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385500000014

第14章 活着就是最好的答案(5)

他说连着熬夜,结果突然胃疼,去医院开了药吃了,当晚又继续审讯,终于取得了突破。大家总算放松下来,出去喝酒。我说不喝,没想到领导下了命令,必须喝,这一下子药物和酒精反应,结果全身奇痒无比,一连好几天。本来想着别耽误工作扛一扛,没曾想还是去了医院,大夫一看,说有可能是皮肤癌。本来以为自己是铁打的检察官硬汉了,结果当时就泪流满面,要是当时有人审问我,估计什么都会招了。

还好万幸,后来确诊是严重皮肤病,这才了事儿。

所以吃菜可以,喝酒不行。

最后给潇洒哥打电话。

胃出血。

我问怎么这么猛?

他说老美的那单,确实没成,生意黄了。都说钱是王八蛋,可长得真好看,不挣钱不行,所以这一次就靠着酒桌上拼酒弄单子,老子一个人放趴下四个,够本了。不过就是后来送到医院的事儿,记不大清楚了。你嫂子气得牙根儿痒痒,你要是不想被她打,最好别喊我喝酒。

我说,行,没问题。

潇洒哥犹豫半天答应了下来。

临挂电话,他又说,你嫂子说了,找小姐也不行。

原来有姑娘问我,你们大老爷们儿喝酒的时候都聊些什么?我说无非是酒色财气,言语如酿,沾火即着,口舌酥麻,眉眼迷离,平时顾忌,权当放屁。这话我说得豪迈,后来我发现弄错了。根本没有什么国家大事儿,也没有咸吃萝卜淡操心,全是自己身边的鸡毛蒜皮。

我们四个坐了一桌,点了几样小菜,喝了几杯白开水。

我说,兄弟,你们这仨人儿故事太平淡,别人不喜欢。

他们说,都是平平常常的人,要什么波澜壮阔,来走一个!

喝酒得有下酒菜,无非是凉拌木耳,蒜拍黄瓜,老醋花生米。上不了大席面,也登不上大雅之堂。我觉得他们在酒桌上说的故事,就是下酒菜。

喝白开水也能让你醉喽。

谈吃

数年稿费,十之八九花在吃上。

孤家寡人一个,耗在性色上的精力不多,自然要在吃上多费银两。

吃过之后难免想想,有回味之处都拿笔记下,灵机一动找到的老饕之道更要成之以周章。

这是写字人的通病。

好吃者必爱炫耀,也是常态。假若碰见一家还算过得去的馆子,下次一定要呼朋唤友,共同品尝。食客与庖人不同,做菜的人靠味道谋生,有了窍门要藏着掖着,吃菜的人靠味道娱乐,独乐不如众乐。

所以此篇壮胆儿谈吃,若有赞成我这末流食客观点的,当视为未逢面之知己。

殊途同归,幸甚至哉!

(一)乡味

列布尔迪写过一则故事。

二战刚开始,原本住在柏林的一家子犹太人因为形势所迫,不得已流亡。大概是上帝给他们一家开了个小玩笑,这一家子但凡前脚刚落地,准备在此处休养生息安静度日,后脚德军的部队就杀气腾腾风卷袭来。所以疲于奔命提心吊胆,成了他们的日常生活。

所幸这一家人都会手艺,丈夫是做德国香肠的高手,老婆能酿啤酒,一对儿女腌制的酸卷心菜风味独特。

烹饪技术成就他们的一线生机。

远赴异国他乡的德军将士吃腻了行伍配餐,对于当地特色也是浅尝辄止,口中早就淡出鸟来,没曾想出国千里,还能碰到纯正的德国食物,自然心情大好。

虽然是犹太人,但能满足大爷的嘴巴和胃,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好酒好肉端上来,就饶你一家小命,大皮靴一踢赶紧滚蛋。

这犹太一家靠着德国传统美食,用味道贿赂了边境官,用食物征服了巡查士兵,最后一路逃到苏联。终于以为这下子天下太平万事大吉,可苏德之间又开战了。

文章的结尾,妻子忧心忡忡地问丈夫怎么办,还继续逃吗?

