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380200000002

第2章 出生在铁砚山房

在安徽省怀宁县白麟坂,这个蝉噪林静、鸟鸣山幽的南方农村里,两百多年前建有邓石如的宅第。这位被推崇为清代篆刻、书法第一人的大家,又因友人赠其四方铁砚,遂以此为自己的书斋名,这所大院从此便叫作铁砚山房了。1924年6月25日,邓石如的六世孙,中国“两弹”元勋邓稼先便诞生在这座铁砚山房里。

怀宁的铁砚山房,邓稼先完全没有印象,他8个月被抱到北京来的时候,父亲邓以蛰(1892-1973,字叔存)早已学成归国,任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的教授了。全家先是住在北长安街中山公园后门附近,后又搬家,此时他们已住在了丰盛胡同北沟沿甲12号。

北沟沿甲12号是一座大门朝西的四合院平房,剥落的漆柱表明这里不是权贵之家。房子本身并不考究,但是院子宽敞。前院有一棵古老的龙爪槐,它给院里带来安静与闲逸的气氛。后院还有一株丁香。槐树下的阴凉和丁香旁边的静雅,对年幼的邓稼先有很大的魅力。邓稼先小时候格外喜欢丁香。每到夏天,树上挂着淡紫色的丁香花,清香宜人,与邓家的生活格调相偕成趣。几十年后,他仍喜欢到颐和园后山上那一条长有许多丁香花的小径上走一走。

前院南房三间没有隔断,显得很宽敞,它是家里的客厅。后院正中的北屋,便是父亲的书房。正堂上方,悬挂着“松风水月”四个大字,这是一直没有换过的横幅。长久悬挂着它,并不因为它是明末崇祯皇帝的御笔,而是因“松风水月”这四个字恰与邓以蛰教授的性情相吻合。老先生有很强的爱国心和事业心,轻于功名利禄,一生都去追求“松风水月”所代表的恬淡自适的境界。这是他个人的性格,于研究学问和认真做事并无妨碍。

邓稼先5岁开始上小学,在离家很近的北平西城武定侯胡同小学读一年级。课余,父亲又命他去私塾陆老先生的家馆中借读,特请私塾王老先生教小孩子们读《左传》《论语》《诗经》《尔雅》等。因此,邓稼先常常在父亲书房里站在比他高得多的大铁火炉跟前背诵《左传》《论语》等古书。一次,父亲的挚友张奚若教授来访,正碰上邓稼先穿着一件齐地长袍站在那里背书。张先生觉得奇怪,便顺口问道:“叔存兄,现在是什么时候了,你还让孩子背这些东西?”张先生是学政治的,思想能紧跟时代的潮流,遇事必有自己鲜明的观点和态度。这时已是20世纪30年代初期了,所以他见到这位受过欧美文化熏陶的好友居然让孩子背诵《诗经》《尔雅》,就有些不以为然。但是作为艺术家的邓以蛰教授却另有他自己的眼光。

他带着相当浓重的安徽口音笑着说:“嗨,我不过是要让小孩子知道一下我们中国文化里都有些什么东西,这有好处。”学贯中西的父亲不仅要邓稼先读中国的四书五经,同时也要他读外国的文学名著。在上小学时,邓稼先就读了莫泊桑、屠格涅夫、陀思妥耶夫斯基等名家写的小说。即便如此还嫌不足,又让他和别人家的孩子跟从王老先生学习国文。父亲对邓稼先的英文学习要求也很严格,亲自当启蒙老师,指点正确的学习方法,给他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邓以蛰教授如此严格地对待孩子们的学习,却并不用孔孟伦常的严规厉矩来束缚孩子们的心性。他在国外给夫人的信中曾经写道:“我们是小孩子的亲爱的父母,并不是他们的阎王。”这自是与老先生受西方文化影响有极大的关系。他从外国文化中汲取了精华,用于家教。邓夫人王淑蠲女士,性情原本就温和善良,一天到晚总是为孩子们操心,她脑子里没有要对孩子们严加管束的想法。父母从两种不同的观念出发,达到殊途同归的效果。家里几个性格不同的孩子就像一棵棵未经修剪的松柏自由自在地长大而各呈异态。

