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399700000280

第280章 四落四起,一代良相李泌(2)

此时,在千里之外的原州(今宁夏固原县),吐蕃宰相尚结赞正用一种意味深长的目光遥望着东南方向的长安。

他的嘴角,悬挂着一个同样意味深长的笑容……

一石三鸟:危险的“平凉会盟”

闰五月初,德宗内心不祥的预感越来越强烈,赶紧命镇国节度使骆元光进驻潘原(今甘肃平凉市东),邠宁节度使韩游环进驻洛口(今甘肃庄浪县东南),以备随时援助浑瑊。

骆元光率部进抵潘原后,顾不上休息,马上又赶到平凉川,对浑瑊说:“潘原距此足足有七十里,万一发生紧急情况,我如何获知消息?请浑大人让我把部队调过来,与大人连营。”

浑瑊想起临行前天子对他的叮嘱,坚决不同意与骆元光连营。骆元光不听他的,执意把部队开到浑瑊大营的三十里处,并修筑了一座深沟高垒的营寨。相形之下,浑瑊的大营却修得十分草率,壕沟浅狭,栅栏也十分稀疏,根本挡不住骑兵的进攻。

骆元光扎营之后,想想还是不放心,又派出一支部队埋伏在浑瑊大营的西侧。与此同时,韩游环也派出了一支五百人的骑兵埋伏在浑瑊大营附近。韩游环叮嘱他们:“一旦有变,你们就向西攻击柏泉(平凉市西北),分散吐蕃的兵力。”

此时的浑瑊当然不会知道,这两支兄弟部队的秘密行动虽然不符合“推心置腹、以诚相待”的会盟宗旨,但马上就将挽救他的生命。

贞元三年闰五月十九日。平凉川。

按照事先约定,唐吐双方各派武装部队三千人,排列在盟坛的东西两侧;同时各派文职官员四百人,随同两国特使抵达盟坛之下。

就在会盟仪式开始之前,尚结赞又忽然派人通知浑瑊,建议双方各派数十名骑兵,互相搜索对方区域,以此表明自己的诚意,同时确保双方都能遵循“推心置腹、以诚相待”的会盟宗旨。

浑瑊觉得尚结赞的建议很有道理,所以想都没想就同意了。

当双方的侦察骑兵进入各自的区域后,吐蕃骑兵在唐军大营中穿梭自如,如同在自家的后院里溜达;而唐军骑兵刚一进入吐蕃军营,就全都被捆了起来,一个不漏地成了对方的俘虏。与此同时,吐蕃的数万精锐骑兵早已埋伏在盟坛西面的山谷中,就像一支拉满弓弦的箭,随时准备射进浑瑊的心窝。

浑瑊对此一无所知。

此时,他已率领文官们到达盟坛下,正在帐幕里更换礼服。

突然间,吐蕃大营的战鼓敲出三声巨响。紧接着,惊天动地的喊杀声就像潮水一样漫过平凉川,飞快地向盟坛冲来。

这突如其来的巨变顿时把唐朝官员们吓得魂飞魄散。还没等他们回过神来,吐蕃大军已经杀进帐幕。宦官宋奉朝等一大批官员立刻被砍倒在血泊中。浑瑊毕竟是武将,反应还算快一点,慌忙从帐幕后门逃出,随便抓过一匹马就跳了上去,身子紧贴在马背上,双手死死抓住马鬃,飞也似地朝自己的大营狂奔而去。吐蕃骑兵在后面拼命追赶,如蝗箭矢般纷纷从浑瑊的背上和耳旁擦过。

负责在盟坛警戒的唐军官兵猝不及防,一下子被砍杀了数百人,其他人慌忙向东逃窜。吐蕃骑兵紧紧追击,一路上擒获了一千多人,其中就包括唐会盟副使、兵部尚书崔汉衡。

浑瑊策马狂奔了十多里地,好不容易才逃回大营,可眼前的景象却令他目瞪口呆——整座大营空空荡荡,所有人都逃得无影无踪!

征战沙场数十年,浑瑊还是头一次感到如此狼狈和沮丧。

就在浑瑊近乎绝望的当口,骆元光已命原先那支伏兵在大营外集结,并摆开了阵势。片刻后,吐蕃追兵杀到,一看见严阵以待的唐军,不禁相顾愕然。此时,韩游环的那支伏兵也正按原计划朝柏泉方向运动,吐蕃追兵唯恐被截断后路,赶紧掉头撤退。

生死一线的浑瑊就这样捡回了一条命。

就在唐军惨遭吐蕃屠杀的同一天,德宗李适正在朝会上庆贺唐吐会盟的成功。他笑容满面地对文武百官说:“今日和戎息兵,真乃社稷之福啊!”