丈夫笑笑,说:“上帝保佑会做啤酒和香肠的人。”

这是作者的黑色幽默,却也说明这个世界上无论哪国无论何种,到最后舌头打分最高的,都是自己家乡那一口。

据说夏目漱石罹患精神疾病的根本原因是伦敦的食物太难吃了,他远在海外的日子,无时无刻不在想念着日本料理。

这事儿至少我觉得靠谱。

远在伦敦的学姐,常年以面包土豆为食,奈何吃惯了大米白面油炒锅煎,对这类食物确实不感冒,再加上她自己不善烹饪,竟出现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的征兆。

后来她额娘远赴万里来看她,随行行李竟是电饭煲和调料。

到了租住的地方,先去了唐人街采购,之后回屋煲汤做菜蒸饭。

那天的饭食,连米粒儿都没剩下。

“吃这一顿,能管半年,我得好好活着,活到能回国吃东西的那一天。”

甭说国与国这么遥远了,单是中国,各省各市,甚至乡县之间,所做食物的味道都千差万别。

有人身在北京想着上海的锅贴,有人远在广州盼着东北的酸菜白肉。

因为吃不到,所以惦记,哪怕吃着挂名的,却还是因为和自己心里那味道相差太远而常念常想。像是拿狗尾草逗小猫,明知道它就在那儿,急得团团转,可偏偏抓不到。

恨恨恨!气煞我也!

久而久之,自然心忧成疾。

这病有个通俗的名字,叫“欠一口儿”。

还有个好听的名字,叫“乡愁”。

我肠胃不好,却多应酬,每逢醉酒早起,都想吃面。

虽然是北方人,但少小并不在此生活。

那地方离京城千里之遥,火车须昼夜前行方抵,想吃那儿的面。

酒醉以后出过不少洋相,但也壮着酒胆直抒过胸臆。

喝多了,央求兄弟帮我买了火车票,连夜送上了火车。云里雾里不知东南西北,躺在卧铺上胡思乱想。

要吃牛肉面,不是兰州拉面似的清汤寡水,也不是加了糖与醋的美式甜酸口。

要辣!

必须是店家四五点早起,现熬开的牛油,兑在整晚闷在火不熄大锅的牛肉汤里。油浮在汤面上,带着红色的光,辣椒混着,分辨不出,单凭口感尝出那股冲喉咙的刺激。

面要是碱面,劲道,过水十来秒就提起,底下盖上焯水的豆芽。

牛肉不是丁状,而是大片的卤牛肉,放在锅里完好无缺,送进嘴巴却立刻化了。

撒葱花,点韭菜。

再搭上一碗黄酒。

迷迷瞪瞪,糊糊涂涂。

嘿,怎么我还真坐在店里了?

感情不是做梦啊!

电话铃响,所里打来电话。

“你丫哪儿呢?这新来的案子还接不接了?”

酒醒以后,立刻软蛋一个,期期艾艾央求领导暂缓几日,自己喝多了,这不知为何就上了火车,再不知怎么的就跑来吃面了。

扣工资!电话那头振聋发聩。

心里情绪百转千回,可那乡愁却无影无踪了。

扣就扣吧。

一碗牛肉面,一口黄酒。

能解千愁!

“老板,再来一碗!”

(二)友粮

常有人瞧不起酒肉朋友。

这事儿办得不厚道。

这年头,肯空出时间来和你一起喝酒吃肉的,才是真朋友。

能不能吃好,七分在菜,三分在人。

独食有乐,可往往有朋友才吃得踏实。

我有一个朋友,号称京城饭侃王。

这名号有点儿怪,但解释一下,就能理解。说的是这人但凡吃菜,总能给你从菜的名字和品相侃出点儿什么,引经据典,讲讲来历。不过令我奇怪的是,只要他在,这菜怎么来的最终都归结到慈禧太后和乾隆皇帝身上。

今儿老佛爷跑西安,吃了回羊肉。

明儿乾隆跑杭州,吃了回醋鱼。

这让我对这二位古人生出了大不敬。

感情回回这菜都是您二位吃出来的,全国各地到处旅游当吃货,这国家大事儿还管不管了?

