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399700000135

第135章 今日域中,谁家天下(5)

在《罗织经》中,来俊臣及其党羽不仅详细说明了制造冤狱的流程、步骤和要点,而且几乎把刑讯逼供升华成了一种艺术,将人性中最残忍且最富有创意的一面淋漓尽致地展现在世人面前。其中,光是各种酷刑的名目就足以令人叹为观止,如将木板绑在人犯的双手双脚上,然后用力扭绞,名为“凤凰展翅”;将人犯腰部绑住,然后向前猛拉颈上的枷锁,名为“驴驹拔撅”;命人犯跪地捧枷,然后把砖头堆积在枷上,名为“仙人献果”;将人犯绑在柱子上,用绳子拴住枷尾往后猛拽,名为“玉女登梯”。此外,书中还详细记载了十种不同款式的刑具及其应用在犯人身上后产生的效果:一曰“定百脉”——全身麻痹;二曰“喘不得”——近乎窒息;三曰“突地吼”——嗷嗷乱叫;四曰“着即承”——马上招供;五曰“失魂胆”——魂飞魄散;六曰“实同反”——供认同谋;七曰“反是实”——胡乱承认自己谋反;八曰“死猪愁”——就算是死猪也会犯愁;九曰“求即死”——但求速死;十曰“求破家”——赶紧把我们一家老小全杀了吧,也好过戴这玩意儿啊!

在来俊臣等酷吏所创造的这种登峰造极的暴力美学面前,骨头再硬的人犯都会浑身酥软,变成任人摆布的可怜虫。来俊臣等人每次要逼供时,往往在大刑未动之前先展览他们发明的各种刑具,并绘声绘色地描述各自的功能,结果还没等他们把话说完,人犯早已吓得屁滚尿流,“皆战栗流汗,望风自诬”。而武后对来俊臣等人的办案效率也非常满意,对他们的赤胆忠心更是赞赏有加,因而越发宠信他们,并且赋予了他们越来越大的权力。是故,“中外畏此数人,甚于虎狼!”(《资治通鉴》卷二○三)

来俊臣等人就这样联手缔造了一个恐怖而辉煌的酷吏时代。

在一场比一场更为暴烈的血雨腥风中,大唐的江山社稷正在无声地倾圮,一个亘古未有的女皇时代已经呼之欲出。

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这是智慧的年代,这是愚蠢的年代。这是信仰的时期,这是怀疑的时期。这是光明的季节,这是黑暗的季节。这是希望之春,这是失望之冬。人们面前无所不有,人们面前一无所有。人们正在直登天堂,人们正在直下地狱……(狄更斯《双城记》)

而金銮殿上的武后则始终面带微笑地看着这一切。

她必须放手让酷吏制造一个人人自危的恐怖世界,她才能让自己拥有一个为所欲为的自由王国。

在这个弱肉强食的世界上,强权就是公理,暴力即为正义。

这就是武周革命前夕,这个即将横空出世的一代女皇惟一信奉的人间真理。

大周帝国的标志:万象神宫

自从裴炎一党因逼迫太后还政被纷纷送上断头台后,朝堂上公然反对武后的声音就渐渐消失了,此后又经过一场还政表演以及甚嚣尘上的告密风潮,满朝文武的嘴巴更是被堵得严严实实,似乎再也没人敢对太后揽政之事妄生非议,指手画脚了。

然而,让武后万万没有料到的是,就在这个大狱迭兴,人人自顾不暇的时刻,居然还是有人逆流而动,再次对她临朝称制的合法性发出了质疑之声。

而更让她震惊错愕的是,这个人居然是她一直以来最得力的亲信——刘炜之。

刘炜之,常州人,少年时便以文藻知名,入朝之后,以其才华见重于武后,遂被延揽为北门学士,从此成为武后的左膀右臂。刘炜之在亲族中素有孝友之名,故深受高宗赏识,被高宗亲自指定为相王府司马,成为李旦的授业之师。高宗曾对刘炜之说:“相王,朕之爱子,以卿忠孝之门,籍卿师范,所冀蓬生麻中,不扶自直耳。”(《旧唐书·刘炜之传》)嗣圣元年,在武后废黜李哲、拥立李旦的行动中,刘炜之与裴炎、程务挺等人一起立下汗马功劳,因而以中书侍郎衔入相。官名改易后,刘炜之成了凤阁侍郎、同凤阁鸾台三品。

虽说在武后临朝称制的道路上,刘炜之一直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到了垂拱三年(公元687年),刘炜之心里还是不可遏止地产生了和裴炎当初一模一样的情结——惟恐变成武后篡唐的帮凶。

