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390400000002

第2章 上卷·易经心谋十道(1)

1要想做“龙”就要先学会做“潜龙”

潜龙勿用(卦一·乾)

周文王隐居在大狱中,甘做“潜龙”,身怀《易经》绝学而不用,使商纣王毫不觉察,终于出狱,一举击溃对手。

【案例】

《史记》记载,商纣王无道,暴桀天下,将周文王(姬昌)囚禁在羑里,意在打击周族人的力量。但是周族人并没有因此而一蹶不振,部落方面,周族人在周公与周武王的带领下继续发展壮大;周文王方面,他也一直没有放弃寻找出狱的机会。时间慢慢过去,纣王当初想要消灭文王的杀心渐渐淡化,而周族人方面已有了营救文王的方法。现在问题的关键并不在于文王如何出狱,而在于出狱后如何击败纣王。文王每天在狱中苦思冥想的就是这件事。后来他终于凭借《易经》的智慧顺利出狱(示意周公用土地换他的人)。在他死后,他的儿子周武王终于灭掉了纣王与整个强大的商王朝。

【易理】

1.保存自身。我们有时身陷绝境,甚至是死境,此时首先要保存自身。

2.做潜龙。所有的龙都曾经是“潜龙”(潜藏的龙),要做龙就要会做“潜龙”。

3.潜龙勿用。为求“大用”,必须“勿用”,虽有惊天本事而长期不用。也就是俗称的“扮猪吃老虎”。

【易理应用】

1.如何保存自身?

用一切手段保存自身。在这时,没有原则也没有条件,只要能保存自身就成。

坐牢当然是可怕的,但比起杀头肯定是天堂了。当然,坐牢的下一步极可能就是杀头。但只要文王赢得了坐牢的机会,就有时间来解决问题。

2.如何做潜龙?

先确定自己是条龙,是风云人物,是真命天子。为什么这个世界选择了我而不是别人,这个问题我是不关心的,我唯一关心的是已经形成的现实。并且我要实现这个还没实现的现实。

周文王当初并没有反意,但当商纣王把天下搞得实在太不像样了,并且很多人已经注意到他已具备推翻旧朝代的能力后,他无法摆脱要当龙的宿命,他唯有当龙,不当龙他就会死,而且死得很快。当龙也会死,但会死得较慢,而且有意义。周文王选择了做龙。

但商纣王早就是龙了,是条大龙。当此之时,文王很聪明:纣王是大龙,他就是小龙;纣王是一条张牙舞爪的龙,他就是一条潜龙——潜伏起来,以待风云际会。

3.如何做到潜龙勿用?

忍就是刀加于心而不动。当刀刺进心里滴出血来,我们还是不动。这样,我们的心与刀就焊为了一体,心就是刀,心刀!忍就是刃,利刃!能忍的人才是一把真正的利刃。孔子说得好:“小不忍则乱大谋。”为了成大谋,我们必须小忍。不能忍的人必败无疑。

周文王之所以胜纣王的地方即在于他的这一招“潜龙勿用”,也就是“潜龙三忍”——

一忍:甘愿臣服。

二忍:甘愿坐牢。

三忍:甘愿出狱后还臣服于纣王。

第一忍可称“存身之忍”,它让我们明哲保身。

第二忍可称“明志之忍”,它让我们反省自身,为反转乾坤想好思路。

第三忍可称“安天之忍”,它让我们一忍到底,绝不轻举妄动。

只有“存身之忍”与“明志之忍”显然是不够的。周文王之所以是周文王即在于他的这第三忍“安天之忍”。他的这招“安天之忍”其实就是“变天之忍”,具有扭转乾坤之伟力。

试想以纣王的智商级别,怎会不防周文王出狱后的作为?任何风吹草动都会给周族人带来灭顶之灾。但是周文王一忍到底,一直到老病而死都没有造反,终于使纣王去掉了防备之心,从而为他的儿子周武王伐纣换取了决定胜负的时间、人力与时机。

2务必寻求高人指点

飞龙在天,利见大人(卦一·乾)

