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399700000149

第149章 李唐归来(5)

拥护李唐的朝臣们顿时产生了一种强烈的不安和困惑。本来一心盼望武皇能够在长安进行权力交接,正式还政于李唐,没想到让二张这么一折腾,武皇与太子、朝臣之间的关系陡然变得紧张起来,回归李唐的进程也随之中断。

接下来,太子能否顺利继位?李唐能否顺利复国?二张还会干出什么出格离谱的事情?拥李派的大臣又将如何应对?

这些问题就像一团迷雾一样笼罩在人们的心头……

大臣与男宠的博弈

在武皇的庇护和纵容下,二张的私欲和野心就像春天里无人修剪的藤蔓一样疯狂滋长。回到洛阳之后,他们不仅变本加厉地贪污受贿,卖官鬻爵,而且包揽朝廷的大型土木工程,营私舞弊,上下其手,从中获取的非法所得不可胜计。与此同时,他们的几个兄弟也再度鸡犬升天——原洛阳县令张昌仪升为尚方少监,曾被魏元忠阻挠而未获升迁的张昌期出任汴州刺史,还有一个哥哥张同休也升为司礼少卿。

真可谓一门贵盛,举世无匹。

看着这帮鲜衣怒马、年少轻狂的张氏兄弟,世人的目光无比复杂,既充满了痛恨和不齿,也饱含着羡慕和嫉妒。

是的,少年得志确实是很多人梦寐以求的事情。高官显爵,豪宅香车,钟鸣鼎食,肥马轻裘,醇酒美人,艳舞笙歌,还有每日每夜释放不尽的激情,外加大把大把挥霍不完的青春……如此种种,自然惹人艳羡。然而,正所谓“天欲福人,先以微祸警之;天欲祸人,先以微福骄之”。年轻人未被老天打过“微祸”的预防针,不知世路艰辛,不懂人生无常,所以一朝富贵,便极易产生天之骄子的错觉,从而迷失自我,任凭欲望泛滥,因此弥天大祸也就随之俱来。从这个意义上说,如今的张氏兄弟们仿佛就是在一把名叫“灾祸”的刀子上,舔着一种名叫“富贵”的蜜,只是年少轻狂的他们何尝想过,这种刀头之蜜舔得了一时,又岂能舔得了一世?

其实,洛阳的百姓就曾向张昌仪发出过类似的警告和质问。当时张昌仪在大肆贪贿之后用不义之财盖起了一座美轮美奂的豪宅,其奢华程度远远超越了亲王和公主的府邸。张昌仪为此得意非凡,有一天早上醒来,却赫然发现朱漆大门上被人写了这样一行字:一日丝能做几日络?

“丝”与“死”谐音,“络”与“乐”谐音,所以这句话的意思就是:一日死能做几日乐?你随时会完蛋,还能快乐几天?

张昌仪很清楚这句话的意思,然而他读不懂背后那种祸福无常的道理。他站在那儿翻了一会儿白眼,就命下人把字擦掉了。第二天,这行字又出现了,张昌仪又命人擦掉。可第三天,第四天,第五天……同样的字天天出现,写字的人非常执著,似乎要跟张昌仪耗到底。第七天,张昌仪支着下巴在门口站了半天,最后提笔写了四个字——一日亦足!

张昌仪的办法果然奏效。不知道是写字的人厌倦了这场无聊的游戏,还是他终于看透了张氏兄弟无可救药的卑劣本性,总之,自从张昌仪给出这个无知无畏的答案之后,那行字就再也没出现了。

张昌仪说:快乐一天就够!

这是张氏兄弟的心里话吗?

当然不是。

他们这是在向洛阳百姓和朝中大臣示威——俺们就是要把快乐进行到底,有种你们就放马过来!