事实上,从睿宗李旦被武后软禁的那一刻起,作为与李旦有着师生之谊的刘炜之就已经对武后心生不满了。及至后来告密蜂起,眼见满朝文武人人噤若寒蝉,而武后改朝换代的步伐则越迈越快,加之睿宗亲政的希望又日渐渺茫,刘炜之心中的愤懑更是越积越深,不吐不快。

某一天,在某个私下场合,刘炜之心中的不平终于化成了一句致命的牢骚。

那天,刘炜之和他最信任的一个下属凤阁舍人贾大隐讨论时政,说着说着不禁发出一声浩叹:“太后既废昏立明,安用临朝称制?不如返政,以安天下之心!”(《资治通鉴》卷二○四)

就是这句不平则鸣的牢骚话为刘炜之招来了杀身之祸。

其时告密之风正盛,贾大隐正愁没有升官发财的捷径可走,现在刘炜之自己送上门来,他当然不会放过,于是一转身就去向武后告了密。

武后闻奏,先是一阵愕然,继而脸色铁青地说:“炜之是我一手提拔上来的,没想到又背叛了我!”

随后,武后便授意有关部门给刘炜之捏造了两个罪名:一是收受归州都督孙万荣的贿赂,二是与许敬宗的小妾私通。

“刑有不及,陷无不至;不患罪无名,患上不疑也。”(来俊臣《罗织经》)刑罚总有不能及的地方,而诬陷则没有什么不能办到;不必担心加罪于人没有名义,就怕君主对这个人没有猜疑。

刘炜之的遭遇,无疑为酷吏来俊臣的上述妙论提供了生动的注脚。

捏造了罪名后,武后随即指派肃州刺史王本立负责调查。此举颇令人费解——武后为什么放着朝中的那么多司法官员不用,偏偏指派一个地方刺史去审查一个堂堂宰相呢?

在我们看来,此举大概有两种解释:一、刘炜之入相已久,所以武后担心朝中的司法官员会暗中回护,影响审案;二、武后对这个跟随自己多年的心腹股肱或许还抱有一丝不舍,所以她不想让酷吏出马,因为他们一旦出手便没了回旋的余地。综合言之,指派王本立很可能是一个折衷的做法,也就是说——武后既不想轻易放过刘炜之,也不想马上让他死。

然而,已经抱定必死之心的刘炜之根本不领武后的情。当王本立向刘炜之宣读武后的敕书时,刘炜之发出了几声冷笑,然后一字一顿地说:“不经凤阁鸾台,何名为敕?”(《旧唐书·刘炜之传》)

没有经过中书门下两省起草审议的敕令,也配叫敕令?

刘炜之这句掷地有声的质问,从此成为中国政治史上的一句经典名言。论者经常引用这句话,来说明唐代相权对君权的制衡作用;同时也以刘炜之最终难逃一死的遭遇,证明唐代的这种宰相制度仍然无法有效制约皇权专制,尤其是当君主具有极权和独裁倾向的时候,相权的制约作用更是荡然无存。

在刘炜之充满嘲讽的质问下,王本立哑口无言,就像是被人狠狠扇了一记耳光。然而刘炜之说出这句话,也无疑是把自己一举推到了武后的铡刀下。

听到王本立的汇报时,武后勃然大怒。

如果说刘炜之此前的牢骚还只是在背地里表达对现状的不满,那么现在这句话就是在公然挑战武后的权威了。对此武后当然不能容忍,随后便以“拒捍制使”为名将刘炜之逮捕入狱。睿宗李旦闻讯,连忙上疏为恩师求情。刘炜之的亲友大为庆幸,以为皇帝既已出面,事情定然会有转机,所以纷纷向刘炜之道喜。可刘炜之却摇头苦笑,说:“这回我必死无疑了!太后临朝独断,威福任己,皇帝这么做只能加速我的死亡。”

作为武后十多年来最宠任的亲信,刘炜之确实太了解武后了。他说得没错,李旦的上表非但挽回不了武后的心意,反而坚定了她除掉刘炜之的决心。原因很简单——刘炜之身为宰相,又是皇帝的老师,其身份、地位和政治威望皆非常人可比,假如武后真的答应皇帝的请求赦免了刘炜之,那不仅使皇帝借机收买了天下人心,而且谁敢保证刘炜之日后不会与皇帝联手来对付她呢?所以,留下刘炜之就等于给皇帝留下了一个强有力的同盟,也等于给武后自己留下了一颗重磅的定时炸弹。武后当然没有这么傻,因而刘炜之必死无疑。不过,念在刘炜之这些年来也立下了不小的功劳,武后还是决定网开一面,给他留一个全尸。

