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399800000255

第255章 帮左宗棠购置军火,胡雪岩商场树敌(7)

广州是八旗驻防之地,广州将军叫长善,出身满洲八大贵族之一的他他拉氏。此人很风雅,乐于奖掖后进,尤其是没有满汉的畛域之见。将军署的后花园,颇有花木之胜,长善常常邀请广州的一班少年名士作文酒之会。前年庚辰科会试,闱中由工部尚书翁同和主持,实学真才多能脱颖而出,其中广东的梁鼎芬,广西的于式枚,便常常作长善座上客,而且都点了翰林。

在广州时,张树声的儿子张华奎,亦常受长善的招邀,所以跟于式枚、梁鼎芬,还有一个文名盛于于、梁,但廪生会试不幸落第的江西人文廷式,都是极熟的朋友。这时张华奎随父到直隶总督任上,便经常进京,与于、梁、文等三人盘桓。虽说他乡遇故,旧雨情深,但张华奎却是另有企图。

原来这几年言路的势力极大,尤其是一班兼讲官的翰林,一言九鼎,连慈禧太后及恭王都不能不听,这班人就是“清流”,其中最有名的四个人,号为“翰林四谏”。于式枚、梁鼎芬虽是翰林后辈,但文名久著,所以亦常与清流有往还,而张华奎便是凭借了于、梁的关系,得以上交张佩纶、盛昱这一班响当当大清流。

这张华奎是个举人,年纪虽轻,人很能干,而且赋性谦和可亲,加以“北洋公所”积存的“公款”很多,凡是应酬京官,无不可以报销,使得张华奎越发长袖善舞。清流们集会,不论是在松筠庵,还是“畿辅先哲寺”,或者陶然亭、崇效寺这些名胜之处,乃至于八大胡同“相公”的下处,筵宴所需,都是他来备办,有事需要奔走联络,张华奎更是义不容辞,因而得了个“青牛腿”的外号。

“青牛”是清流的谐音。民间家家有“青牛图”,春为东、东为木、木色青,所以“青牛”也就是春牛。画春牛图时,头、身、角、耳、腹、尾、胫、蹄,部位分明,因而好事者,用青牛的各部分,来形容清流中人,牛头是同治皇帝的师傅李鸿藻,他门下两张——张之洞、张佩纶是牛身、牛腹。也有人说,李鸿藻是驱牛的勾芒神,张佩纶才是牛头,因为他头上的一对角厉害不过,凡被触及,必受巨创。

张华奎因为替清流效奔走之劳,所以名之为“腿”,但也有人说,他连“清流腿”都不够资格,只是“清流靴子”为“清流腿”服务而已。

不管是“清流腿”还是“清流靴子”,张华奎很受人瞩目是事实。不过因此而引起了李鸿章门下的敌视,认为他“图谋不轨”,第一是因为他常巴结翁同和,而翁同和一向是与李鸿章不睦,同时清流多为北派领袖李鸿藻门下,而翁同和是南派巨擘,对政事的见解,一向是有差异的;第二,张华奎拼命拉拢清流,显然是在为他父亲培养声名,目的是想取李鸿章而代之。

这些加油添酱的谗言,不断传到合肥,在“闭门读礼”的李鸿章不由得也动了疑心。他的一班徒党,因而开始谋画逐张迎李之计,不久便找到了可乘之机。

原来张佩纶满腹经纶,颇有用世之志,张华奎便向他父献计,仿照当年左宗棠奏调袁葆恒来提高本人声望的办法,不妨奏调张佩纶“帮办北洋事务”,专门督办水师。张树声同意以后,张华奎极力向张佩纶游说,那时北洋的水师,已拥有好几艘铁甲兵轮,规模壮阔,前程无量,张佩纶怦然心动,终于同意了。

于是天津、保定等处,很快地传出消息,还说张佩纶帮办北洋军务后,将大加整顿,“四道八镇”,一律要参。直隶总督属下,有四名道员,八名总兵,总兵驻防之地称为“镇”,四道八镇便是直隶文武官员的经制,当然全部都是李鸿章所派的。