对于恃宠擅权并且严重阻碍李唐复国的张氏兄弟,拥护李唐的朝臣们当然不会没有办法。这几年来,他们一直在暗中搜集张氏兄弟贪赃枉法的证据,只等着证据确凿后对他们发起致命一击。

长安四年(公元704年)七月十二日,张氏兄弟的所有犯罪事实突然被全部曝光。在铁证如山的情况下,武皇只好让有关部门逮捕了张昌仪、张同休、张昌期,命左右御史台共同审理。数日后,朝臣们又发出了对张易之和张昌宗的指控。迫于压力,武曌最后不得不同意对二张立案审查。

然而,总有一些软骨头是照着女皇的旨意行事的。十八日,司刑正(相当于最高法院大法官)贾敬言拿出了一份判决,说:“张昌宗强买别人田地,应罚铜二十斤。”

亏这位贾兄想得出来!一起重大的贪污受贿案到他这里就成了轻描淡写的强买田地,而且惩罚手段轻得连屁都不算,什么二十斤铜,就算两百斤黄金对张氏兄弟来讲也只是九牛一毛,遑论二十斤铜!

武皇对这个结果显然非常满意,赶紧朱笔一挥:可!

倒张派大臣当然不会让二张就这么逍遥法外。在数日后举行的朝会上,御史大夫李承嘉、御史中丞桓彦范(发动神龙政变的五大臣之一)拿出了一份完全不同的判决:“张氏兄弟贪污的赃款共计四千余缗,应该依法将春官(礼部)侍郎张昌宗免职。”

张昌宗当场跳了起来,面对武皇大喊:“臣有功于国,所犯不至免官。”

此言一出,满朝文武纷纷窃笑,一个靠床上功夫得宠的家伙也敢在大庭广众之下说什么“有功于国”,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

武皇也略微有些尴尬,只好把脸转向几个亲附二张的宰相,说:“昌宗是不是有功?”

一代摇尾宗师,江湖人称两脚狐的杨再思马上抢着说:“张昌宗研制神丹,圣躬服之效用显著,此乃莫大之功!”

武曌笑了,要的就是这句话。随后她便赦免了张昌宗,让他官复原职,同时也作出了适当的妥协,把张昌仪贬为博望县丞,张同休贬为岐山县丞,希望以此平息倒张派大臣的愤怒。

但是,开弓没有回头箭,倒张派大臣绝不会就此收手。不久,宰相韦安石和唐休璟又对张易之提出了指控。这两个人可谓倒张集团的重量级人物,因为他们不仅是宰相,而且还兼任东宫的左庶子和右庶子,属于拥护李唐的核心力量。他们一出手,事态顿时有扩大升级的倾向。武曌感到苗头不对,干脆颁下一纸诏书,把韦安石贬为检校扬州长史,命唐休璟出任幽州都督兼安东都护。

倒张派大臣接连发动了好几波攻势,最后只是除掉了二张的两只手臂,自己反倒丧失了两员大将,实在是得不偿失。然而,只要李唐一天没有复国,只要二张仍然在帝国的政治舞台上呼风唤雨,拥护李唐的大臣们就不能停止战斗。

唐休璟临行之前,特意跟太子李显进行了一番密谈。最后,他目光凝重地对太子说了一句话:“二张恃宠不臣,必将为乱。殿下宜备之。”(《资治通鉴》卷二○七)

毫无疑问,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拥李派大臣与二张的博弈必将越演越烈……

长安四年冬天,八十岁的女皇武曌病势日渐沉重,一连数月躺在长生殿里没有上朝,宰相们都没有机会和她照面,只有张易之、张昌宗兄弟日夜陪在她的身边。

女皇已经没有多少日子了。

宰相崔玄暐(发动神龙政变的五大臣之一)觉得,在这微妙的时刻让这两兄弟隔绝内外绝对不是好事,于是上奏武皇说:“太子与相王仁厚孝顺,足可在陛下身边侍奉汤药。宫禁大事非比寻常,不宜让皇家以外的人出入。”武皇回道:“你的厚意朕心领了。”然后就没了下文。

这些日子,二张的神经也是时刻紧绷着。他们知道,女皇一旦撒手西去,他们必将大祸临头。于是二张一边悉心侍奉武皇,一边也与亲附他们的朝臣暗中联络,相互引为奥援,准备随时应付突发事件。

就在这个节骨眼上,拥李派大臣再次出手了。

这一次,他们不再纠缠于贪赃问题,而是下了重手,派人在洛阳的街市坊间到处散发、张贴匿名传单,写着六个大字:易之兄弟谋反!

