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399700000295

第295章 元和中兴(1)

宦官与文臣的博弈

在宪宗朝廷讨伐王承宗的这场战争中,最吃力不讨好的人,当属卢龙节度使刘济。他不惜撕破脸面跟成德大动干戈,而且辛辛苦苦帮朝廷打下了好几座城池,结果人家王承宗一转身就跟朝廷握手言和了,朝廷也欣然“昭雪”了王承宗,无疑把刘济置于无比尴尬的境地。

老子拼死拼活,到头来居然两面不是人,这叫什么事儿?

刘济的愤怒无从发泄,只能憋在心里,于是憋着憋着就憋坏了。就在朝廷罢兵当月,怒火攻心的刘济就病倒了。

刘济一倒,卢龙的内乱就爆发了。

刘济有两个儿子,长子刘绲,次子刘总。刘济率军讨伐王承宗的时候,以长子刘绲为节度副使,留守幽州;以次子刘总为行营都知兵马使,驻守饶阳(今河北饶阳县);刘济自己则率部驻扎瀛洲(今河北河间市)。

战争刚一结束,刘济就突患重病,只好暂时留在瀛洲。有一天,突然有人自称是从长安来的,向刘济透露了一个消息:“朝廷认为大帅逗留不进,未建尺寸之功,已经擢升副使刘绲为节度使,任命状和旌节马上就到了。”

刘济一听,气更是不打一处来。

还没等他把气喘匀了,第二天又有人来报,说颁授旌节的朝廷特使已经过了太原。

几天后,又有人飞奔来报,说特使已过代州(今山西代县)。

节度使人还没死,朝廷就搞这么多小动作,军营中顿时人心惶惶。

刘济在病榻上翻来覆去,思来想去,最后终于想明白了一个问题——这件事不可能是朝廷干的。

道理很简单,讨伐成德时,他刘济是所有藩镇中最卖力的,就算最后朝廷打了败仗,可他刘济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断然不至于被朝廷罢黜。所以,这件事的幕后主使不可能是别人,百分百就是留守幽州的长子、时任节度副使的刘绲。

刘济怒不可遏。

老子人还没死,你小子就迫不及待地要抢班夺权了?

因为认定是刘绲搞的鬼,所以刘济愤而砍杀了帐下数十个平时与刘绲交好的大将,随后命人去幽州把刘绲带来见他。

得知父亲病重,次子刘总赶紧从饶阳赶来伺候。七月十七日,由于悲愤交加,急怒攻心,刘济病势转剧,整个上午水米未进。到了中午,刘济顿觉饥渴难当。此时,次子刘总亲手为父亲端上了一碗水。

喝下这碗水后,刘济突然七窍流血,当场暴毙。

同日,心急如焚的刘绲刚刚赶到涿州,就被一帮人拦住了去路。他们以刘济的名义宣布了刘绲的罪状,旋即把他乱棍打死。

刘济和刘绲死后,有个人无声地笑了。

这个人就是刘总。

没错,所有事情都是他一手策划的。从散布副使继任的谣言,到亲自在水中下毒,再到假传命令打死兄长,都在他的计划之内。

做完这一切,刘总顺理成章地接管了卢龙的军政大权。

可怜的是刘济,直到死前还在恨自己的长子刘绲。

更可怜的是刘绲,直到死也不知道自己是为什么死的。

对于卢龙的这场内乱,朝廷的态度是装聋作哑。刘总是否造他老爹的反,朝廷并不关心。只要刘总不造朝廷的反,此时的宪宗朝廷就可以当什么事都没发生过。

讨伐王承宗之战无果而终,不仅让李唐朝廷丢尽了脸面,也让朝中那些本来就反对开战的大臣们感到痛心疾首。更让朝臣们义愤填膺的是,九月初二,吃了败仗的吐突承璀返回京师后,却仍被宪宗任命为左卫上将军、代理左军中尉。

宰相裴垍当即进谏:“承璀第一个倡议朝廷用兵,结果疲弊天下,却没取得半点功劳,陛下纵然念在旧情不加杀戮,岂能不将其贬黜以谢天下呢?”

