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399700000310

第310章 平藩、除阉、斗相,悲剧三重奏(2)

左膀右臂的遽然离去,令文宗哀伤不已,而接下来发生的事情,更是让他落入了焦头烂额的窘境。

由于王庭凑公然支持李同捷对抗朝廷,所以文宗不得不在太和二年九月同时讨伐王庭凑,在横海与成德之间两线作战。

战争规模的进一步扩大,直接导致的后果就是军费开支的急剧增长。本来,花钱如流水的穆、敬二宗就没给李昂留下多少家底,如今,高速运转的战争机器又像是一头张着血盆巨口、并且永不餍足的巨兽,无情地吞噬着李唐天下的民脂民膏和捉襟见肘的帝国财赋……

看着迅速被耗干的国库,文宗李昂感到了深深的无奈和悲哀。

太和三年(公元829年)四月十九日,这场旷日持久的战争终于进入了尾声。新任横海节度使李祐攻克横海重镇德州(今山东陵县);同日,卢龙节度使李载义攻破了横海治所沧州外城。

眼见着大势已去,李同捷只好向朝廷投降,不久便被朝廷的宣慰使砍杀。

是月底,李同捷的首级传送京师,横海宣告平定。

文宗李昂无力地笑了。

与其说这是胜利的笑容,还不如说是近乎虚脱的、庆幸的笑容。

假如李同捷再坚持半年,先垮的肯定不是他,而是朝廷。

因为朝廷再也拿不出军费了。

虽然赢得十分惊险,但文宗毕竟为朝廷赢回了丧失已久的尊严。所以,他还是感到了一丝欣慰。

然而,李昂断然没有想到,就在李同捷败亡不久,魏博旋即又爆发了一场兵变。

就是这场兵变,将文宗朝廷历尽艰辛赢得的胜利果实毁于一旦。

平定横海后,为了彻底铲除后患,文宗作出了一系列重大的行政和人事安排。命魏博节度使史宪诚转任河中(治所在今山西永济市),命义成节度使李听兼镇魏博;同时,把魏博辖下的相州(今河南安阳市)、卫州(今河南卫辉市)、澶州(今河南内黄县东南)三地划出去另设一道,并另行委派了节度使。

魏博的骄兵悍将眼看自己的藩镇即将被朝廷肢解,不约而同地把目光转向史宪诚,希望他能在这紧要关头挺身而出,维护藩镇和地方将士的利益。

可结果却令他们大失所望。

史宪诚既然在讨伐横海时倒向了朝廷,现在当然要跟朝廷步调一致了。因此,他不但心甘情愿服从了朝廷的安排,而且还把魏博府库中的金银绸缎搬运一空,准备全部带往河中。魏博将士忍无可忍,于六月底发动兵变,杀死了史宪诚,拥立兵马使何进滔为留后。同日,毫不知情的节度使李听抵达魏州(魏博治所,今河北大名县),准备接管魏博。何进滔趁其不备发兵进攻。李听仓促应战,结果招致惨败,士卒死伤过半,余皆逃散,辎重和粮草全部落入何进滔之手。李听仅以身免,仓皇逃回滑台(义成治所,今河南滑县)。

消息传来,文宗李昂目瞪口呆。

国库早就已经见底,如果接着对魏博开战,朝廷拿什么充当军队的粮饷呢?

此时此刻,李昂终于明白了一件事:在这个世界上,最令人痛苦和无奈的事情不是志大才疏,而是——志大财疏。

太和三年八月初,文宗被迫任命何进滔为魏博节度使,而且把相、卫、澶三州归还给了魏博。八月二十五,文宗又下诏赦免了成德的王庭凑及其部众,恢复了他们的所有官爵。

轰轰烈烈的平藩之战,就此功败垂成。

与藩镇的第一次较量居然以这样的结局收场,对即位不久的李昂来讲,实在是一个致命的打击。他感到,燃烧在自己胸中多年的中兴壮志,仿佛一下子就熄灭了,并且化成一道青烟袅袅飘散。

李昂从此变得一蹶不振。

终其一生,他再也没有从这次失败的阴影中走出来。

即便后来有钱了,这个深感“志大才疏”的天子在平藩事务上也没有恢复早年的斗志和勇气,而是变得跟他的父兄如出一辙——成了一个彻底的妥协主义者。

对一个曾经胸怀大志的人来讲,这样的结果实在是充满了悲剧色彩。然而,当我们纵观文宗李昂十四年的帝王生涯,我们发现,和他此后要遭遇的一连串失败比起来,太和三年平藩之战的功败垂成实在算不上什么。

