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瘾
网络的发展为孩子学习、交流及娱乐提供了方便、快捷的平台。但由于孩子正处在心理和生理的发育高峰期,他们敏感而脆弱,往往用幻想代替现实,而网络的虚拟性正迎合了他们的这种需要,所以大部分孩子随着上网时间和上网次数的增加,越来越沉迷于网络。这对其生理、心理及学业等方面会造成巨大的影响。因此,父母要重视孩子的网瘾问题,了解孩子上网成瘾的心理原因,从而更好地帮助孩子克服网瘾。
当前网络游戏成瘾已成为学生中日益突出的心理卫生问题。网络上流行的有些活动与内容,如网络游戏、网络赌博、黄色网站等,已经在中小学学生的青春期心理发展中造成了严重的精神卫生问题。
现代社会,信息技术发达,它给人们的工作、生活、学习都带来了很大的便利,同时也给社会带来了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响。某地一13岁男孩因沉迷网络游戏不能自拔而跳楼自杀;一学生因索要上网费不得而对其父母拳打脚踢;一母亲为唤不醒沉迷网络游戏中的孩子而绝望地投江……由孩子网瘾而引发的悲剧还有很多。
《中国青少年网瘾数据报告(2005)》显示,在青少年网民中有网瘾者达13。
2%,有网瘾倾向者占13%。而在网络成瘾者中,12岁至24岁的青少年占80%。某小学在对全校四至六年级1120名学生的调查中表明:学生上网人数达52。9%,其中,93。9%的人在玩游戏,并且随着年级的升高,人数呈明显上升趋势,且男生多于女生。调查显示,在上网学生中有9。8%的人沉溺网络游戏不能自拔,这不仅直接影响睡眠休息,也挤占了课余体育锻炼和参与社会实践的时间,有的甚至挤占正常的学习时间,而且不利于锻炼健康的体魄和提高社会实践的能力,也不利于学习,严重影响身心发展。
既然沉迷于网络游戏的孩子那么多,而网络游戏又严重损坏了孩子的身心健康,那么,身为父母,就有必要认识一下孩子为何会沉迷于网络游戏而不能自拔。
网络游戏强大的诱惑
网络游戏对孩子来说,具有强大的诱惑力。游戏画面的闪烁神奇,内容的惊险刺激,角色的随意变换,使沉迷于游戏中的孩子在一次又一次的胜利过关中寻求新的成功体验。
近年来,对青少年学生吸引力最大的要数网络游戏了。市场上大部分的网吧都设在街面或胡同里,这些网吧几乎都是环境拥挤、简陋不堪。经营者们为了吸引更多的青少年学生来玩,设置了各种有奖游戏。网络游戏画面变幻神奇,内容惊险刺激,投入性、对抗性非常强,使人一旦加入其中,就集中精力进入“角色”,耳眼手脑并用,往往可以使情绪得到宣泄,使心理得到平衡,因而对青少年学生有着无法拒绝的诱惑力。
2007年5月19日晚上6点左右,家住河南省郑州市的赵先生下班回家后发现,家里好像来过人,客厅里的影碟机和儿子屋里的玩具都不见了。
“家里是不是被盗了?”赵先生正准备拨打110报警时,年仅14岁的儿子赵迈却神色慌张地阻止爸爸报警。在赵先生的追问下,赵迈终于讲出了实情,“卖给收购站还钱了。”
原来,赵迈每次放学之后都不回家,是直接和同学去网吧打网络游戏,从此渐渐沉迷于网络游戏中。尽管爸爸、妈妈平时给他的零花钱全部“贡献”给网吧,但还是“杯水车薪”。于是,赵迈就到处向同学借钱。仅仅一个月的时间,他竟然欠了同学300多块钱,他的同学多次催他还钱,可他总是一拖再拖。
后来,这些同学要出去游玩,非要赵迈还钱不可。赵迈实在没有钱还他们,想了一天,终于决定趁家人不在的时候,让他的同学来家里搬走几样值钱的东西,去废品收购站卖掉还债。当天下午,赵迈就带着同学回家,将家中的影碟机和自己房间里的几件玩具拿走,到附近的废品收购站卖掉了。