言官们也纷纷提议,应该将吐突承璀斩首。

李绛亦奏:“陛下今日不责罚吐突承璀,他日复有败军之将,陛下将如何处置?如果诛杀,则是同罪而异罚,被杀之人绝对不服;如果赦免,那么人人只顾保命,谁还愿意在战场上奋死拼杀?愿陛下舍不忍加罪之心,行不可改易之典,使天下将帅有所惩劝!”

宪宗无奈,只好在两天后把吐突承璀贬为军器使(兵器总监)。朝野上下人心大快。

然而,吐突承璀表面上的职务虽然降了,可宪宗对他的宠幸依旧,他在朝中的实际影响力也丝毫未减。自德宗以来,当权宦官往往能暗中左右藩镇节度使的人选,所以凡是军队将领企图当上封疆大吏的,通常都会向权宦行贿,最后也总能达到目的。

作为宪宗最为宠幸的宦官,吐突承璀自然也不例外。

李绛对这种宦官弄权的现象极为不满,所以经常在宪宗面前揭露吐突承璀的种种专横不法之举。宪宗有一次听烦了,忽然变色:“你说得太过分了!”

李绛当即泣下,至为恳切地说:“陛下视臣为心腹股肱,如果臣畏惧权贵,明哲保身,知而不言,是臣辜负陛下;但若是臣据实而言,陛下却不愿意听,那就是陛下辜负了臣!”

在宪宗不算太长的一生中,最大的缺点之一就是重用宦官,在这一点上他比德宗好不了多少;但是,宪宗和德宗最大的区别,也是他身上最难能可贵的优点之一,就是听得进逆耳忠言。

此刻,当宪宗意识到李绛的良苦用心后,马上压下了心头的怒火,也用一种诚恳的态度说:“贤卿所言,都是别人不愿说、不敢说的,所以,朕才能听见原本听不到的。贤卿不愧为忠臣,以后有什么话尽管说,就像今天一样。”

李绛看吐突承璀不顺眼,吐突承璀当然也不会让李绛的日子好过。

元和六年(公元811年)正月,李绛忽然接到了一纸调令。准确地说,这是一纸升迁令——把他调离了翰林院,擢升为户部侍郎。

李绛苦笑。

他知道,这肯定是吐突承璀在背后对宪宗施加了影响。之所以把他调离翰林院,就是不让他整天跟皇帝待在一起;而之所以把他升为户部侍郎,则是有意把他放在火炉子上烤。

为什么说户部侍郎是火炉?

因为户部主管财政,而宪宗朝廷经过去年的战事之后元气大伤,亟须大量输血;尤其是宪宗本人,更是视财政增收为第一要务。所以,这个户部侍郎就必须生财有道,更要有替朝廷和宪宗大肆聚敛的本领。

李绛有这种本领吗?

没有。所以他惨了。

果然,李绛刚上任没多久,宪宗就找他谈话了,说:“按照惯例,户部侍郎除了打理国库,更要想办法向宫中的内库进奉‘羡余’(财政收入的盈余部分),可你上任以来从不进奉,这是为何?”

李绛回答得很坦率:“陛下身为天子,不应该以聚敛钱财为务。”

宪宗大感冤枉:“如今河南河北数十州,皆国家政令所不及;河、湟地区(今甘肃及青海东部)数千里,长期沦陷于吐蕃之手。朕日夜都想洗雪祖宗的耻辱,可财力不足,不得不尽力储蓄。倘若不是为了这个,朕宫中的用度极为节俭,存那么多钱干什么?”

宪宗说得没错,他确实不是一个铺张浪费的皇帝,他存钱的目的也是为了国家,不是为了个人享受。李绛想了想,觉得自己有点错怪天子了,连忙正色道:“一般的地方官员,向百姓横征暴敛,以此换取朝廷的恩宠,尚且为天下人所不齿,何况臣掌管户部,更应该以身作则。户部所管理的,都是陛下的财物,无论收入还是支出,一律登记在册,怎么可能有盈余?如果只是把国库里的东西移到内库就算是盈余,那这跟挖东墙补西墙有什么差别?这种欺君之事,臣不敢做。”