不道在此要紧关头,张树声父子一则操之过急,二则不明京朝掌故,以至于走错了一步。原来封疆大吏,准许奏调京官到省任职,但不准奏调翰林,这个禁例在乾隆年间更为严格。因为翰林如兼日讲起居注官,随侍在皇帝身边,一言一动,无不深知,而且有机会看到各种奏章,参与国家机密,如为疆吏所奏调,便有泄密之虞,因而有此厉禁。到得洪杨以后,禁例虽不如以前之严,但第一要看请奏调的人,够不够分量;第二,要看奏调的时机,是否确有需要。当年左宗棠是封侯拜相的勋臣,奏调袁葆恒总理粮台,又有正当大举西征,用兵深资倚赖的理由,自然容易照准。如今张树声的资格远不如左宗棠,且亦非军务所必需,因而请奏调张佩纶的折子一到军机处,竟奏旨驳斥。这一下不但张树声以封疆大吏碰这个硬钉子,大伤威望,张佩纶的面子更加难看。

照张佩纶的想法,他应该是“诸侯之上客”,张树声应该北面以师礼相事,如今答应帮办北洋军务,已嫌委屈,张树声果然有心延揽,应该设法疏通军机,用“特旨”派他到北洋,才够面子。如今上谕中责备张树声“冒昧”,确是太冒昧了。

李鸿章一系的北洋官僚,看到张树声碰钉子,自然高兴,又听说张佩纶对张家父子有不满的表示,更是大喜过望,认为挑拨离间的良机,决不可失。恰好张树声上奏的那天有“考差”——两榜出身的京官,须经考试合格,才能放出去当乡试主考,一任考官,所得可以维持一两年的生活,所以绝少有人放弃考差,但张佩纶因为有丧服在身,不能派任考官,考差自然不必参加。这个原故,外人不会知道,因而别有用心者,就可以造他一个谣言,说他故意避考,在家等待准为张树声所请的上谕,以便走马上任。这个中伤的谣言,传布很快也很广,张佩纶的清誉大损,不免恼羞成怒,自然是迁怒到张家父子身上。

“丰润学士的气量小是大家都知道的,他一定会复仇,张振轩弄巧成拙,直督一定保不住。”沙一心说,“现在只是在找一个可以让李合肥夺情回任的理由,这个理由一找到,张振轩就要交卸。”

这段内幕,对胡雪岩很有用,原以为李鸿章即会回任,也是父母之丧二十七个月以后的事。不过只要有理由,随时可以回任。照此看来,左宗棠想驱逐李鸿章在两江的势力,应该加速推行才是。

其时沙一心的瘾已过足,便由胡雪岩陪着到湘云老四妆阁中,飞觞醉月地闹了一回酒,沙一心起身告辞,余客亦知胡雪岩与古应春第二天一早要陪左宗棠巡视制造局,都说要走。只有林茂先在湘云老四那里“借干铺”。

“沙一心这个人很有用,”在归途中,胡雪岩对古应春说,“你以后不妨跟他多联络联络,他对淮军及北洋的情形很熟,有事可以请他打听。”

“我的原意就是如此。小爷叔放心好了,我会安排。”

巡视防务

江南制造局在上海县城外,濒临黄浦江的高昌庙,本来是一片荒地,自从曾国藩奏请设制造局以后,人烟日起,造一条石子马路,东通县城南门。不过左宗棠这天仍旧是在天后宫行辕前面下船,沿黄浦江直达制造局的专用码头,制造局的总办,候补道李勉林用他的绿呢大轿,将左宗棠接到大堂,然后引见属员,一一参谒。接下来请示:先看哪一处?

“先看船坞吧!”左宗棠说,“我去年陛辞出京,上头特别交代,洋防要紧,要我分外留意。制造局的船坞,规模虽不及福建,到底是中国第二个造船厂,能人尽其用、地尽其用、物尽其用,对洋防亦颇有裨益。”

这一段开场白,便有些教训的意义,李勉林听入耳中,当然不很舒服,脸上不免有尴尬之色,见此光景,胡雪岩便在一旁替李勉林说好话,总算将场面圆过来了。

船坞中乱糟糟一片,看不出一个名堂来,左宗棠只好问了:“彭宫保整年巡阅长江海口,江防、洋防的形势,周览无遗,写信给我,以兵船不敷调度为虑,说至少要添造小火轮十号,照我看,十号亦还不够,最好再能仿造新式快船五艘,你看你这里能不能造?”

“小火轮能造,新式快船,限于机器,力所不逮。”“那么,造小火轮每一号要多少钱呢?”“这要估起来看。”

话又有些碰僵了,幸好左宗棠没有在意,只问:“要多少日子才能估得出来?”