不过我还是愿意和饭侃王一起吃饭,逗乐,吃得欢实,希望有一天能从他口里听到一道不是由老佛爷或皇上发明的菜。

还有一位,我和他是在朋友的饭局上认识的。

当时一桌,坐在隔壁,互留了电话和网络通讯。

但说实在的,萍水相逢,根本没有交集。

后来有一日,恰逢我去朝阳办案,到中午要去吃饭,想起来这位兄台正住在此地。心里寻思发一短信,问问周围有什么好吃的。

三分钟后,对方回复:原地待命,他马上下楼,带着去吃,这地儿他熟。

俩人见面相互寒暄,却不多话,直接杀奔饭店。

这位确实在吃上颇有研究,点菜讲究,从凉碟到大菜,前点与甜汤,都门儿清。外国文化,中国习俗,怎么吃,怎么好吃,都讲得头头是道。

讲到做日本生鱼片,用什么刀,沿着鱼腹横切,取肉,薄且重。

最后这词,我不明白,这鱼肉怎么能做到又薄又重呢?于是他拿出餐桌一张纸巾,满浸茶水,递我手里,言道与此类似。

于是了然。

和他在一起,是学习,却不压抑,是吃饭,却不无聊。

酒足饭饱以后,AA付账,相约以后有空再聚。

人生得一饭友,也足矣。

少年郎也怀旧。

毕业以后,我常做梦,梦见和大学的兄弟在宿舍里涮锅。

那时候没工资,囊中羞涩,一人出二十块钱从网上买了个电火锅都心疼得要命。常备的食物是方便面,如果有改善伙食的机会,就凑钱去楼下超市买涮肉,一包火锅底料,一大棵白菜,几个鸡蛋。

没什么工序,更没什么技术。

水烧开,打底料,扔鸡蛋,涮肉,涮白菜,最后煮面。

吃得饱,也满足。

五六个人围着个小锅,热气腾腾,一边警惕着宿管阿姨查房,一边大快朵颐。

后来,各奔东西,再难聚在一起。

2014年年初,有兄弟提议,咱们再聚一回,回学校寝室聚。

大家开始刮脸剃胡子,把发胶整好的头发重新打散,脱下西装,穿上运动装,相约宿舍楼下。

带头的同学手里拎着个黑袋子。

问是什么。

答曰:锅。

妙极!

各去超市买了东西,塞在背包和衣服里,仗着自己年轻脸儿熟,趁着宿管不备,溜进楼内。

大寝室,无人入住。

搬板凳,借插座,烧水洗菜。

大家又排排坐,挨着锅。

挨着兄弟。

水开沸腾,底料灌入,红油四起,如狼似虎大吼,下肉!

搭配得当,正如当年各司其职,传菜的,切菜的,涮菜的。

筷子伸进去,夹一块儿,放嘴里,还是那个味儿。

忽然间,门吱呀而开,宿管云淡风轻飘然而入!

“不让你们用锅,不知道啊?”阿姨横眉冷目。

所有人立刻低眉顺眼装好孩子,阿姨,我们知道错了,没有下次了。

接受批评教育,保证吃完就收拾好,阿姨满意离开,可刚踏出房门,转脸儿又回来,指着一人。

“我记得你不是毕业了么?”

立刻慌乱,脸涨得通红,眼睛乱瞄,大气不敢出,噤若寒蝉。

“我!我留级了!”

有惊无险。

大家重归锅前,大力称赞机智过人。

“不知道等我们都胡子拉碴了,还能不能再混进来,吃这么一顿!”

我不敢说自己常梦见他们的事儿。

赶紧夹一筷子肉搁在嘴里。

别人问我,怎么了这是,怎么眼泪都快流出来了。

辣!

我说。

这顿饭六个人吃,一百五十块钱。

寻常东西,可是拿千金我都不换。

和朋友吃饭,吃的不是饭菜,吃的是粮。

手里有粮,心里不慌。

有朋友,也这样。

(三)佐餐

佐餐可用酒,亦可用茶。

可要我说,还是用书为好。

以书佐餐,讲究相映成趣。

书中文字,手中之食。

原来找朋友借过他的书,沈宏非所着《饮食男女》,封皮尚且完好,但内里却不堪。

油印饼渣夹缝之间,醋味儿辣油点缀其中。

我问朋友怎么书看成这德行了。

他说边看边吃,浑然不觉。

这佐餐料,下得分量够足。

我原来从不相信看书能把人看饿了,等接触到此类作品后,才真正知道光凭文字,就能把人的馋虫给勾出来。

佐餐之书以唐鲁孙、梁实秋、汪曾祺三位先生为佳。

但这也带来些许弊端,三位老先生所写,多是旧风味,无论是菜肴还是做出这些食物的酒楼,大多百不存一。就算是书中所写的家常菜,要真拿现在的去对比书中的文字,反而会觉得这佐餐书里的,比自己嘴里,更美味。