游戏对学生有强化激励作用。网络游戏有简单和复杂两类,简单的游戏只要掌握一般性操作,就可以使紧张、疲劳的大脑得以放松;复杂的游戏则可以锻炼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反应灵活性增加。高级的游戏中,设计者将游戏结果通过屏幕显示出来,让人得到赞赏,可以促使游戏者为了得高分而过分投入,这种游戏的强化激励作用往往使学生难以从游戏中自拔。在游戏中追求“高分”的成就动机提供了从事这种活动的源源不断的热情。
网络游戏在一定程度上能帮助学习困难者获得某种成功的体验。长期以来,由于学习压力过重,加上家长期望值过高,致使许多学生心理不堪重负。当他们遇到困难、挫折、失败时,又找不到合适的宣泄途径,而玩网络游戏不仅能够宣泄压抑的情绪,还能获得成功的体验。在游戏中暂时的受挫不但不会削弱他们的斗志,反而使他们越战越勇,平时在学校时体验到的“压抑感”在这里荡然无存。
青少年在网络游戏中以各种身份和角色存在,而不必在意自己在现实生活中的角色。在游戏中,自己是主角,不需要对任何人做出让步,不需要和人争执。长期沉迷于游戏中的人极度以自我为中心,他们不会理解、也不会倾听别人的声音,他们在网络游戏中找到了理想的自我。
父母教育的偏差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如果没有给孩子一个良好的早期教育,他们很容易误入歧途。所以当孩子出现问题时,父母要先从自身找原因,要知道,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的父母。
专家指出,孩子沉迷于网络的根本原因,在于父母的教育方法不正确。从众多案例来看,上网成瘾孩子的家庭教育不够健康,亲子沟通不到位,甚至缺失,以及亲子关系错位等。大多数父母对孩子一方面过度宠爱;另一方面又过度期望,只注重孩子的学习成绩,而忽视了人格培养,最终导致孩子在其他方面出现了各种问题。
有一个20岁的男青年,出生在农村,13岁时父亲去世了。16岁那年他上完初中后就弃学在家。母亲想让他学点手艺,就把他送进了技校。谁知他在技校学会了网络游戏,三天两头向母亲要钱。母亲没有钱,他就从技校逃出来,说什么都不去了。母亲不忍心见儿子闲待在家里,就托人在省城一家饭店给他找了份工作。谁知他拿了工资就跑去网吧上网。
母亲怀疑儿子得了什么病,就拉他到医院看病,可检查结果却一切正常。回到家后儿子就对母亲吼道:“你给我看什么病?你要是给我买个电脑我就什么事都没有了!”没想到母亲真的卖了新房子给儿子买回一台电脑。原以为买了电脑孩子就好了,可谁知,自从买了电脑,儿子整天不讲话。经常一玩游戏就是几天几夜不吃不睡。更让人不可思议的是,他竟因为没有钱交电费而打了母亲。他认为是母亲故意的,不管青红皂白,拿起板凳就朝母亲身上一顿乱打。
如此沉迷于网络的孩子,不能不让人痛心,真是可恨又可气。但在气愤之余,我们应该看到这个软弱、愚昧、无知的母亲却有着不可逃脱的责任。她对孩子缺乏正确的教育,她的溺爱与纵容真正助长了孩子形成网瘾的气焰。而在发现孩子有问题后,又不懂得如何进行科学有效地教育和引导,最终在满足孩子的要求中将孩子推向了深渊。
当然,如此软弱、不懂管教之道,任孩子胡作非为的父母并不多见。现实生活中,更多的父母发现孩子玩网络游戏成瘾后,他们往往看不到自己的错误,只是一味地责怪打骂孩子,认为孩子不学好,不争气,结果矛盾越来越激化,问题越来越严重。
事实告诉我们,最难教育的不是孩子,而是父母。
很多家庭都有过这样的情况,就是孩子过去学习非常优秀,后来迷恋上了网络,整天上网打游戏,结果成绩飞快下滑。父母整天板着个脸,母亲不是训就是唠叨,父亲不是骂就是打,亲子矛盾在逐步激化。久而久之,孩子不愿意跟父母沟通,甚至不愿意回家,而整夜泡在网吧里,父母大街小巷地找,孩子却越跑越远,亲子间的距离也越来越大。
为了摆脱现实中的苦闷与空虚
在这虚拟的世界里,没有来自各方面的担心,没有孤独的困扰,没有学习上的负担;有的只是玩游戏时的喜悦和兴奋。在这里心情可以得到放松,个性可以尽情彰显,人人都彼此平等,孤独感也得以排解,孩子何乐而不为呢!
