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399700000252

第252章 内有藩镇割据,外有异族入侵(4)

大唐自立国以来,不断开疆拓土,扩张势力范围,在帝国的西北边境和整个广袤的西域设置了数个都督府和都护府,下辖众多州县。至开元中期,唐帝国在西北和西域分别设置了朔方、陇右、河西、安西、北庭等节度使,而且每年都从关东地区征调精壮士卒戍边,一方面开展大规模屯田,以供军需;一方面开辟了大量牧场,畜养战马和牛羊;在所有重要的城堡和要塞之间,日夜都有巡逻骑兵来往游弋。

大唐帝国就这样在长达万里的边境线上,构筑了一个庞大、坚实、严密的边防体系。多年来,虽然吐蕃从未停止过对唐朝西北边境的侵扰,但始终未能有效突破唐朝的边防,更没有机会长驱直入。

然而,自从安史之乱爆发后,帝国的边防体系就名存实亡了。

李唐朝廷为了平定这场前所未有的叛乱,把朔方、陇右、河西、安西、北庭等边防重镇的精锐部队全部调回国内,只留下一些老弱残兵驻守。吐蕃军队乘虚而入,自大震关(今甘肃张家川县东南)东进,先后攻陷兰州(今甘肃兰州市)、廓州(今青海化隆县)、河州(今甘肃临夏市)、鄯州(今青海乐都县)、洮州(今甘肃临潭县)、岷州(今甘肃岷县)、秦州(今甘肃天水市)、成州(今甘肃礼南县)、渭州(今甘肃陇西县)等地,尽取河西、陇右之地。

在吐蕃军队的不断蚕食下,短短数年间,帝国西北部的数十个州相继沦陷。到代宗登基时,凤翔(今陕西凤翔县)以西、邠州(今陕西彬县)以北的唐朝国土,已全部落入吐蕃人的手中。

广德元年(公元763年)七月,吐蕃再次向唐朝发起大规模进攻,边境守将频频告急,可当时正恃宠擅权的宦官程元振却置若罔闻,只将其视为一般性袭扰,既不上奏代宗,也不发兵御敌。吐蕃军队遂长驱直入,很快就打到了泾州(今甘肃泾川县)。唐泾州刺史高晖不仅放弃抵抗,举城而降,而且替吐蕃人充当向导,领着敌军深入关中。直到吐蕃大军越过邠州(今陕西彬县),代宗李豫才惊闻吐蕃入寇的消息。

十月二日,吐蕃大军已迅速进抵奉天(今陕西乾县)和武功(今陕西武功县西),一时京师震恐,代宗急命雍王李适为关内元帅,同时起用郭子仪为副元帅,命他火速进驻咸阳组织防御。

社稷有难了,已经被晾了不少日子的郭子仪才重新回到人们的视线中。然而,此时的郭子仪却是一个光杆司令。

因“闲废日久,部曲离散”(《资治通鉴》卷二二三),此时郭子仪可以直接调动的兵马只有麾下的二十名亲兵。

由于军情紧急,而前线又没有送来任何准确的情报,郭子仪急于了解敌情,所以来不及等朝廷募兵,就即刻带着他的“二十人兵团”开赴前线。

抵达咸阳后,郭子仪立刻派斥候前去打探。很快,斥候就带回了准确的情报。郭子仪一听,顿时大为震惊——此次的来犯之敌不仅有吐蕃人,还有吐谷浑人、党项人、氐人、羌人,兵力足足有二十多万!

此刻,吐蕃大军已经渡过渭水,正迅速向东挺进,兵锋直指长安。

郭子仪急命部将王延昌火速回朝,请朝廷立刻发兵。然而,让郭子仪万万没想到的是,值此大敌当前、京师危急之际,一手遮天的程元振居然置社稷安危于不顾,拒不接见王延昌,更不用说派发一兵一卒了。

郭子仪彻底绝望。

他知道,程元振向来嫉妒他的功勋和威望,一直在不遗余力地排挤他,可郭子仪怎么也想不到,都到这个时候了,程元振竟然还在一心弄权、排斥异己!