换句话说,李昂的悲剧人生才只是刚刚开始。

牛李党争:半个世纪的政治风暴

自从心腹宰相韦处厚遽然离世,李昂心里就有了一种空荡荡的感觉。平藩之战功败垂成后,他的无助之感愈发强烈。太和三年秋天,抑郁寡欢的李昂除了上朝之外,大多数时间都把自己关在御书房里,与一册册经书史籍为伴。

一个人默默读书,既是李昂从小养成的习惯,更是他自我疗伤的不二法门。

李昂从来不喜欢声色犬马。尤其是情绪不佳的时候,更是对种种歌舞伎乐、射猎宴游等娱乐活动敬而远之。

不仅如此,对于任何虚浮奢华之物,李昂似乎都有一种天生的反感和厌恶。

有一次,驸马韦处仁入宫来见他,头上戴着当时很流行也很昂贵的一种头巾,叫“夹罗巾”。文宗一看,马上面露不悦,说:“朕当初把公主许配给你,是因为看上你家门风清素。像这种头巾,就让那些贪慕虚荣的贵戚去戴好了,你最好别戴。”

事实表明,文宗李昂的确是个难得一见的清谨自律的皇帝。从这个角度来看,他即位之初所表现出的种种去奢从俭的作风,显然不宜被视为政治上的作秀,而应该是居于他与生俱来的性格。远的暂且不说,仅与他的父兄,一辈子纵情声色的穆、敬二宗比起来,文宗李昂的淡泊寡欲就是难能可贵的。

然而,要当一个好皇帝,仅凭“俭朴自律”四个字是远远不够的。尤其是想在忧患深重的中晚唐做一个振衰起敝的皇帝,就更需要各种素质和能力的配合。至少,坚定的意志和果决的行动力,绝对是一个身处逆境的皇帝不可或缺的。

遗憾的是,文宗李昂在这方面明显偏弱。

一个文弱的皇帝,要想在内忧外患的乱世之中有所作为,他能依靠什么?

唯一的答案只能是——依靠强势宰相的鼎力辅佐。

自从安史之乱以来,历任大唐天子在平藩事务上的得失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身边的宰相,或者说取决于他们起用了什么人当宰相。比如德宗年间之所以爆发“建中之乱”,奸相卢杞在其中就起了很大作用;而宪宗皇帝之所以能收获元和中兴的果实,除了他自身的决心和能力之外,应该说当时的几位宰相都是功不可没的。诸如李绛、裴度、武元衡等,都是满腹韬略、深谋远虑的人物。

对此,终日手不释卷、熟悉本朝历史的文宗李昂当然不会不知道。

可眼下,文宗却发现自己身边几乎没有一个像样的宰相。

韦处厚去世后,翰林学士路隋入相,可上位后碌碌无为,不像是能力挽狂澜的角色。如今,朝堂上硕果仅存的,就只有那个从德宗时代起便已入仕的六朝元老裴度了。

但是,此时的裴度已经六十七岁,年近古稀,纵然他内心仍保有壮士暮年、雄心未已的报国热情,可毕竟年纪不饶人。这几年来,裴度的身体已是每况愈下,脑力和精力都已严重衰退、今非昔比了。在此情况下,文宗和裴度几乎是不约而同地意识到,此时的朝廷必须赶紧起用几个年富力强的宰相,否则就算不耽误政事,也会让藩镇耻笑中央无人。

太和三年八月,裴度向文宗推荐了一个人。

此人时任浙西观察使。文宗仔细了解了他的背景和资历后,也觉得挺满意,随即召他回朝就任兵部侍郎,准备择日拜相。

此时的文宗和裴度当然不会料到,本朝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一场政治风暴,就将由这个人引发,并最终席卷整个帝国政坛。

他,就是“牛李党争”的主角之一——李德裕。

李德裕,字文饶,出身于名门望族赵郡李氏。他的父亲,就是宪宗朝的宰相李吉甫。也许是由于出身显赫,所以李德裕从小就有一种莫名的优越感,非常看不起那些热衷于科举的士子,甚至对科举取士的制度怀有强烈的抵触情绪。

因此,从小到大,李德裕都没有参加科考。尽管他读书很用功,学业也很好,却连乡试都没参加过,颇有些恃才傲物、特立独行的做派,其情形就跟今天的某些年轻人一样,对应试教育颇有微词,对千军万马挤独木桥的高考制度尤为不屑,所以死也不参加。