“估价欲求精确,还得找福建船政局,他们那里图说全备,材料的行情也比较准。大人如果决意要造,局里马上派人到福建,大概有一个月的工夫,细账就可以出来了。”

“好!请你马上就办。”船坞旁边就是枪炮厂,左宗棠对这里很感兴趣,因为西征得力就在器械精良,尤其是对洋枪,他已经很内行了,但看得多,用得多,洋枪如何制成,却还是初次见识,所以从炼钢厂看起,每一部门都看得很仔细。

最后到了检验处,附设有个靶场,乒乓乒乓地声音很热闹。左宗棠一踏了进去,坐在高凳上的一个老头子跳了下来,躲到一边,李勉林便喊:“姚司务,见见左大人!”

这姚司务面红似火,发白如银,一双眼一大一小,大的那只右眼,炯炯有神,手臂亦是一粗一细,侔不相伦。左宗棠平生阅历甚富,看过不少异人,一看这姚司务形相古怪,不由得便加了几分注意。

等姚司务磕过一个头起身,李勉林便看着左宗棠说:“这姚司务是制造局一宝,不管什么枪,经他手里出去的,‘准头’一定好。”

“喔,”左宗棠对军械的兴趣最浓,当下抬起头来,看了一下问,“这就是你验枪的所在?”

“是。”李勉林代为回答。“怎么验法?”

“说起来大人恐怕不信,他只是瞄一眼、开一枪就知道了。”“这倒是神乎其技了。”左宗棠欣然说道,“我倒要见识见识。”“是。”李勉林转脸对姚司务说,“你演练演练给大人看。”姚司务似乎很木讷,连一声“是”都不会答应,只点一点头去掇开那张高凳,意思是站着验枪。

“不,不!”左宗棠急忙阻止,“你照平常一样。平常坐着,现在还是坐着。”

姚司务不敢答应,仍旧须李勉林说一声:“你照大人的吩咐。”姚司务这才又将高凳搬回原处,踩着凳上所附的踏级,坐了上去。

他面前是用墙砌出来的,狭长的一条弄堂,尽头处是个六个同心圆的靶子,中心弹痕累累,姚司务便大声喊道:“换个靶!”

枪靶后面有人在照料,顿时换了新靶。左宗棠看他左面摆着两个长木箱,右面又有两个大箩筐,里面乱堆着枪枝。长木箱中是刚修好的枪,有个人在照管。

“来!”听得姚司务这一声,那人便取一枝枪,抛了上去,姚司务左手接住,交到右手,眯起眼睛看了一下,便即听得“砰”地一声,接着又听得“彭”地一声,那枝枪已为他扔在前面那个箩筐里了。

左宗棠根本没有看清楚,他是如何单手在扣扳机,不过新靶上正中红心有个小洞,却看得很清楚。

听这时又是“砰砰彭彭”好一阵,有的枪丢在外面箩筐,有的枪丢在里面箩筐,不过外面少,里面多。

“是这样,”李勉林为左宗棠解释,“丢在外面的,没有修好,拿回去重修,丢在里面的,是修好了的。”

左宗棠有些不大相信,“就这么看一眼、放一枪,就能听得出来?”他说,“似乎有点不可思议。”

“是!是有点不可思议。不过确实如此。”“我倒有点不明白。”左宗棠便趁空隙喊道,“姚司务!姚司务!”

那姚司务纹风不动,恍若未闻,李勉林赶紧又解释:“他重听,耳鼓让枪声震坏。平时说话,只看人的嘴。”接着,他走上前去,拍一拍姚司务的身后,让他下来。

“姚司务,”左宗棠问,“你今年多大?”“六十六岁。”

“你玩枪玩了多少年了?”姚司务屈指算了一下:“四十八年。”

左宗棠也在心里略为算了一下说:“这么说,你在道光年就干这一行了?”

“是。”“你跟谁学的?”

“先是德国人,后来是英国人。”“喔!”左宗棠问,“你说德国的枪好,还是英国枪好?”“德国。”听这一说,左宗棠便回身去看,胡雪岩知道是找他,便从一大堆官员中挤上前去。“雪岩,”左宗棠问道,“福克来了没有?”

“没有。”胡雪岩问,“大人有什么吩咐?我马上告诉他。”“我是要找一枝‘温者斯得’的枪——”“呃,”胡雪岩答说,“我已经分派给新兵,在用了。”“好、好!拿一枝来。”这枝枪交到姚司务手里,问他见过没有?答说没有。不过他只略为看了一下,便转开一个螺丝,接着一样一样拆了下来,不过几分钟的工夫,一枝新枪成了一堆零件。

这显出真工夫来了,左宗棠不能不服他,当下问道:“这枪好不好?”