宪宗闻言,对李绛的正直很是欣赏,从此对他更加器重。

吐突承璀处心积虑要李绛的好看,结果却弄巧成拙,反而给李绛提供了更多的表现机会,这实在是让吐突承璀懊恼不已。

当然,他不会就此罢休的。

随后的日子,吐突承璀一直在耐心地寻找机会,无论如何都要整垮李绛。然而,人算不如天算。元和六年十一月,吐突承璀还没来得及整垮李绛,自己就东窗事发了。

吐突承璀有一个手下叫刘希光,时任弓箭库使。此人暗中收受一个羽林大将军的贿款二万缗,企图为其谋求藩镇节度使的职位,不料被人告发,经有关部门查实后,宪宗立刻将刘希光赐死。

刘希光虽然死了,但这个案子没完,因为还有很大的疑点——一个小小的弓箭库使,有什么能耐替人谋求节度使的职位?

案情明摆着——刘希光背后肯定有人。

谁?

傻瓜也知道,躲在幕后大搞腐败的那只黑手就是吐突承璀。

有关部门经过调查,很快就挖出主犯吐突承璀,然后就把这起案件的完整卷宗送到了宪宗手上。

看着这份证据确凿的结案报告,宪宗无语了。几天后,宪宗断然下诏,把他最宠幸的宦官吐突承璀逐出了朝廷,贬为淮南监军。

宪宗为自己的“大义灭亲”很是自豪了一把,随即对李绛说:“朕把吐突承璀赶走了,这件事办得怎么样?”

还用问吗?这事办得太漂亮了!李绛大有神清气爽之感,赶紧说:“朝臣们都没想到陛下会如此果断!”

宪宗毫不掩饰他的自得之色,说:“这小子不过是个家奴罢了,以前因为他当差的时间久,所以对他特别包容;但是一旦犯法,朕拿掉他,就跟拿掉一根羽毛一样!”

宦官吐突承璀与文臣李绛的这场博弈,最终以吐突承璀的出局而告一段落。

尽管这个吐突承璀并未就此落败,短短三年后就将重返帝国的政治舞台,但此刻的李绛毕竟少了一个实力强劲的对手。换句话说,没有了吐突承璀的掣肘和排挤,李绛的生存空间就显得敞亮多了,其仕途发展自然也要比过去顺畅。

元和六年十二月末,吐突承璀被贬一个月后,长期参与决策却无宰相之名的李绛终于被宪宗擢升为中书侍郎、同平章事,成了实至名归的帝国宰相。

在此之前,裴垍已因中风离开相位,目前与李绛同朝为相的人有两个,一个是原太常卿权德舆,去年九月以礼部尚书衔入相;另一个是原淮南节度使李吉甫,今年年初以中书侍郎衔入相。

权德舆是个老好人,凡事模棱两可,没什么鲜明的政治立场,更谈不上什么政治能量。相形之下,李吉甫就要比他强势得多。所以李绛拜相之前,朝堂政务基本上是李吉甫一个人说了算。但是,随着李绛的入相,李吉甫的日子就不好过了。

因为李绛不是权德舆。说白了,李绛本来就不是那种随时俯仰的人,他连皇帝都敢顶撞,又怎么可能去迎合李吉甫呢?

自从李绛拜相后,他和李吉甫就经常当着宪宗的面死磕。

每当二人同时上殿奏事,精明的李吉甫总是“逢迎上意”,顺着宪宗的口气说话,而耿直的李绛则是该反对的反对,该驳斥的驳斥,不止一次把李吉甫搞得面红耳赤、下不来台,“由是二人有隙”。(《资治通鉴》卷二三八)

元和六年的这个冬天,宦官与文臣的博弈刚刚落下帷幕,宰相之间的激烈比拼就开场了……

两个宰相的斗法

元和七年(公元812年)春,李吉甫和李绛的矛盾呈现出愈演愈烈之势。

李吉甫不久前刚刚提拔了一个叫元义方的人担任京兆尹,可新年还没过,李绛就把元义方贬出了京师,外放为鄜坊(今属陕西)观察使。

官场上的人都懂得,李绛这么做,当然是冲着李吉甫去的。不过,说李绛此举纯粹是为了打击政敌,倒也未必尽然。

因为,这个被贬的元义方确实不是什么好鸟。

此人很早就依附了宦官吐突承璀,深得吐突承璀的欢心,这些年凭着巴结谄媚的功夫在政坛上步步高升。李吉甫知道吐突承璀在宪宗心目中的分量,就把元义方擢升为京兆尹,借此向吐突承璀献媚示好。