看着二十几万敌军从自己的眼皮底下浩浩荡荡地开向长安,郭子仪只能在心里发出一声悲凉的长叹——长安完了。

十月四日,吐蕃的先头部队进抵周至(今陕西周至县)西面,在这里遭遇了此次入侵的唯一一次抵抗,被唐渭北行营兵马使吕月将击退。

然而,这注定只能是一次微弱的抵抗。因为吕月将的兵力只有区区两千人,无论如何也挡不住吐蕃的二十万大军!

十月六日,吐蕃主力进抵周至。吕月将竭力死战,最后全军覆没,兵败被俘。

十月七日,吐蕃大军渡过西渭桥。至此,大唐帝京长安已经完全暴露在他们面前。

得知吐蕃人兵临城下的消息,代宗李豫如遭雷击。他仓皇无措,最后只好在少数禁军和宦官的簇拥下逃出长安,亡奔陕州(今河南三门峡市)。

天子一跑,京师顿时大乱,满朝文武各自逃命,禁卫六军也顷刻溃散。等到郭子仪赶回长安时,天子和百官已经踪影全无,长安也已变成一座不设防的城市。

代宗逃出长安不久,随驾的禁军将领王献忠就带着四百余骑叛逃,并裹挟着丰王李珙(玄宗之子,代宗叔父)和其他十来个亲王奔回长安,准备投降吐蕃人。

王献忠一行刚刚进入开远门(长安西北门),恰好和郭子仪迎面相遇。郭子仪大声呵斥,王献忠连忙下马拜见,说:“如今皇上东迁,社稷无主,令公身为元帅,废立天子就是您一句话的事,令公何不顺势而为?”

郭子仪怒视王献忠,一言不发。

王献忠讪笑着说:“令公为何不说话?”

他话音未落,郭子仪就已命左右冲上前去,把他一下子按倒在地。王献忠手下面面相觑,可慑于郭子仪的威望,没人敢反抗,只好乖乖地跟随郭子仪掉头西行,去追天子车驾。

十月八日,代宗一行逃到华州(今陕西华县),当地官员都跑光了,无人供应膳食,代宗和护驾禁军又冷又饿,处境极为狼狈。就在这个时候,驻守陕州的观军容使鱼朝恩马不停蹄地赶来救驾了。

饥寒交迫的代宗李豫顿时百感交集。

危难时刻,文臣靠不住,武将也靠不住,还是宦官最贴心啊!

十月九日,吐蕃军队兵不血刃地占领了长安。

同日,吐蕃大将马重英与唐朝降将高晖一起导演了一幕闹剧:拥立广武王李承宏(玄宗堂兄邠王李守礼之孙)为帝,翰林学士于可封为宰相,同时又改年号,设百官,忙了个不亦乐乎。

随后,吐蕃人开始烧杀抢掠,“剽掠府库市里,焚闾舍,长安中萧然一空”。(《资治通鉴》卷二二三)令人啼笑皆非的是,那些早早就卸掉武装、躲藏在民间的禁军官兵,此刻非但没有一个人站出来反抗吐蕃人的暴行,反而趁乱加入了抢劫的行列。长安士民不堪其扰,纷纷逃出长安,躲进了终南山。

十月十二日,代宗在鱼朝恩的护卫下逃到陕州,四散逃命的文武百官才陆陆续续前来见驾。郭子仪行至御宿川(今陕西长安县西南),得知天子已经脱离危险,便决定不去陕州,而是沿秦岭山麓东行,前往商州、武关等地集结部众。他对王延昌说:“溃散的禁军将士大部分都在商州,我们现在赶过去,把散兵游勇召集起来,同时征调武关(今陕西商县西北)的卫戍部队,不出数日,便可北上蓝田,反攻长安。”

此时此刻,郭子仪麾下仅有三十名骑兵。

吐蕃入寇长安的这一年,郭子仪已经六十七岁了,岁月的风霜早已染白了他的双鬓,仕途的坎坷也屡屡对他造成了沉重的打击,然而这一切却不曾磨灭他匡扶社稷、保家卫国的勇气和信念。

如果没有郭子仪,长安的收复很可能会遥遥无期,而代宗李豫的逃亡生涯无疑也将被大大延长。因为,当代宗逃到陕州并向四方发出勤王诏书后,在长达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各道节度使居然因痛恨宦官专权而对朝廷心生不满,因而按兵不动,没有人向关中派出一兵一卒!

