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380200000010

第10章 中国原子弹理论设计的总负责人(1)

曾经担任二机部副部长和我国第一颗原子弹塔爆试验副总指挥的刘西尧同志在多年之后的一篇回忆文章中,介绍了当时领导上作的一个形象比喻,叫作龙头的三次方。文章说,“这个比喻,即核武器的龙头在二机部,二机部的龙头又在核武器研究院(九院),研究院的龙头又在理论设计部(简称理论部),即邓稼先他们所在的单位。”邓稼先自1958年8月调到二机部九院以来,就担任理论部的主任,他就是中国原子弹理论设计的总负责人。

为了知道压在邓稼先肩上的担子到底有多重,我们有必要回顾一下已经解密的美国原子弹理论设计的历史,来进行对比。美国的原子弹理论设计工作开始于1942年夏天。海默集合了一小批著名的理论物理学家,专门探讨原子弹的理论设计,这在后来被人们称之为“夏季讨论会”。参加会议的有贝蒂(他的三篇物理学长文被誉为“贝蒂圣经”)以及泰勒等人。

理论设计先后遇到了许许多多的难题。例如:横截面问题,这是衡量某一种核反应出现的几率问题。理论物理学家派尔斯对此有一段通俗的比喻。他说,如果我对准一个面积为一平方英尺的玻璃窗扔球,可能在10次中有一次窗被打破,有9次球被反弹回来。换句话说,如果玻璃窗是核材料铀235(或钚239),而球是从外面向它扔去的中子的话,此时,打进铀235原子核内并使它分裂的机会有1次,而被铀235原子核反弹向别处的机会有9次。这样,核分裂反应的几率为十分之一。

又比如起爆问题,提前起爆会降低原子弹的效率,推迟起爆也会降低效率。为了取得高效率,需要除弹芯和外围反射层之外再加一个起爆器,也就是一个镭加铍的中子源,或者,一个钋加铍的中子源。这意味着起爆时间要求极其精确,不能早,不能迟。要它起爆就立即爆炸,不要它起爆就绝对不能爆。这个嵌在原子弹最里面的中子源得非常听话才行。用什么材料来做起爆剂呢?根据在数十年后(1986)已经解密的美国资料,我们了解到起爆剂是原子弹里面很小的一个部件。它只需要有一两个中子就能启动链式反应。关于起爆剂的设计国外始终保密。直到现在,各国对于起爆剂的具体技术,仍属军事机密。

再有一个大难题是枪法、内爆法问题。就是说原子弹用什么方式爆炸的问题。枪法是用无烟火药把铀235弹头射向铀235靶环,二者合在一起时,铀235的重量超过临界质量,立即引起原子弹爆炸。内爆法可以想象为:把核材料(铀235)做得像切成四块的苹果样式,在它们的周围放着炸药,都放在一个极坚固的球体中。点燃炸药后,爆炸力并不向外炸开球体,而是使四块分散的铀235都向球心集中,合成一个整的圆苹果状,其重量超过临界质量,于是,原子弹立即爆炸。可想而知,上述这些关键性的难题,也都摆在邓稼先他们面前。没有任何外援,一切都得靠中国人自己去解决。美国在1945年首先研制成功了原子弹。如果说,量子力学的发展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是原子弹诞生的大背景,那么,美国高度发展的工业水平和它拥有众多世界一流的科学家,则是其首先制成原子弹的小背景。

最为典型的是丹麦物理学家玻尔的出走。1943年8月,纳粹占领丹麦首都哥本哈根解除了丹麦军队的武装,并开始逮捕屠杀犹太人。这时,瑞典驻丹麦大使暗示玻尔出逃。玻尔夫妇立即行动,1943年9月29日夜里他们乘渔船渡海逃往瑞典。同年10月6日,英国人用一架运邮袋的“蚊式”轰炸机把玻尔一个人单独从瑞典接走。玻尔在只能容纳一个人的弹舱改装的小阁子里栖身,被秘密地送往英国。到英国后,玻尔曾去看过英国制造铀235的小型气体扩散工厂。但是此时研制原子弹的重心早已转移到了美国,玻尔亦随即到了美国。经过这番打击的玻尔,曾经以极轻蔑的口吻说过:“希特勒只有几百辆坦克和飞机,却企图奴役欧洲1000年。”