数日后,武后特许刘炜之回家,紧接着便派出使臣将他赐死于家中。刘炜之临终前沐浴更衣,神色自若,并且亲自书写谢表,“援笔立成,词理恳至,见者无不伤痛”。(《旧唐书·刘炜之传》)当时见到这份谢表的人不少,但是大伙看完都把感触埋在了心里,只有麟台郎郭翰与太子文学周思均这两个小官读罢忍不住赞叹了几句。

他们的赞语当天就传进了武后的耳中。武后轻轻皱了皱眉头,一句话也没说。几天后,这两个口不择言的年轻人就一起被贬黜外放了。不久,此案的主审官王本立便因功被擢升为夏官侍郎(兵部侍郎),并一举入相。

刘炜之事件,让朝野上下愈发强烈地感受到了武后消灭异己、改朝换代的决心和意志。人们蓦然发现,不管是当初的裴炎,还是今天的刘炜之,尽管都曾荣宠一时,但到头来也不过是武后为她即将诞生的新政权献上的祭品而已。

面对武后铁血无情的强权统治,大唐帝国的臣民们不禁在心里战战兢兢地打上了一个问号——谁将成为下一个祭品?

垂拱四年(公元688年)正月,位于洛阳太初宫正中心的乾元殿轰然倒塌,滚滚尘烟冲天而起,瞬间遮蔽了太阳的光芒。

这不是地震。

这是武后下令拆毁的。

因为她要在乾元殿的旧址上,重新建起一座普天之下最雄伟、最神圣、最华丽、最庄严的政治性建筑——明堂。

在古代中国,明堂是天子祭祀上天、宣明政教的神圣殿堂,是天人合一、君权神授等政治哲学观念的物质载体,是人间秩序与宇宙秩序交合融汇的精神象征,是皇帝顺天应命、统治万民的权威标志,在古代的政治生活中历来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是名副其实的“上层建筑”。因此,历代天子都把明堂的建造视为一项激动人心的伟业,甚至比封禅泰山更让他们心驰神往。仅就隋唐两朝而言,隋文帝、隋炀帝、唐太宗、唐高宗都曾有过建造明堂的动议,但最终都因各种原因未能如愿。如今,在大唐东都乾元殿轰然倒塌的巨大烟尘中,一座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伟的明堂终于要拔地而起了。

这就是属于武后的明堂,这就是即将诞生的大周帝国最具标志性意义的建筑。

武后连名字都想好了,她要把这座有史以来最伟大的政治建筑命名为——万象神宫。

而主持修建这一历史性工程的人,就是她最宠爱的情人薛怀义。

就在万象神宫破土动工的两个月后,一个叫唐同泰的雍州百姓风尘仆仆地来到了神都洛阳,口口声声说要觐见皇太后。

他声称自己无意间从洛水中捞出了一块神物,所以特地赶来把它献给太后。

有关官员接过所谓的神物一看,原来只是一块白色的石头。

这块石头看上去普普通通,和世界上的任何一块石头都没什么两样。但是当官员们定睛细看的时候,却不约而同地发出了一声惊呼。

那上面赫然刻着八个紫红色的字——圣母临人,永昌帝业。

果然是天赐神物!有关官员不敢怠慢,立刻把唐同泰和这块神物一起送进了宫。

河出图,洛出书。这是圣人出现,盛世降临的标志,是旷古未有,千载难逢的一大祥瑞。武后大喜过望,当即把这块石头命名为“宝图”(稍后又改为“天授圣图”),并一举擢升唐同泰为游击将军。次月,武后下诏,宣布将在十二月亲临洛水举行受图大典,然后祭告昊天上帝,最后在新建的明堂——万象神宫中接受文武百官的朝贺。鉴于这一系列大典的重要性,武后特别提出要求,全国各州都督、刺史以及李唐宗室、外戚一律要在典礼举行的十天之前赶赴神都,不得有误!

五月十八日,武后自加尊号,称“圣母神皇”。

一个月后,武后又命人铸造了三颗神皇玉玺。

所有的迹象都在表明,武后以周代唐的历史性时刻马上就要到来。

一切都进入了倒计时状态……

看着自己一手炮制的作品终于拉开了姑母篡唐称帝的序幕,武承嗣无声地笑了。

是的,所谓“宝图”确实是武承嗣的得意之作。石头是他捡的,字是他刻的,唐同泰是他找的,就连进献神物的那番说辞也是他教的。

古往今来,哪个新政权的诞生不需要一些美丽的谎言来引产呢?