这其中,就包括当时驻守在徐州的平叛功臣李光弼。

换句话说,宦官程元振的擅权乱政早已寒了天下人的心,就连对朝廷一向忠心耿耿的李光弼也已经放弃了自己的信念,对天子和朝廷彻底寒了心。

然而,郭子仪的心没寒。

即便吐蕃大兵压境的这一刻,权宦程元振还在不择手段地算计他,可他的心还是没寒。

一个人要成为名将不难,要成为功臣也不难,难的是当普天之下人人放弃信念的时候,只有你一个人选择坚持。所以,郭子仪在后人心目中的地位和声望之所以远远高于李光弼,并不是因为他比李光弼更会打仗,也不是因为他比李光弼更懂得官场哲学,而是因为他比李光弼更忠实于内心的信念,更善于在人生的重大时刻做出最正确的选择。

在这个世界上,足以让人心寒血冷的事情比比皆是,但是最终,你的心寒不寒,你的血冷不冷,并不取决于别人,而是取决于你自己。

郭子仪也许就是凭着身上那一腔永不冷却的热血,才能置个人的得失荣辱于度外,并且屡仆屡起,愈挫愈奋,从而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于将倾,最终成为大唐由盛转衰的乱世之中始终屹立不倒的中流砥柱,并成为这段动荡不安的历史中唯一一个善始善终(既保全了禄位又保全了名节)的功臣元勋!

十月中旬,郭子仪沿蓝田、商州、武关一路南下,先后集结了四千余名溃散的将士,随即掉头北上,在商州泣血誓师,告谕将士“共雪国耻”、克复长安。稍后,代宗李豫担心吐蕃人会进军潼关,便下诏命郭子仪率军前往陕州护驾,但郭子仪却上表说:“臣不收京城,无以见陛下,若出兵蓝田,虏必不敢东向。”(《资治通鉴》卷二二三)

代宗想想也有道理,便同意了他反攻长安的计划。

可是,郭子仪只有区区四千人,怎么可能打得过吐蕃的二十余万大军呢?

强攻当然是不行的。唯一的办法,就是智取。

郭子仪决定采用疑兵之计,迷惑吐蕃人,迫使其主动撤离长安。

随后,郭子仪派遣左羽林大将军长孙全绪等人率部进驻蓝田。长孙全绪按照郭子仪的计策,白天大张旗鼓,晚上燃起无数篝火,让吐蕃人以为唐朝大军已至。此外,长孙全绪又派人潜入长安,暗中联络了一批江湖豪杰,天天在朱雀大街上击鼓大呼,制造混乱,同时又在百姓中散布消息,说郭子仪已经集结了数十万大军,不日便要攻打长安。

吐蕃人被郭子仪的疑兵之计搞得人心惶惶,遂萌生退意,加之长安的美女财帛也已被他们劫掠一空,所以在他们看来,此刻实在不值得为了这座空城付出血的代价。十月二十一日,吐蕃军队匆匆带上他们的战利品,当天就全部撤出了长安。

降将高晖一见吐蕃人扔下他跑了,无奈之下,只好带着麾下的三百余骑东走,走到潼关时,被守将李日越抓获,当场就被砍了脑袋。

十月二十三日,得知长安光复的消息,代宗李豫感到了莫大的欣慰。他即日下诏,任命郭子仪为西京留守,第五琦为京兆尹,同时让宰相元载取代程元振,担任元帅行军司马。

长安虽然又回到了唐朝的手中,但无论如何,这都是一场令人难以容忍的奇耻大辱。用郭子仪的话说,这是“国耻”。

帝国为什么会遭受这场国耻?

这笔账不能不算。

事实上,早在代宗避居陕州之时,太常博士柳伉就已经帮他把这笔账算了个一清二楚。柳伉说:“吐蕃人长驱直入,兵不血刃而入京师,洗劫宫闱,焚烧陵寝,士卒却无一人力战,此将帅叛陛下也;陛下长期疏远功臣,宠幸宦官,终究酿成大祸,群臣竟无人敢犯颜直谏,此公卿叛陛下也;陛下刚刚离开京师,坊间便发生骚乱,暴民公然抢夺府库,自相残杀,此京畿民众叛陛下也;陛下自十月初一下诏各道兵马勤王,尽四十日,无一辆战车入关,此四方叛陛下也。既然内外皆叛,那么请问陛下,今日之势,是安是危?若以为危,岂能高枕无忧,不为天下讨伐罪人?”