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不善于与人交往、合作。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与父母的共同语言也越来越少,再加上学业负担的加重,没有兴趣爱好,有了苦闷无处发泄,就容易产生不良的心理体验。然而,当他们在网络游戏中时,这种苦闷与空虚便会一扫而光,所以青少年学生很容易迷上网络游戏。
彤彤今年刚上初三,家中就要求他必须升入重点高中。但他的学习成绩很一般,考重点高中有困难。彤彤很清楚自己的现状,所以他在压力面前常常不知所措。
彤彤又是个内向的孩子,放学后不与其他的孩子玩一会儿便直接回家了,回家后便把自己关在屋子里,除非吃饭。他不出来,也不允许家人进去,父母也不知道他在干什么。一次,彤彤妈妈趁他上厕所的时候进了他的屋子,看到彤彤的电脑上正显示着游戏的界面,毫无疑问,彤彤整天就是在玩游戏!妈妈很生气,在厕所外面对彤彤大喊:“你马上给我出来,看我不打断你的腿,气死我了,要你考重点高中,你却整天打游戏,看我怎么收拾你,快出来!”彤彤在里面听到后很是害怕,便从厕所窗户跳了下去。摔下去后,一条腿粉碎性骨折。
对孩子来说,学习在其成长中占了大部分时间,而且也是他的主要任务,所以孩子迷恋网络游戏最为常见的原因是他们在学习上出现了问题。这类孩子的学习成绩一般不是很好,甚至很差,他们很难从学习中得到哪怕一点儿成功和快乐。当然,还有一种情况是孩子的成绩本来不错,但因为别的原因,压力增大,成绩突然出现下滑,孩子一时难以接受和改变这种状态,便会变得茫然、苦闷,从而设法逃避现实,沉迷于虚拟世界以求忘却心理上的紧张和现实的苦闷,从网络游戏里找到在现实中受挫的自信心。
还有就是孩子的生活出现了某些问题。比如有些孩子性格内向,缺少可以交心的朋友,总是独来独往。他们表面上看起来无所谓,一门心思想着好好学习,但在其内心深处却是孤独寂寞、无聊空虚的,甚至还有深深的无助感。这类孩子会因为长期缺乏与同龄人的交流沟通,就会不自觉地进入到虚拟世界以排遣现实的孤独和空虚。
另外,孩子在生活中缺乏兴趣爱好,也会导致沉迷网络游戏。这类孩子因为没有什么兴趣爱好,除了学习还是学习,除了家里就是学校,生活单调乏味、空虚无聊。一旦接触了电视、网络等精彩世界,孩子的内心激情必然会被唤醒。此时,他们对现实的失望,便会马上转化成对虚拟世界的聚精会神与乐此不疲。
学校教育和网络管理不善
网络游戏可不只是一个“玩”字了得。它所负载的社会责任实在沉重:它不仅制造“网络成瘾”的现代传染病,荒废玩家的学业和工作,还传播暴力、色情、邪魔等有害文化,歪曲青少年的主流价值观,甚至葬送参与者的未来。
青少年对网络游戏成瘾,都是从一开始的放松、尝试一下,到最后的沉溺其中,不能自拔,一脱离网络就浑身不自在。这是一个心理的发展变化过程。就像吸食鸦片,很多孩子由于网络游戏带来的暂时愉悦满足的感觉禁不住要经常去尝试和体验,从而一步步地陷入网络游戏的控制之中。这种沉溺于网络游戏的行为发展下去将是典型的青少年网络成瘾问题。那么,还有哪些因素造成孩子网络游戏成瘾呢?
