样做人。
美育始终把自己的最高责任看做是诱导学生热爱生活、引导学生在现实中去开创有审美趣味的生活。这样,教师在现实生活中言行就很重要了。教师理所当然地应给予学生示范和作出榜样。这就要求我们的老师不仅要用快乐和微笑来面对学生而要有品格,有较高的精神层次和追求。懂得用爱心来润泽生命,用智慧去启迪心灵,用美与诗意来拓展学生的精神空间。
(二)艺术教育中过分技能化倾向及其改进
1.艺术教育变成新的应试教育
谈到美育当然离不开艺术教育,艺术教育自然包括相关的技能教育,但不能归结为技能教育。但在我国当前,随着人们收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在城市中,上层阶层中形成了一股艺术学习的热潮,号称6000万儿童学钢琴,与此相应在追星的效应下,艺术考试也非常火爆。各大高校的艺术招生人数也节节攀升。似乎我国的艺术审美教育与素质教育成绩斐然。然而艺术教育变成了考级。不仅钢琴有,舞蹈、书法、小提琴也都有考级。我们可以看到许多儿童在家长的逼迫和艺术培训机构下的鼓噪下,不仅花费高额的成本而且孩子的天性和身心健康也受到一定的摧残,家长也折腾的很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