张良是条“飞龙”,但若无“大人”(高人)指点,也难有成就。他在一座古桥上遇见黄石公,黄石公亲传他兵法,张良便一飞冲天。

【案例】

据《史记》记载,张良刺杀秦始皇未遂后,隐藏在下邳(作者注:这也是“潜龙勿用”)。有一天他从一座桥上过,一个老人(黄石公)走到他面前把鞋扔到桥下,让他去捡。张良吃惊不小,想打这老人,又见这人很老了,终于忍住,去桥下捡起鞋来拿到桥上。老人又很过分地让张良为他穿鞋,张良默默照做了。老人大笑而去,一会儿回来,夸他“孺子可教”,命他五天后大清早在桥上等。张良五天后一去,见老人早在桥上了。老人大怒,让他过五天再来。过五天张良又迟到了,老人又怒,约他再过五天来。过了五天,张良半夜赶往,终于赶在了老人的前面。老人见他先到,高兴了,于是传了他一部《太公兵法》。张良就因为这次奇遇,成为后来汉高祖刘邦的首席军师与汉王朝的开国元勋之一。

【易理】

1.千里马要找伯乐才会身价百倍;飞龙要见大人才会一飞冲天。

2.哪怕是飞龙,也要求利。要顺天而行,不能逆天。

【易理应用】

1.飞龙怎样见大人?

飞龙再大,也大不过大人。所以飞龙应该在大人的面前谦虚受教,千万不可自高自大。所谓飞龙在“飞”,是说他能自由飞翔;而所谓大人的“大”,是说他充盈宇宙,浩大无匹。龙怎么飞也飞不出天,所以当尊大人为师。大人没有飞龙依然是大人,飞龙没有大人却不能飞起。

所以飞龙见了大人要谦虚。正如孔子见老子,刘备见诸葛亮,张良见黄石公,必须礼待对方,师事之。

其实以大人之大,是无所不知的,孔子见老子之前,老子已知孔子为“圣人”;刘备见诸葛亮之前,诸葛亮已知刘备为志在四方“刘皇叔”;张良见黄石公之前,黄石公已知张良为“刺秦少年”,何等抱负!

所以很多时候是大人先来找飞龙,传以绝学,以助天行道。正如《史记》所载,是黄石公先来找张良的,在桥上等他。

所以飞龙要学会等,因为我们生命中的贵人也在等我们出现。要会“忍”,更要“等”!

我们在做潜龙时,要忍;要再做飞龙,要等。

等到大人与飞龙相会之日,自然有奇遇。当然还有个考验的过程,黄石公一共试了张良三次:

一试张良:让他捡鞋穿鞋。这是在试张良是否能忍住少年人常有的浮躁之气,同时也在试张良是否有敬老的善心。有此善心,便可以做天下事。

二试张良:桥头等待。这是在试张良是否会如约而至。如果来了,说明张良确实有慧眼认出眼前的老人就是他命中的贵人。

三试张良:一次比一次早。这是在试张良是否是有心人,只有有心人才会干大事。同时也在试张良的坚忍程度,老人故意让张良一次次迟到,一次次挨骂,才可能使张良在第三次起得特早,处于一种完全的等待状态,这时传给他兵书,便可领会。

张良经住了黄石公的三次考验,所以他成功了。

2.飞龙如何求利?

当初张良刺杀秦始皇,虽是顺应民心,但从气势与能力上讲,处于不利条件。他果然“误中副车”,失手远遁,说明整个过程非常不利,飞龙不能飞起。而自从遇见黄石公后,张良顺天而行,通过自己的江湖身份(刺客中的隐者)结识了同样身份的项伯,再依次结识项羽、陈涉与刘邦,最后三挑一跟随了刘邦,打遍天下无敌手,何等顺畅。

这就是求利的结果。顺天者天必顺之。

张良当初直接刺秦的希望等于零,就算刺秦成功也不会赢得天下,因为当时他毫无势力。只有张良依附刘邦,二人强强联手,才有了后来的汉朝江山。在这过程中,多种力量相生相克,非常微妙。

A情况:张良克秦始皇一不可能

B情况:秦始皇病死后,项羽克秦二世,刘邦张良克项羽→可能

实际上B情况实现了A情况,只不过中间多了三个重要环节。张良不能直接杀死秦始皇,但可以间接摧毁秦王朝。任何大事不可能一蹴而就,我们必须要像张良一样多走弯路,并且要因势利导,顺天而行,才能成功。

3失败了要虚心悔改

亢龙有悔(卦一·乾)

越王勾践被吴王夫差打败,醒悟自己有诸多过失,便卧薪尝胆,向部下以悔意换诚意,终于凝聚人心东山再起,称王称霸。

【案例】

据《吴越春秋》记载,越王勾践当初一味与吴王争天下,不听手下谋臣文种、范蠡的建议,一意孤行攻打吴国,结果被吴王夫差打得一败涂地,险些灭国,他本人也被吴王夫差抓获下狱。后被重金赎出,回国后勾践向文种、范蠡悔过,君臣同心,励精图志,终于经过漫长的等待后将吴王击败。

【易理】

1.亢龙(亢者高也,亢龙就是高飞的龙,飞龙)也有遇到挫折的时候,从哪里跌下,就从哪里爬起。亢龙要学会爬行。

2.亢龙光有悔意还不够,必须付诸艰苦行动。

【易理应用】

1.从高处跌下的亢龙如何学会爬行?