写书的小道成了通感的大道,文章千古事,大概就是如此。

所以不妨简而化之,取清水馒头,本身食物的味道淡了,反而能吃出书里的滋味。

那味道不在嘴里,在心里。

化腐朽为神奇。

但佐餐说到底只是辅助,以书里的文字填了食物本真的原味,乃权宜之计。

真正好料,要如塞在旺火里的干柴,手枪里的撞针。不是演唱嘉宾抢了专场歌手的风头,而是憋着劲儿,把那些闷在食物里的精气神儿全给勾出来。

冬夜。

用卤好的牛肉,不管厚薄,切成片,码在盘子里。辣椒籽儿,用滚油炸了,直让人想打喷嚏,趁着热气儿,拌上香油和醋汁儿蒜末,淋在牛肉上。

陈酒,不分浑浊,倒入白瓷瓶,底呈托盘,浸温水。

闭门掩窗,酒香扑鼻。

取一卷《水浒》在手。

要读那第三十回“张都监血溅鸳鸯楼”。

只管大口吃肉大口喝酒,看书中武松在白粉壁上用血写八个大字:

杀人者,打虎武松也!

腹里的酒全热了,火辣辣地向上涌,压在嗓子眼儿里,喝一声:

好胆!

再看窗外,天降大雪,如飞鹅毛。

(四)遇菜

二十二岁时在京城,孤身一人,心比天高,不肯要父母接济,放话自己闯荡。

蜗居六人间宿舍,上下铺,昆虫横行,厕所污水翻涌。

入不敷出。

吃饭只求温饱,不求味道。

跑遍方圆百里,只求能找一家白喝棒碴儿粥的香河肉饼。

饼是薄皮,用大锅煎了,内里夹着很少的肉,混上白菜,调了味儿极重的盐与味精。

五元半张。餐桌上放着小碟子与辣椒。一个摆在门口的大锅,内里装着稀粥,一根长勺,直插入底,单手难拎,让人觉得自己是少林寺的武僧。

第一日吃,饼足粥饱。第二日吃,尚可。第十日吃,食不下咽。

由不得选择,更不得好菜,这是强求。

二十三岁,文章入了末流,渐有稿费。

京城馆子,多如牛毛,恨不能三头六臂五张口,吃遍所有,以解我往日旧恨。查看网上点评,按图索骥,日本料理意大利菜美国特色番邦佳肴。再求新意,私房菜分子料理艺术食品。颇以为傲,顿觉自己上升为美食大家。

吃必有名,谈必有物,寻常小店不再问津。

听朋友讲有一家烧烤店,味道冠绝京城,连谁谁和谁谁谁都曾去过,从夜七点到凌晨三点,门口车辆不减。

据说招牌肉串是红柳木为筋,连肉成串,炭火烤出油来,撒上香料,用铁盘称了端上桌。羊也不寻常,大西北山上跑的,由当地宰了,再用交通手段运来,保证当日杀当日吃。

谣传那羊的肉都是灵的,一个拔地蹬,能从平地窜到三米高的岩山上。

心生神往。

虽然去吃个串儿跟在京城排队摇号儿似的,但也愿下苦工夫,连等俩月,终于有了空桌。

邀了朋友去吃,赞不绝口,恨不得要把天都夸塌下来。

再过两月,听闻烧烤店关张大吉,百思不得其解。

后来偶然经过原店址,听见门口几人聊天,恍然大悟。

“那么有名的店,那么好吃的东西,怎么就关了呢?”

“缺大德!那儿是什么羊肉啊,都不知道是什么畜生的肉,就这么串了烤着吃。”

“我确实吃出羊膻味了啊!”另一人问。

“嘿,我怕讲了你恶心。”

“说吧,受得住。”

“那味儿,都是加上去的,用的什么?羊尿!知道么!拿那玩意儿泡一晚上!能不膻么!”