每天都有人就此事上奏武皇,可老太太硬是装耳背,理都不理。

眼看匿名传单不能奏效,拥李派大臣急了,终于使出了一记狠招。

这一年十二月二十日,突然有许州人杨元嗣举报说:“张昌宗曾经召见术士李弘泰占卜看相,李弘泰说张昌宗有天子之相,并声称只要他在定州建造佛寺,就可得到天下人的拥戴。”这次指控远非匿名传单可比,不但有人出面举报,而且性质非常严重。武皇再也回护不了,只好命凤阁侍郎韦承庆、司刑卿崔神庆、御史中丞宋璟组成联合调查组会审此案。

女皇虽然已是风烛残年,重病在身,可她的心思依然精明。她挑的三个主审官有两个是亲附二张的。韦承庆和崔神庆装模作样地审了一下,马上得出结论说:“张昌宗供称,李弘泰说的那段话不久前就已禀明陛下了。依照法律,自首的可以免罪。至于李弘泰这个人,纯属妖言惑众,应即刻逮捕法办。”

可宋璟却紧追不放,上奏说:“张昌宗已经受到陛下极大的荣宠,还召术士看相,他居心何在?李弘泰说占卜得出‘纯乾卦’乃天子之卦,张昌宗既然知其为妖言,当时为何不将他绑起来送交衙门?纵然他自己说曾禀明陛下,可终归是包藏祸心,依法当处斩抄家!请将他收押并彻底追查!”

老太太又装起了耳背,不回话。

宋璟不依不饶,再次上奏:“若不立即收押,恐怕会动摇民心。”

武曌干脆取消了他的主审官资格,发话说:“你暂时停止调查,等待进一步搜集详细证据。”数日后,武曌挖空心思地给宋璟找了一大堆差使,目的只有一个:把他支出朝廷。先是命他去杨州调查一些陈年旧案,宋璟拒不奉诏;接着又命他去幽州,调查前任幽州都督的贪污案,又被宋璟顶了回去;最后又命他前往陇、蜀(甘肃南部及四川省)一带去安抚百姓,宋璟再次拒绝。

女皇一连下了三道敕令,可硬骨头宋璟死活就是不挪窝。他上疏一一解释说:“首先,依照成例,州县官犯罪,官阶高的由侍御史去审理,官阶低的由监察御史去审理,所以扬州旧案不必由臣出面调查;其次,若非军国大事,御史中丞不该出去办案,所以幽州都督贪污案也不在臣的职责范围内,臣不便前往;最后,如今陇蜀地区并没有变乱,不知陛下派臣去干什么?臣不敢奉诏!”

武曌被气得浑身哆嗦,可宋璟所言句句都是典章制度所规定的,她根本无由反驳。

与此同时,宰相崔玄暐、司刑少卿桓彦范、左拾遗李邕等一干朝臣也频频进谏,坚持认为应将张昌宗交给凤阁、鸾台及三司(刑部、大理寺、御史台)作彻底调查。武曌一见倒张的声势如此浩大,为了缓和局势,就表示可以让司法部门讨论一下张昌宗的案子。崔玄暐的弟弟、司刑少卿崔升马上提出了司法部门的意见——应将张昌宗处以极刑!

武曌一听,赶紧又缩了回去,不予答复。

宋璟最后横下一条心,直接闯进长生殿,再次奏请逮捕张昌宗。武曌有气无力地说:“昌宗不是早就向朕自首了吗?”