一条真正的龙不但会飞,还能在特殊情况下适应爬行的生活。实际上龙的一生是多样的,粗略地讲包括:成形期、潜伏期、静养期、蜕变期、蠕动期、爬行期、游水期、飞腾期。在爬行期中,龙必须匍匐前进,这样才能把伤养好,安全渡过困难。

在春秋群雄中,勾践无疑也是条龙。但他错就错在小有成就就误以为自己已经是条飞龙了,其实他还处于成形期,尚无大力作飞腾。龙的一生的各个阶段都必须经历一番,才会成功飞跃。勾践想一成形就飞起,这当然幼稚!所以他一开始就被打败是自然的。

好在勾践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真心悔改,踏踏实实一步一步来,终于跃起。

千万不要怕“后悔”,知道“后悔”的可贵的人才会成功。正如孔子说颜回:“不二过”(不犯第二次相同的错误),勾践这一招“亢龙有悔”,使他转败为胜。

2.亢龙如何用行动配合悔意?

如前面两篇所示,一是要“潜龙勿用”,二是要“飞龙在天,利见大人”。勾践卧薪尝胆,长期埋头苦干,在“潜龙勿用”方面功夫已经下得很深了,大似周文王;他又能向身边贤臣文种、范蠡悔过、虚心求教,在“利见大人”方面也做到了,所以他能综合上述两点东山再起。

亢龙有悔之后,便是亢龙有为。亢龙有悔之始,便是有为之始。人只要时时有悔恨,就会时时奋起!

4做事情一盘散沙就会给对手可乘之机

见群龙无首,吉(卦一·乾)

苏秦、张仪巧舌如簧,策动六国合纵连横。但六国联军看似庞大,实际上一盘散沙。秦始皇见其群龙无首,乃分兵击之,大胜,得以统一天下。

【案例】

据《战国策》等书记载,苏秦、张仪二人师从于鬼谷子,学会了纵横术。二人先后人秦为官,又先后离开秦国效力于六国,最后张仪联合六国军队攻秦。秦始皇以连横破合纵,瓦解六国军队主帅,使之意见不和,无法共同攻秦。最后六国军队出现群龙无首的情况,秦始皇乃择其重点进行逐个打击,倍胜。从此以后,六国真正失去了抵抗能力,任秦国三日占一城,五日割一地,兵败不堪。

【易理】

1.一个大海大于无数条河。

当对手有很多时,我方并不需要害怕。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一永远比三大,因为它最接近力量的源泉——“道”。就像一个大海要大于无数条河一样。重要的是内部的强大,而非外部的数量多少。

2.对方群起而攻我,我首先要把它们分化,再把它们重点击破,逐个瓦解。

【易理应用】

1.如何实现“一大于三”?

唯一的方法就是做大海。一个大海大于无数条河流。

其实当我们做大海时,已经做过河流了,任何大海都是由无数条河流汇集成的。作为大海的秦国,实际上也是经过无数代君主、无数个将领开疆辟壤汇集成的庞大帝国。

先做河流,再做大海。

先做“三”,再做“一”。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实现“一大于三”。因为我们已经做到了将“三”融进“一”,看起来是“一”,实际上包含了无数个“三”。

2.当对方群起而攻我,如何分化他们?

攻其弱处。

正因为对方是多元组成,所以必不能完全一致,这种天然的差异必会给我们带来可乘之机。

六国之中,齐、楚最强,而魏、赵燕稍弱,韩最弱。在这六国中,齐与楚有宿怨,貌合神离;魏国君主内部不稳定,不足形成强势;赵人强悍,但主将缺席;燕人也强悍,但兵马不多;韩人最弱,一向不能自保。

如此六国,何足惧哉!