顿觉腹内翻江倒海。

想起曾经吃过的店铺,自己究竟是真觉得味道不错,还是冲着牌子心理暗示?原来嘴里觉得好吃,无非是又多为金字招牌加了个粉丝,为地沟油消耗做了贡献。

好菜该当邂逅。

在北大上课的时候,常去南门外买些吃食。都是小摊,麻辣烫水饺烧烤,又或者十元一盘的盖饭。平淡口味,常吃虽不厌,但也谈不上喜欢。

大概是十一月某日,天干物燥,风起气寒,南门铁栏外扎起一个小棚子。

三张桌子,两口大锅,都严丝合缝地盖着。

中年夫妻模样的人站在棚屋里,外面摆着用破旧纸板写成的招牌“驴肉火烧”。

正好赶上饭点,我去要了一个。

男人接钱,女人掀锅,热气腾腾,煮成酱色的肉块和汁儿混在一起。捞起来,切块,切片,再从桌边的小碗里拿出个条状物,切了两三片,一并塞在馍里。

男人说,这是驴碗口。

保定口音,带着横冲直撞的劲头。

他说的是俗名,实际上那是驴的不雅之处,但补身益气。

换一把刀,从桌下抽出把韭菜,切成极碎极小的沫子,一并抹在馍里。

咬一口,馍外焦里软,肉不柴不腻,而且不像卤肉,像炒肉。

同类推荐
  • 当代作家的文化立场与叙事艺术

    当代作家的文化立场与叙事艺术

    “文革”结束以后,中国文学结束了一体化的文学时代而走向了多元发展,作家的文化立场与价值取向迅速分化,小说的叙事艺术产生了革命性变化。本书立足于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主要探讨“文革”后中国作家的文化立场与叙事艺术间的复杂纠结联系,即作家的不同文化立场如何决定了他们的不同审美选择与叙事艺术,其叙事艺术又以何种方式、并在多大程度上影响了其文化立场的表达。通过对中国当代不同作家创作群体和代表性作家的研究,本书勾勒出了“文革”后中国文学发展的总体趋势和阶段性特征,理清了中国当代作家的文化立场与叙事艺术的整体形貌与个体差异,并就有争议的当代文学现象和作家作品进行了及时深入的学术研究和探讨。
  • 南疆(慕士塔格文丛)

    南疆(慕士塔格文丛)

    南疆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维吾尔、塔吉克等民族的艺术和风情绚丽多彩,构成了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人文景观。在古丝绸之路的南、中两条干线上留下的数以百计的古城池、古墓葬、千佛洞等古迹昭示着历史的悠久与沧桑。
  • 大美哈密

    大美哈密

    这本书收录了许多作家的优秀作品,不但有哈密本土作家的稿件,还有其他地方作家朋友的来稿,其中大部分作品写得相当出彩,就算面对相同的事物,因有了多个作家的多个不同视角,再加上入笔轻重的差异,所以决定了《大美哈密》中各篇文章的立意出新,确实值得一看,也值得细细品读。相信读者朋友们能从这本书中找到你们认为关于哈密这个地方与作者感受迥异的“大美”,也相信你们能从这本书中体味到卞之琳那首《断章》中的四句话、四个角度和四种意境!“你在天山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云端看你,松峰闯入了你的眼窝,你闯入了丝路的梦!”
  • 海虹

    海虹

    戚天法老先生创作的长篇小说《海虹》,在杭州湾跨海大桥的海天一洲举行首发仪式。据悉,这部小说以杭州湾跨海大桥为背景,从主流视角,生动细腻地描述了当代工人的理想、信念和爱情的精神风貌,为完成这部50万字的巨作,戚天法老先生呕心沥血花费了5年时间。 戚天法坦言,《海虹》是一部为当代最可爱的人群而写的读本,戚天法曾著有长篇小说《四明传奇》、《梁祝正传》、《徐福东渡》等,他的作品具有强烈的浙东地域特色和生活气息。
  • 创业哈密

