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格
性格是一个人最大的宝藏,它将影响一个人的交际关系、婚姻选择、生活状态、职业选择以及创业的成败等,从而影响着其一生的命运。“性格影响命运”是对性格与人生成败二者关系的最好诠释。所以,了解孩子的性格并培养孩子良好的性格以适应竞争激烈的社会,就显得尤为重要。
很多孩子上小学还好好的,可一上初中就变了,特别不听话,爱和大人顶嘴;你叫他向东,他偏要向西;出现“不受教”“不听话”,常与家长“顶牛”“对着干”的现象。其实,这是青春期逆反心理在作怪。
生活中经常听到父母在抱怨:现在的孩子越来越难管了,脾气倔强得很,你说他几句他就烦,你让他这样做他偏要那样做,你说是对的,他偏说成是错的……整天与你唱反调。
俗话说:“半大小子,气死老子。”初中孩子正处于青春逆反期,于是会表现出不听话,爱和大人顶嘴,叫他往东他偏往西,叫他打狗他偏赶鸡的强烈逆反表现。其实,出现这种情况很正常。
在孩子的发展过程中,会出现两个逆反期。
第一逆反期是孩子三四岁的时候,第二逆反期是孩子的初中阶段。但两个逆反期有着明显的不同:孩子在第一逆反期,主要是为了争取父母的同意,以获得活动自由,如非要自己穿衣服、自己走路等;孩子在第二逆反期的自主独立要求范围更为广泛,是孩子在生理和心理上发展变化最为剧烈的时期,孩子开始有了独立意识和成人意识,急切盼望能够摆脱父母的安排,并且能够根据自己的意愿独立做事。
所以,当孩子上了初中,父母还像以前一样去接他时,孩子大多会对父母不理不睬,跟同学继续一边走一边说话,觉得父母像跟班一样尾随其后,给他丢人,甚至认为父母在有意跟踪他。其实,孩子的逆反也是事出有因的,而父母所要做的就是了解孩子逆反行为产生的真正原因。
父母把孩子推向自己的对立面
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是有独立性格的人。因此,外界的一切,其中也包括父母的想法,都不可能无条件地强加给他。一旦强加给他,就势必招来他的反抗,不管动机是好还是坏,他都一定要反抗的!
父母对待已进入青春发育期的孩子常常是左右为难。既盼着他们能快快地长大成人,又不敢放手让他们去锻炼自己,生怕其因经验不足而摔跤闯祸,所以对孩子的每一个举动都严加管束。这不仅会影响孩子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的发展,也会导致孩子产生逆反心理,使亲子关系恶化。
一位母亲痛苦不堪地说:“到底是怎么了,我现在和孩子成了仇人了,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原来,这位母亲有一个儿子,已经15岁了。母亲说儿子小时候非常乖,从不与大人顶嘴,可是儿子长大后,逐渐和母亲没有了共同语言,说不上两句话,母子俩就会吵起来。儿子中考没上重点线,准备复读一年再接着考,关于去哪个复读班的问题,母子俩意见不合,又发生了争吵。儿子喜欢打篮球,每次他要出去和伙伴们玩时,都会遭到母亲的干涉。总之两个人的“战势”愈演愈烈,竟在一次争吵中,儿子一气之下,把母亲精心栽培的花草摔得满地都是。
母亲对儿子说:“家里条件这样好,你生活如此的幸福,怎么还天天和我们对着干?”儿子回应道:“在家里,我没有一点幸福的感觉。其实不是我和你们对着干,是你们和我对着干!你们根本不理解人!”
孩子也是有情感要求的,他们需要父母更多的关爱、更多的理解,可是他们的情感需求父母却未必知道。
有的父母唯恐孩子不听话,遇事就反复唠叨个没完,一会儿要孩子这么做,一会儿又要孩子那么做;有的父母喜欢在孩子犯错时揭孩子的老底,把孩子的“污点”全部亮出来,从头到尾地数落一番,非要把孩子弄得灰溜溜才肯罢休。殊不知,正是这些做法导致了孩子的逆反心理!
