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380200000005

第5章 在西南联大和北京大学(2)

1945年8月,日本政府正式宣告投降,历时八年的抗日战争取得了最后胜利。刚好这时候邓稼先也从西南联大物理系毕业了。他非常想念远在北平的双亲和姐弟,但抗战刚刚胜利,那么多迁居到大后方的人,一时哪里能够走得动呢?这一阶段的昆明,酝酿于抗战末期的人民民主、呼吁和平的要求因******政府撕毁《双十协定》、发动内战而强化了。反动政府的倒行逆施激怒了要求建设和平民主新生活愿望的老百姓。敏感的大学生们尤其无法克制胸中怒火,强烈要求反对内战,呼吁和平。在这种情况下,1945年爆发了震惊大后方的“一二·一”惨案。邓稼先积极参加了这个运动,他的思想进步更快。就在这个时期,邓稼先经好友杨德新同学介绍加入了“民青”。“民青”(民主青年同盟)是共产党的外围组织。加入革命组织,这正是他思想进步的一个标志。大学毕业后,邓稼先在昆明培文中学和文正中学教了一年数学,以等候机会返回北平。

1946年夏,邓稼先受聘任北京大学物理系助教,回到了阔别六年的北平,他用自己一个月的全部工资给父亲买了两坛茅台酒和两条上等香烟。因为没有别的什么东西好买,他带给母亲的只有一颗日夜思念的赤子之心。这没有物质依托的情感,更加清冽纯正。他一到家就紧紧地拥抱母亲,他似乎没有看见身体比以前瘦弱的母亲眼里噙着泪水,老人竭力克制着自己的感情。邓稼先一边亲吻,一边叫着“姆妈”。这是他由一个思想趋向成熟的青年返还到童稚的瞬间。人们在自己的一生中,常常有心理和情感的这种返还。这种返还显示着一个人在人际纷争中善良天性的顽强生命力。因此,情感中返还越是频繁,这种人的心灵也就越是纯洁。邓稼先赞赏别人爱用“pure”(纯洁),这是他特别欣赏和终生刻意追求的道德境界。他处处表现出这一点来。所以吴鸣锵干脆就把邓稼先称为“pure”。为时八年的抗日战争终于取得了胜利,大家都非常兴奋。

每个人开始盘算着自己今后的生活安排,都想在事业上有一番作为。但是人们的打算都一件件地落空了。抗日战争的胜利,并没有给中国带来一个和平安定的环境,******摘取了胜利的果实之后,接着就开始向解放区进攻,内战开始了。这时,邓稼先已经在北京大学物理系任助教。当时国民党政府腐败,经济情况很糟,通货膨胀进一步加剧,老百姓活不下去,许多大、中学生因为无钱交纳学费,面临失学的危险。在全国范围内,学生们开展了大规模的“反饥饿、反内战”的斗争。邓稼先始终积极参加这些运动,并在北京大学讲助会里勤恳忠诚地工作着。他们募集了大量钱款、物资支援贫困的学生。不过,邓稼先毕竟不像在昆明那样血气方刚了,血性减弱是他政治上进一步成熟的表现。

这个时期,他读了毛主席的《新民主主义论》等许多著作,从中受到深刻的启发和教育,他坚信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解放事业定会成功,一个崭新的中国必将诞生。这时,他要用自己的全部才智为祖国效力的思想在头脑中已然经历了一次跃迁。先是听从父亲的嘱咐“要学科学,对国家有用处”。那是少年时的一种普遍认识;后来是“看来关键是政治”,这是他在透彻地看清了国民党政府的反动性之后认识上的一个飞跃;再后来就是“建设国家需要人才”,这是他认真考虑后做出的对自己如何奉献给新中国的一种选择,也同时是他发挥个人优势的一种选择。他毕竟已有比较厚实的物理学根底了,他觉得应该充分利用它。他一边做着助教,一边勤奋学习,着手准备到美国留学的考试。1947年,邓稼先参加了赴美研究生的考试,并顺利获得通过。

