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易逝,美力永存
只要你想脱离人群,做独特又美好的自我,就必须认清你自己,接受你自己,塑造你自己,而这一切的前提是,忠于你自己。这样,你拥有的就不只是美丽,而是美力——美的力量,有力量的美。拥有美力的女人会有其专属的风格,而非盲从他人,迷信潮流,她们对美的领悟力与创造力都是过人的,更会在流逝的岁月中焕发恒久的光彩。
一个女人的风格来自于她的人生经历,童年过往、家庭环境、教育程度;她看待事物的态度,体验的成功与挫败,承受的孤独与亲密;她的饮食习惯、旅行经验、朋友圈子,都对她风格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或者,我们也可以理解为,一个女人有怎样的风格,就会经历相应的人生。
真正有自己风格的女人,从不担心被模仿,内心清楚被追随不代表会被超越。她们深谙一个道理:每个人都要与自己保持一致,外在与内在,表象与背景,每个人的外表都在第一时间倾诉着自己的故事,所以注定每个人都会是独一无二的,你只需考虑将自己的故事讲得精彩迷人,而非担心是否被别的故事比下去。
想到要打造属于自己的风格,女人们多半要立即冲到商场里去,没错,没什么比从头到脚装扮一新更能迅速地令人看到你的改变了。但是,世间美物令人眼花缭乱,在贵与不贵之间要如何选择?贵与美之间又要如何平衡?答案是,买贵价货时选择经典款,价格亲民的流行款只需适当添加。在可负担范围内尽量选择那些质地优良,剪裁合身,昂贵但经典的款式,才会令你觉得物有所值,而且,越贵的衣服越要买得合身,对控制体重有奇效。时尚与潮流的生命力之短超乎你的想象,唯有经典的风格才能长远存活,为了这种持久,贵一些是可以的,值得的。注重品质的提升,而非数量的积累,如此,正符合“少即是多”的准则,也是树立风格的奥秘所在。
在确定风格的最初,要带着好奇的心态去购物,想着“如果我穿这件会好看吗?不如试试看!”而不是直接否定自己未曾尝试过的东西。如果固执地认为自己只适合某种类型的装扮,那么就会买得再多也还是那几个款式,一件不想穿,就一柜子都不想穿了,衣橱应该是你充满可能性的魔法宝藏,而总是少一件衣服的感觉简直糟糕透了。有些衣服,真的一定要试了才知道合适与否,试试又不要钱,怕什么?试试又累不死人,那么懒怎么变美?
美,从来都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它其实和学识一样,你偷懒或用功,自己和别人都会看得出。对待这门功课的最好方式从来都不是靠心血来潮的突击发力,而是日复一日的研习与执行,一点一点的小小积累,就会演变成令人惊艳的成果。如同西蒙·德·波娃所言:女人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后天蜕变而成的。
若想成就风格,仅有好的衣饰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有好的仪态与之相称,否则,衣饰越美,越令人觉得可惜。我们的着装与仪态都是内在的体现,这随身的戏剧会为你吸引不同的观众,也决定了你人生的票房。《艺伎回忆录》中,杨紫琼告诉章子怡,女子的迷人之处并非过度展示身体,一味袒露只会使你缺乏神秘,在斟茶时看似不经意地露出宽松袍袖下的洁净手踝,翻转移动间已足够引人入胜。这个关于仪态的迷人细节令人印象深刻,动作虽小,却值得一再玩味。仪态之于女人,如盐之于调味。
我们都知道,细节的成败决定整体品位的高低,但如果注重细节只为了打造一份无懈可击,恐怕也是乏味的。美并没有唯一标准,如果真有,也该由你自己来发掘与定义,而非对“普适审美”的盲从。美不取决于脸大脸小、三围尺码,通过开刀动斧加工出所谓的黄金比例,未免是对美的轻视与曲解。美应当尊重差异,追求扬长避短的真实,而非大变活人的夸张,重要的是你清楚自己是什么样的人,以及要成为什么样的人,令人难忘的经典风格无不得益于对自身极致的悦纳与表达。
请刻意保留一些小缺点吧,它们将成为你独特的标记,令你更具辨识度。你尽可以将底妆打薄一些,而非追求零瑕疵的瓷娃娃质感,露出一些小斑点并不碍眼。你也可以将内衣买薄一点,稍加修饰的曲线比过度挤压夸大的要柔软曼妙许多。美力来自于放心做自己,而非面具般厚重的妆容与调整型内衣的海绵衬垫,更不是整形注射,拉皮吸脂所能提供的。在追求美力的道路上,用智慧和心思培养更具风格的自己,需要耐心、勇气,以及丰富的想象力。
你不能只考虑别人喜欢什么,然后按照他们的想法塑造你自己。人生最大的乐趣,应该是站在镜子前,买下自己钟爱的东西,穿成自己喜欢的样子,以自己的方式走向这个世界,拥抱自己想要的人生。与此相比,别人的眼光算什么呢?这世界上没有什么比活出你自己、忠于你自己更美妙了,只有当你真正爱自己,才有能力对这个世界表达爱意。
