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391300000021

第21章 负面情绪的干扰——如何面对并不光鲜靓丽的自己(4)

有些人极端自我,过度自恋,有着典型的自恋型人格。心理治疗师妮可·迪可凯纳认为,过度自恋的人渴望自己出类拔萃,甚至到了神经质的程度,总是很极端,在完美和最坏之间徘徊。而自恋者彻底拒绝自身的不完美,不允许自己出错;他们过度地爱自己,这种爱已经到了疯狂的地步,一旦出现一些小错误,就会痛恨自己。

事实上,过度自恋属于一种幼稚病,每个孩子在小时候都曾有过幻想,认为自己无所不能;而成人之后的自恋正好弥补了儿时没有自主权的心理缺憾。再者,也可能是父母过于偏爱孩子,优越的家庭环境培育出了一个个“小皇帝”、“小公主”,长期的生活模式造就了他们自恋的性格。还有的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值过高,把自己当初没能实现的愿望都寄托到了孩子身上;而孩子为了使父母满意,也给自己定了过高的要求。

另外一种完美主义者属于迷恋细节型的,他们喜欢在细节上挑剔。法国精神病医生克里斯多夫·安德烈认为,过分追求细节的人属于严重的“焦虑病患者”,他们惧怕缺陷,害怕缺点,喜欢给生活制定规范,按照一定的步骤行事,对周围的人和事过分挑剔。不过,研究表明,过分追求细节的人很容易产生心理危机。

还有一种人属于梦想型完美主义者。这类人梦想完美却缺乏行动力,他们忽视了完美的重要特征,完美既是一种心理,也是一种动力。例如有些人找工作,如果达不到自己心中的完美标准,就不接受。他们不懂得人其实是在创造美而不是憧憬美。

在现实生活中,很少有人能品尝到追求完美带来的幸福,反而深陷完美的泥潭,无法自拔,甚至会连累其他的人。因此,我们一定要克服完美主义心理。

让完美成为一种动力

把追求完美转化为一种前进动力。弗雷德里克·方冉认为,好的完美主义是一种驱动力,但也会使人痛苦。但是,适度的痛苦能激发人的创造力。

满足自己的内心需求

有些人在他人眼中已经达到了完美,但是仍然不满足,感觉不到幸福。这种人其实并没有找到自己内心的真实需求,他们要做的就是进行自我剖析,找到内心深处的自然需求。

付诸行动

养成一种习惯,把自己的完美想法和完美行动联系在一起,把完美构思拆分成行动的各个步骤。然后按着这些步骤进行实践。

每当晚上躺下来休息的时候,脑子总是想着一些乱七八糟的事情,工作和朋友之间的一些不开心的事情,一大堆的负面情绪就会飘然而出,想着睡觉,却翻来覆去睡不着,越想越担心,越发愁。

总想负面的情绪是一种习惯,就像我们每天都要刷牙一样,如果有一天我们突然没有刷牙,我们就会觉得很不自然。同理,习惯关注自己负面情绪的人,如果哪一天不想着自己的负面情绪,心理上就会觉得空落落的,他们时刻在感受着这种情绪的存在,因为这种情绪困扰着自己,会想着怎么解决,又陷入到了另一种困境。

其实,总想负面的事情是对生活的一种恐惧,人们总希望自己的生活是美好的,对现有的一切要把握住,还要抓住未来的一切。人们在拥有的同时,最怕的是失去,那么就难免不为之担心、忧虑。有的时候工作一天下来,人们就会想着,我今天说的那句话会不会得罪人,得罪了他们,他们将来排斥我怎么办;我今天是不是在老板面前表现得不好,老板是不是以后不会重用我了,因为拥有,所以才怕失去,因为怕失去,所以才不住地去关注自己现有的一切,想把握住这一切,因此,人们就会陷入到担心的怪圈中,越想越担心,最后心灵就会被困在担心之中。