宋璟说:“张昌宗是被匿名传单所逼,万般无奈才自首的,并非真心悔过。何况谋反是大逆之罪,绝不能因自首而被豁免。如果张昌宗不受到极刑的制裁,还要国法干什么?”

这一刻,病榻上的武曌顿时脸色大变,心头的怒火猛然升腾而起。

你小子真的是活腻了,敢跟老娘这般面折廷争!要放在以前,你小子的脑袋早就搬家了!

武曌的心里火焰窜动。

可奇怪的是这股火焰只是扑闪了几下就忽然熄灭了。

武曌在心里苦笑。

她知道,自己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了。

武曌最后冲着宋璟笑了笑,温和地劝了他几句,试图化解僵局。可宋璟一点面子都不给,反而声色俱厉地说:“张昌宗受到陛下非份的恩宠!臣知道说这番话必定会招致大祸,但是正义激荡在心中,虽死不恨!”

站在一旁的宰相杨再思闻见了越来越浓的火药味,赶紧替武皇挡驾,高声宣旨命令宋璟退下。宋璟白了他一眼,厉声说:“圣上在此,用不着宰相擅自宣旨!”

武曌长叹一声:“朕准了,让昌宗去应讯吧。”

女皇武曌的声音苍老而喑哑,可在宋璟听来却无比响亮。他以为武皇终于妥协了,不禁大喜过望,立刻把张昌宗带到御史台,连堂都不升了,站在庭院中就开始了审讯。

可宋璟根本没有料到,审讯刚刚开始,宫里的宦官就带着武皇的圣旨来了。

宦官宣布将张昌宗特赦。

被武皇耍了!宋璟在心里狠狠地咒骂着:“不先击小子脑裂,负此恨矣!”(《资治通鉴》卷二○七)没有抓住机会先击碎这小子的脑袋,此恨难消啊!

至此,这场声势浩大的倒张行动彻底失败。

拥李派大臣终于看清了一个无奈的事实——只要武皇在一天,二张就一天不会倒。

而且,他们最终还明白了一件事——试图用法律手段扳倒二张,只能是一种幻想。

既然不能靠法律来解决问题,那要靠什么?

这时候,有人提出了一个一劳永逸的解决方案。这个方案不但可以一举除掉二张,而且可以一举光复李唐!

他的方案可以用四个字来概括:兵谏逼宫。

提出这个方案的人是一个须发皆白的八旬老人,两个月前刚刚就任宰相。

他就是张柬之。

神龙政变

张柬之是个典型的大器晚成的人物。他是襄阳(今湖北襄阳县)人,生于武德末期,少时就读太学,涉猎经史,稍长进士及第,授青城县丞。按理说,这种人生起点不能算低,如果正常升迁的话,他这辈子无论如何也跟“大器晚成”这四个字沾不上边。可老天爷偏偏和他过不去,让他在这个小小的县丞职位上一待就待了四十多年,直到永昌元年(公元689年),武曌开制举广纳人才,张柬之才以六十多岁高龄参加贤良科的会试,终于在一千多名年轻的竞争者中脱颖而出,独占鳌头,被擢为监察御史。此后张柬之又在朝廷奋斗了将近十年,才慢慢升到凤阁舍人的职位。

同类推荐
  • 铮铮大明

    铮铮大明

    此时永乐十八年大明国力蒸蒸日上之际国泰民安万国来朝。东宫的小皇孙朱祁铮出生了。带着皇族与生俱来的骄傲的他将要继承的是一个对远方诸国负有义务的帝国、一条沿着北方边境的漫长的防线、一个具有许多非常规形式的复杂的文官官僚机构和军事组织、一个需要大规模的漕运体制以供它生存的宏伟的北京。一个疆域达到1000多万平方公里,朝鲜、老挝、安南等国都曾是大明帝国所管辖的范围,甚至在印度洋等大洋还有大明帝国大面积的殖民地的大明王朝。这本书保证不会太监了的,打架可以放心收藏放心的追。
  • 英击长空