在20世纪30年代和40年代,先后到美国工作的犹太人和与犹太裔有直系亲属关系的一流科学家如爱因斯坦(德国人)、玻尔(丹麦人)、费米(意大利人)、泰勒(匈牙利人)等等,他们都不同程度地参与了美国原子弹的研究工作,其中多数人是“曼哈顿工程”的主要研究人员,他们差不多从头至尾参加此项工作并做出了极为重要的贡献。由此我们几乎可以这样认为,希特勒砸到犹太人身上的石头,反弹回来埋葬了他自己。

美国第一颗原子弹研制者阵容之强大,在科学史上是空前的。据不完全统计,他们中先后获得诺贝尔奖的至少在14人以上。此外,还有世界第一流的科学家,其中有:玻尔(Bohr,N.1885-1962)丹麦人,1913年提出原子定态、量子跃迁概念,促进量子力学的产生。他领导的哥本哈根学派和提倡互补哲学对20世纪科学哲学有重大影响。费米(Fermi,E.1901-1954)20世纪大物理学家,意大利人,1926年率先提出费米-狄拉克统计,促进人们了解和沟通宏观与微观现象。1934年利用中子辐射产生许多人工核素,为此获1938年诺贝尔奖。

泰勒(Teller,E.1908-2003)匈牙利人,核武器研制巨擘,在美国号称“氢弹之父”。他在化学物理、核物理方面,特别是在β衰变理论方面都有重要的贡献。詹姆斯·查德威克(Chadwick,J.1891-1974)英国物理学家,剑桥学派传人。1920年直接测出原子核的电荷,1932年发现中子。这是人类认识物质结构的一大进步,他因此而获得1935年诺贝尔奖。安德森(Anderson,H. 1905-1991)美国物理学家,对伽马射线和宇宙射线有深入的研究。1932年发现正电子,1936年发现M子,开创了人类认识反物质的新纪元,获1936年诺贝尔奖。哈罗德·尤里(Urey,H. 1893-1981)发现氘,获1934年诺贝尔奖,提供了从铀238分离铀235的基本资料。除对核化学有重大贡献外,并对地球和其他行星起源理论做出了重要贡献。汉斯·贝蒂(Bethe,H. 1906-2005)美籍德国物理学家,1938年提出太阳氢核聚变的“碳循环”解释,正确说明太阳产生热核能源,获1967年诺贝尔奖。赛格雷(Segre,E. 1905-1989)美籍意大利物理学家。1955年与张伯仑一起发现反质子,有力地促进了反质子的研究,为此两人获1959年诺贝尔奖。冯·诺伊曼(Von. Neumann1903-1957)美籍匈牙利人,20世纪大数学家,早年在数理逻辑、集合论、泛函分析上有重大贡献,奠定量子力学的数学基础,并创造算子环(现在称冯·诺伊曼代数)理论。1940年后转向应用数学,在流体力学、对策论上有重要贡献,特别是对电子计算机的理论设计做出了奠基性的贡献。在核武器研制中他和波兰数学家乌拉姆一起发展蒙特卡罗法等有效的计算方法,为理论设计做出重要贡献。格林·西博格(Seaborg,G. 1912-1999)美国著名核化学家,由于发现并详尽研究超铀元素,在用于核爆炸的钚的制备中起到关键作用。康普顿(Compton,A. 1892-1962)美国物理学家,1920年发现X射线被晶体散射后波长发生变化。1922年正确解释了这个被后人称之为康普顿效应的现象。这个实验证实了光的波粒二象性,并证实微观系统遵循能量守恒和动量守恒定律,促成了量子力学的建立,1927年获诺贝尔奖。除了上述大科学家之外,还有水平和贡献大体相当的科学家多人,此处不可能一一详述。这就是美国当年研制原子弹的科学家阵容。