马燧当即接腔:“确是如此。”

群臣纷纷附和。

德宗的笑容顿时更加灿烂。

满朝文武中,只有两个月前刚刚拜相的柳浑一脸凝重。等同僚们阿谀奉承完了,他才冷冷地说:“吐蕃人犹如豺狼,并不是一纸盟约就能约束的。对于今日会盟这件事,臣一直深感忧虑!”

百官愕然,唯独李晟向柳浑投来赞同的一瞥,说:“柳浑说的是。”

德宗勃然变色,厉声道:“柳浑一介书生,不知军国大计,你李晟乃当朝太尉,竟然也说出这种不识大体的话!”

一见皇帝动怒,满朝文武赶紧跪地叩首。李晟和柳浑无奈,也只好顿首谢罪。

退朝后,德宗余怒未消,一整天都闷闷不乐。可他绝对没想到,真正让他郁闷的消息紧跟着就到了——这天深夜,邠宁节度使韩游环的一道加急战报递进了大明宫:吐蕃劫盟,前锋已进抵本镇!

德宗犹如五雷轰顶,木立当场。

一切都被李晟和柳浑料中了!

这帮狗娘养的吐蕃人,为何如此言而无信、出尔反尔呢?

当天晚上,德宗就命人把战报送到了柳浑手上。第二天一早,德宗召柳浑入宫,不无尴尬地说:“贤卿是个读书人,没想到却能对敌情判断得如此精确!”

会盟失败后,德宗的心情低落到了极点。吐蕃人再度入侵的消息让他惶惶不可终日,并且又让他动了逃跑的心思。李晟等人察觉后,极力劝阻,才勉强稳住了德宗的心神。

虽然德宗被劝住了,但是吐蕃人的威胁还是让他如坐针毡。闰五月二十一日,德宗匆忙派遣宦官王子恒,携带求和诏书前去原州晋见尚结赞。

这真是风水轮流转。几个月前是吐蕃人低声下气来求和,还被德宗屡屡拒绝;现在却轮到他向吐蕃人求和了,人家会买他的账吗?

很遗憾,王子恒刚刚走到唐吐边界,还没跨进吐蕃境内,就被人家给轰了回来,连尚结赞的面都没见着。

德宗百思不得其解——当初死乞白赖跑来求和的是吐蕃人,如今幡然背盟、刀兵相向的又是吐蕃人,他们到底想干什么?

尚结赞很快就给了德宗答案。

就在德宗惶惶不安、愁肠百结的同时,尚结赞正在原州对被俘的唐兵部尚书崔汉衡说:“我用黄金打造了一副镣铐,本来打算铐住浑瑊,送给我们的赞普(国王),没想到却让他跑了,白费一场力气,只逮住你们这帮不痛不痒的人。”

随后,尚结赞又接见了几个俘虏。

其中一个是马燧的侄子马弇,另外还有宦官俱文珍,浑瑊部将马宁等人。

尚结赞和颜悦色地对马弇说:“我们胡人把马当做生命,去年冬春之交,河曲一带寸草不生,马匹饿得不能动,那时候,如果侍中大人(马燧)渡河攻击,我军必定全军覆没!在那种艰难的局面下,我才不得不与贵国和谈。多亏了侍中大人全力相助,终于促成了这件事。如今我方将士得以保全,我岂能再扣押他的子侄!”

说完,尚结赞当场释放了马弇、俱文珍、马宁等人,将他们全都遣送回国。而崔汉衡等一批高阶官员,则被押到了吐蕃后方囚禁。

马弇等人回国后,德宗很快就从宦官俱文珍的嘴里听到了尚结赞跟马弇说的那番话。

德宗恍然大悟,同时也恨得咬牙切齿。

原来,所谓的会盟纯粹就是一场骗局!

而最可恨的是——马燧居然跟吐蕃人暗中勾结,把天子和朝廷通通给卖了!

是可忍,孰不可忍?

六月初五,也就是马弇等人回朝的第二天,德宗立刻下诏,加授马燧为司徒,仍兼侍中,但河东节度使、兵马副元帅等其他军职全部免除。马燧做梦也没想到,他处心积虑跟李晟唱反调的结果,竟然是和李晟一个下场——被德宗以“外示尊宠”的手法彻底剥夺了兵权!