秦始皇首先将齐人说服退兵,假意要与齐君瓜分天下,满足齐国人一向自称“东方大国”的虚荣心。然后,威吓楚国,再不退兵,必将再次攻打你们的都城。楚人曾被秦人攻破都城,不敢再冒险,也只好退兵。齐、楚这两个大国一退兵,秦军马上发起进攻,完胜六国,其势霸道刚猛,莫可御之。

5迷茫时要看到希望已经到来

君子先迷后得利(卦二·坤)

韩信老大不小了还整日在街上厮混,迷茫之极,不知道该干什么。直到一天,有人让他饱尝胯下之辱。

【案例】

据《史记》记载,韩信少年时代家中贫穷,又没有能力去做官做生意,只好东一家西一家地混饭吃,迷茫无所依。有一天,有个杀猪匠侮辱他说:“你虽然长得高大,又经常舞刀弄枪,但不过是个胆小鬼。”又说:“你如果有勇气敢死,就刺我一剑;没勇气就从我胯下钻过去。”满街的人都跟着瞎起哄。韩信受此大辱,恨不能一剑刺死杀猪匠,但知敌不过对方,只好忍气吞声,受此胯下之辱。从这以后,韩信奇发图强,先后投于项羽、刘邦帐中,最终与张良一起辅佐刘邦打下了汉朝江山。

【易理】

1.任何人都会经历一段漫长的迷茫时期。这是人类成长的规律,对此不必自怨自艾。任何人只有经历迷茫后,才会清醒。

2.任何人都会受辱于别人,能忍辱负重的人。日后才会一日千里,倍觉轻松。

【易理应用】

1.人如何走出迷茫?

只有迷茫到底,才会走出迷茫。当迷茫本身也觉得迷茫时,我们就自然不会再迷茫了。

韩信在家乡混日子时,毫无出路,乞食于人而不能自立,连“潜龙”都不是,只是条没成形的龙。

但当他一混到底时,时间自然使他这条龙成形了。只要我们输得起时间,一切自然会有转机。世界上绝对没有永久的迷茫,迷茫期之后必有清醒期。

这是人自身的清醒,当然也有赖于外界的催化。

《史记》中记载了韩信的三次屈辱,这也就是他的三次清醒。

屈辱让人清醒。

这是个简单道理,对个人来说是如此,对一个家族、一个企业、一个国家来说莫不如此。

2.人如何面对屈辱?

人应该直面屈辱。躲避屈辱只会受到更大屈辱。

韩信三次受辱于家乡人,这三次受辱他都扛过去了,最终决定离开家乡,去外面打世界。

这三次屈辱是:

第一次受辱于亭长之妻,长期混饭于朋友家,终于有一天,人家不给饭吃了。这次屈辱给韩信的教训是:求食于人,必有断食之日。嗟来之食,食之不甘也不长。

第二次受辱于漂母。漂母给韩信管饭吃几十天,韩信说要报答她,谁知漂母大怒,说“谁要你报答,我是可怜你!”这次屈辱给韩信的教训是:别人帮助我有时是可怜我,当我还没有能力回报对方时千万不可轻言报答,否则会被施舍者耻笑!

第三次即受辱于杀猪匠。胯下之辱对一个热血男儿来说是不可忍的,但韩信居然忍了,可见绝非池中之物。

张良被黄石公考验了三次,得到兵书;韩信三次被乡人欺辱,得到了更为深刻的教训:

一、不要老是求别人。

二、人一旦没有能力就会受胯下之辱。

三、从此以后,我要做强人。

韩信的这一“忍功”之深不亚于周文王、张良与勾践,所以后来取得巨大成功。“忍功”的背后是“苦功”。

受尽天下辱,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飞龙在天,利见大人”。对于韩信这条飞龙来说,所谓的大人就是那个让他饱受胯下之辱的杀猪匠。

同类推荐
  • 作为决定地位

    作为决定地位

    “要想有地位,先得有作为”,是一切组织和机构的员工必须遵奉的工作信条。这《作为决定地位》浓缩了我们这个风起云涌、人才辈出的伟大时代的最迫切呼唤,寄托着各级各类组织和机构的领导者们的最强烈心声!书中首先尖锐深刻地回答了“为什么作为决定地位”这一至关重要的问题。书的主体部分,就工作中“如何才能大有作为”,提出了中肯的建议和行之有效的具体措施。全书的主旨在于:呼唤各行各业的员工们,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时期,奋发卓砺,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创造一番大作为,铸造光辉灿煌的职业生涯,开辟广阔似海的人生前景。
  • 用心打造的习惯

    用心打造的习惯

    谁不愿与一个具有高雅气质、风度翩翩的青年成为挚友呢?所以这样优秀的青年必定会前途光明。而一个脾气古怪、态度粗鲁的青年则会遭人厌恶,因为人们都向往快乐和光明,谁会喜欢冷酷和黑暗呢?一个人如果在各方面都很优秀,但是却有一身怪习气,那么他在事业上不会有太大的发展空间。
  • 麻辣春秋