    英击长空

    大英帝国四百年的解体令人十分的惋惜,带领着世界人民带进了现代化,无疑是强大的,那么如果没有失败的大英帝国会带来怎么样的思考?一战能否避免,二战呢?
  • 罗生传

    罗生传

    一个农村的口头传说,一个家庭贫寒的孩子努力读书的故事!结果......
  • 大唐创业起居注

    大唐创业起居注

    一起义旗至发引凡四十八日初,帝自卫尉卿转右骁卫将军,奉诏为太原道安抚大使。郡文武官治能不称职者,并委帝黜陟选补焉。河东已来兵马仍令帝征发,讨捕所部盗贼。隋大业十二年,炀帝之幸楼烦时也。帝以太原黎庶,陶唐旧民,奉使安抚,不逾本封,因私喜此行,以为天授。所经之处,示以宽仁贤智,归心有如影响。炀帝自楼烦远至雁门,为突厥始毕所围,事甚平城之急。赖太原兵马及帝所征兵声势继进,故得解围,仅而获免。遂向东都,仍幸江都宫。以帝地居外戚,赴难应机,乃诏帝率太原部兵马,与马邑郡守王仁恭北备边朔。
  • 灰色艾尔

    灰色艾尔

    艾尔纪1841年,奥尔恩大陆西方古帝国凡尔利亚各地发起了抵抗女皇制的革命运动,前任女皇错误的政治军事引导,加上皇城内幕两派势力的对峙,最终导致革命在短短几个月内就以攻破帝国首都斯诺的女皇城告终。临时上任的女皇成为了几年下来皇城贵族高官们的替罪羊,最初承诺为了帝国献上生命的骑士最终也失去了目标,披上臭皮破布,融入日渐混乱的凡尔利亚混吃过活。
热门推荐
  • 婚婚欲睡:娇妻不成熟

    婚婚欲睡:娇妻不成熟

    京都上流圈突然被一个消息炸开了锅,传闻不近女色得慕家少爷,出差一趟,居然带回来一个女人,还宠的无法无天了。某日慕霖葛带着云洲歌逛世纪百货,云洲歌指着橱窗里得东西:“慕霖葛,我要这个!”慕大少大手一挥,一个字:“买!”云洲歌:“那个我也喜欢。”慕大少:“买买买!”t台时装秀场上,云洲歌看着台上男模流口水:“慕少,给我买个小鲜肉玩吧?”坐在身边得男人脸色一黑,将调皮得人抓进怀里,眸色深深:“怎么,难道本少还不够满足你吗!!”
  • 纵把时光都许你

    纵把时光都许你

    本文讲述了家境并不富裕的陈果儿和富家公子姚尊宪的故事,两次偶然让陈果儿这个穷姑娘和富家公子姚尊宪有了牵扯,他的蛮横、坏脾气都充满着霸道的纨绔子弟作风,而她却因为母亲的原因不得不做起这个小少爷的贴身“奴隶”,两个价值观截然不同的人就这样相互联系到了一起,他对她百般刁难,恶意欺负,她都一一忍让。而她的坚韧,顽强,都一点点刻入了他的心房……命运一再地和他们开起玩笑,他们之间又将有什么样的故事与纠葛,他们的爱情,究竟要经历怎样的过程……
  • 紫极丐皇

    紫极丐皇

    他,是一个弃婴,被一个老乞丐收养......漫漫寻亲路,历经人间沧桑,世态炎凉,终立于苍穹之巅。而他,偏偏又以乞丐自居,不愿住那逍遥奢华的仙宫......
  • 梦回唐朝.C

    梦回唐朝.C

    一个21世纪的女大学生,在阴差阳错之下,居然穿越时光隧道来到唐朝。在商业发达的唐朝,她,芊熙开始利用自己带过去的现代工具,打造自己的商业帝国。当然,在她创业之际,她也结识了一大群好朋友,也找到了自己的真爱......
  • 刺猬王妃:碰不得