拥有美力的女人,一定是懂得正视自己欲望的女人,她们懂得为自己的欲望留有余地,不刻意压制,也不过分放纵,这使她们能够享受欲望带给她们的欢愉,而不产生罪恶感。她们也会有深夜想吃冰淇淋的时候,当然也知道吃了会长胖,但她们不会在冰箱前徘徊数次,最终狠下心吃个痛快,也不会思想斗争一番,最终带着不甘闷闷不乐地睡去。她们会取出适当分量,安安静静坐下来,慢条斯理地享受这醉(罪)人的甜蜜,但隔天她们会少吃一点晚餐,或将乘电梯改为走楼梯。
人们总是在满足欲望的过程中挣扎纠结,思虑自己能否在精神或肉体上从中受惠,以致很难享受其中纯粹的欢愉。为什么不从现在起,找出能令你真正觉得享受的事物,哪怕是节食期间的一块巧克力,或是工作日下午偷溜出去看的一场电影,那些乍看之下“不应该”的事若令你觉得美好而放松,适当为之,无伤大雅。满足欲望,享受欢愉,并不代表放纵,相反,只有克制的享受才能不产生罪恶感,从而达到平衡的愉悦,而非恣纵过后的空虚。
懂得美力之道的女人擅于发现生活中的乐趣,并持续不断地为此增添新的亮点。她们乐于发现自己的短板,无法改变便敢于自嘲,而非避而不谈,暗地自卑。她从容看待这个世界,不担心一切不可操控的未知,也知道没有什么是过不去的,所以只管自在享受当下,令每一个此刻因快乐而闪闪发光。她们不恐惧时间,相信岁月会成就美,而非消磨。她们充分认识自己在每个年龄段所独具的美态,与时俱进地建立自信心与幸福感,不因一枚色斑而焦虑,不因一丝白发而惶恐,宽容对待岁月为她带来的改变,并真心喜爱每一时期的自己。
我们生活在一个美容整形如家常便饭的年代,一个自拍神器大卖、美图软件横行的年代,在这个美人大把却难辨真伪的世界上,你只有活出无所畏惧的自己,才能拥有货真价实的精彩。你不必坐等美力时刻的到来,勇敢地向前走,去追寻心之所向,在此过程中,你就会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美力。当你愿意为忠于自己付出努力,这世界也会以千万种美妙的方式,将回馈呈献给你。那么,你好,欢迎来到美力世界!
我负责戳穿,你负责看透
脚上的泡都是自己走出来的,
别去责怪鞋,
那难道不是你自己选的吗?
成功与失败之间,只是一个坎儿的距离。
认输了,就是一座高山,
否则,一片树叶罢了。
对那些哭着喊着抱怨自己有多不幸的人,
我想说,
其实生活没有刁难谁,只是你有些不识闹。
伤痛之于成熟,如同果子总会落地般自然。
人们总是习惯向别人索要关爱与保护,
却忘了能提供给你这些的人并非天生强大,
他们只是更懂得隐忍与坚持,
若你真了解他们,
便会知道他们的伤口比你多得多,
若你也肯伤过痛过这么多次,
没准儿会比他们还坚强。
什么叫“活在当下”?
简单说就是,
昨天的赘肉要在今天减掉,不然注定明天是个胖子。
过去的烦恼要从现在忘掉,不然注定将来是个傻子。
你为什么懊悔过去?
还不是一想到曾做过的那些傻事就恨不得抽自己两巴掌。
为什么恐惧未来?
还不是因为不仅过去的毛病没改掉,而且极有可能犯下无数新错误。
一个人,如果不肯逼迫自己改掉积习,说什么“不念过去,不畏将来”都是扯淡,也永远无法过体面日子,拥有可以正视的人生。
人们对美好事物的嗤之以鼻,多半因为无力承担。
有些人的性格,
注定了只能与一小部分人保持亲密的关系。
这样也好,不会选择困难。
总有那么一些时刻,
人会流着泪微笑,或微笑着流泪,
这样的时刻有几次便够,
太多就容易把人整木了,整傻了。
若干年后回头看年少时热爱过的人与物,
竟觉得像一场宿醉,
酣畅过后带来头痛,
那微醺一般的幻象,
被现实的冷风一吹就破灭,
终于消逝在时间里,
连灰都不剩。
人总会经历这样一个过程,
「存在必有其合理性」,是颠扑不破的真理,
比如「丑恶」,虽人人深恶痛绝,但它令人更加感恩美好。
当然,若你只有见识过丑恶,才认得出什么是美好,则值得同情。
如果你认为世事非黑即白,
那就坐等现实给你的一记又一记闷棍吧,
但愿疼痛让你明白,
接受灰色地带才是明智之举。
命运女神是这样的:
你可以用尽一生去揣度与抱怨,只为表达对她的爱慕与愤怒,但她,始终是一副蒙娜丽莎的表情,你以为她一直注视着你吗?
其实她不仅没有看你,而且根本不在意你是谁。
追忆似水流年往往是痛苦而酸楚的,想想那时的快乐已经一去不返,更显出如今的难耐。
其实,未必是日子有多艰涩,只是了无生趣罢了。而那些简单明了、亮烈纯粹的真情实意都变得无比奢侈,你不得不接受,若有所失才是人生的圆满。
其实,多数人的多数难过,不是因为自己失去了,而是别人得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