那姚司务竟不回答,只看着李勉林。左宗棠不知是怎么回事,胡雪岩却看出来了,姚司务一说好,左宗棠说不定马上就会交代,购买那一枝。那一来,岂不断了采购委员的财路。

因此,胡雪岩便说一句:“只怕不见得好。”谁知李勉林恰好相反,连连说道:“好、好,好得很。”表面彼此客气,实际上已等于短兵相接,也是彼此猜忌。本来江南制造局是李鸿章的禁脔,不管自造也好,外购也好,都轮不到胡雪岩来插手,所以他之说“怕不见得好”,便有不愿跟制造局“抢生意”的意味在内,反过来说,他如果要“抢生意”,唾手可得。这就使李勉林深深感到,劲敌当前,必须小心了。

这笔买“温者斯得”来复枪的生意,自然还是归了胡雪岩,但大发利市的却是福克。

原来这种枪的在华代理权,属于福克洋行,第一批进了五百枝,四处兜销,只卖去一百多,起初亦并未想到左宗棠,因为他知道西征军中来复枪极多,左宗棠甚至还送了一批给醇王,供神机营使用。及至听说胡雪岩要到上海,心想左宗棠的“小队”,也许要用这种比较精良的新枪,送了二十枝当样品,估量着,即使能做到这笔生意,充其量也不过百把枝,库存还有一半,不知销场何在。

同类推荐
  • 康熙大帝

    康熙大帝

    那一场盛世风云至今为人津津乐道,康熙大帝玄烨更成为长盛不衰的热点话题。《康熙大帝——其实这才是玄烨》一书为纪连海、邓荣栋合著,前者曾登上百家讲坛且以讲清朝历史而著称,后者则是草根说史新秀,专攻明清历史;强强联手,以康熙的一生为线索,讲述康熙一朝的种种风云变幻,探寻隐藏在历史尘埃中的真相,以独特的角度分析当时的政治环境,评说那些如雷贯耳名字的功与过。
  • 十三世达赖喇嘛

    十三世达赖喇嘛

    降边嘉措与吴伟合著的本书,以著名的1904年江孜保卫战为重点,艺术地再现了这段英勇悲壮的历史,该书全景式地描述了藏族人民气壮山河、可歌可泣的斗争历程,热情讴歌了西藏人民反帝爱国的崇高品德和牺牲精神,塑造了十三世达赖喇嘛土登嘉措、拉丁代本、哲林代本、洛丹、克珠旺秋、格来、曲妮桑姆、仁赛等英雄群像,既有被尊为“雪域一神”的政教领袖,更有作为民族脊梁的普通的农牧民群众和僧俗百姓。
  • 大清体制内的改革者:曾国藩传

    大清体制内的改革者:曾国藩传

    "曾国藩历来是个受争议的人物。他被冠之以“中兴名臣”、“洋务之父”、“理学大师”的称号,但又有人称他为“曾剃头”、“曾屠户”。他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封一等毅勇侯。李鸿章的一生,是悲壮的、凄凉的。他虽然以外交能手自负,但没能改变大清国被动外交,割地赔款的局面。最终,他带着遗憾离开了人世。曾国藩一生毁誉参半,有人称之为千古一完人,而也有人称他为祸国殃民的败类。纵观曾国藩一生,可以说的跌宕起伏波澜壮阔。无论毁誉,曾国藩的一生都值得研究。"
  • 遗落的名人往事

    遗落的名人往事

    国家地理·神秘中国是一套以地域事件为单元散点透视、实地实拍、实证实录的图书,从地理人文风貌,到社会历史心态,有记录,有拍摄,有考察,有论证,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把历史之树的绚丽风采展示给大家。从社会生活的细节上,揭开历史的面纱,看一看神秘中国的精彩。每本书中围绕同一主题生发出的不同故事,就像几片相似的树叶,为中华历史的大树平添几抹生命的绿色。在这里,我们即将看到:秀丽的山川,古老的城镇,尘封的遗迹,神秘的陵寝;我们将接触到:奇石美玉,奇异建筑,珍贵遗产,传奇人物……
  • 扼住命运咽喉的人:介绍德国音乐家贝多芬

    扼住命运咽喉的人:介绍德国音乐家贝多芬

    德国作曲家路德维希·凡·贝多芬于1770年12月16日出生在波恩。他的祖父和父亲都是宫廷里的乐师和歌手,母亲是宫廷厨师的女儿。他们一家象当时为宫廷服务的所有仆人一样,过着贫困清寒的日子。贝多芬的母亲生过七个孩子,只活下了三个,贝多芬最大。
热门推荐
  • 【速更】斗狠冤家:降服黑道老公

