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399700000115

第115章 帝国的扩张(2)

苏定方用了很短的时间,就全面恢复了西突厥汗国的社会秩序,从而获得了西突厥各个部落及其民众的拥戴和支持。

做完这一切后,苏定方把追缉阿史那贺鲁的任务交给了副手萧嗣业,然后光荣凯旋。

阿史那贺鲁一口气逃到石国西北部的苏咄城外,人困马乏、饥渴难耐,但他不敢进城,只命手下人拿着珠宝去城里换购马匹和食物。苏咄城主得知阿史那贺鲁到来的消息,随即命人准备了丰盛的美酒佳肴,然后毕恭毕敬地出城迎接。

走投无路的阿史那贺鲁看见苏咄城主如此盛情,不禁大为庆幸,马上消除了戒备,随同苏咄城主一起入城。

可阿史那贺鲁断然没有想到,就在他跨入苏咄城的一瞬间,背后的城门便訇然关上,紧接着从四周冲出了一大群全副武装的士兵,把他们一行人团团围住。而刚才还一脸热情的苏咄城主,此刻正远远地站着,用一种得意而轻蔑的笑容注视着他。

那一刻,阿史那贺鲁彻底绝望。

从永徽二年(公元651年)到显庆二年(公元657年),这六年的可汗生涯对此刻的阿史那贺鲁而言,就像是南柯一梦。

这场梦有多么辉煌,他此刻的痛苦就有多么强烈。

这六年中拥有的权力有多大,他此刻感到的沮丧就有多深。

阿史那贺鲁最后重重地把头垂了下去。

同时垂下的,还有他手中的剑。

他曾经用这把剑掌控了整个西突厥汗国的命运,可现在,他却连一己的命运都掌控不了。

苏咄城主擒获阿史那贺鲁后,立刻把他交给了石国国君,石国国君随后又把他交给了唐军将领萧嗣业。

显庆三年(公元658年),阿史那贺鲁被押送到京师长安,高宗李治特意举行了一场献俘仪式。苏定方一身戎装,亲自押解阿史那贺鲁入宫献俘。随后,苏定方因平定西突厥之功,被擢升为左骁卫大将军,封邢国公。

战后,大唐帝国在西突厥的土地上设置了昆陵都护府和濛池都护府:以阿史那弥射为昆陵都护,封为兴昔亡可汗,统领西突厥的左厢五部(五咄陆);以阿史那步真为濛池都护,封为继往绝可汗,统领西突厥的右厢五部(五弩失毕)。两个都护府均归属安西都护府管辖。此外,对于西突厥的各个部落首领,唐朝廷也依据其部落大小和位望高下,分别授予刺史以下的官职。

曾经强盛一时的西突厥汗国宣告瓦解。

由于西突厥汗国已经不复存在,原本臣服于西突厥的中亚各国,纷纷回过头来归附大唐。显庆四年(公元659年),唐朝廷又在中亚的石国、米国、史国、大安国、小安国、曹国、拔汗那、悒怛、疏勒、朱驹半等国设置了州、县、府共一百二十七个。(这些国家大致分布在今新疆西部、乌兹别克斯坦、阿富汗一带。)

龙朔元年(公元661年),中亚的吐火罗、嚈哒、罽宾、波斯等十六个国家又相继归附大唐帝国。唐朝先后在这十六个国家建立了八个都督府,七十六个州,一百一十个县,一百二十六个军府,并将其全部划入安西都护府的管辖范围。

至此,大唐帝国的疆域已经由西域延伸到了中亚,又从中亚进一步拓展到了西亚的伊朗高原。高宗君臣继承了贞观时代的雄厚国力和开拓进取的尚武精神,终于使得大唐帝国的疆域、国力和声威在公元七世纪中叶臻于极盛!

百济:一场得而复失的战争

显庆五年(公元660年)春天,也就是在大唐帝国刚刚平定西突厥之后,高宗李治接到了来自新罗的一道奏表。

准确地说,这是一封求救信——是新罗国王金春秋发出的一封十万火急的求救信。

他在信中说,百济再度勾结高丽屡屡入侵,已经占领了新罗的大片土地,唐朝要是再不出兵,新罗就彻底完蛋了!