当时学物理的人,有很多都去欧美西方国家读研究生,继续深入钻研。为什么呢?这要回顾一下当时国际上科学发展的情况,特别是在核物理方面。自从美国在1945年率先研制成功原子弹并扔到日本的广岛、长崎两地显示其威力以后,人们一致认为量子力学的发展是核武器出现的科学前提,而第二次世界大战则是它的催化剂。这是原子弹问世的两大历史背景。化学家至少在一百多年前就知道了“原子”,但当时他们对它的组成和结构几乎是一无所知的。直到19和20世纪之交,科学家们先后认识了X射线、电子和放射性等等,揭开了物质世界微观研究的序幕。我们知道量子力学是研究极微小的物质如分子、原子等的运动规律。

1901年,普朗克常数的发现标志着量子力学的诞生。到1905年,科学大师爱因斯坦发表了狭义相对论,他的著名公式E=mc?(能量等于质量乘以光速的平方),给予后来研究利用核能以关键性的指引。在此之前,新西兰的卢瑟福在20世纪初系统地分解了原子,创立了原子模型,发现了原子核。后来尼尔斯·玻尔又建立了氢原子的模型。到了20世纪20年代末,海森堡的矩阵力学和薛定谔的波动力学从两个不同侧面给了量子力学以完整的形式,而狄拉克的关于电子相对方程也给了量子力学以普遍公式。1927年的索尔维会议则在实际上宣布了量子力学已经创立。

在对于原子核裂变的探索中,尼尔斯·玻尔触摸到最关键的问题之一。他知道,钍比铀235轻,铀238则比铀235更重一些。钍232吸收一个中子之后,它成为一个原子量为奇数的核-钍233。当铀238吸收一个中子之后,它也成为一个原子量为奇数的核。但是当铀235吸收一个中子之后,它却成为铀236,这是一个原子量为偶数的核。

问题在于铀核大约需要6兆电子伏特的能量才会裂变,铀238、铀235和钍232吸收一个中子后都只能得到约5.3兆电子伏特的结合能。这就是说,要使铀核裂变,吸收一个中子之后至少还差约0.7兆电子伏特的能量。但是科学家后来发现:“由奇数中子变到偶数中子时会释放出1-2兆电子伏特能量。”那么,铀235在俘获了一个中子后加上这一部分,就超过了6兆电子伏特的能量并因此发生核裂变。这意味着铀235比它的两个竞争者占有能量优势:它只是由于其质量的改变就增加了能量而导致裂变,其他两种同位素则不是这样。

在理论上弄明白怎样才能发生核裂变,已经使许多科学巨匠绞尽脑汁,再要付诸实现,实在是太难了。为什么呢?因为在地球上天然存在的铀矿中,铀235对铀238的比例是1∶139,仅占0.7% 。这就说明,天然的铀235极少,要分离出大量的纯铀235可不是闹着玩的。

玻尔曾经设想需5年到10年才能做到。此外还有许多理论上和实验上的难题。这样,站在量子力学最前沿的个别科学家曾对能否尽快地研制成功原子弹失去信心。

但是不管别人怎样没有信心,还有很多科学家,如费米、奥齐拉特、赫伯特、安德森等在哥伦比亚大学里继续实验,他们终于发现能够得到大量中子的办法。费米和安德森估计,每俘获一个中子大约放出两个中子。通俗地说就是,有的物质在吞吃了一个中子以后,会加倍地吐出中子来。叫作第二代中子,一代接一代地往下传,它的数目可以很多。

爱因斯坦得知这个重大的发现后,惊叹地用德语说:“我从来没有想到过这一点!”不过他很快就明白了,他兴奋地说:“对,这是人类第一次用直接的形式而不是间接地释放出核能。”言外之意是,过去只有太阳才放出核辐射,它放射到地球就是阳光。而现在是人类去干太阳做的活儿了。这在一般人的眼里,觉得真是做梦。但是有几位科学家,把梦变成了现实。