    麻辣春秋

    本书以春秋时期,吴国、楚国、越国之间自由竞争,人人都有机会创造财富,职场激烈角逐的时代作为背景,叙述了地处偏远的越国公司的草根老板勾践以及范蠡、文种怎样发挥民营企业的低成本优势,占领低端市场,与吴国公司总经理夫差和营销大师孙武,打造销售团队,进行竞争并最终成为业界王者的传奇故事。
  • 魅力女人精彩一生

    魅力女人精彩一生

    全书从形象、气质、品位、风情、心态、智慧、情商、情感、健康、职场、交际、礼仪等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来揭示现代女性的魅力要点,全面而细致地讲述了现代女性获取魅力与成功的必备要素,帮助女性朋友们迅速提升个人魅力,打造成功资本,赢得更为幸福的生活。
  • 爱的另一种方式(让学生感受亲情的故事全集)

    爱的另一种方式(让学生感受亲情的故事全集)

    亲情如一首永远唱不倦的老歌,古老的曲调中饱含浓浓的真爱;亲情似一杯淡淡的绿茶,虽不浓郁但却散发着淡雅的醇香;亲情似大海里的一叶小舟,于惊涛骇浪中承载着风雨同舟、不离不弃的誓言。拥有亲情,便拥有了世间一切的美好,让这浓浓的爱、悠悠的情化作一缕春风,吹来桃红柳绿,吹开心底似锦的繁花……在最无助的人生路上,亲情是最持久的动力,给予我们无私的帮助和依靠;在最寂寞的情感路上,亲情是最真诚的陪伴,让我们感受到无比的温馨和安慰;在最无奈的十字路口,亲情是最清晰的路标,指引我们成功到达目标。
热门推荐
  • 赵日天的修仙路

    赵日天的修仙路

    赵昊偶得奇遇,得到属性系统,在末世的精彩人生即将开始,但是一道闪电缺改变了画风,让他来到了修仙世界,中央世界,附身在一个同样即将开始精彩人生的李天身上,成为了蜀山历史上修为最低,年龄最低的真传弟子,当然,有一个必不可少的逗逼师傅,从此赵昊依靠属性系统,开启了他在中央世界的装逼长生路。
  • 末日帝国之战国七雄

    末日帝国之战国七雄

    岁月流转,千载轮回,苍穹巨变,天地崩溃,浩劫来临,谁可幸免?一次大的洗牌,世界改变,高高在上的神灵俯视着脚下的蝼蚁,“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无所谓对错,挣扎吧,蝼蚁们!”风起云卷,末日来临,杀戮四起,逆天而上,我绝不认输..蝼蚁?谁又不是蝼蚁..........——杨凡
  • 旋风少女之旋风百草

    旋风少女之旋风百草

    一场比赛让KO之王戚百草从此站在了元武道的顶尖,松柏弟子在喻馆长的带领下上了元武道顶尖学院,在这儿又会发生什么好玩的事情呢?(PS:本文与旋风少女2无关)
  • 今天您穿越了吗

    今天您穿越了吗

    无限穿越,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天上地下独一无二穿越老祖
  • 契约婚姻

    契约婚姻

    他是大集团的少东家,掌管整个集团。忙起来六亲不认,每天只能睡两个小时,如果睡了三个小时,那简直属于不可思议。她是警察世家,虽然也忙,但依旧是有休息的时间,她这辈子最大的心愿,就是如果哪天她能下岗就好了。并无交集的两个人,意外的在一起了。
  • 再战风云之无冕之王

    再战风云之无冕之王

    实力是别人认识你的标准!,让别人无法不认可你的实力者,故无冕之王!一人一龙所向披靡,一颦一笑万物倾心!欢迎收看无冕之王,让烟火带你环游东方玄幻世界!
  • 大学生异世游

    大学生异世游

    一名喜欢历史的理工科大四学生,在找工作的途中不幸掉进下水道穿越到异世,附身一个乱世王朝平凡的纨绔皇子身上,看他如何拳打南山敬老院,脚踢北海幼儿园。
  • 人类大作战

    人类大作战

    魔幻小说。学生党,目前暂时暂停更新
  • 次元:恨

    次元:恨

    死亡之际,失去了所有也放弃了所有。可是如果有一丝希望获得教赎你会选择抓住吗?哪怕被人憎恨,放弃肉体,放弃灵魂。
  • 小八义上

    小八义上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