李绛对这帮结党营私的政客深恶痛绝,所以去年十二月底刚刚拜相,今年正月十一就拿元义方开刀了。

元义方突然遭贬,当然是愤愤不平,于是就趁入宫向宪宗辞行的机会,狠狠地告了李绛一状,说:“李绛以权谋私,把他的同年(同榜进士)许季同提拔为京兆少尹,却把臣驱逐到了鄜坊。由此可见,李绛此人专擅威福,臣深恐陛下被他蒙蔽。”

宪宗瞥了元义方一眼,淡淡地说:“朕了解李绛,他不是这样的人。不过你既然如此怀疑,朕明日不妨问问他。”

元义方的指控当场被天子驳回,不免有些惭悚,只好灰溜溜地告辞出宫。不过,他还是心存一丝侥幸——既然天子说要问一问,那就证明天子对李绛的信任并不纯粹;既然不纯粹,那就证明自己还有机会。

次日,宪宗召见李绛,用一种若无其事的口吻问:“人对同年都有情谊么?”

李绛一听就明白是怎么回事了,于是不慌不忙地答道:“所谓‘同年’,只不过是九州四海的人偶然同登科第,或者登第后才相识,哪里谈得上什么情谊!陛下不以臣愚昧,让臣备位宰相,而宰相的职责就在于量才录用,如果真有才干,就算是兄弟子侄也要大胆起用,何况‘同年’!倘若为了避嫌而舍弃人才,那是明哲保身,不是出于公益。”

宪宗深以为然,说:“很好,朕就知道你不是那样的人。”于是当天就催促元义方离京赴任。

元义方被贬是一个信号,表明在两个宰相的斗法中,李吉甫已经渐落下风了。

李吉甫充满了危机感,随后越发想要讨好宪宗,可遗憾的是这么做只能适得其反。

三月的一天,宪宗在延英殿与宰相讨论政事,李吉甫赶紧粉饰了一番太平,然后不失时机地说:“如今天下已经太平,陛下应该及时享受帝王之乐。”

李绛当场发出几声冷笑,说:“眼下,河南河北五十余州,都是国家政令推行不到的地方;吐蕃人的势力已经逼近泾(今甘肃泾川县)、陇(今陕西陇县)一线,烽火从未平息。还有,各地的水旱灾害不断发生,国家仓廪空虚。所有这一切无不表明,这正是陛下应该宵衣旰食的时候,岂能说天下太平,还敢说什么及时行乐?”

宪宗当即首肯:“贤卿所言,正合朕意。”

李吉甫被呛得满脸通红,却又不能发作,只好闷头不语。

同类推荐
  • 完美乱世域外篇

    完美乱世域外篇

    凡日月所照,皆为汉土,江河所至,皆为汉臣。犯我中原天威者,虽远必诛。道之所存,虽千万人,吾往矣!尔等蛮夷,胆敢跃过定胡碑,杀无赦。
  • 三朝十八国

    三朝十八国

    天下初分,万族林立。安邦定国,谁与争锋。
  • 遗志

    遗志

    乱世之中,平凡如我,如何生存?义气的兄弟,敢爱敢恨的情人,这就是我的全部,任你是天王老子,还是神魔,我有何惧?你们不离不弃,我便还你们一个天下!求收藏、求鼓励
  • 穿越到晋初

    穿越到晋初

    一个失忆学生回到了晋初,他的爱情,他的友情编制了一张巨大的网,将他罩住,既然你不要我活,那我就擎着手中这把沾满热血的冷剑杀出一个自我,那怕对面无意穿越到晋朝。
  • 谋霸三国

    谋霸三国

    三国,是每一个喜欢英雄的梦,当然也是喜欢美女的梦,这里全有,激情,友情,爱情,战场情场,我都得意,您不要嫉妒,因为也是您的梦!本书已经签约,存稿六十万,希望您喜欢捧场收藏!
热门推荐
  • 三生三世永相随