    【速更】斗狠冤家:降服黑道老公

    他是冷酷无情的男人,她是双面特工,被他吃干抹净,可不是白吃的……捋获了他的心,一步步按计划……该死的,这邪男太嚣张……黑社会算什么?她要的是情报!女人,你敢偷走我的心,带着我的种,逃跑?靠,有种你灭我……我的完结文:《王爷本红妆》《本宫就霸王》《豪门老公太薄情》可以点页面上的夏夜无边,也可以点右边作者作品库里的标题……
  • 丹霞子淳禅师语录

    丹霞子淳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大将军李牧

    大将军李牧

    少年勇武,白马金羁,从武灵王军驰骋西北征战匈奴,从士卒直到大将军,生平未尝失败于疆场,其战争指挥艺术炉火纯青,尤精骑兵大兵团作战,长途奔袭,彪悍灵动,北疆威震匈奴,击走奸诈燕国,数败强秦,并与秦灭国大军相持。平原君的器重赏识,两朝明君的临终嘱托,生死相依的军营兄弟,鱼水之情的赵国边民,奸诈弄权的朝中大臣,风雨飘摇的赵国局势,龌龊的末代赵王与奸佞朝臣,终致雄杰悲歌。
  • 绝色元素师:鬼帝的宠妃

    绝色元素师:鬼帝的宠妃

    夜琉璃:夜琉璃,国家特工,为国捐躯,一朝重生月舞大陆。一个充满斗气,元素,丹药各种兽兽的世界。月无殇:我是璃儿未来的亲亲相公,传说中的修罗鬼帝是我,霸道冷酷,嗜血无情,不近女色是我。可惜遇见了小家伙。只能弱弱的说一句,我是一只大大的妻奴~夜飞扬:我是璃儿的大哥,此生以保护妹妹为己任。夜飞语:我是安静的美男子~夜飞鸾:切,安静?明明是腹黑。美男子?那是我!夜皓轩:我是四只的丞相帅爹爹~~苏锦:我是美人娘亲,皓轩唯一的妻子~甜蜜中~团子:我是一只九尾狐,咿呀咿呀呦~丸子:老大,带上我!!!!!!众人:我们嘞??????深颜亲妈:没位置了,写不下了~(本文1V1,推荐收藏呦~)
  • 修神之狂战风云

    修神之狂战风云

    平凡少年戦星辰一次意外得高人指点,历经重重磨难,从此踏上强者之路
  • 重生之逆天狂傲女

    重生之逆天狂傲女

    她是南宫府的嫡亲大小姐,却被一个头脑简单的二姨娘和四肢发达的妹妹弄死。不料母亲是天宫上的神仙,她复活在七岁那年,发誓要报仇,要让他们知道自己不是那么好欺负的。随着她的复仇,而那么男人也进去了她的世界,他亲手成就了她,也亲手毁了她。
  • 回眸一笑因我醉

    回眸一笑因我醉

    身为奇葩的白小宝,不仅样子奇特,名字奇葩,更特别的是,居然因为拉肚子而捡到了一张贵族学校的邀请卡。就这样毫不犹豫的踏上了奇葩旅程!
  • 嫡女有毒,别惹三小姐

    嫡女有毒,别惹三小姐

    三小姐的奇葩,远近闻名,传闻她傻,她笨,她丑……据说她六岁不识字,八岁不吟诗,十岁不认路……却偏偏得了王爷的宠,他宠她嚣张狂傲,他宠她阴狠毒辣。她从不拒绝,依然笑得潇洒坦荡,浴火重生,物竞天择,她配得上他的宠。她娇蛮跋扈,奸诈狡猾,却步步为营,因他为她一手遮天。一代奸妃问世,看她满朝翻云覆雨,人前披着羊皮,人后磨着狼爪……她本是聪明绝顶,却装作痴傻愚笨,她本有惊天才华,却装作大字不识。【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隐藏的异界

    隐藏的异界

    本是富家子弟,却从小一直或者穷人家的生活。一次成人礼之后。以为是新世界的开始,却发现另一个世界正在向他靠拢。。。。
  • 你是我夜半孤枕上的梦

    你是我夜半孤枕上的梦

    总有你温暖时光,但让我再次选择,我不会爱上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