心理专家指出,人类是因为逃避孤独、痛苦和避开不愉快才努力去构建一个美好的社会,去工作,去恋爱。当我们把兴趣完全投放到所喜欢的事物之中,就会从中获得巨大满足感和愉悦感。假如能够构建一个较大的兴趣目标和爱好,而且沉浸于此,那么原始的孤独感和痛苦都会远离我们,也就避开了那些不愉快的事物,否则就会去想着那些情绪,在思维的怪圈中难以脱身。

总想负面的事情是人的一种思维习惯,就像我们习惯了见到了日月星辰一样,但是负面的事情总会给人的思想带来一定的负担。

给自己一个好睡眠

一个好的睡眠能让人感觉到身心愉快,也就会拥有一个好心情,精力也会充沛,那么做事的效果就会好,好的效果又刺激人产生兴奋,鼓励人们做好下一件事,这样总是处于愉快的气氛中,负面情绪就会逐步消失。

培养一些兴趣

兴趣是排除负面情绪的有效手段,当人们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时,心里会充满一种幸福感,自然也会对生活增添了一些信心,充满自信的生活很少能受负面情绪影响。

正视自己的感觉

对于自己的负面情绪,一定要正视,不要逃避,也不要努力地去克制,想想这么想对自己有什么好处,会给自己带来什么样的影响,有没有必要这么想,一般情况,自己就会否定了自己的想法。

总觉得朋友对自己不够仗义,总觉得家人对自己不够关爱。也总是觉得老公没有对自己付出所有的爱。在生活中,很多人会觉得似乎所有的人都不喜欢我,这是为什么呢?

没人喜欢自己是对别人的一种谴责,也是对生活环境不满的一种表现方式。我们总是在抱怨没有人爱我们。例如,当朋友忘记我们的生日,生病的时候没有人给我们安慰,内心的感觉很失望,甚至是凄凉的,感觉自我的价值感也在慢慢地消失。

人对爱的渴望和自身实际对爱的感受总是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这种差异就像一条鸿沟,是永远也填不平的。人们总是渴望别人能给自己全部的爱,就像母亲爱婴儿一样,这种爱是无条件的,而且是全身心地投入,也是不求回报的。然而当人们长大以后,就不能再享受这种爱了。因为成人之间的爱是相互的,即使把你当宝贝一样看待的爱人,也不能给予你这种爱。这样你在渴望得到的爱和享受到的爱之间就出现了差异,你越是感觉到这种差异的存在,你就会越觉得别人是不爱你的,鸿沟越来越大,最后你就会感到没有人喜欢你,因为别人的爱总是满足不了你对爱的需求。

自信心不足也会让人觉得自己是不被喜欢的。喜欢抱怨没有人喜欢自己的人实际上渴望得到别人的赞美与肯定,他们似乎只有在别人的赞美声中才能找到自己的存在感,而这恰恰证明他们是不自信的。但是生活不会按照自己的想象那样进行,每天都有人赞扬你,肯定你,当生活中这种赞扬和肯定减少了的时候,他们就找不到自我存在的价值了。对周围的一切都感到失望,也就衍生出了一种没有人喜欢自己的心理。在这些人的心中自己全部自信都是来自他人的赞美与肯定,只有得到赞美和关爱,才能体会到生活的意识和生命的存在。

总在抱怨没有人喜欢自己,这不但对自己的生活不利,也会让身边的人感到很累。因此,我们需要改掉这种抱怨的心理。

生活是不完美的

生活总是有缺憾的,不要把生活想象得太美好,觉得周围都是充满爱的。如果你把生活想得太美好,一旦出现偏差,你的心灵就会受到打击,觉得周围没有人爱你。

不是所有人都是要爱你的

能无偿爱你的只有你的父母。所以,你要明白不是所有人都是有义务要爱你的,明白这点之后,你要试着减少对别人的爱的渴望,想想他为什么要爱你,你有什么权利要求他爱你。

清算一下你的付出

爱是相互的,有付出就会有回报。想一想,别人没有给你太多的爱,是不是你对别人付出的太少。对别人付出爱,也会收获爱。投之以桃,才能报之以李。

别人一句无意义的话,在他看来也是有目的针对他说的,别人一个不经意的眼神,也会使他立刻感到自己受到了仇视,为什么他总是把别人不经意的动作联想到自己身上呢,而他自己也很痛苦呢?