老师的恶意批评。在学校里,孩子学习成绩的好与坏,一般就是老师对待他们态度好坏的“晴雨表”。如此一来,成绩差的孩子常常会遭受挫折和打击,而很难从学习中得到乐趣,这就使他们在学习上逐渐变得消极起来,再加上与成绩好的学生的鲜明对比,他们就难免会陷入到失落、失望、麻木的泥潭中,最终会彻底对学习失去信心和兴趣。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老师还只是一味地批评指责,那么孩子就会本能地逃避学习,而进入到虚拟世界中来麻醉自己。
孩子与老师、家长的思想、情绪对立。这主要表现在两代人之间的代沟,会使他们看问题、做事情的观点和方式有着很大的差异。家长和老师或者对孩子强行压制、严厉要求,或者对孩子置之不理,特别是不尊重孩子的兴趣爱好,而总是用自己的喜好来取代孩子的愿望,从而更加使孩子产生不满、排斥、怀疑、叛逆的情绪。这些孩子如果不能从外界获得关注、赏识、接纳与安全感,就会变得不求上进、不思进取。那么,他们躲进虚拟世界逃避现实也就不奇怪了。
网络管理不规范,经营者不择手段。有些网吧在实际经营中,只知道收费,而不劝退未成年人,致使很多未成年人整天泡在网吧中。有的网吧虽然贴着“未成年人不得入内”的条幅,但也只是给检查部门看的。有些黑网吧为了赚钱竟提供食宿服务以吸引学生通宵上网,这些都对未成年学生很有诱惑,从而使很多学生陷入到网络游戏中。而学校对于这样的网吧和经营者,只能干瞪眼着急,却毫无办法。
中学生特有的心理、生理因素。中学生一般正处于青春躁动期。他们性格叛逆,勇于追求新事物,但同时他们又思想单纯,自制能力差,对事物的分析感性多于理性。一旦迷上了某些东西、某些事,他们会不计后果,不听劝说地去做。这在客观上也导致了“网迷学生”的形成。
教育小贴士
父母要正确引导孩子的兴趣。对网络游戏上瘾的孩子,父母单纯的制止是很难起到预期作用的。父母要变堵为疏,将孩子的兴趣引向健康的方向,这样就可以让孩子不再迷恋网络游戏。另外,很多孩子都是由于孤独、缺少关爱才去玩网络游戏的。因此,父母再忙,也应抽出足够的时间去陪伴和关心孩子,让孩子感受到家的温暖和父母的关爱。这样孩子就不会每天都钻进网吧了。
互联网的发展已经使“网恋”成为一种新型的亲密关系形式,这种特殊的恋爱方式,正在成为当代青少年的“缘分天空”。面对互联网的大潮,对时代脉搏跳动特别敏感的青少年们,更是迅速地融入了网络时代。
现在的学校都在强调素质教育,电脑又是大力普及的热点。随着电脑、网络进入寻常人家,现在的中学生也就接触到了网络,而且上网也成了时尚。但中学生在网上吸取丰富精神养分的同时,我们也不能不重视另一个问题,那就是困扰学生、家长和学校的中学生网恋的问题。
以前,在我们眼里,中学生只是对电子游戏感兴趣,整天泡在游戏机室里。当网络游戏盛行时,也带动了中学生上网。发展到现在,中学生对网上聊天、网恋似乎更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