柳伉得出的结论是:要想铲除祸乱之源,保全宗庙社稷,就必须砍掉一个人的脑袋。

这个人就是宦官程元振。

柳伉还说,除了诛杀程元振外,还必须把各级宦官的职权收回,交还各有关部门;并收回神策军的兵权,交给朝中的大臣;同时,皇帝还要削除尊号,下诏罪己,宣布从此改过自新,否则甘愿逊位让贤。

最后,柳伉跟皇帝打赌:“倘若如此,而兵仍不至,人仍不感,天下仍不服,请将臣全家老小碎尸万段,以谢陛下!”

柳伉这笔账一算下来,把代宗李豫的脸皮撕得可谓一干二净。

李豫为此郁闷了好多天。

可他最后还是不得不承认,柳伉说的都是事实,而且句句都是发自肺腑的忠言。

不过,事实归事实,忠言归忠言,让代宗把宦官们都给废了那是不可能的,让他下诏罪己、改过自新那更是不可能的,至于诛杀程元振嘛……似乎也是没有必要的。

十一月初二,代宗下诏削除了程元振的所有官爵,将他遣回原籍。

代宗之所以不杀程元振,表面原因固然是程元振有翦除李辅国之功,代宗不忍诛杀,可事实上,此次吐蕃入寇也让代宗李豫发现了很多问题。就像柳伉所说的那样,这次长安沦陷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程元振专权乱政之外,无论是士卒将帅、公卿百官,还是四方藩镇,其实人人都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如果要追究罪责,此次应该问罪的绝不止程元振一个!

既然如此,杀了他又有什么用呢?杀了他就能让所有人从今往后对天子和朝廷忠心耿耿了吗?

那是不可能的。

所以,代宗不杀程元振的最主要原因,是他对宦官这个群体仍然抱有极大的信任,因而不想把事情做绝,以免伤了其他宦官的心。

在代宗看来,自己在很多时候仍然是要依赖宦官的。比方说,万一哪天敌寇又来了,士卒将帅、公卿百官又各自逃命了,四方藩镇又按兵不动作壁上观了,他身边至少还有像鱼朝恩这样的宦官保驾。

这次吐蕃入寇让代宗看清了一个残酷的现实,那就是——没有谁是真正靠得住的!

百官要是靠得住,母猪恐怕都会上树;藩镇要是靠得住,大象恐怕也会跳舞……至于说宦官,当然也不见得始终靠得住。但最起码,宦官总是一支制衡百官、制约藩镇的力量;最起码,在天子孤立无援的时候,宦官总是一副可以暂时依靠的肩膀。

同类推荐
  • 父辈的旗帜

    父辈的旗帜

    两个亲兄弟,在日寇进犯中华的时候共同参加抗战,阴差阳错,两兄弟站在不同的阵营。为了胜利,为了亲情,为国为家谱写出一段可歌可泣的传奇。
  • 三国之济世天下

    三国之济世天下

    一个喜欢三国的现代人穿越到东汉末年的幻想故事。东汉末年,外戚专权,宦官秉政,政治腐败,天灾不断。黄巾起义爆发,从此开始了近一百年的战乱时代。烽火狼烟,民不聊生杨闫开始了他争霸之路。我要统一这天下,我要让全天下人看到我华夏之威。
  • 黄陵文典(戏剧卷)

    黄陵文典(戏剧卷)

    公元2008年4月4日,时值戊子年清明佳节。由黄帝故里黄陵县组织编纂、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大型历史文化系列丛书—《黄陵文典》1—18卷
  • 名将和我去三国

    名将和我去三国

    我曾经迷茫过,放弃过,人生到底何去何从?有系统就一定能顺风顺水吗?一个被煤气罐爆炸到东汉末年的男人!他凭借着名将召唤系统能在这个衣不蔽体、食不饱肚的时代书写什么样的传奇?欢迎加入名将和我去三国,群号码:605532045
  • 溯源历史

    溯源历史

    本书主要介绍了新中国成立之前的古代社会,让你从头回顾中国历史,让你了解中国是怎样一步步的走到今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时,标志着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在中国反动统治的彻底结束。
热门推荐
  • 战日寇