得知马燧被德宗解除兵权的消息后,尚结赞心满意足地笑了。

事实上直到这一步,尚结赞的棋才算刚刚走完。

从去年九月遭遇李晟伏击、在汧城险些丧命的那一刻起,尚结赞就开始精心设计这盘棋了。他的第一步是亲自带兵到凤翔走了一趟,却对凤翔秋毫无犯,故意空手而回,以此陷害李晟;表面上看,这么做好像有些小儿科,但后来的事实证明,此举发挥了四两拨千斤之效。他的第二步棋,是利用马燧与李晟的嫌隙,让马燧选择主和的立场,然后通过他影响德宗、促成和议。第三步棋,是利用“平凉会盟”的机会抓住或杀死浑瑊,继而放风声给德宗,让德宗以为马燧和吐蕃之间有什么不可告人的阴谋,从而借德宗之手除掉马燧或至少解除他的兵权。

走完这三步,尚结赞就能把李晟、马燧、浑瑊这三个“唐之良将”全部摆平,让唐朝的大门从此为他彻底敞开!(《资治通鉴》卷二三二:“尚结赞恶李晟、马燧、浑瑊,曰:‘去此三人,唐可图也!’”)

毫无疑问,这是一个环环相扣、一石三鸟的完美计划。当然,这个计划要想顺利实施,不能没有德宗李适的配合。而从目前的结果来看,德宗确实跟尚结赞配合得相当默契——不仅让吐蕃人成功渡过了一场“羊马多死、粮运不继”的危机,而且还把尚结赞最憎恨、最顾忌的李晟和马燧从战场上拿掉了,为吐蕃日后的入寇打开了绿灯。

总的来看,除了浑瑊侥幸漏网之外,尚结赞的这盘棋走得可谓相当完美。

他足以为此感到自豪了。

然而,尽管尚结赞凭借他的谋略化解了危机,可自然灾害所带来的副作用却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完全消除。从去年冬天开始,一直到这一年六月,屯驻在盐州和夏州的吐蕃守军始终受到粮运不继、补给短缺的困扰,很多人都染上瘟疫,并且患上了严重的思乡病。

尚结赞很无奈,即便他很想趁唐军受挫之机杀进关中,在长安城内狠狠掳掠一把,可现实情况却不允许他这么做。最后,尚结赞只好选择撤兵。他命人焚毁了盐、夏二州的房子,拆除了城墙,然后裹挟当地的汉人百姓扬长而去。

马燧因力主和议失势后,同为主和派的宰相张延赏大为忧惧,遂一病不起,一个月后就呜呼哀哉、抑郁而终了。

在张延赏死前不久,宰相齐映、刘滋已先后被他排挤出朝。此时,朝中的宰相只剩下一个柳浑。德宗意识到,值此会盟失败、上下离心的艰难时刻,朝廷太需要一个有资历、有经验、有智慧、有魄力的宰相来掌舵了。

放眼天下,有谁能当此重任?

当然是李泌。

贞元三年六月,时任陕虢观察使的李泌被德宗征召回朝,旋即被任命为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对于此次任命,李泌并未推辞,这一点着实让德宗甚感欣慰,同时也让满朝文武很有些意外——这个四朝元老兼三朝帝师,曾经在肃宗和代宗时代数次坚拒宰相职位,这次为什么答应得这么爽快呢?

答案很简单——德宗朝廷有麻烦了!

此时的德宗朝廷正面临一个巨大的潜在危险,要是李泌再不出手化解,帝国很可能又会爆发一场类似于建中年间的诸藩之乱。

因为,曾经在军队中享有极高威望的李晟和马燧,此时与德宗的关系正日益紧张。尽管他们都已被剥夺了兵权,但是为数众多的旧部对他们的拥戴之心仍然存在,更重要的是——德宗李适对他们的猜忌之心仍然存在。

换句话说,面对李晟和马燧这两个平叛功臣,德宗常常有一种“尾大不掉”之忧;而面对德宗的百般猜忌,李晟和马燧则常常有一种“功高不赏”之惧。用老百姓的话说,这就叫麻秆打狼两头怕!

如果任由这种局面发展下去,谁敢保证李晟和马燧不会迫于无奈、铤而走险呢?谁又敢保证他们不会步李怀光之后尘呢?