从量子力学最基本理论的创立,到核裂变的发现,再到试建原子反应堆,依次递进,它们为原子弹的出世一层一层地准备了条件。然而,天梯爬到这一段,距离世界上第一颗原子弹的制成仍然路途遥远。换言之,在它的面前依然是困难重重。如果反应堆一旦试制成功,研制原子弹的几个重要前提就算一一具备了。这正是一个关键的当口。

事有凑巧,当科学家寻找到第二代中子,迈进建造原子反应堆门槛的时候,纳粹德国于1939年1月入侵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残酷的战争环境推着科学快速发展,逼着科学家们一头扎到核裂变这一重大发现中去寻找制造超级炸弹的途径。身处战争环境下的邓稼先自然对这些事情有所关注。

邓稼先在北京大学做助教的时候,在学生中有两个学生和他今后的关系很大。一个是许鹿希,另一个是于敏。许鹿希当时在北京大学医学院读书,她那班的物理实验课恰由邓稼先教。师生之间相互留下了良好的印象。她从医学院毕业后,他们结为夫妻。于敏那时已从化学系转到了物理系。1947年秋天的一个晚上,北京的天气已经有些凉意。漫步在沙滩红楼北京大学校园内的邓稼先,无意中碰到了物理系二年级的同学于敏。他们两人本来并不相识,三句两句一聊就很投机。从物理、数学到社会人情,一直到古诗,无所不谈。两个人没完没了地站在水池旁边聊到深夜。他们全然没有察觉到吹过来的阵阵凉风和身上的丝丝寒意,整个心灵已经迷失到探索自然和社会生活秘密的遨游中去了。他们哪里想得到,事隔20年之后,这两个当年二十来岁的青年竟合作提出了“邓-于方案”,为中国氢弹的研制成功在理论设计上做出了杰出的贡献(“邓-于方案”这个名词,由外国人在1988年首次写在英文书《ChinaBuilds the Bomb》中)。在和于敏分手回宿舍的路上,邓稼先体会到人与人之间可以有很多美好的思想相互交流。对于邓稼先,这是一个偶然来到自己身边的极有收获的夜晚。

同类推荐
  • 刘永好:民营巨匠独占鳌头的成功奇智

    刘永好:民营巨匠独占鳌头的成功奇智

    这本书主要介绍了刘永好抓住机遇、借改革之东风迅速崛起成为大陆首富的非凡经历。刘永好,1951年9月,生于四川成都市。1982年,刘永好同三位兄长一起辞去工职,用筹集来的1000元开始了创业。1988年,积累了第一个1000万元。1992年,注册成立希望集团。2001年度的《福布斯》个人财富排行榜上,刘氏四兄弟以80亿人民币个人财富位居排行榜榜首,成为大陆首富。我们是先富裕起来的一部分,所以先富要帮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因此我感到担子更重,现在考虑的不仅仅是自身发展,更要注重社会责任感,在自身发展的同时回报社会。国际上很多大公司能够持续发展,是因为对社会责任感的注重。
  • 中国航空工业人物传·专家篇

    中国航空工业人物传·专家篇

    《中国航空工业人物传·专家篇》介绍了中国航空工业企事业单位的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及著名专家,以及为航空工业服务、或在某一领域为航空工业服务、并做出成绩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西北工业大学(三大院校)的院士和著名专家(共计40名)的生平、工作业绩与突出贡献。真实地记录了他们为中国航空工业发展呕心沥血、殚精竭虑,有的甚至献出生命的光辉历程。本书内容翔实、生动,实为记录航空系统专家院士的全面生动的教材。适合广大航空工业从业人员及关注航空工业发展的人员阅读。
  • 那一世的风情

    那一世的风情

    本书记述了沈从文、叶浅予、罗家伦、邵洵美四位民国才子的爱情故事和生平事迹。
  • 百位世界杰出的思想家(上)(世界名人成功启示录)