    三生三世永相随

    一位平凡的女大学生突然变成一位千金,在感情上一波三折,最后爱她的却为她死了……
  • 诚然,我喜欢你

    诚然,我喜欢你

    “你不亲我吗?”“真得不亲吗?”“唉,好吧,那我亲你,muma~”说时迟那时快,教练踹开了寝室的小门,破门而入,将李诚然吓了一逼,还保持着噘嘴的动作没有改变,而那一众窝囊废不知何时已经滚上床盖上被子了。苦逼啊,教练抽走了他的手机,李诚然已经很努力地请求了。“教官!教官~你不能这样啊,我上有老,下有,咳,还有个漂亮的媳妇,你不手机收走了我不能跟咱媳妇联络感情,人家要是踹了我跟别人跑了怎么办?”一把鼻涕一把泪,全部都抹在了教官的衣袖上。教官抽了抽嘴,处于极度压抑怒火的时段。感觉到不对劲,李诚然迅速安静。妈呀!手机还处于通话中,完了完了,这幅样子让媳妇知道了,还不嫌弃我吗?
  • 凡尔纳密码:神秘岛

    凡尔纳密码:神秘岛

    讲述了在美国南北战争期间,有五个被围困在南军城中的北方人乘坐热气球逃脱了。他们中途被风暴吹落到太平洋的一个荒岛上,依靠自己的科学知识和集体劳动,在没有任何工具的情况下,克服了重重困难,从赤手空拳一直到制造出陶器、玻璃、风磨、电报机,把小岛建设成了一个繁荣富庶的乐园。每当危难时刻,总有一个神秘人物援助受难者,这个人就是在他们到达之前就已住在岛上的尼摩船长。受难者们还挽救了一个在附近孤岛上独居了十二年而失去理智的罪犯,使他恢复了人性,成为了他们忠实的伙伴。他们一起打退了海盗的侵袭。好景不长,岛上的火山复活了,火山爆发导致了孤岛沉没,在最后的危急时刻,还会有神秘人物伸出援手吗?
  • 英雄联盟之荆棘王座

    英雄联盟之荆棘王座

    天王级上单、顶级战术大师林凡退役。这是结束也将是新的开始。一年之后,重回职业联赛赛场的他能否带领着全新的队伍一路披荆斩棘,登上那至高的冠军王座。
  • 除妖之旅

    除妖之旅

    六个性格不同,身份不同的人组成一个除妖组合,但疑团却接踵而至,究竟是巧合还是天意亦或是人为,当疑团解开,还能收获自己的幸福吗?
  • 拯救独生子女

    拯救独生子女

    本书是从独生子女父母的角度来写的,向广大独生子女父母揭示了当代独生子女的诸多个性以及形成这种个性的原因。从独生子女的现状出发,引导父母改变固有的错误教育观念和方法,建立一种新的有效的教育体系,让父母和孩子之间形成一种良性的互动,从而帮助父母了解独生子女的问题、特点,分享独生子女成长的快乐与烦恼,以及针对自己的独生子女施以最好的教育,进而让自己的家庭变得更加和谐、美好。
  • 我们约定的青春

    我们约定的青春

    李若冰在高中时代认识了韩冷轩,并在学校的田径训练是分到一起;当学霸遇上学渣;当天使遇上恶魔,又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呢,他们走到一起,又会是怎样经过种种困难与磨难的呢
  • 堕月之光

    堕月之光

    在黑夜里,月,是人们唯一的慰藉。可是,当月也堕落了……本文写友情,爱情,亲情~
  • 霸世皇庭

    霸世皇庭

    先天元素匮乏的十三重天,六大割据势力的奇异大陆,少年浴血重生,从此冲破桎梏进入超神位面,建立歃血皇庭,神秘莫测的诡秘力量,即将毁灭三位面的邪恶诅咒,由他来探索与破解,消失在时光尽头的少年,是走向了未知的第四位面,还是走向被黑暗吞噬的远古。。。。。。
  • 中国历代帝王陵墓之谜(三)

    中国历代帝王陵墓之谜(三)

    本书向读者解剖了笼罩在陵寝上的谜团。内容有:曾侯乙墓之谜、秦始皇陵墓之谜、中山靖王刘胜墓之谜、汉武帝茂陵之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