回顾历史能够更好地了解现在。

在1958年中国研制原子弹起步的时候,与美国相比有很大的差距。美国在20世纪40年代初期和中期,工业很发达,已能制造汽车、飞机和军舰,而我国在50年代末才刚刚能生产大卡车,水平之差距显而易见。这无疑会给我国原子弹的研制工作带来很大困难。不过中国有一个巨大的优势,党的威望和号召力,人民的积极性和凝聚力。在整个原子弹研制过程中,除了中国核武器研究院(九院)这个主战场之外,我国先后有26个建所初期的计算工具:手摇和电动计算器部(院)和20个省、市、自治区(包括九百多家工厂、科研机构和大专院校)参加了攻关会战。在尖端技术研究、专用设备和新型材料的研制方面,中国科学界有20多个研究所和许多部门参与解决近千项研制中的课题。这就弥补了我国工业水平落后的不足。

更重要的差距不是工业而是人才。

奥本海默(Oppenheimer)在美国受命时38岁,已经是物理学界著名的科学家,而邓稼先在1958年接受任务时是34岁,他虽然是美国普渡大学的博士,但还只是中科院的副研究员,虽然他对核物理这一学科已有一定的掌握,但是他的水平和名气都难以和当年的奥本海默相比。起初,在1958年时邓稼先只领导着28个新毕业的大学生,他们的平均年龄不超出23岁,而奥本海默手下除有大批的年轻人之外,还有好些著名科学家。我国在理论部成立之后,除了继续调入一批刚毕业的大学生之外,后来也调入了王淦昌、彭桓武、郭永怀等高水平的资深科学家,但是数量上显然少于当年美国的,在总体水平上也比不上像玻尔那样一些世界顶尖的科学家。

人类第一颗原子弹的研制无疑是最困难的,在能否成功尚无答案的情况下去探索、去创路子永远是最困难的。后继者有前人的足迹可循,一般来说要容易得多。但是,中国研制原子弹是一个例外。由于核武器属于军事绝密,也不像别的新式武器在缴获之后可以拆卸。所以,原子弹的研制者在工作中几乎无可借鉴。在很多方面邓稼先他们会遇到和首创者同样的困难。一切得靠中国人自己去摸索。研制原子弹的困难一般人难以想象,但内行人却十分清楚,在中国原子弹爆炸成功7年之后,驰誉全球的物理学家杨振宁在上海饯行的宴会上看到邓稼先托人专程从北京送来的一封信,信里告诉他在中国的原子弹、氢弹研制中,没有任何外国人参加,全部是由中国人自己干出来的时候,他竟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热泪满眶。作为宴会的主宾,不得不起身离座去洗手间整容。因为他是深知其中的艰难的。这好比开荒一样,满地荆棘,一切得从零做起。在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后,美国的报刊上已经再三提到邓稼先是此事业的重要领导人,但同时也有谣言说有美国人参与研制。1971年,杨振宁自美国经巴黎飞抵上海,首次回国探亲访问。在北京与稼先见面,极其欢愉,两人畅谈阔别22年的事情,但就是不问邓稼先的工作,稼先也不说。杨振宁心中的疑问一直拖到最后时刻,在他离京返程临上飞机之前,在停机坪的栅栏口处突然止步,回身问送他的老朋友:“稼先,我在美国听说,有一个叫寒春的美国人曾经参与研制中国的原子弹,这是真的吗?”邓稼先为难极了,不能欺骗老朋友,又不能违反保密纪律。他只好说:“你先上飞机吧,这事以后再告诉你。”回来后,邓稼先立即向上级请示,周恩来总理得知后明确指示,要让邓稼先如实告诉杨先生,中国的原子弹氢弹全部是由中国人研制的,没有一个外国人参加。激动不已的邓稼先连夜写信,派专人乘民航班机赶往上海,在上海市领导为杨振宁饯行的晚宴上,送到了杨先生手中。千钧重担压到肩上之后,邓稼先的性格发生了很大变化。

邓稼先本来是一个生性活泼开朗的人。在中学和大学时代,生活给他以强烈的爱国、民主教育。他在政治上算是早熟的,对人世间的各种关系也有了解,但还是以他纯洁的天性的自然流露在留美同学中获得了一个“大小孩”的绰号。这并不是因为那几位同学有什么特别的观察力,而是他自己的个性随时随地没有遮拦地流溢出来了。