看完信后,一股按捺已久的怒火终于在高宗李治的心中升腾起来。

当年太宗皇帝亲征高丽失败,不久后便赍志而殁,这件事一直是李治心头的一个阴影。登基之后,李治暗下决心,总有一天要出兵踏平桀骜不驯的高丽和百济,完成隋唐三代帝王(隋文帝、隋炀帝、唐太宗)未了的心愿,以慰父皇李世民在天之灵!

而高宗之所以迟迟没有动手,是因为自从他即位以来,帝国高层的权力斗争就一天也没有停止过,他不得不把主要精力放在一系列的政治斗争上;同时,为了征讨西突厥的阿史那贺鲁,帝国在西线共发动了三次远征,前后历时六年,付出了相当高的战争成本,所以高宗一直无法腾出手来处理朝鲜半岛的事务。

虽然这些年来唐帝国没有对朝鲜半岛发动大规模战争,但也始终没有停止过对高丽的打击和袭扰。

自从贞观十九年(公元645年)亲征高丽铩羽而归之后,太宗就开始大规模扩建海军,大规模地制造战船。很快,唐帝国就拥有了一支强大的海军力量。与此同时,太宗还制订了“有限战争”的战略,不以歼灭敌军、攻城略地为目的,而是频繁出兵,重点袭击并破坏高丽的农耕区,以此打击高丽的经济,为最终平灭高丽铺平道路。

从贞观二十一年(公元647年)到显庆五年(公元660年)的十几年间,唐帝国在上述战略的指引下,从海陆两线屡屡出兵,持续不断地对高丽发动袭扰战。帝国名将如李勣、薛万彻、程名振、苏定方、契苾何力、薛仁贵等人,都曾先后开赴高丽作战,对高丽实施了沉重的打击。

然而,高丽却始终是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样子。就在永徽六年(公元655年),高丽还曾联合百济和靺鞨部落,再次悍然入侵新罗,那次入侵一共占领了新罗三十三座城池。

高丽的态度明摆着——你打我,我就打你小弟!既然连你们英明神武的太宗皇帝都灭不了我,你这个大权旁落、软弱无能的李治又能奈我何?

当时唐帝国正在对西突厥用兵,为了避免两线作战,高宗李治只好暂时隐忍,只派遣程名振和苏定方从陆路对高丽发动了一次小规模的进攻,在取得小胜之后就撤回国内,目的显然不是要与高丽全面开战,而仅是实施一次必要的战略威慑。

也许高丽把唐高宗的隐忍当成了懦弱,所以此次才会再度与百济联手攻击新罗,以此跟唐帝国叫板。

上帝要让人灭亡,必先使其疯狂!

此刻在高宗李治眼中,高丽和百济无疑就是这种自取灭亡的疯子。

显庆五年三月十日,高宗任命苏定方为神丘道行军大总管,以左骁卫将军刘伯英为其副手,共率领水陆十万大军,由海路出发,东征百济;同时,任命新罗国王金春秋为嵎夷道行军总管,负责统率新罗军队,配合苏定方的远征军夹击百济。

高宗的战略是——先把百济这个狐假虎威的爪牙灭了,再集中全力收拾高丽。

苏定方的东征大军自山东半岛的成山港出发,横跨黄海,于同年八月进抵朝鲜半岛南端的熊津江口。

百济军队已经在此严阵以待。

唐军在熊津江口抢滩登陆,海军从正面对百济守军发动进攻,陆军则在强行登陆之后迅速迂回到百济防线的后侧进行攻击。在唐军的前后夹击之下,百济军队的防线迅速崩溃,被唐军斩杀数千人,余部被迫后撤。