童年时的邓稼先,是一个长得有点瘦弱但很俊的孩子。当时父亲除在清华大学哲学系任教授之外还兼着北京大学哲学系主任,收入是很好的。家里不仅生活相当优裕,而且邓老先生还能有一些余钱来买他喜爱的字画和文物。但由于母亲是小康人家里长大的女子,操持家务素以勤俭为本,即使家里再富有一些,这个家庭的生活也不会走上挥霍的道路。家里当时除了对生着肺病的父亲在生活上给一些特殊照顾之外,孩子们的伙食并不算好。邓稼先每天上学,就到街上买点枣糕锅饼之类的食物,边走边吃,算是“早点”。其实以那时的家境,早晨给孩子们添一个鸡蛋,甚至加上一杯牛奶,并不难办到。

母亲持家的节俭,使孩子们贴近了贫苦市民的生活,不论贫富,他们弟兄和邻居的孩子们都能玩在一起。孩子们能说标准的市民语言,把火柴叫“取灯”,把油条叫“果子”。邓稼先在童年时代,就没有书香世家与劳动人民之间的心理隔阂。他后来与工农和一般同事之间相处那样随和,平易近人,这可能与他儿时的生活有关。

邓稼先小时候放风筝、抖空竹,在同学中技高一筹。一般的空竹不过瘾了,就找带把的茶壶、茶碗盖来玩。什么奇形怪状的东西都难不倒他。玩耍是表现一个人性格的容易被别人忽略的方面。在这里有时能清楚地看出一个人的才能。他还非常喜欢弹玻璃球。弹球要算好角度,指法要熟巧。爱弹玻璃球的孩子,也都爱积攒玻璃球。要是得到一两个嵌着五颜六色心柱的弹球,那真是心爱之极。这种美的欣赏,在当时是唯一能够打动他的情感的。邓稼先不爱打扮,但是爱美,所有漂亮的东西,他都爱不释手。漂亮的球,他必妥善保存,当然有时也要拿出来在小伙伴面前炫耀一番。当一个人沉迷到一种游戏中去的时候,往往不能顾及其他。到了天完全黑下来,这一帮小球迷才不得不各自回家。在灯下,母亲一边用小毛刷子替他洗手,一边骂着:“你这一双黑爪子,真该用菜刀把它剁掉。”邓稼先默默地听着,母亲嘴里不停地骂,手却在不停地洗,他明白,母亲心疼他。

邓稼先的淘气并没有因为母亲的训斥而改变。这淘气是天生的,也是父母开明教育所养成的。有一次,家里人带他去珠市口剧场听杨小楼的《水帘洞》。当时像他那样五六岁的孩子是可以作为大人的“附庸”带进戏园子而不用买票的。没有票就没有座位。这个穿着长袍的小大人,绝不会安生地偎依在大人身边。他自作主张一个人跑到台前,两手托着下颏看得出了神。猴王一个跟斗,使他乐开了怀,忘乎所以,不小心把前排看客面前桌上的瓷茶壶一胳膊拐到了地上。清脆的响声惊动四座,凝神的邓稼先被这一声脆响搅得慌了神,邓稼先最后还是免不了被母亲训斥一顿。这样的教训,一夜过后他就完全忘记了。

在读书之余的空暇时间,他依然是随心所欲。有时候别的东西玩腻了,他就喜欢用双手吊在门框上,身子来回摆动,享受着打秋千所特有的乐趣。他能够由慢到快,再由快到慢地悠出一种节奏来,有时甚至靠着双腿凭空蹬踹和腹肌的收缩来实现变奏。这还不够,每每在悠摆中见到有熟识的人来,他总要边打秋千边报来客的姓名。一次恰巧就遇上了许德珩教授和夫人劳君展来访。这个活泼的孩子给许夫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她自然不会知道,这个顽童日后竟会是她的女婿。

淘气和不守规矩常常是连在一起的,童年的邓稼先却是一个例外。直到几十年后,父母、亲友还弄不大明白,为什么一个顽皮到家的孩子,竟同时又是一个憨厚甚至有时还受到同学欺负的孩子。有一天晚上,天已经擦黑了,仍不见邓稼先回来。母亲心里不免犯嘀咕,便叫大姐邓仲先到学校去看看。当时稼先在武定侯小学读二年级,学校离家不远。待仲先到学校时,学生们早已放学走光了,但见邓稼先一个人规规矩矩地面对砖墙站着。原来是他和同学们玩耍时把窗玻璃打碎了,被老师处以罚站,直到大姐付了玻璃赔款后才把他领回家来。