从1958年夏天到1959年夏天,仅仅一年,一向活泼开朗的邓稼先有了很大的变化。他工作和生活在一个特殊的环境里,由此造成一种特殊的心态。如果将他的性格表现当作一个花坛,上面栽满了各色小花和野草的话,那么,从1958年夏天开始,坛中长着的花一部分盛开怒放,一部分却慢慢枯萎。这是在他34岁到35岁壮年时发生的事情。

同类推荐
  • 史海寻踪:戴逸传

    史海寻踪:戴逸传

    戴逸教授是我国当代在海内外有重要影响的著名历史学家,尤其是对于有清一代的历史,无论是在以其个人的研究成果开拓研究领域方面;或者是以其声望与影响推动研究事业的发展而论,都建树丰硕,贡献卓著,实处于执牛耳的翘楚地位。《史海寻踪(戴逸传)》是戴逸先生的传记。《史海寻踪(戴逸传)》从戴逸先生幼年起生活环境,其在少年、青年时代走过的学习和生活道路,乃至于逐渐形成了性格、志趣、理想、爱好、对其日后人生道路的选择,都进行了详细的介绍。本书由高亚鸣著。
  • 乱世风华爱成殇:萧红

    乱世风华爱成殇:萧红

    本书是“倾城才女系列”丛书中的一册,传主萧红,现代著名作家,被誉为“30年代文学洛神”。她以柔弱多病的身躯面对极端的苦难与坎坷,唱响了搏击与抗争的强音。本书笔触细腻,感情充沛,对萧红境遇的记述让人唏嘘不已,读后使人同情,但更多的是崇敬。
  • 世界伟人传记丛书:唐太宗李世民

    世界伟人传记丛书:唐太宗李世民

    一千多年过去了,依然有很多人对神秘繁华的大唐盛世充满谜团,而唐太宗李世民的一生,无疑是最为隆重的一笔。他幼年熟读兵法,少年投身行伍;隋末群雄逐鹿,他与父兄推翻了隋末的残暴政权,建立李唐王朝;“玄武门之变”继而夺取得皇太子的地位,从此君临天下。他一生心系万民,勤奋工作。他的任人唯贤、从谏如流、勤俭治国的作风更堪称历代帝王的典范,从而开创了大唐盛世。让我们带着景仰去了解这位神秘的千古大帝,了解隋末唐初风云变幻。
  • 一以贯之戴立宁的经历与坚持

    一以贯之戴立宁的经历与坚持

    个人有幸亲身参与了那个属于台湾曾经伟大的年代;目睹了台湾“经济奇迹”的起落。成功需要太多条件的配合和累积;环环相扣,步步演绎,成败得失,往往只是一线之差、一墙之隔。30年前,台湾在搞经济,大陆在文化革命;10年前,大陆开始搞经济,台湾却在文化革命。20年的间隔,许多台湾曾经发生的事, 如今在大陆又一一地重显身影。经济奇迹,那曾经是台湾的骄傲;骄傲的背后,也曾有不堪语外的辛酸。成功需要很多的条件配合,台湾成功的经验未必能够复制;但是,失败的因子只要一端,失败的经验绝对值得警惕。由于个人曾经亲身经历了这些成败得失,或许可以为这得来不易的警惕,添加一份活生生、血淋淋的批注。
  • 中国历史上的“坏”女人

    中国历史上的“坏”女人

    被世人蔑称为“七为夫人”、“九为寡妇”的夏姬真的嫁了七次,以采补术克死了九个男人吗?千古一帝秦始皇的母亲赵姬真的如史话中那样,是一个淫乱无度的妓女吗?一代明君唐太宗宠爱的高阳公主为什么性情乖戾,身为皇家金枝玉叶却作奸犯险?千古第一女“丞相”上官婉儿有着怎样波折艰辛的人生经历?在这些众口相传的坏女人身上究竟发生了怎样刻骨铭心的事情,让她们前后性情大变,在人性的道路上迷失了方向?
热门推荐
  • 红色警戒苏联崛起