不过,一个人试图挑战既定的社会规范,肯定要具备某种傲人的资本,否则不要说什么出人头地,能不能养活自己都是个问题。

当然,李德裕没有这个问题,因为他是官二代。

在唐朝,官二代不参加高考,大家都是很能理解的。因为唐朝的入仕之途有两条,一为科举,一为门荫。所谓“门荫”,说白了就是前人栽树后人乘凉,老爸拥有高官显爵,儿子自然就有官做。这是受当时法律保护的,不用像我们今天玩什么权力寻租的潜规则。

既然如此,身为当朝宰相李吉甫的儿子,李德裕自然有资格对高考说不。

元和初年,李德裕在地方上当了几年低级官员,大约于元和十一年入朝,历任大理评事、殿中侍御史、监察御史等职。穆宗初年,李德裕升任翰林学士,不久又兼任中书舍人。当时的禁中书诏多出自他的手笔,故与同任翰林的元稹、李绅并称一时才俊。

一开始,李德裕的仕途可谓一帆风顺。凭着父亲早年的威望,加上自己的才学,年纪轻轻的李德裕就混得如鱼得水,距离父亲当年坐过的那个位子,似乎也并不遥远。

然而,到了长庆二年,随着李逢吉的复相,李德裕的仕途顺风船就触礁搁浅了。

早在元和年间,李逢吉与李吉甫的政见就多有抵牾。后来,李吉甫在宪宗支持下,把李逢吉贬出了朝廷,二人由此结下梁子。现在,李逢吉又回来了,当然要拿仇人的儿子开刀。李德裕旋即被逐出翰林院,先是调任御史中丞,后又贬为浙西观察使,从此远离政治中枢。

在浙西观察使任上,李德裕一待就是七八年,始终未获升迁。回想早年的春风得意,李德裕觉得当下的处境无异于坐牢。这些年来,李德裕几乎日夜都在引颈西望,无时不在等待那道宣他回朝的诏书。

而今,他终于熬到头了。

一接到诏书,如逢大赦的李德裕立刻踏上了回京之路。

离开浙西的那一天,尽管时节已近暮秋,可李德裕还是有一种冰雪消融、如沐春风的感觉。因为,凭着多年从政的经验,他已经从朝廷的诏书中读出了一丝特殊的意味。

准确地说,那是文宗将对他委以重任的暗示和期许。

李德裕相信,七年前与他擦肩而过的宰相之位,这一次肯定是非他莫属了。

然而,李德裕万万没想到,就在他披星戴月、马不停蹄地赶往长安的时候,有个人已经抢在他前面,一举扼杀了他入阁拜相的可能性。

这个人,就是“牛李党争”的另一个主角——李宗闵。

说起李宗闵,就必然要提到他的一位亲密战友,也就是“牛李党争”的第三位主角——牛僧孺。

当时,朝野上下无人不知,李宗闵和牛僧孺是李吉甫父子在政坛上的宿敌。

要说清他们之间的宿怨,还要从二十一年前讲起。

李宗闵和牛僧孺是一对典型的难兄难弟,两人于贞元末年同登进士榜。及第后,李宗闵授华州参军,牛僧孺授伊阙县尉。宪宗元和三年春,朝廷举行“贤良方正”制举考试,李宗闵和牛僧孺又同时入京赴考。而他们与李吉甫父子的宿怨,就缘于这次考试。

当时,李、牛二人年轻气盛,为了引起主考官和天子的重视,就在策试中放言抨击时弊,指陈朝政缺失。主考官杨于陵、韦贯之非常欣赏,便把他们列为甲等。宪宗皇帝看过试卷后,也甚为嘉许。

然而,李宗闵和牛僧孺等人的大胆言论却把当朝宰相李吉甫往死里得罪了。

在李吉甫看来,这几个考生抨击朝政就等于是在抨击他这个当朝宰辅,而天子和主考官对他们的录用和赏识,也无异于是在扇他李某人的耳光,这口气要是吞下去,日后他李吉甫如何号令百官?如何在朝堂上立足?