武承嗣想,我只是做了自己该做的事情而已。

燕啄皇孙:李唐宗室的劫难

那个金銮殿上的老妇人终于图穷匕见了。

接到赴洛阳参加大典的诏书之时,李唐宗室的亲王们仿佛看见了自己的死亡通知书。他们不约而同地意识到——武后分明是要借此机会一网打尽,斩草除根!

在如今的李唐宗室中,高祖二十二子现存四人:韩王李元嘉、霍王李元轨、舒王李元名、鲁王李灵夔;太宗十四子现存二人:越王李贞、纪王李慎;高宗八子现存四人:庐陵王李哲和睿宗李旦皆被武后软禁,李上金和李素节这两个庶子也早已被武后搞得半死不活。所以,在这些亲王中,真正具有反抗能量的,就只有高祖四子、太宗二子及他们的子嗣了。

同类推荐
  • 唐朝小商

    唐朝小商

    隋末唐初,又逢战乱,一个靠放羊为生的孤儿如何在乱世中生存?世事变幻,人生多艰,停息意味着灭亡,坚强是唯一的长路!
  • 黑科技崛起

    黑科技崛起

    本书是红警战争游戏的第N次重新再版红警与各种黑科技屹立在大地之上天启坦克群如林的炮管让我们的敌人瑟瑟发抖浮空战舰俯视大地大洋之上,我们超巨型的航母横行无忌我们的军队无边无际将这个腐朽堕落的旧世界打碎,才能缔造更加新的世界高唱《征服者进行曲》崇高思想的旗帜千秋万载人类必将冲出地球大气层广袤的宇宙将是我们新的家园
  • 真君武松

    真君武松

    一场意外,让他成为一名著名的人物,武松!当拥有这个身份之后,他该如何面对霸气不拘小节的晁天王?如何去面对忠诚却又阴狠的宋三郎?如何对待北宋末年的四寇?如何对待积弱无比的赵氏朝廷?北辽强盛欺人,女直崛起欲霸,西夏顽固不堪,吐蕃混乱无比,大理臣而独守。更有水浒英杰争相现世,他该何去何从?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既然来了!我唯一的愿望便是,不要让华夏史上的耻辱再度出现。华夏男儿、汉家男儿岂能由异族侮辱!
  • 窃国大盗

    窃国大盗

    穿越康乾盛世,适逢三藩之乱,他明知康熙帝不是好惹的主,却还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他一刀宰了皇帝,怂恿叛军与朝廷对掐,暗中积蓄大军坐收渔翁之利图谋天下,坐拥江山美人!
  • 带着神级系统闯三国

    带着神级系统闯三国

    一个混吃等死的少年,车祸身死却意外获得神级系统穿越到东汉末年会发生怎么的故事呢?本人第一次写书,写的不好的地方请各位大大说出来,尽量修改,同时也尽力多写几章。你们的推荐票、收藏、月票、订阅是对新人和这本书最大的支持。再说一遍,求收藏,求推荐票,求月票,求订阅!!!
热门推荐
  • 斗傲天穹

    斗傲天穹

    我失忆了?我是谁?我得说哪些都不重要了。因为我死了,啊哈哈对的我死了。所以说,这个故事,发生在——下一世……
  • (完)校园首席:王子驾到

    (完)校园首席:王子驾到

    Angel’s Love,天使爱,代表至真至纯的爱。传说中生长在我们市郊外石源山的伊莫崖的峭壁之上,但是从来没有人能寻获过……\r我,初夏,西泽高中高二学生。因为妈妈再婚嫁给了超人气帅哥学生会长王子峻的总裁老爸,我因此也在一夜之间由普通丫头成长为名门千金。本以为可以幸福生活下去,但是男友和姐妹的背叛,王子峻的不明确,尹莎莎的出现,尹少枫的温柔可爱,让我一次又一次地让将到手的幸福从身边溜走。\r但不管如何,我永远都相信有天使爱的存在,我都会努力争取自己的幸福,加油!
  • 默色山河

    默色山河

    多事之秋,王朝正如将亡之蝉。群雄并起,天下谁人可夺其鹿?诡策莫誉,兴亡皆是血海尸山。陌上花间,何处才是心安归处?
  • 相思谋:妃常难娶

    相思谋:妃常难娶

    某日某王府张灯结彩,婚礼进行时,突然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小孩,对着新郎道:“爹爹,今天您的大婚之喜,娘亲让我来还一样东西。”说完提着手中的玉佩在新郎面前晃悠。此话一出,一府宾客哗然,然当大家看清这小孩与新郎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容时,顿时石化。此时某屋顶,一个绝色女子不耐烦的声音响起:“儿子,事情办完了我们走,别在那磨矶,耽误时间。”新郎一看屋顶上的女子,当下怒火攻心,扔下新娘就往女子所在的方向扑去,吼道:“女人,你给本王站住。”一场爱与被爱的追逐正式开始、、、、、、、
  • 小村姑致富记