    百位世界杰出的思想家(上)(世界名人成功启示录)

    每当历史的巨人跨越一步时,人类就总会在向前暸望的同时,情不自禁地回首流逝的年代,缅怀远去的先人,感悟曾经的岁月。当我们带着崇敬与激情去追思那一位位闪烁着智慧光芒、给人类带来希望和光明的世界杰出人物时,胸中便会油然升腾出一股发自心底的感动,一股追求奋起的冲动。
  • 十大华人企业家财富传奇

    十大华人企业家财富传奇

    本书通过介绍“爱国侨领”陈嘉庚、“亚洲糖王”郭鹤年、“银行界翘楚“郑鸿标、“农牧巨子”谢国民、“金融大王”陈弼臣等十位海外企业家的创业史、奋斗史、商业史,向读者展示了海外华商的经营智慧、商业战略。
热门推荐
  • 位面侠客行

    位面侠客行

    家族遭难,为生存卖身为仆的许仙,眼见着青梅竹马的大小姐即将走上凄惨的人生,却是无能为力。一日,他捡到一枚来自异界的奇宝,连通了一个科技极度发达的世界,他的命运从此改变。为了守护心爱的人,许仙走进血雨江湖,追求强大,追寻长生,书写一段可歌可泣的精彩人生。
  • 仙山画笔

    仙山画笔

    我有一笔,可绘天地。我有一笔,可摹心境。但,这一切都非我所愿也!
  • 心灵地图

    心灵地图

    我们对现实的种种看法,交织成一张心灵地图。要能安然走完人生中美好却又艰辛的长路,最大的挑战在于它需要不断的修订;然而修订的工作往往艰苦,令人却步。人生很苦……由此开启。点出这张地图上的艰难与精采难免在心理学的叙叙连绵和暂歇处,碰触到其与道德和神的话语不相同合之处,开之以浅显而专业的话语佐以平铺直述的详细案例逐步看见神的恩典在其中的奥秘带领读者悠然看自己也是作者从专业医师到神恩典的心路历程是一本容易亲近的心理入门书。
  • 此生不为人

    此生不为人

    丧尸、虫子、妖兽、龙......无数异位面的生物突然降临,肆虐八方。可笑的是,在这存亡之际,人类还有闲心自相残杀。这时,被丧尸王咬了一口的凌轩站了出来:“我宣布:这个世界是我的了,还请人类、丧尸,以及其他种族靠边站点,谢谢。”这是一个高中生的传奇之路。
  • 北溪字义

    北溪字义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妖尾之最强王者

    妖尾之最强王者

    简介:动漫与游戏,都是宅男的最爱。死宅小默,因网吧猝死带着最爱的英雄联盟系统穿越到了妖尾的世界,通过魔法,接收英雄联盟中各个英雄的能力来进行战斗。德玛西亚之力,未来守护者。。。请关注—妖尾之最强王者。
  • 公共关系学

    公共关系学

    本书共分为理论篇和实务篇两大部分。前者以“社会—公众—传播”三要素为重点来阐述和回答诸如公共关系的性质、职能、类型等方面的问题;后者以“信息—传播—效果”的方法论为立足点,进而对涉及言语、文字、实像、网络等媒介的“公关”实务操作作以详证,分门别类,自成一体。全书取例丰富,具有一定的可读性,既适合作为大专院校的教材,也可供企事业单位专职干部、专业人员阅读。
  • 冥夫在上我在下

    冥夫在上我在下

    姐姐逃婚,我被迫代她出嫁,却不曾想,新婚夜与我拜堂的竟然是……
  • 三界空域之王者乐章

    三界空域之王者乐章

    他本只想做凡人,然而传承让他卷入了争战的漩涡,夺走了他的一切。但他只是一个傻小子,无形中背负的仇恨让他成长,他就这样一步一步成就巅峰之境,但是他却不知道,在历经痛苦真相的背后,往往是更加残酷的事实!跨越了那种悲痛的他,又会迎来怎样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