人是一种敏感性动物,时刻都在维护着自己的尊严和地位,时刻都想给别人留下最美丽的一面,同时,也时刻关注别人眼中的自己,希望自己是优秀的,一旦觉得自己在别人的眼中变得不完美了,就会觉得别人是针对自己的。大多数人可能很轻易就会化解这种仇视,但是有的人可能很在意这个,觉得别人就是和自己过不去,产生一种敌对心理。

人的群居性决定了人是害怕孤独的,人都愿意被群体接纳,害怕失去这个群体。当一个人感觉别人是针对自己的时候,也就会觉得自己有可能会被这个群体排除,内心就会出现恐慌,出现不安。一个从小在孤立的环境中长大的人,总觉得自己是被遗弃了的人,他有比别人更多的感受,有一颗脆弱的自尊心。当别人不经意冒犯一点点,甚至是个毫无意义的眼神,也会导致他的不安,觉得你是故意针对他。

在他们的心理就会产生强烈的自卑感,觉得自己不如别人,别人抛弃了自己,因为他怕孤单,担心别人抛弃,所以会格外关注他人对自己的感受,也总是用消极的眼光来看待世界,别人一个无意的动作会使他们心里掀起千层浪;总是觉得大家都是针对自己的,找不到自己存在的位置,丢失了自我存在感,似乎他们就活在别人的眼中。

同类推荐
  • 心理学与微表情

    心理学与微表情

    在生活中,我们每天都在运用身体语言,挥挥手,露出微笑,皱下眉头,这些都是基本的身体语言。当你与熟悉的人交流,或者与陌生人擦肩而过的时候,都会下意识地留意对方的身体语言——表情、身体姿势、手势、腿脚动作等,这是我们获取信息的可靠渠道。当你能够轻松地看懂身体语言,娴熟地运用身体语言的时候,就可以向别人展现一个更丰富、更有魅力的自我,同时更加准确和透彻地理解对方的心理,减少工作和生活中的摩擦和误解,提高人际交往的效率。一个身体语言高手自然也是一个沟通的能手,掌握并熟练运用身体语言会让你事半功倍,游刃有余。
  • 学习问道:中学生高效学习的心理学视觉

    学习问道:中学生高效学习的心理学视觉

    这本书是一个值得鼓励的行动研究的产物。书中附有大量发生在学校课堂中的故事和中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大量案例资源。
  • 每天懂一点饮食心理学

    每天懂一点饮食心理学

    本书以饮食心理为基础,结合生理学、营养学等知识深入地解析了人们饮食行为背后的秘密,全面介绍了国内外诸多科学家,尤其是心理学家对饮食行为的研究,揭示了贪吃、馋嘴、挑食、偏食、暴饮暴食、爱吃零食、夜间进食、厌食等行为背后的真相,引导人们在认清饮食恶习危害的同时,从心开始,冲破内心的贪念,塑造适合自己的健康饮食习惯。
  • 青年心理学

    青年心理学

    本书主要包括青年的青春、求学、恋爱、婚姻、处世、就业、发展等心理方面的重要问题,并就这些问题进行解析,对存在的心理问题阐明了调适方法。
  • 智者的洞察:心理学经典名言的智慧

    智者的洞察:心理学经典名言的智慧

    这世界上,最难的理解,恐怕还不是外向的,而是内向的;也就是说,最困难的,不是人与人之间的理解,而是人对自己的理解——不断地去触摸重重表象下的心理暗流,这个过程是困难的、充满了危险的,但也是引人入胜、饶有趣味而叫人欲罢不能的。
热门推荐
  • 让口才成就你

    让口才成就你

    本书围绕“为什么口才可以给你加分”以及“如何让口才给你加分”等问题,在“好口才是做人做事的一把利刀”、“好口才的关键在于把握说话的分寸”、“坚守原则才能达到口才的高境界”等三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 晦涩生湘

