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391600000010

第10章 当你自以为是的时候——错觉让我们不知所措(1)

生活中,人们总是喜欢从一己之念出发,去判断或评价周围的人和事物。以为自己是正确的,或者以为某事是万无一失,但是越是在我们自以为是的时候,就越容易发生错误或者出现意外。因此,很多时候,我们的心灵会被错觉所蒙蔽,而产生错误的判断或感觉。

生活中我们常有这样的感觉,闲时娱乐的时候,觉得时间过得很快,还没有尽兴就结束了,但开始工作的时候却总发现时光难熬,感觉时间过得特别慢,为什么我们会有这样的感觉?

时间错觉

相对论的创始者爱因斯坦曾经这样把相对论简单而恰当地解释给学生们听,他说:“当你和一个美丽的姑娘坐上两个小时,你会觉得只坐了一分钟。如果你坐在炽热的火炉旁,哪怕只有一分钟,你会感觉好像是坐了两个小时。”客观的物理时间不会因为人的主观感知而变快变慢。而我们之所以会产生“欢乐嫌时短,寂寞更恨长”的感觉,其实是时间错觉造成的。工作中的时间并没有变慢,变长,只是我们对时间产生了错觉。

心情影响对时间的感觉

时间错觉的产生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其中情绪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一般而言,在日常生活中,当我们情绪愉悦,我们就会把自己的身心都投入到当前的事情当中,由于关注当前的事情,而忘记了其他的事情,更不会去关注时间,不知不觉中,时间很快就过去了。而当我们的情绪不佳,或者活动内容单调,我们就会厌倦进行的活动,希望早点结束,于是就开始不停地看时间,越看越觉得时间慢,最后就变成了熬时间了。

客观的物理时间并不会因为人的主观感知而变快变慢。但是人的心理是复杂的,由于所处环境不同或者受情绪的影响,对时间的感知也就会不同,就会出现有的时候觉得光阴如流水,有的时候光阴难熬,这些感受都不是对时间的正确感知,而只是一种对时间的错觉。

当我们身处某些公众场合时,就会不由自主地对自己的着装和言行十分注重,并且很谨慎,还怕出现错误而被别人嘲笑?在公众场合,我们总担心自己会出丑,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心理?

探照灯效应

心理学家用“探照灯效应”来概括这一心理现象。人们都倾向于认为别人很在意并关注自己的行为和外表,自己的外在表现总是在被别人评价着。这种心理状态被社会心理学家称为“探照灯效应”。它形象地用“探照灯”一词来比喻人的心理,总以为有一盏明灯照着自己,自己的一举一动都受人关注。但是,经过心理学家的调查发现,很多人都会高估别人对自己的关注程度,事实上别人并没有像想象中那样关注他们的表现和变化。

缺乏自信的表现

“探照灯效应”可以说是自己否定自己的一种自卑心理,由于对自己缺乏自信,所以在人多的场合,不敢按自己的想法表现自己,使自己处于紧张慌乱的境地。

同时它又是一种从众心理,总认为别人关注自己,自己的表现就应该合乎他人的标准。其实,我们没必要为自己在生活中的各种表现过于担心或忧虑,别人没有像我们想象的那样在意自己的一举一动。

另外,心理学家认为,身体意象也与担心自己出丑的心理有一定关系。身体意象是指个体对自己的身体外形的主观判断,包括身体部位满意度、外表取向和外表评价心理三个维度。身体意象满意度的高低十分影响人的外表取向和外表评价心理。对自己的身体意象满意的人通常比较自信,敢于向外界展现自己。相反的就会出现害怕出丑的心理,更加在意他人对自己的评价。

在我国民间流传着一个珍珠翡翠白玉汤的故事,说的是朱元璋当了皇帝后,每天享受着山珍海味、美酒佳肴,却总觉得无味,倒是对当年贫困潦倒时,一位讨饭婆子给他做的“鲜美无比”的珍珠翡翠白玉汤回味无穷。其实,令朱元璋难以忘怀的珍珠翡翠白玉汤是用剩饭、剩菜、黑锅巴、白菜帮煮成的。山珍海味何以不如剩菜好吃呢?