要想化解皇帝与功臣之间的紧张关系,避免灾难性的后果,李泌就必须以宰相的身份上场斡旋。

李泌知道,自己责无旁贷。

李泌:一身系天下安危

李晟自从回朝担任太尉之后,可谓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活得比谁都小心。但是,他不惹麻烦,麻烦却还是要来惹他。

贞元三年夏天,长安坊间忽然传出谣言,说李晟的宅子中有一座大安园,大安园里有一座大安亭,大安亭四周有一片茂密的竹林,而李晟就在这片竹林里面藏着一支伏兵,打算一有机会就发动兵变。

面对造谣者如此惊人的想象力,李晟实在是哭笑不得。很快,他就把大安亭周围的竹林砍了个精光,连只老鼠都藏不住。

可问题在于,世人的想象力总是无穷的。即便李晟砍掉了竹林,别有用心的人依然可以散布其他谣言,比如说——你李晟的宅子那么大、房子那么多,难道不会在每个房间里都藏上几个士兵?

要是再碰上这样的谣言,李晟该怎么办?

莫非他要把家里的房子全都拆了,才能证明自己的清白?

为了终止别有用心之人的无穷想象,李泌在拜相的几天后,就跟李晟和马燧一同入宫去见德宗。李泌直言不讳地对德宗说:“陛下既然让我当这个宰相,我今天就跟陛下作个约定,可以吗?”

德宗说当然可以。

同类推荐
  • 张子房

    张子房

    张良字子房,不过是很普通的一个名字,就像蒋平字富成一样的普通,但!如此的普通的名字,却孕育了如此不普通的人,把那所谓的强秦、强汉,都拿捏于股掌之中,真真演绎了一段旷世的历史传奇。《史记》汉高祖刘邦言“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诚哉斯言!
  • 回到清朝做恶绔

    回到清朝做恶绔

    重生转世回大清、结交狐朋闹京云、为爱反目把情断、临终遗愿铸红楼。……(求推荐、收藏、拍砖…)
  • 古侠拾遗录

    古侠拾遗录

    《古侠拾遗录》(又名《大汉游侠传》)前两卷,2009年曾在本站发表过。后来,经过七年努力,完成后两卷,并对前两卷全面修改,增补5万字。最后调整为五卷,即:卷一九指赌客;卷二蹇驴书生;卷三当垆女掌柜;卷四轵城盜;卷五墨家鹞子。这不是一般的武打小说,而是游侠题材的历史小说。本书以《史记·游侠列传》作经纬,钩沉补阙,再现剧孟、郭解等古侠群像。将《列传》中,有名有姓、有姓无名者,塑造成有血有肉的人。弥补了太史公的某些缺憾。本书还原叱咤年代,展示社会细节,描摹芸芸众生。跨度汉初百年,出场人物一百多位。笔法写实,开掘新意,情节跌宕,意境深沉。本书主人公,是侠文化的代表。李白有八首诗写到剧孟。司马迁见过郭解。王安石、秋瑾均写过郭解。欲了解侠之本源者,请看此书。
  • 宋末元初那些事儿

    宋末元初那些事儿

    南宋末年奸佞当道,朝政腐败。南宋面对着前有金的军事进攻,后有元的武力吞灭的形势,国势飘摇,岌岌可危……公元1271年,忽必烈建国号为大元,正式即位为皇帝,并开始实施南下攻打南宋的计划。公元1279年,在山海战中,陆秀夫背着八岁的小皇帝赵昺跳海而死,南宋亡,忽必烈统一全中国。《改朝换代那些事儿丛书:宋末元初那些事儿》让你回味宋末元初那段历史,感受历史的风云变幻,感受时代变迁,感受历史人物的风采。
  • 大晋帝国第一人

    大晋帝国第一人

    一个金融人才,意外穿越到一个完全不同的时空。仗义英侠出华夏,剑指苍穹问九州。天下归心如我愿,涯海与伊笑江湖。……《仗剑天涯》,属于宋书辰
热门推荐
  • 荏苒的是时光