有些父母不考虑孩子的实际能力和水平,对孩子提出一些过高的、过严的要求。比如要求孩子考高分,得第一;今天强迫孩子参加这个训练班,明天强迫孩子去上那个补习班。俗话说强扭的瓜不甜,一旦孩子不按照父母的意愿去做,父母就会采取高压政策逼孩子就范。结果,这些强人所难、揠苗助长式的做法给孩子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压力,当孩子实在无法承受这些压力时,就会以语言或行动来表示反抗。
有些家长在教育孩子时信奉“不打不成材”,当孩子有了过错时,就开始大发雷霆,又打又骂。个性较温顺的孩子经常会屈服于父母的打骂,并因此而变得胆小、懦弱和自卑;而一些个性较刚强的孩子则会表现出强烈的不满,并经常以反抗的形式来回应父母,最终导致逆反成性。
学校教育的不公正待遇
学校教育也可能引起学生的逆反。就个别教师而言,教师的品行不端、教学水平低下、教育方法不当、教师形象不佳等因素,都能成为引发学生逆反心理的导火索。
孩子有相当一部分时间生活在学校里,学校是以教师和学生为主体的一个小社会。但是,有些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常常做出对学生不公正的处理。比如偏爱成绩好、听话的学生,而学习不好、调皮捣蛋的学生,稍一犯错,则声色俱厉,非骂即罚。结果是“差生”讨厌这个教师,甚至在心里恨这个教师,在他的课上就是不认真听、故意捣乱,与教师作对。
高扬是一位高中二年级的学生,学习成绩不是很好,常常排在班级的后几名,再加上爱惹是生非,所以很不受老师和同学的喜欢。即使他犯了一点小错误,也会立刻遭到老师的批评,同学的白眼。为此,他的心里非常不满,觉得老师太不公平,好学生犯了再大的错误,老师都可以忽略不计,而对于坏学生,哪怕是微不足道的一点小错误,老师也会揪住不放。于是,他出于一种不服气的心理,在班上经常和老师顶牛,与老师对着干,他向来不理会老师的批评,老师的命令他也不放在眼里,实在令老师头疼。
前苏联教育家费可夫在《和教师的谈话》中说过:“请你不要忘记,孩子们受到不公平的待遇,特别是这种待遇来自一个亲近的人的时候,他的痛苦心情会在心灵里留下一个长久的痕迹。”
学校是学生成长和社会化的主要环境,可偏偏有那么一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尊重成绩不好的学生,完全忽视了他们的内心感受与体验。当他们有了过错时,就会疾言厉色、大声训斥;甚至在这些所谓的“差生”受到冤枉时,教师也不道歉。结果导致这部分学生对教师的排斥,进而对学校教育产生逆反心理。
此外,一些教师对全班同学的关注不能做到公平、全面。过分关注学习成绩好的学生,致使成绩不好或成绩中等的那部分学生备受冷落。只要好学生有一点风吹草动、情绪不佳,教师都会给予和颜悦色、和风细雨式的关怀与鼓励。而对于“差生”却无人问津,只有犯错误的时候才会被点姓提名。因此,这些经常被冷落的孩子就会用“课上捣乱”“与老师唱反调”等方式来引起老师的关注。
青少年自我意识的高涨
刚念初中的孩子,显着的特点是“变”。生理上在变,孩子开始发育了;心理上也在变,由于成人意识和独立意识的觉醒。他们会认为自己已经是大人,甚至认为父母提醒是唆,父母的管教是和他过不去。
孩子进入青春期以后,由于独立意识和成人意识的觉醒,使他们以为自己已经长成大人,理应自己管理自己,决定自己。面对老师的教导,父母的教育,他们有意无意地开始回避、反感甚至背离。教师费尽心思的谆谆教诲、父母苦口婆心的好言相劝,早已被强烈的独立意识和成人感意识驱散了。
有一位母亲说:女儿小时候是个好孩子,她聪明、乖巧,自己的房间总是收拾得整整齐齐的,还被评为三好学生,获得过绘画二等奖、乒乓球亚军……这些都是全家人的骄傲。可是,到了初二下学期,女儿开始发生变化,逐渐喜欢打扮,大人给她买的衣服,无论怎么劝说她都不肯穿,说是太幼稚。有什么事也不愿意听从父母的意见了,只要父母一说话,她就嫌烦,说父母唆。做了错事,父母批评两句,她也开始和父母顶嘴了,就是不承认自己错。好好的孩子怎么就变成这样了呢?真是让父母头疼。
从小学到中学对孩子来说是一个飞跃。强烈的成人意识和独立意识,使他们认为自己已不是小孩而是大人了,他们一方面想摆脱父母,自作主张;另一方面又必须依赖于家庭。这个时期的孩子,由于生活经验不足,却又过分看重自己的尊严,强烈要求别人按照大人的标准来看待他们。
如果这时父母还把他们当成什么都不懂的小孩,施以无微不至的“关怀”,没完没了的“叮咛”,他就会厌烦,就会认为父母太唆,甚至认为父母伤害了他的自尊心,于是就会派生出一种反抗的心理,萌发对立的情绪。如果父母在同伴和异性面前管教他们,那么,他们的“逆反心理”会更强烈。
孩子进入青春期之后,其生理和心理上的发展是不平衡甚至是矛盾的。这种矛盾和不平衡主要表现在生理上的成熟和心理上的不成熟。也就是说孩子在心理发展过程中,由于视野的狭窄,对事物的认识具有不坚定性和易动摇性;虽然他们的思维已经具备独立性和批判性,但他们认知事物和看问题时的偏差太大,从而出现认识上的片面、偏激、固执和极端化。对父母的正常教育往往从对立面去思考,把父母的教导、要求、督促等看成是“管”“卡”“压”,是和自己有意作对,进而对父母的要求与管教做出反抗。
大众传媒及同辈群体的影晌