李吉甫愤然而起,立刻去找宪宗告状。

当然,他不会说这些人得罪了他,而是声称本次策试的复试主考官之一、翰林学士王涯是某位考生的亲舅舅,可王涯不但不避嫌,还录取了他的外甥,这说明了什么?这说明本次科考有暗箱操作、任人唯亲的嫌疑。

宪宗虽然多少能猜出几分李吉甫的真实用心,可他刚登基不久,事事需要倚重宰相,自然不愿为此跟宰相把关系搞僵。无奈之下,宪宗只好把主考官杨于陵、韦贯之、王涯等人全部贬谪。而李宗闵、牛僧孺等人也从此上了朝廷的黑名单,长期不得升迁。

因言获罪的李宗闵和牛僧孺虽然满腔怨愤,却无计可施,最后只能自谋出路,在各地藩镇漂流辗转,当了好几年的低级幕僚。

元和七年,李吉甫病殁,李宗闵和牛僧孺头上的紧箍咒总算是解开了,遂双双入朝担任监察御史,不久又同迁礼部员外郎。

元和十二年,李宗闵被裴度举荐,随他出征淮西;平定淮西后,因功擢任驾部郎中,并以本官兼知制诰(所谓“知制诰”,即参与禁中诏敕的策划和草拟,虽官秩不高,但位居要津,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天子决策);穆宗即位后,又升任中书舍人。

与此同时,牛僧孺的仕途也是扶摇直上,历任库部郎中兼知制诰、御史中丞、户部侍郎等职。

眼看李宗闵和牛僧孺这几年不但咸鱼翻身,而且一路平步青云,大有入相之势,时任翰林学士的李德裕坐立难安,随即利用为天子侍讲的有利身份,不断对穆宗施加影响。长庆元年,李德裕终于抓住李宗闵的一个把柄,再度把他逐出朝廷,贬为剑州(今四川剑阁县)刺史。

李德裕如此不忘旧怨,挟私报复,顿时激起了李宗闵对他更为强烈的仇恨。

君子报仇,十年不晚。

被远谪巴蜀的李宗闵每天面朝长安,心里反复念叨的只有这句话。

他相信,自己总有一天会东山再起。

而到了那一天,他必将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同类推荐
  • 降神荒

    降神荒

    桃林十里,灼灼其华,琴声婉转悠扬.“你倒是像极了我的一位故人.”“我姓墨,翰墨时招侣,丹青夙在公.”男子眉目如铺在纸上的远山水墨,矫矫不群,日光透过枝蔓斑驳在他耳鬓,背影里有开了绵延十里的灼灼桃花。“也是,那个人已经陨落千万年有余,再像你与他也终究不是同一人.”抚琴的纤手顿了顿,琴声嘎然而止,那绣着精致攀枝花纹的玄裳上,晕染开了水渍的痕迹.三月春花渐次醒,迢迢年华谁老去.
  • 三国争霸之再战江湖

    三国争霸之再战江湖

    执行任务时意外死亡,重生到三国遇名将,拜仙师,在三国的争霸途中大放光彩、、、、、、
  • 大明金刀捕快

    大明金刀捕快

    横刀捅破不平事,铁锁锁尽众屑小,明成化年间,顺天府小捕快丁四以“不放过一个坏人,不错抓一个好人”为念,凭一腔热血,误打误撞,最终帮助太子平叛了处心积虑的宫变,使朱祐樘顺利登基,丁四也被朱祐樘封为金刀捕快。从此,他斗倭寇,玩朝堂,缉盗追凶,打抱不平,最终帮助朱祐樘励精图治,名扬天下。另,起点改版后,第一卷与第二卷弄反了,编辑一直没改过来,大家见谅。第一卷长河落日第二卷猛龙过江第三卷小楼听雨
  • 大明之北洋称霸

    大明之北洋称霸

    大明!煌煌大明不赔款!不割地!不和亲!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这是汉人王朝最后的辉煌,这么可爱而又伟大的王朝不应该那么短命,她!应该流传千古...且看一个现代海事大学的毕业学生是怎样玩转乾坤,延续大明的辉煌!!!
  • 夏商传

    夏商传

    《夏商传》带你回到夏朝末年,感受当时八方诸侯背叛,四藩异族作乱的动荡年代。看主角们如何面对忠义难存的局面,又作如何选择。本书不仅以夏朝为背景,还收录了大量神话故事、历史典故作为故事展开的桥梁,更以漫画般的手法描述激烈的仙术秘术激战场景,还有尔虞我诈的宫廷斗争、江湖侠义的恩怨情仇等一系列热血、谋略、兵道、爱恨尽归此书!欢迎大家以一个开放的心态来收看。
热门推荐
  • 吾祭医白