    刺猬王妃:碰不得

    莫玲是世界上最痛苦的人。因为她长得过于漂亮。难道长得漂亮也是错?也不一定,主要看自己的男人是什么身份了,要是像益楠这样万人之上的人,长得漂亮还真不一定是好处,在外面招花引蝶……不管是自己爱与不爱的,都会死在刑具之下。
  • 辟天之羿

    辟天之羿

    万事万物皆有其发展的规律,这种规律就是宇宙的意志,世人称它为“天道”。三千大千世界的产生,便就是这宇宙的意志,便是天道。有什么事情,已经发生了。而人们却还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宇宙重归混沌,谁会成为第二个开天辟地的创世之神?
  • 炼尸寻人秘术:走尸档案

    炼尸寻人秘术:走尸档案

    你知道每年有多少人失踪吗?你知道这些失踪者最后大部分都生不见人,死不见尸吗?你希望找到他们的下落吗?我认识这样一群人,并且无意间加入其中,他们懂得古老相传的炼尸寻人秘术,一个生辰八字、一件失踪者的物品,利用易占起卜,奇门遁甲,鬼神之术,让失踪的活人和死人无所遁形!一天,一个求助者敲开了这群人的大门,他说,自己的父亲死在了一个危险的地方,希望我们帮忙寻找死去父亲的尸身,事成后,赏金——三百万!这个活儿,接还是不接?《走尸档案》帮你寻找一切失踪的活人与死人!
  • 宁王冷妃

    宁王冷妃

    他是李煦,大权国的宁王殿下,手握重兵觊觎皇位,却无法保护自己的爱妻幼儿,韬光养晦多年,他一步步计划了阴谋,要致害死自己挚爱的皇权于死地。她是钟楚颜,大权国皇太后的侄女,美貌单纯却倔强的桢颜郡主,她出现在他痛失挚爱的生活里,只是来自皇权的一场交易,她不可遏制地爱上了她的新婚丈夫,却发现自己只是皇权与王权所利用的棋子。他恨她,恨她的家族,她的皇帝兄长,他以折磨她的方式来缅怀另一个女人,终于当他爱上她的时候,阴谋已经一步步把他逼上绝路,情感与欲望,复仇与爱情,到底该何去何从?(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相思谋:妃常难娶

    相思谋:妃常难娶

    某日某王府张灯结彩,婚礼进行时,突然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小孩,对着新郎道:“爹爹,今天您的大婚之喜,娘亲让我来还一样东西。”说完提着手中的玉佩在新郎面前晃悠。此话一出,一府宾客哗然,然当大家看清这小孩与新郎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容时,顿时石化。此时某屋顶,一个绝色女子不耐烦的声音响起:“儿子,事情办完了我们走,别在那磨矶,耽误时间。”新郎一看屋顶上的女子,当下怒火攻心,扔下新娘就往女子所在的方向扑去,吼道:“女人,你给本王站住。”一场爱与被爱的追逐正式开始、、、、、、、
  • 祸国毒妃

    祸国毒妃

    都说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会有一个女人默默为他付出。那一个“祸国毒妇”的身后又有怎样的男人呢?为了给自己母亲、弟弟妹妹报仇,她步步为营,最后终于帮自己的亲人报了仇,世人皆言她心狠手辣,乃东秦国不折不扣的“第一毒妇”。漫天唾骂中,只他浅浅一笑,傲然道,“对不起,她都是让我给惯坏的!”她巾帼不让须眉,铁腕慧胆,拦了许多的人的“好事”,也惹得许多青年才俊的倾慕。世人皆言她蛇蝎妖魅,乃东秦国不折不扣的“在世妲己”。流言蜚语中,只他仍执意牵她之手,言笑晏晏,“对不起,她的胃口已经被我养叼了,别的男人还真伺候不了她。”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