社会生活的瞬息万变,使处于成长期的孩子盲目去追逐一些新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观念,甚至对西方一些腐朽的东西也不加选择地接受、崇拜和效仿。这就与父母的传统思想产生冲突,如果这时父母不及时予以疏导而是横加阻拦,就会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
逆反的孩子常常令人难以捉摸,有时他们对社会、学校、家长所做的正面宣传嗤之以鼻;对上榜人物、有为青年无端怀疑,甚至从根本上否定;对不良行为持认同感,大喝其彩;对父母的教诲、老师的教育消极抵制,甚至故意对抗等。所有这些表现看来都有违常理,父母等长辈纵有不是不也是为孩子好,可为什么偏偏要以反常的心态来与父母对抗呢?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大众传媒及社会文化的影响。现如今是一个信息化的时代,大众传媒也开始大肆渲染、鼓吹,给青少年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大众传媒在信息的选取、宣传上力向大众,而忽视了对青少年这一半成人群体的关照,使成人文化中的一些不良的、低俗的东西被青少年吸收,或原本用来告诫人们和青少年的内容,却被青少年负面地接受了;另外,各种传媒强调另类性,如朋克、嬉皮士等,也是青少年的反文化心态和反文化意识形成的重要因素。
同辈群体不良因素的影响。青少年对同辈群体特别依赖,受同辈群体的影响也最突出。这是因为在青少年群体中,他们有着共同的心理感受,有着共同的兴趣爱好和共同的行为倾向,彼此之间容易取得认可,并达到相互转化与感染。于是,同辈群体中的不良价值观和行为倾向就会对置身其中的青少年产生不良影响。比如一些不良的英雄观、出风头、对着干等,很容易使一些正常的青少年被潜移默化,加之青少年自身心理的不稳定和模仿性,很容易形成逆反心理。
强烈的好奇心。越是不让碰的东西,越容易引起人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孩子也是一样,尤其是只告诉他不许做,却不加任何解释的情况下,强烈的神秘色彩和好奇心极易驱使孩子去猜疑、揣度、推测,以至冒险去寻根究底或小作尝试。
父母的过分溺爱。有些父母对孩子百依百顺,过分溺爱,甚至在孩子有了过错的时候,仍然不施以管教。这样就给孩子造成误导,认为犯错误没有什么不可以,反正大人不会批评自己。久而久之,孩子就无法接受批评,也不允许大人对其进行批评和指正,当孩子在以后的生活中闯了大祸而被家长管教时,孩子由于被宠惯了,自然就会出现不服管,出现与家长对抗的局面。
教育小贴士
青春期孩子的可塑性极强,自立自主的欲望又特别强烈,父母对待他们要像对待朋友一样,对孩子要严禁使用命令,那种认为命令孩子服从是天经地义的想法是错误的。父母对孩子的事不要随意发表评论,而要采取一种积极聆听的姿态,培养孩子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与自信。父母还要不断加强自身学习,以了解孩子的心理发展过程。这样,才能真正克服孩子的逆反心理,对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才有裨益。
任性就是孩子对自己的需要、愿望或要求毫不克制、固执、抗拒、不服从父母管教、不按照父母的要求去做等,或者表面上答应,内心不服,父母不在旁边时,就由着自己的性子来。
任性是当今孩子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家有一个任性的孩子,没有哪个父母不头疼。但父母们在想尽办法“对付”孩子的任性时,也许从来没有认真地思考过一个更为关键的问题,那就是孩子为什么任性?恐怕原因不只在孩子本身,父母也有责任。那么究竟谁该来为任性“埋单”?
意大利着名教育家蒙台梭利说过这样一段话:“对成人而言,儿童的心灵是一个难解之谜。我们应该努力地探寻隐藏在儿童背后的那种可理解的原因。没有某个原因,某个动机,他就不会做任何事情。一个成人若想找到这些谜底,他必须对儿童采取一种新的态度,增强对儿童的责任感。他必须成为一个研究者,而不是一个迟钝麻木的管理者或专制的评判员,现实中成人以管理者或评判员身份对待儿童的情况实在是太多了。”
蒙台梭利的话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思路:父母们在为孩子的教育殚精竭虑、费尽心思之时,倒不如暂且放下牢骚和埋怨,静下心来审视孩子,努力读懂孩子的任性,解开他们任性背后的心理之谜。
父母对孩子有过妥协
那些太多太快得到物质满足的孩子,长大成人后难以应对人生的挫折。他们有种扭曲的权利感,阻碍他们在事业上和人际关系中取得成功。而且,家长对孩子的妥协,会使他们将来更易于焦虑和沮丧。
有些孩子任性,都是父母给惯出来的。孩子小的时候,常常有不合理的要求,要这要那,不答应,孩子就会胡搅蛮缠,不依不饶,直搅得父母心烦意乱,最后“举手投降”。就这样父母一次又一次地满足孩子的不合理要求,他们每一次似乎都是迫不得已,而这种不得已其实正是父母向孩子妥协的结果,这种妥协使孩子的任性变本加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