占领熊津江口后,唐军水陆并进,直逼百济都城。百济军队倾国而出,在都城外二十里处摆开阵势,准备与唐军决一死战。

百济军队和高丽军队一样,长于守城,短于野战,此时竟然倾尽主力与唐军展开决战,无疑是自己把脖子伸到了苏定方的刀下。

这一战毫无悬念,唐军轻而易举地击溃了百济军队,斩杀了一万多人,旋即兵临城下,把百济都城团团围困。

百济国王扶余义慈自知此城难保,在唐军围城之前,便带着太子扶余隆等人夺路而逃,一直逃到了百济的北部边境,只留下次子扶余泰守都城。

扶余泰看见老爸和大哥自顾自逃命去了,却把这个烂摊子扔给了他,心里头老大不爽。他料定都城迟早会落入唐军手中,最后索性自立为百济国王。

在扶余泰看来,既然横竖是个死,那就过把瘾再死!更何况,国王比亲王的号召力大得多,以国王的身份率众固守,或许将士因此奋勇,百济说不定还有一线生机。

扶余泰自立为王,有一个人立刻绝望了。

他就是太子扶余隆的儿子扶余文思。他想,爷爷和老爸这一王一太子都还没死,叔叔就拥兵自立了,就算到时候能把唐军击退,可爷爷和老爸还回得来吗?就算能回来,八成也会被叔叔干掉。

扶余文思越想越怕,最后干脆带着部众翻墙而下,投降了唐军。

扶余文思的出降就像推倒了一块多米诺骨牌,城中百姓纷纷步其后尘,争先恐后地出城投降。扶余泰勃然大怒,可他无论用什么办法也阻挡不了投降的人潮。

趁百济人心大乱之际,苏定方又命士兵悄悄攀上城墙,把唐军旗帜赫然插在了百济都城的城头上。

看着高高飘扬的唐军旗帜,扶余泰傻眼了。

他知道,人心已失、大势已去,再负隅顽抗也没有用了。随后,刚过了几天国王瘾的扶余泰就万念俱灰地打开了城门,向苏定方投降。

就这样,唐军不费一兵一卒便拿下了百济的都城。

百济都城的失陷再次引发了多米诺效应,群龙无首的各城城主纷纷举城归降。稍后,走投无路的老国王义慈和太子隆也乖乖回来投降了唐军。

不到一个月的时间,百济的五部、三十七郡、两百座城池和七十六万户人口就全部归降。

至此,立国达六百七十八年的百济宣告灭亡。

老将苏定方轻而易举地平定了百济,为自己的军事生涯又增添了辉煌的一页。

唐高宗李治大喜过望,随即下诏,在百济设置了熊津等五个都督府,以百济的原有官员担任各地的都督和刺史。

百济的灭亡太迅速了,迅速得让人有些不可思议。

一个立国六百多年、拥有人口将近四百万的国家,会这么容易屈服吗?

答案是否定的。

面对轻松到手的巨大胜利,唐军将士不免都有些飘飘然,于是纵兵劫掠的行为时有发生,此举顿时激起了百济军民的反抗情绪。正当唐军上上下下都还沉浸在胜利喜悦中的时候,百济军民就已经悄然打响了一场复国战争。

率先揭起反旗的人,就是百济勇将黑齿常之。

黑齿常之是百济西部人,史称其“长七尺余,骁勇有谋略”。他在百济的官职是达率,相当于中国的刺史。当百济举国降唐时,黑齿常之也归降了唐军。但是不久之后,黑齿常之就发现唐军有纵兵劫掠的行为,许多试图反抗的百济青壮年均遭唐兵屠戮。黑齿常之又惊又怒,随即带着十几个心腹逃回本部,并且召集流亡部众,占据任存山,很快就修筑了一座易守难攻的坚固堡垒,作为反抗唐军的基地。

黑齿常之揭起反旗之后,顿时应者云集,短短十天之间就有三万多人投奔到他的麾下。苏定方得知叛乱的消息后,迅速率军前往镇压,黑齿常之亲自带着敢死队迎击,数次挫败唐军的进攻。

反抗军获胜之后,士气大振,黑齿常之遂率领军队发起反攻。由于百济各地的郡守和士兵都是原百济军队的官兵,所以黑齿常之所到之处无不望风披靡。在短短的时间内,黑齿常之就以破竹之势一连收复了将近两百座城池。