    晦涩生湘

    暗恋,是一个人最傻逼的自嗨~她之于他,媚色香骨,百般顺从;他之于她,淡漠疏离,趋近趋远;他之于他,聚之魑魅,挥若魍魉。生于如此尘世,她幽柔自如,穿行于各形各色人群之中,转化在似真亦幻的角色扮演。但她始终,逃不过那双清凉冷薄的眸,他一言,她生,他一语,她殁。颠沛,流离,情难自已。纵使她生命里,有他,亦有他,结果她还是逃不过,一个他。
  • 神秘杀戮者

    神秘杀戮者

    被遗弃之后的少年醒来后,茫然的不知所措,随后开始了寻找自己的亲人,但是一场阴谋在少年未醒之前就已经开始了精心的谋划,以至于醒后就被当成了实验品,紧接着离奇,神秘,古怪的事情接拥而至。最终使得少年开始了一方面不断的探寻摸索,另一方面在被捕杀和逃亡的生活里不断成长,直至触摸到了神之力,拥有着极端的黑暗力量。但是敌人是不可思议的强大,在领悟“神”真正奥秘之时,开始了自己杀戮盛宴...
  • 江湖不善

    江湖不善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江湖里有纷争、有血腥、有杀戮,还有很多不用做工就能吃饱穿暖的江湖儿女。他们有盖世武功,行侠仗义,所到之处无不受人膜拜……你也是这么认为的吗?
  • 妃常难娶王爷请坚持

    妃常难娶王爷请坚持

    前世她无缘与爱情,这一世她是否可以收获属于她的爱情
  • 神秘邪妃

    神秘邪妃

    她盈盈一拜,嘴角勾起几度冷色:“王爷,我要钱没钱,要色没色,要势力没势力,王爷十里红妆小女子怕是受不起。”某个小丫鬟死死的低着头,紧紧地扯着手中的锦帕,在心里欲哭无泪:“小姐,毁形象也不带这样的吧。小姐若是没钱,那世上有钱的又有几个。小姐若是没色,世上哪有美人一说。小姐若是没势力……”只见那锦衣华服男子衣袂一拂,眸中尽是溺宠:"本王把这锦绣山河送给你,你便是天下首富。本王把这江湖势力送给你,你便是江湖第一。容貌我不在乎,只要是你,本王就要。”【我愿意血染沙场换你一世长安】【我愿意自我付出许你安在万世】
  • 恋爱日记:爱就大声说出来!

    恋爱日记:爱就大声说出来!

    他将她圈入怀中,她双颊绯红推开他疾步离去,他却穷追不舍,自此便时时缠绕在她身边,她终于忍不住了,“林杰峰!你到底要干什么?”他轻吻她的额头,“我早就说过……我要你!”
  • 关于猫舍

    关于猫舍

    “我老年的时候大概会在南方我的后院是满墙壁的爬山虎夏天来的时候满眼汪洋绿意我的家临近一江水静悄悄穿过顽石流过去我还会有自己的书店只摆自己爱的书门前挂着仅供观赏的招牌这时我们会爱了半生来余我还是心存热烈对你我还要在每个雾色浓重的清晨枕在你耳边告诉你我不离开你”
  • 当噩梦成为现实

    当噩梦成为现实

    我的记忆从一个梦开始,当天的梦诠释了第二天将会发生的事,将会遇到的人。然而有时梦与现实似乎又并不是如此地契合。我开始不知道该相信梦的指引还是现实的生活。也不知走向生命终结的那一天是在梦中还是醒着。
  • 网游之一蠢走江湖

    网游之一蠢走江湖

    她为了男朋友进入游戏世界,谁知道!他居然背叛她,在游戏里泡软妹纸!!!士可忍她奶奶都不可忍!就在她愤恨伤心时,一只温柔的小羊出现了。可她本以为这只小羊会助她一臂之力。谁知道,我凑!这只羊居然是披着羊皮的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