    小村姑致富记

    看别人精彩,不如自己精彩。这是小米的人生座右铭。不论是身为马小米的时候,还是身为苗小草的时候。十九岁的老姑娘无人问津,急坏了瘸腿爹爹、瞎子娘。邻村地痞死缠烂打要提亲,没法,只得让那个从河边捡来的小男人先冒充下。几个时辰就完成了苗小草的人生大事---拜堂、成亲、洞房。作为一家之柱的苗小草,肩负着养家糊口的重担。农业已经不能满足苗小草的生活追求了,也满足不了她对精彩人生的追求。于是乎带着小鲜肉天天向上,开始发展副业了。韭菜饼、腌菜饼、粉丝饼、梅菜饼等等,每天限卖三百个,一人限买两个,多买不卖,管你是皇帝老儿还是乞丐小儿。小日子越过越滋润,哪知半路突然杀出个程咬金。“姑娘,这是我的未婚夫,为了我身上的毒才吃了不知名的药草失去记忆,流落至此。多谢姑娘救命之恩。这里是黄金万两,以表心意。”温柔大方的娇俏小姐站在院子里对着苗小草说道。苗小草挑着眉对身边的小男人道:“去,告诉她你是谁的男人!”小男人温顺地对着苗小草做了个揖:“是,娘子。”。小男人走到娇俏小姐面前扬着头道:“姑娘,在下不知姑娘是何人,只是姑娘,我已经是有妇之夫了。我是她苗小草的男人。俗话说,好男不娶二妻......”~~~~~~~~~~~~~~~~~~~~~~~~~~~~~~~~~~~~~~~~~~~~~~~~~~~~~~~~~~~~喂,不是冒充下嘛,怎么来真的.....喂,你的手放错地方了......喂,不要以为你是姐喜欢的小鲜肉,就可以为所欲为......“娘子,我不叫喂,你要喊我相公。”小鲜肉温柔的声音在耳边响起。“我们不是说好了先假装下嘛?没说来真的啊!”苗小草看着身上的衣服越来越少真是急了。“我们需要真中带假,假中带真,这样才能让王二麻子信以为真。”小鲜肉说得似乎很有道理。...
  • 福禄受洗

    福禄受洗

    因为宗教信仰的问题,让这个痴痴的刘福禄感觉到犹如隔了一座大山一般,那么,他会怎样做呢?
  • 吃货养生小秘密

    吃货养生小秘密

    气、血、阴、阳,或虚或郁,或湿或瘀,形成人体的九大体质,如何通过食物来调和?五谷杂粮,有温有热,有寒有凉,怎么选择方可趋利避害?红黄白黑绿,色彩缤纷的食物,透露哪些玄机?酸甜苦辣咸,寻常五味,如何对应五脏六腑?春夏秋冬,温度变化,饮食如何调配?血型天定,和饮食又有怎样的联系?这本书将为你一一揭晓。
  • 对不起,我不能不爱你

    对不起,我不能不爱你

    王宇泽:他是舞台上的王者,一个生活在镁光灯下的人,无数女人为他着迷,而他所着迷的只有一人。宫皓明:他是宫家的继承人,W娱乐运筹帷幄的ceo,财富,地位,他都有,但他最想要的是一人的心。两人本没什么交集,但他们同时爱上一个女人……
  • 当我遇到橄榄绿

    当我遇到橄榄绿

    本作品是一个女孩真实的回忆。讲述了她从19岁当兵,在从军八年的军旅生涯中发生的点点滴滴。有欢笑,有痛苦,有无奈,也有对当下生活的感悟。如果你也有一颗从军梦,相信这是个真实的人生经历,就请跟随作者一起感受,在绿色的方阵中,在警营这个大熔炉里,什么是才是军人,什么才是女兵吧。
  • 且以情深画浮生

    且以情深画浮生

    她用三千年换他转身,甚至赔上整个魔界,而他只给了她狠绝的一剑。黄泉河边,她笑的苍凉凄艳:“若再相遇,即墨,你我就只是仇人……”这是她最后的骄傲,抽出插在自己胸前的剑,反手扔进黄泉。这剑本来就是自己亲手铸造送给他的,没想到今天却插在自己身上,多么讽刺!跃入黄泉的最后一眼,她看到的,依旧是他冷漠不带一丝情绪的眼神。即墨,从今天起,你我,不死不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