    创业哈密

    那些从南征北战的硝烟中走来,又在戈壁中开辟了灌溉绿洲“天河”的兵团战士;那些怀揣梦想、懵懂离家、不让须眉的湖湘女子;那些少小离家、胆识过人的创业精英;那些在荒滩戈壁架起擎天井架、外输原油产量千万吨的石油健儿;那些敢于直面贫困,挥汗如雨为村村农牧民奉献“富路”的筑路人;那些任狂风暴雨洗刷帐篷,却满怀无限希望为祖国寻找富饶宝藏的勘探工人;那些从片片沙砾间拔去芨芨草、骆驼刺,却住着地窝子开发煤炭资源,为国家生产煤炭亿万吨的煤矿工人……都无不淌着汗、挂着血、和着泪、牵着笑而历历在目、栩栩如生!
热门推荐
  • 都市无尚至尊

    都市无尚至尊

    一个从小在神农顶与神农老道修道超然世外的少年田昊,为寻父母来到了都市,并且带着一本能够随心所见的神秘书籍,当他踏临都市的那一刻,他的生命轨迹就开始改变了!什么熟女,御姐,小萝莉,姐妹花亦或者是异国美女,统统向怀中扑来,并跟随龙组前往美洲收集十八颗汇聚上个世纪先进科技的水晶骷髅,前往困龙窟见识真正的神龙,带领众美飞出宇宙......
  • 星际默示录

    星际默示录

    无尽的星空,人类的未来,进化的终点。
  • tfboys没你一样很好

    tfboys没你一样很好

    还记得那年那个美好温柔的他,现在……都物是人非,谁也不记得谁了。
  • 神葬者

    神葬者

    一口青铜棺,一朵彼岸花,带着最年轻的考古学博士姜凡来到了异界。为了追寻回家的路途,他一路征途,期间走过无数禁地秘境,明悟诸葛孔明当年为何不取代刘禅的真正原因,明悟杀神白气的悲情往事,知晓秦始皇焚书坑儒背后的真正目的…………在这里,他遇到神秘莫测的无良道士,遇到了嗜酒如命的疯和尚,遇到了仗剑走天涯的剑痴,也遇到让他一辈子都放不下的女人……
  • 心之魔斗士

    心之魔斗士

    箫逸曾是《魔斗传说》游戏世界中,唯一掌握六系原修魔法以及许多逆天级别的上古魔法的魔斗士。可是游戏莫名出现了BUG!?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数据具现化病毒!?为了保护伙伴的强力心念,原本在现实生活中一无是处的箫逸,竟获得了游戏中的力量!!“记住,魔法是由心而生的,只要你相信魔法,那么你便可以凝聚魔卡,使用出强力的魔法!”。可是这样,现实世界不就乱套了么!!??我一定要用我这份力量,寻找昔日魔法斗士,一起找出幕后黑手,恢复原本的秩序!
  • 踏天道尊

    踏天道尊

    天地无极逆阴阳,乱天动地镇边荒,仗戟九尺闯三界,登天问道屠仙魔。盘古开天,女娲补天,仙界掌控苍生。浩瀚天威之下,试问谁敢逆天而上。一位天外来客,一道远古传承。终将劈开这天,让一切真相还原天地。
  • 琪露诺的奇妙之旅

    琪露诺的奇妙之旅

    琪露诺流落到异世界的经历。更新不稳定,很慢。
  • 九转灵腾

    九转灵腾

    五洲盛世,福兮祸兮;殊不知盛世即为乱世,引来盛世下的明争暗斗;血光之灾,祸兮福兮;虽远古家族的血脉觉醒;却与自然仿佛终身隔绝;且看他,携神仙伴侣,闯五洲盛世;炼混沌体质,融自然之灵;成就九转灵腾。
  • 我家林场有个星球

    我家林场有个星球

    大学毕业既失业的江毅发现父亲承包的林场空气清新的吓人,不但生长的野菜蘑菇风味独特,还能长出有白钻石之称的白松露。而且他在林场还发现一种神秘白色颗粒,能使动物快速增长且能产生变异,味道更是鲜美无比。于是江毅彪悍的人生开始了,种种蔬菜养养鸡,都能数钱数到手抽筋。
  • 赞阿弥陀佛偈

    赞阿弥陀佛偈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