邓稼先淘气,但绝不耍滑,和同学们在一起有一种傻乎乎的诚恳态度。他是一个心地善良的人,所以他能有许多好朋友。但他的憨厚和遵守规矩,有的同学却不以为然。有时候,他们给他出主意,他不听,有人就给他起了一个带着贬义的外号,叫作“二百五”。年幼的邓稼先对此毫不介意,他能品得出好友讥讽中所包含的纯真友情和规劝之意。有一次母亲到学校找他有事,一个和他要好的同学,当着他的面,连跑带推地轻声对其他同学说:“快躲开,快躲开,五百来了,五百来了!”他听后也忍不住哈哈大笑。

同类推荐
  • 曾国藩家书解读

    曾国藩家书解读

    本书收录了修身治心、树德养望、读书为学、习字作文、治家守业、择师交友、为官治政、统兵用人、理财经营、保体养生等相关文章。
  • 20位思想大师之智慧人生

    20位思想大师之智慧人生

    本书介绍了20位思想大师,品读古今中外涌现出的思想大师,了解他们成长的男迹,评判他们为全世界的发展所做出的贡献。
  • 说曹操

    说曹操

    本书对曹操一生中所发生的重大事件与重要战役给出了一个历史学家的解释与剖析,澄清了诸多坊间的误判;清晰地刻画了曹操一生的几大阶段,厘清了三国历史发展的脉络,使读者豁然开朗;展现了杰出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曹操生存的历史时空以及活动于此时空中的形形色色的历史人物,对三国时代割据混战的各种政治势力的此消彼长有精当的分析。
  • 收将凤纸写相思:李商隐

    收将凤纸写相思:李商隐

    朱丹红编著的《李商隐(收将凤纸写相思)(精)》 讲述了:李商隐,是晚唐*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 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由于一 直处于“牛李党争”之中,所以一生郁郁不得志。但 他的诗歌是唐诗里的一朵奇葩,其构思新奇,风格婉 约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 优美动人,成为几千年来,人们不断咀嚼回味揣测的 名篇,连带着他的人生在后人眼中也显得神秘。《李 商隐(收将凤纸写相思)(精)》即是以小说体的形式, 来写李商隐郁郁悲苦的一生。
  • 多彩的人生

    多彩的人生

    本书展示了曹春晓院士成长、成熟、成功、成名的绚丽多彩的一生,重点讲述了其开创和谱写航空钛合金的历史。相信读者特别是青年读者通过阅读本书,能够受到启发、得到教益。
热门推荐
  • 谁说女儿不英雄

    谁说女儿不英雄

    序创作的初衷,本想着以《江山如此多娇》为题目,写女儿英雄,奈何这个题目已经被人用了,所以我改弦易辙,以《谁说女儿不英雄》做书名,总算松了口气,这个题目没有人用。我的《谁说女儿不英雄》主角众多,108名女子,形象各异,仪态万千,每人都有一个小故事,以江山门为主线,贯穿全文,和他人写的《江山如此多娇》,别具一格,不可混为一谈。这部小说有模仿《水浒传》的嫌疑,但它毕竟不是《水浒传》,作者也不可苟同《水浒传》所表述的思想。作者所塑造的主角皆是多才多艺,柔情唯美的女儿,和宋江一干草莽英雄不能相提并论。作者不同施耐庵,生活在一个重男轻女的时代,所以作者才能大胆的写写女儿英雄。二○一五年十月十四日成都郫县
  • 重生而来:纨绔大小姐