    红色警戒苏联崛起

    李晨是一位苏联的士兵,但他和别人的经理大不一样。在捷克,他带领小队一鸣惊人的攻占了当地的盟军基地。在旧金山,李晨破坏了尤里的邪恶计划。在莫斯科,他成功驾驶百夫长夺回了克林姆林宫……他有一个伟大的梦想——当上苏联的一位基地指挥官,当然,主角李晨是不会走寻常路的,此刻,一段当上指挥官并同一世界的道路从李晨脚下延伸…………
  • 守护甜心之复仇的胚胎

    守护甜心之复仇的胚胎

    因为她,我们被赶了出来,竟然发现我的心灵之蛋是胚胎。我是选择复仇还是让自己忍辱负重,享受自己的青春年华。还是选择复仇,让他们明白是她自己一个人造成的。伟大的胚胎,倾听我的召唤,开放吧,红色蔷薇。
  • 蜗居惊喜

    蜗居惊喜

    蜗居在不足九平的房间内,每天疲倦着幻想某某些如果。当天花板上掉落下一张卡片,给了他将如果实现的可能,他会怎么做?
  • 颙若集

    颙若集

    一晚离奇艳遇,一个只发短信却不接听的神秘号码,昔日的情侣,今天陪伴在身边的明媚少女,究竟会是怎样的辗转悱恻?一个草根,一块方便面,一群住在超级廉价出租房的蚁族群落,从此将会创造怎么样的奇迹?一切,尽在本书。只是,一切都不是人们所想象。PS:书名申请修改中...不过两个月内不能修改...55...文不对题,见谅。
  • 鹿晗的呆萌小青梅

    鹿晗的呆萌小青梅

    四年后,她再次回归,定要让他后悔一辈子!可是在无意中却再次沦陷……痛与爱的交织,早已物是人非。她安汐妍一生就解不开鹿晗这个魔咒!四年前,他伤她到心死;四年后,他却宠她如他命。【本文实力打脸!不喜勿喷!请勿把小说与现实结合!请勿上升爱豆!】【另一本小说:《鹿晗少爷别太宠》】
  • 辗转笙箫落樱霜

    辗转笙箫落樱霜

    夏落樱是一个普通女孩,刚上高中,却在上学路上穿越了,而且是直接穿!剧情不是这么演的吧?说好的嫡女呢,说好的千金呢?到这个鬼畜的世界,没钱没房没车没票子,但路上随处可见帅哥,蛮养眼的,天天混吃混喝,混出个王妃是怎么回事?没事,天天面对帅哥王爷,不愁吃不愁穿,日子这么过过也挺好,可自己天天被绑架又为什么?说我是钥匙,哦,那钥匙就钥匙咯,说不定完成这个奇葩的使命就可以安心回现代玩耍了,但事实好像没那么简单,貌似钥匙在我体内……就是要开膛破肚TAT
  • 变态魔王冷情妻

    变态魔王冷情妻

    他们都说:我有老爸的英俊却还要魅三分;有妈咪一样明澈漂亮的眼睛却还要邪三分;有老爸的恶魔本性也有妈咪的善良;有教父的优雅高贵,却在有的时候,甚至比我舅舅更加的痞子气,谁都知道,我舅舅是出名的痞子;也可以沉着冷静,也可以战无不胜,几乎是一个无所不能的存在。让所有的人都在感叹,这么多的特性怎么会集中在我一个人的身上。有人说我是魔鬼,是修罗,其实,我想要魔鬼在我面前哭泣,修罗在我面前求饶。我听说,妈咪曾经说过,她不希望我有情,不能让某个女人像她羁绊我爹地一样的羁绊我,因为这样,我可以毫无顾忌的坐拥花丛。
  • 佛说梵志女首意经

    佛说梵志女首意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天道来生

    天道来生

    混沌初开宇宙涌现冥冥之中、自有天道......入轮回、参生死、悟天道
  • 盗秘只因一承诺

    盗秘只因一承诺

    一位少年莫名其妙的多了一份帛书,紧接着陷入一个深局中,莫名的女朋友被绑架。半路开始寻宝,半路跑出一美女叫自己老公。怪事连连这到底神马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