    战日寇

    1931年9月18日,日军在中华东北蓄意制造并发动的一场侵华战争,各地抗日力量纷纷与日军展开激烈的对抗。国难当头良将出,精忠报国战马鸣。日寇侵占中华,中华男儿挺身而战,漫天烽火,血战日寇。逆境之中,反败为胜。万人之敌,所向披靡。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请不要与实际人物挂钩。
  • 全世界人都在读的心理学故事

    全世界人都在读的心理学故事

    本书通过轻松易懂的心理学故事,揭示了一个个错综复杂的心理谜团,并介绍了相应的预防方法,帮助读者了解和掌握心理学的知识和规律,并且能够在工作、生活中加以应用。
  • 同桌是穿越者

    同桌是穿越者

    14岁的中二少年和15岁的重生少女以及周围亲友之间的纠葛。在重生少女的眼里,世界的一切又是熟悉的,又是不同的。唯一的不同,就是有少年的存在……
  • 魔尊旧爱:倾城腹黑大小姐

    魔尊旧爱:倾城腹黑大小姐

    “很喜欢很喜欢一个人,可以为她一手摘星辰。”十岁的古墨对十岁的言倾瞳一见钟情,为她入狱五年,五年归来,他为她而冒天下之大不韪,只为予她欢喜。江山国色秀如锦,宁负江山不负卿。
  • 残君“替”妻

    残君“替”妻

    她叫蓝若水,一直过着平平凡凡,无拘无束的生活,直到某一天,她遇上了他。是老天爷故意的安排,仰或是冥冥之中早有定数?一个霸道的男人,宣称她是他的妻子,不顾她的意愿,将她强行带入府内,她不是她,却硬被冠上她的头衔,他不爱她,只是爱着与她有相同容貌的女人。虽知这一切只是假象,但她却无法抑制的陷了下去,无法自拔,当一切揭开真相,她该如何选择,何去何从。
  • 仙魔共主

    仙魔共主

    周枫只是一个普通散修,却被最好的朋友出卖,在困境之中被他意外得到绝世神功,从此开启逆天之旅!下界大战海族、炎族、冰族,转战三块大陆,纵横无敌,天界转战玄黄星域、神族星域、天魔星域、西方琉璃星域、血海星域、龙族星域……一时无两!大焚天、帝释天、轮回道人、造化天王、大日如来、波旬、大阿修罗王……众多传说人物,不过是踏脚石。历尽重重磨难,得到诸多机缘,周枫终于踏上最后一步,成为仙魔共主,开辟一个新世界!
  • 源来易凯始你就是我的阳光

    源来易凯始你就是我的阳光

    请你相信不管我走到哪里风撩起长发哼着一曲无言的歌曲不论艰难坎坷也有欢笑哭泣紧握着我的手千万不要放弃在天使街的角落是永远的-------王俊凯、王源、易烊千玺我们会一直爱你们。
  • 启迪学生思考人生的故事全集:享受生命的春光

    启迪学生思考人生的故事全集:享受生命的春光

    人生仿佛是四季的轮回,生命的状态便是这四季的写照。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春、夏、秋、冬,不必为沐浴春风而得意,也不必为置身冬季而叹息,人生中的每一个季节都是我们必经的过程,生命中的每一个时刻都是值得我们珍藏的记忆。
  • 桃花朵朵开:妖孽郡主霸宠爱

    桃花朵朵开:妖孽郡主霸宠爱

    天帝幼女——乐颜公主,不知犯下什么错,被天帝一怒之下丢进了碧霞梭里,本应受尽苦难…但却因为妖界青落元君的私心,用自身全部法力改变了她的轮回轨道投到了一个女尊国的郡主身上!再次睁开双眼,她冷笑连连,夺妻之仇、毒杀之恨、她在几个侧君的纠缠之下,心累的解决一件又一件麻烦,却不料…反而招来了几个最大的麻烦
  • 杀手恋人之恶魔军团

    杀手恋人之恶魔军团

    身世不明的尹飞在执行一次暗杀任务之中被杀手录的高手埋伏,却也发现了有关自己身世的线索。在云宫少主的帮助下尹飞逃过一劫却也应该陷进更大的漩涡之中。尹飞为了查清自己的身世无奈从一个杀手化身为富豪千金的私人保镖,届时也陷入了云宫和魔族的战争之中。随着和千金徐芷语相处的过程中,尹飞一步步发现了自己的身世,却也在一步步打开末世之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