    吾祭医白

    一个失去记忆的少年法医在一次次破解悬案并寻找自己身世的故事,不喜勿喷!ps:随机一周的周六更一章,望大家多多支持
  • 修仙:师祖带你打怪兽

    修仙:师祖带你打怪兽

    绝对不搞师徒恋,但咱搞祖徒恋。我是师祖。他是我徒弟的徒弟。闭关修炼三百年,一朝出关变师祖!手牵傲娇小徒孙,师祖带你打怪兽!幼童模样走四方,美人别急我来帮!欢乐日子实在短,萌孙黑化变魔尊!妖娆邪魅不得了,狂霸酷炫拽霸天!
  • 王祖贤

    王祖贤

    加拿大或许很遥远,但是在我们心中的王祖贤永远不会逝去,她是一颗璀璨的星,永不坠落。让我们重回若兰——聂小倩让我们重回君怀——雪千寻让我们重回西湖——白素贞我是那个小记者,而你也是
  • 无限之最强王者

    无限之最强王者

    龙腾帝国富家少主夜雨殇,无意捡到一部奇怪手机,被“手机”坑骗,开始了一段奇妙之旅,女王,萝莉,御姐……尽收怀中。
  • 凤栖梧桐,倾尽天下

    凤栖梧桐,倾尽天下

    “给你三年时间,了却你心中怨恨。”那年,因一卦星相,南家惨遭灭门;仅有一女唤倾月,死里逃生;为报血仇,三年苦练,拜得洛离上神为师;大仇得报,天下任她逍遥;一封古老的家书,揭开千年前的一件爱恋;“洛离,你护我,收我为徒,是因为我娘,对吗?”她的身份成谜,来日也未可知;当他真正失去她的时候,他才知道心中平衡早已倾倒;可是,还来得及吗?
  • 《天道默示录之异界足球》

    《天道默示录之异界足球》

    古川龙之介在死后,被系统的权限管理员重新抽调,带着少许的记忆,来到了天道时空。没错,他就在这里谱写下了宇宙的进程。本书以《闪电十一人GO》为蓝本的基础上进行创作的,一定会用科学的解释穿越时空的。
  • 夕阳下年少的我们

    夕阳下年少的我们

    郑小西走进了徐皓一的病房,是单人病房!徐皓一侧着脑袋正闭着眼睛睡着了一样,手腕上还打着点滴。额头上包扎着纱布,脸上还有昨天打架的淤青,手背上有车祸摩擦的伤痕,其他地方盖着被子看不到伤势。郑小西拿着凳子坐了下来,安静的看着徐皓一,阳光透过玻璃折射到徐皓一细嫩而伤痕累累的脸上,手上,白色的被单被阳光照射的格外刺眼,却也很温暖。郑小西伸手轻轻抚摸着徐皓一手背有伤痕的地方,自言自语轻声道:"一定很疼吧!"话刚落音,徐皓一睁开眼睛转过脑袋看着郑小西,郑小西吓了一跳,立马收回手。两个人沉默的对视着。"你,没事吧?伤的重吗?哪里受伤了"郑小西打破沉静。"你不是不记得我了吗?"徐皓一略带沙哑着声音问道。
  • 魔域逍遥游

    魔域逍遥游

    英俊的人类高中生艾轩无意间进入到恶魔和魔兽横行的魔域,这是一个充斥着绚丽魔法的美妙天堂,也是一个靠实力说话的残酷世界。在魔兽领域中倾国倾城的神秘少女秋雨偶然与艾轩相遇,却一直隐藏自己的恐怖的身份。来自现实世界的艾轩,却拥有魔域双系超等魔法的天赋,他的到来,是注定,还是巧合?最终,经过千万历练,艾轩登上魔法师的巅峰境界,带领魔域的大势力和强大的魔兽家族,与最强大的魔域之神进行惊天动地的决战!
  • 冷血三公主的霸道恋爱

    冷血三公主的霸道恋爱

    曾经幸福的她们,却在一夜之间,失去了一切,复仇,是她们的使命,残酷的训练,使她们失去了童年……几年后的蜕变,冰冷的她让所有人都难以亲近、妖媚的她让所有的男同胞倒在了她的石榴裙下,可爱的她让所有人想要保护的冲动,可是,当她们遇上了他们,复仇的计划是否继续,危险一步步的向她们逼近,最终,他们是否能够走在一起?……
  • Beasts, Men and Gods

    Beasts, Men and God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