感觉的适应性

朱元璋当年遭遇饥荒,饥渴交加,吃了一顿残羹剩饭却回味无穷、终生不忘;而当了皇帝以后,天天山珍海味,却总觉着乏味。这种现象,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叫做感觉的适应。即在同一刺激物对感觉器官的持续作用下而引起的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同一个人对同一事物,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不同环境下会有完全不同的感觉。任何感觉都会有适应性变化,味觉的适应现象也很明显。皇帝吃山珍海味不觉得香,同老病号不觉得药汤子苦,小孩子不觉得糖甜一样,是一种味觉适应现象。古人云:“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

”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边际效益递减

因为人的感觉适应性变化,事物的“边际效益”也会发生变化。同样的物品对于不同需求状态的人,其效益是不一样的。对于一个十分饥饿的人来说,即使是一个馒头也会吃得十分香甜,而对于一个吃饱的人来说,即使是山珍海味也没有太大的胃口了。这就是说,人的满足感会随着物品的增多而递减,而物品的效益也会随着人们满足感的递减而递减。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总是会听到人们诸多的抱怨:“这个社会太不公平了,人家什么都不干,轻轻松松地就赚好几十万,我一年到头,辛辛苦苦,却只挣这么点钱!”“命运就是这么不公,我经历这么多的苦难,还是一事无成,而身边的人却都比我做得好!”

太看重结果

人们为什么总是抱怨社会的不公平呢?其实这是人们的一种不满情绪的宣泄,但同时也反映了人们的一种错误的心理视觉。这些人把目光过多地集中在自己所受的苦难,以及别人所获得的成功上,而看不到别人所经历的挫折。过分地看重结果,而忽视了过程,就会产生这种抱怨心理。

视角不同,心态不同,人们看到问题的观点就不同,因此产生的心理反应也是不一样的。庸人在苦难面前只看到了自己的疼痛,所以抱怨;天才在苦难面前看到了希望,因此学会了感谢。美国股票大王贺希哈曾说:“不要问我能赢多少,而是问我能输得起多少。”只有学会承担苦难,才会获得成功。

学会珍视挫折

法国文学家巴尔扎克曾说:“苦难对于一个天才是一块垫脚石,对于能干的人是一笔财富,而对于庸人却是一个万丈深渊。”任何学习,都不如一个人在受到屈辱时学得迅速、深刻、持久,因为它能使人更深入地接触实际、了解社会,使人得到提升、锻炼,从而为自己铺就一条成功之路。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看似是挫折、打击或是挑战的事件,事实上却能赋予我们更上一层楼的动力。挫折是炼金石,许多挫折往往是好的开始。养成“珍视挫折”的习惯,把它当作财富,才会造就精彩的人生。

现实生活中,虽然人们也知道算命有些“蒙人”的嫌疑,但是很多受过算命先生“指点”的人,都会觉得算命先生说得很准。难道算命先生真的能够洞察过去,预知未来?

自我求证心理

心理学家对“算命”的现象深入研究后发现,算命先生之所以说得如此之准,只是利用了人们的“自我求证”心理,把人们引入到他设置的“陷阱”之中而已。

算命先生向被算命的人提出的问题往往都是语意不明确的,因为语意不明确的问话容易让人们向自己认定的方向去推测和想象。例如,有时算命先生会问:“你家门口是否有棵大树?”如果有,你就会认为他果然能掐会算;如果没有,他会一本正经地说:“哦,没有最好。”好像他原本便希望没有这棵树。

有时算命先生会说:“你和水是比较有缘的。”这样的话往往会激发人们的自我求证心理,不由自主地去把自己一切与水有关的经历或事物都找出来,来证明自己确实与水有关,结果反而觉得:真是神了!他怎么知道呢?而事实上这一切却是被正在算命的人自己“算”出来的。