    重生而来:纨绔大小姐

    上一世她轻信外人,导致家产易主全族被杀却被安上叛国的罪名,看着曾经山盟海誓之人与闺蜜你侬我侬。如今她涅槃重生,只为报仇,你们不是勾搭成奸吗?我就提早让你们“相守白头”!不过重生而来,命运轨迹却与上辈子大不相同,那本与她毫无交集的人却赖上了她。【片段一】“我本是极恶之人”“巧了,我也并非良善之辈,看来你我天生一对,不在一起都对不起自己”“……”【片段二】“夫君,我一不小心就把你最喜欢的花瓶打碎了”“你可有受伤?下次小心点”“……”某手下内心咆哮:王爷上次公主不小心碰到你是怎么大发雷霆的!本以为重生而来她已无心,却因为他重新感受到心跳。他愿已一己之力得她之所想,圆她之所愿【男女主身心干净,1v1】
  • 天降系萌妖

    天降系萌妖

    当天下掉下一只萌系,还自带小傲娇、毒舌属性的狐妖时,该怎么办?男主作为一位除妖师,当然是除(收)妖(养)喽!就这样,同居并一块儿做任务的两人,慢慢收获了懵懂的爱情……
  • 腥红传承

    腥红传承

    死亡,真的代表着生命的消逝吗?或许一切都只是一个骗局。一场突如其来的猛鬼事件,将普通的小职员易云给彻底扼杀,本该就此尘归尘,土归土的他却似乎成了一个庞大计划里的棋子,任由别人摆布。种种诡异事件接踵而至,正当易云茫然恐惧之时,腥红血影悄然而来,一句往生殿堂开启冒险之旅。幽冥地府,鲁班奇术,月老迷情。。。。。。古往今来的传说纷纷登场。感谢阅文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
  • 码农与魔法与机甲

    码农与魔法与机甲

    大学毕业的码农穿越到平行魔法世界顺路开机甲拯救世界的爆笑生活故事
  • 猎鹰计划

    猎鹰计划

    长生不老这个人类梦寐以求的愿望终于在今天得以实现。如果你想永生永世守护自己所珍惜的东西,如果你想永葆青春,如果你想亲眼见证几千年以后人类的发展,就不妨加入鹰组织。你的愿望马上就会实现,长生之术将呈现在你的面前。谎言是需要用眼睛去发现的。长生不老的谎言注定要被猎鹰集团所揭穿,而市民们被蛊惑的心也将注定被猎鹰集团所唤回。一场史无前例的猎鹰计划即将展开!
  • 今夕何夕——你都如何回忆我

    今夕何夕——你都如何回忆我

    十年后虞然又回到A城来,带着战功赫赫,像是一个女王,涅槃重生之后,那个软弱天真的虞然被她自己亲手扼杀掉了,重生的是一个叱咤风云的商业奇才,是一个让仇人闻风丧胆的对手。卞子芩在守着虞然的食物,默默的等着她回来,这一次他要像一个勇士一般保护自己的公主,只是十年前没能守护的人,十年后还需要吗?
  • 十三残月

    十三残月

    上古神界回归,各族蠢蠢欲动。一场满是贪欲的战争就此爆发。他和她,不过都是这场战争的牺牲品。“息翊,你骗我!”“对,不起。”当她躺在床榻上,静静等待死亡时。“求求你们,救救她,救救她。”他第一次放下自尊,苦苦哀求他们救她。当规则降下惩罚,她带着失忆的他踏上报恩之路。“你怎么不说你明明是个神,偏要扮凡人。”“你不懂。”贪欲让神不珍惜眼前的幸福。完成报恩后,战争再度开始,他们分道扬镳。可他终是放不下。“我来抢亲。”“你放肆!”他不是神,是人,他会学着珍惜。但是,她,会回头吗?“残月?”“嗯?”“我,爱你。”
  • 恐怖灵异录

    恐怖灵异录

    作品为各种恐怖灵异的片段。以茅山术,出马弟子,风水先生,为基础的各种灵异记录
  • 灵战天

    灵战天

    万物生灵,灵生万物。纷纭世界,造就一代代不朽神话。沧海桑田,多少奇人异士登顶绝世巅峰,亦有多少天骄持才而夭。然而,残酷的强者之路反而诱惑着越来越多的少年儿郎趋之若鹜。少年怀揣着不为人知的情与恨,踏上那虚无缥缈之路,在这弱肉强食,优胜劣汰的世界,历尽万般坎坷,看遍世间繁华,与人争,与地斗,若天有灵则亦战天。强者之路,万众争辉,孰为神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