    荏苒的是时光

    三班学校里的风云班级这个不平凡的班级有着不平凡的人有着不平凡的故事有着不平凡的你我他四十七个人因为在这个班级里终将会不平凡
  • 火澜

    火澜

    当一个现代杀手之王穿越到这个世界。是隐匿,还是崛起。一场血雨腥风的传奇被她改写。一条无上的强者之路被她踏破。修斗气,炼元丹,收兽宠,化神器,大闹皇宫,炸毁学院,打死院长,秒杀狗男女,震惊大陆。无止尽的契约能力,上古神兽,千年魔兽,纷纷前来抱大腿,惊傻世人。她说:在我眼里没有好坏之分,只有强弱之分,只要你能打败我,这世间所有都是你的,打不败我,就从这世间永远消失。她狂,她傲,她的目标只有一个,就是凌驾这世间一切之上。三国皇帝,魔界妖王,冥界之主,仙界至尊。到底谁才是陪着她走到最后的那个?他说:上天入地,我会陪着你,你活着,有我,你死,也一定有我。本文一对一,男强女强,强强联手,不喜勿入。
  • 穿进未来当反派

    穿进未来当反派

    叶莞一身火红衣裙随风轻轻舞动,笑靥如花,嘴角一丝血迹,眼神染上三分天真的妩媚。她说:“在世人负了我之前,我先负了世人,如何?”步步为谋,从最初的天真到最后的沦陷为世界最大反派的叶莞,再回首百年身,聆听着来自世界的憎恨。时常在想,最初的模样,究竟该是什么颜色的呢?可惜,最后叶莞黑色瞳眸倒影的世界色彩只有红色。罂粟花的蛊惑,嗜血的欲火,灼热的热血,火红的嫁衣,喃喃爱语,还有那痛彻心扉的背叛,都是鲜红的,滚烫的红色。她从未想过原来她还是会流泪的,泪水晶莹剔透的模样。感谢眼泪的到来,让她还记起,原来她是一个鲜活的人。(PS:脑洞太大,根本停不下来。情节各种复杂,机甲,热血,星际战争,帝国权谋,爱恨纠葛……写文不易,且行且珍惜。文风是任性滴,走向是励志女强滴。)
  • 易烊千玺时过境迁

    易烊千玺时过境迁

    我的故事很长。老阁楼里的猫听我一字一顿地讲着当年的故事,我讲得泪眼婆娑而老猫却不知去了哪里。我的故事,你也要听吗?像那只老阁楼里的猫。听我说………
  • 红颜绝殇

    红颜绝殇

    原以为可以就这样天荒地老,却不成想到这一切只是一场骗局。我原以为只要我爱你就足够了,可是到头来我仍旧在乎你爱的人是她。用我的成全来换你的一切,可是到底是没有人成全我。你的幸福是我最大的守候。。。
  • 荀子(中华国学经典)

    荀子(中华国学经典)

    《荀子》的文章论题鲜明,结构严谨,说理透彻,有很强的逻辑性。语言丰富多彩,善于比喻,排比偶句很多,有他特有的风格,对后世说理文章有一定影响。《荀子》中的五篇短赋,开创了以赋为名的文学体裁;他采用当时民歌形式写的《成相篇》,文字通俗易懂,运用说唱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政治、学术思想,对后世也有一定影响。荀况不愧为我国古代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和杰出的文学家、教育家。此外,荀子还是阴阳家的代表人物之一。
  • 气破寰宇

    气破寰宇

    那年,雪山结拜。大哥:有福同享,有难同当,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二哥:兄弟如手足,女人如衣服,悲观乐不离,荣辱难不弃……秦羽:背信弃义,负兄弟者,天打雷劈,不得好死!说好,要不离不弃,携手同行………故事,从废材少年秦羽来到气功修行圣地日月学院开始………
  • 必懂的常用词语

    必懂的常用词语

    这套“中小学生语文爱好培养”丛书,包括《必用的好词好句》《必懂的常用词语》《必用的成语经典》《必用的谚语荟萃》《必用的歇后语精选》《必用的古文名句》《必读的语文故事》《必学的作文描写》《必听的语文之谜》《必知的语文学家》十册,丛书重视语文的基础知识训练,选编了常用词语、好词好句、古文名句解读,谚语、歇后语集萃,还有语文趣味故事、语文之谜以及语文大家的故事等等,目的是使中小学生在快乐的阅读中逐步提高语文知识,增加文学素养,为将来走出社会自立人生打下坚实的基础
  • 一把木剑闯天下

    一把木剑闯天下

    就在你身处的世界当中,周围很可能隐藏着那么一群‘与众不同’的人,这些人,他们都来自‘江湖’一个跟你差不多的人物,他背负着一把木质的剑,就怎么,闯遍天下!PS:一部不一样的武侠,不一样的都市。
  • 月灯三味

    月灯三味

    行侠是义,修行是诚,羁绊是情。一位年轻的除妖师,带着他不愿提起的过去浪迹江湖,自此展开了一段传奇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