面对来势汹涌的百济复国浪潮,苏定方一筹莫展。他多次出兵试图消灭黑齿常之,无奈却被其一一击败。最后苏定方只好放弃,留下中郎将刘仁愿镇守熊津都督府(原百济都城),然后押着百济老国王扶余义慈和一干高级官员班师回国。

苏定方率唐军主力回国之后,百济的叛乱顿时越演越烈。

除了猛将黑齿常之外,百济僧人道琛、将军福信等人也在周留城聚众起事。道琛自称领军将军,福信自称霜岑将军,四处召集徒众,势力迅速壮大。与此同时,他们又从日本接回了百济王子扶余丰,拥立他为百济的新国王。

至此,苏定方在百济取得的辉煌战果基本上都打了水漂,整个百济名义上是唐朝的五都督府,实则只有一座熊津城掌握在唐军手中。

道琛、福信随后又率大军猛攻熊津,势单力薄的刘仁愿只能拼尽全力困守孤城。

熊津城危在旦夕。

危急时刻,高宗李治紧急起用了一位将领,命他即刻率领留在百济的另一部唐军火速援救熊津。

这个人就是刘仁轨。

被命运之手一把推上风口浪尖的这一年,刘仁轨跟苏定方一样,也已经是六十多岁高龄了。但有一点刘仁轨跟苏定方却大不一样,那就是——苏定方十几岁就开始驰骋沙场,可刘仁轨却一辈子都没有上过战场,更不用说带兵打仗!

高宗起用这么一个人,能够挽回万分危急的百济形势吗?

连身经百战的名将苏定方都不得不知难而退了,这个从没打过仗的刘仁轨,又怎么可能扭转乾坤呢?

人们对此充满了疑虑。可令人匪夷所思的是——这个从没打过仗的六旬老人刘仁轨,最终不但彻底扭转了百济的危局,而且一不留神就成了一代名将。

谁也不会料到,苏定方在百济战场上的得而复失和功亏一篑,到头来居然阴差阳错地成就了刘仁轨的传奇人生。

在高宗时期的战争史上,有一个现象特别突出,那就是老将特别多。这些人中有的是年轻时代便建功立业的元勋宿将,如李世勣和程知节等人;有的是戎马一生,老来才有机会崭露头角、扬名立万,如苏定方;有的是遭到政治迫害,被流放边疆却因祸得福地成长为杰出的军事家和政治家,如裴行俭;再有就是刘仁轨这种人,一辈子都与战场无缘,到老却一不留神变成了一代名将。

那么,在敌众我寡、形势异常严峻的百济战场上,刘仁轨究竟是如何力挽狂澜,成为一代名将的呢?

独臂擎天:刘仁轨传奇(上)

同类推荐
  • 法兰西之路易十七

    法兰西之路易十七

    一个倒霉蛋来到法国大革命时期求生的故事,是生是死,这是个严肃的事情,查理必须想想
  • 魏晋南北朝州制度研究

    魏晋南北朝州制度研究

    中华上下五千年可见其政治管理机制的强大和有效,本书将为你揭示魏晋南北朝的州制度。
  • 硝烟不留人

    硝烟不留人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少年听信了老兵的忠告,牵着王府最上等的宝马,就着满眼黄沙,琢磨着走出一条少年将军的热血路。一不小心楸着了不远处的一角红衣,有瞬间的失神。老兵啜着劣酒,笑得丑陋,隐隐听见少年郎喃喃自语。便那日亲见霓裳,天上人间梦里。
  • 左公子野史

    左公子野史

    这是黑暗到来之前最后的黄昏……一个小小孩童,雪夜突现。一代真正王者,慢慢成长。孩提伴君坐朝堂,弱冠代天巡四方。本当世间真君王,不知前路在何方。是亲人,是兄弟,还是滔天大恨。左青的路,只能自己走…………
  • 异世界乱穿