不动声色的心理暗示

“算”术高超的算命先生往往都是善于设置“心理陷阱”的高手,他们能够从很多细节中发现和总结有效的信息,抓住被算命人的心理,在询问以及对话中对其进行不动声色的暗示,使其主动掉进自己设计好的“陷阱”之中。例如,算命先生总会告诉被算命人要心诚,“心诚则灵”,这其实就是对他们的一个肯定性的暗示,让其对自己持赞同的态度。在产生信任的前提下,你的思路当然就很容易顺着算命先生的某种提示走了。

人们在玩“掷骰子”的赌博游戏时,会在心里想着掷出某个点数,口中也会小声地喊着。并且拿着骰子的手也会不自觉地用力,其实,这些小动作对结果没有什么影响,但是,人在潜意识里觉得这样做自己可以控制骰子,掷出自己想要的点数。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同类推荐
  • 网络青年心理分析

    网络青年心理分析

    通过对心身健康平衡与否的理解,引导青年朋友正确认识自我健康的要旨:通过对传统文化中重要人格特点的把握,告诉青年朋友个人心理活动与文化传承的家庭亲情、社会宗法以及人际信用具有密不可分的联系。《网络青年心理分析》的核心在于提出并论证新的个性五要素理论,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自创的心理咨询诊断方法,经过多年咨询实践比对和检验,证明其简明、实用。适读对象:新闻传播、心理、教育等专业的师生、研究者及爱好者。
  • 哈佛教授给学生讲述的200个心理健康故事

    哈佛教授给学生讲述的200个心理健康故事

    本书将哈佛教授的心理课程汇集成300个极富思考意义的小故事,这些故事包含了自我认知、自我控制、自我激励等方面,可以说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都息息相关。在每个故事后面,还附上了鞭辟入里、意味深长的精彩点评,它们从智慧的高度诠释了这些优美故事的现实意义所在,以小见大、抛砖引玉。
  • 哈佛大学第一堂心理课

    哈佛大学第一堂心理课

    本书献给对心理学感兴趣的朋友。什么是心理学、心理学包括什么内容,自己以往对心理学的理解是否是正确的,都能在本书中找到答案。本书分为16章,从浅入深,由个人到社会,大略介绍了心理学最受关注领域的基础知识,并结合了一些案例,可以让读者朋友们拥有更快速的阅读体验。本书还结合生活,提出了一些立足于实际的建议,希望能为您的生活、学习和工作提供一些帮助。
  • 学习与时间

    学习与时间

    本书从学习与时间的角度,通过故事与点评结合,启迪与思考相结合,对青少年成长中遇到的困难和烦恼给以启示的指导。
  • 销售要懂心理学Ⅲ

    销售要懂心理学Ⅲ

    销售中的“望”,通过对客户的外表、衣着、举止、面部表情的细致观察,了解客户的性格、爱好、品味,发现客户心理需求和购买特点。销售中的“闻”,通过聆听客户说话的语气、特点、细节等,发现客户的心理变化以及情感的起伏,去伪存真,找出症结之所在。销售中的“问”,通过有针对性的问,从客户的回答中,发现客户的真实心理,并对其进行因势利导和有效的说服。销售中的“切”,结合之前的观察和了解,进行综合的分析和判断摸清客户的脉搏,读懂客户的心,给客户开出最切合其心理的“药方”。
热门推荐
  • 才女痴恋

    才女痴恋

    明明是可爱萌妹子的她,暗恋温暖如阳的他。却因一次好不容易的相遇而灵魂出窍穿到他的上司身上!她那个欲哭无泪啊!上司还是个才女,老天,你让个萌妹子怎么活~~~~当然这些都不是重点,为什么男神这么吓人!为什么我变成这个模样!怎么办啊!
  • 凤凰美人纷乱后宫

    凤凰美人纷乱后宫

    只因自己的体型,一念之间,跃下山崖……却竟不知穿越到了另一个世界。初入宫闱,她还是一个不谙世事的纯真姑娘,天真活泼,待人温和,一朝得宠,肚子里有了娃娃,却不曾想遭她人陷害,胎死腹中。她发誓,必要让那些害她的人血债血偿!!!遇到他,是她这辈子最快乐的事情,他一次次的救她,她的心也沦陷了……
  • 武战神穹

    武战神穹

    神穹大陆,万族凌立,强者为尊。李凌峰意外带着兑换升级系统重生!兑换武决,我要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兑换丹药,我要颠覆命格,扭转乾坤!兑换武技,我要杀尽负我之人,屠尽虚伪之辈!兑换武将与圣骑,我要武战神穹,遇强恒强,我要这天,再遮不住我的眼!我要这地,再埋不住我的心!要这众生,都明白我意。要那神魔,全都烟消云散。系统在手,天下我有!只有你能想到的,没有兑换升级系统兑不到的。
  • 伴龙行

    伴龙行

    这是魔兽的世界,不亦说是灵兽的世界,人一出生。就会伴有相生相随的灵兽。强如龙虎,弱如鼠兔。但每个人都可修炼,即便是鼠兔灵兽,练至高等也有无上神力。而龙四,是个没有灵兽的孩子。在这片弱肉强食,有着内忧外患的土地上,一个没有灵兽的人如何生存,更别说,他还有着内心深处的仇恨和血统的使命。就让我带你走进圣之界,跟着龙四的脚步,踏上征途,搅得这天地,天翻地覆!
  • 冥震九幽

    冥震九幽

    远古巫界崩塌,唯一负面灵力,冥!散落各地,形成众多负面灵力。从此,魔修崛起。现代孤儿赵麟前往伪灵界他将何去何从?好友叛离,女友神魂分裂!是有人故意操控,还是命运安排?(请相信,此书绝对是古典仙侠!)
  • 凤华绝代魔帝请

    凤华绝代魔帝请

    昔日杀手,一朝穿越,虾米!?废物,太子嫌弃,他人嘲讽。没事,这有一个追求者。“以后,本王就是你的了,本王万事俱备只欠……你睡。”“娘子,以后多生几个娃娃。”“好啊,都像我一样。”“。。。还是算了吧。。。。”“嗯?!”“……”
  • 农女重生之桃花朵朵开

    农女重生之桃花朵朵开

    农家女沈清在遭遇老公和好友的背叛之后,不幸身亡!但老天开眼让她重生回到了13岁,还附赠了一个万能空间和无数神奇药水!重活一世且看她如何改变命运,遇到浪漫的爱情!可是好男人实在有点多了,她到底该何去何从呢?
  • 使

    使

    我们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我们生活在你们当中,我们背弃神权,狩猎天使,我们也许正在经过你的城市,你所路过的道路,我们生而有罪,却不为救赎,我们正在前行。
  • 帝少骗婚:咱能不贫不

    帝少骗婚:咱能不贫不

    “我左眼有痣,度娘说克夫。”“我命硬,随便你克。”“你右脖子有痣,度娘说克妻。”“正好,咱俩试试度娘说的准不准。”一天,某女闲来无事,又开始跟帝少熙耍贫。“爷,你知道我为什么不叫你老公咩?”某女无辜地问。“为什么?”“因为度娘说老公在古代是形容太监的。”“……”某男暴怒,他在不教训教训她,她是不是要上天了。
  • 山海同在

    山海同在

    踏入尘世谁愿败?同为天骄谁肯输?一把灼阳翻云刀,狂乱四方烈火烧!绝世容颜为谁倾?为那三界断翅鹰!南山之地创帝门!九玄之地斗战魂!傲立疆场,撒豆成兵!俯睨苍穹讨伐山海众叛军!且看云霄,踏三界,震九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