    异世界乱穿

    一个带着系统在别的位面装逼的故事。无敌流,更新非常慢,请谨慎决定是否入坑。
热门推荐
  • 末世通缉犯

    末世通缉犯

    当籍籍无名的通缉犯,他的头像印在通缉单上,下面是一排数目夸张的巨额悬赏金时,通缉犯也会成为改变世界的英雄!
  • 末世兄妹

    末世兄妹

    “你想要动漫主角的能力吗?”“废话,谁不想?““你想要开后宫吗?”“我说你能不能问点有悬念的?”“这些我都能给你,不过要以你现在生活的世界作为交换,你愿意吗?”“愿意啊!果断愿意啊!”“嗡....”“这特么就黑屏,你玩我呢!”林阳坐在电脑前咆哮道。唉?楼下的人怎么开始吃人了?我草!那不是真的吧!且看主角林阳如何带着动漫系统闯荡末世!我擦,铁碎牙?这是给我的?唔~小蛛蛛呀~来~哥哥给你看金鱼~好不好?“好啊,好啊!n(*≧▽≦*)n”林阳:“嘿嘿嘿.....”
  • 元神圣域

    元神圣域

    什么是对,什么是错。若正义在罪恶面前总是显得势单力薄,那就使拥有正义的躯体强大起来,依着心中之正义,杀他个精光。让罪恶在正义面前低头,溃败,直至泯灭。
  • 踩路

    踩路

    从洪武建大明,恢复宋代的资本主义萌芽,到满清入主中原,进一步的民族融合带来的究竟是几百年的繁荣还是灾难,这显然是我们需要明晰的。而我们民族的命运又岂是仅仅此几百年所能完全;放眼世界-定格中国,我们需要一条路,这条路需要披荆斩棘踩出来!这是每一个站在中国土地上的炎黄子孙的责任!让我们一起为民族的未来思考!
  • 大地龙歌录

    大地龙歌录

    龙和蛇交配生下来的叫蛟,龙和蛟交配生下来的叫猪婆龙(鳄鱼);龙和驴交配生下来的叫蟘(音特te龙种);龙和猪交配生下来的动物叫猖;龙和蜈蚣交配生下来的叫飞龙;龙与牛生麒麟、与马生骧龙、与鹤生凤、与鹰生鹏、与鲲或与蛇生蛟、与蛟生鼍;与蜈生飞龙、与熊生貔貅、与豹生鸱吻、与象生蒲牢、与虎生狴犴、与狼生睚眦、与狮生狻猊、与犀生囚牛、与鲸生蜃、与猴生嘲风、与龟生霸下、与犬生负屃
  • 鬼王强宠纨绔妻

    鬼王强宠纨绔妻

    凤七七,贪财好色腹黑神偷古武第一人,生平最大喜好是辣手摧花。赶空穿越成凤家七姑娘,人尽可欺的相府庶女。欺负她?抱歉,从来只有她欺负别人的份儿。东临鬼王,嗜血无情,不近女色,好龙阳。只是,谁能告诉她,每天晚上钻她被窝的是谁。果然,传闻不可信。
  • 斗神星际

    斗神星际

    这是一片虚无缥缈的时空,穿过它,来到的是一片混沌而安宁的时代,徘徊是无助,哭泣是懦弱,真正强大才会血洗四方!
  • 大同国度

    大同国度

    战国时期,七雄争霸,百家争鸣。在一段时间里,古怪的光幕频频在各地出现,将不同国家带人带入另外一个世界,这些人在这繁衍生息,建立国度。两千多年来,另一个世界人类文明也在快速的发展着。
  • Second April

    Second April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相思谋:妃常难娶

    相思谋:妃常难娶

    某日某王府张灯结彩,婚礼进行时,突然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小孩,对着新郎道:“爹爹,今天您的大婚之喜,娘亲让我来还一样东西。”说完提着手中的玉佩在新郎面前晃悠。此话一出,一府宾客哗然,然当大家看清这小孩与新郎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容时,顿时石化。此时某屋顶,一个绝色女子不耐烦的声音响起:“儿子,事情办完了我们走,别在那磨矶,耽误时间。”新郎一看屋顶上的女子,当下怒火攻心,扔下新娘就往女子所在的方向扑去,吼道:“女人,你给本王站住。”一场爱与被爱的追逐正式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