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玉珊相识、相交、相伴、是由充满成功欲望和创新冲动的农机产品,以农机应用为媒,职业相近,都是搞农机化事业的。但相见甚晚,是从1991年开始的。我总认为他为实现农业机械化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玉珊已经年届古稀者,他以珍惜人生、热爱生活、不忘当年,笔耕不辍、自寻苦乐,拓宽了适合自己的颐养天年的内容,使生活更充实、开心、健康快乐。他觅贡献的精神可贵,令人感动。所写内容都是自己经历的事、看的事、想到的事,从如何孝敬老者的平常事,到当代组织生产小麦联合收割机,这种高难度复杂的工作,都体现出了他的人身价值。苦在较长的过程中,遇到的坎坷、障碍、困难,付出的、获得的、抵触的、欢迎的、贬低的、赞誉的、认定的、否定的……都向世人展示着他对事业的执着,对理想的憧憬,对成功的追求。就只为推广棉花玉米铺膜播种机一事,呈届时主管农业的张润身省长给予农户购机补贴资金。当省长已签批为“由农业厅按照议定原则研究办理”后,他认为按如此办理,不便操作,故又持文当面向省长汇报,恳求省长批签的具体些,明确些。省长被他的诚心、决心对农民的爱心关心所打动。结果又签批为“请魏义章同志亲自安排,即要搞出规划,又要按照给物(机)不给钱的原则和有关县拿一定活动费精神办理。”这充分体现出了他为工作落实,厚着脸皮,磨破嘴皮,避免扯皮为了农机化事业,大无畏精神。
玉珊身上特点颇多,但突出的是他从事过多行多业付出的多,在国营农机行业时,荣获全省农机系统先进表彰,回村当“村官时”荣获不少奖励,在村办企业时发明和生产出了农机名牌产品,在人民政府和团体中,曾任沧州市人大代表、沧州市政协委员、县人大代表、政协常委、乡政府副乡长等,这些即是荣誉,但更多的是他肩负的责任。由1984年5月到2005年11月共荣获59项,上至全国发明奖下至乡政府颁发的精神文明奖共59项,堪称岁月无迹,荣誉永存。愿玉珊与时俱进,并:
好心情心身健分内事多思念;
识时务顺自然不忧郁不伤感;
何所虑何所叹乐陶陶度晚年;
盼国昌社会安不缺吃不少穿。
愿共同叫响:
吃百姓之饭,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说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
友:陈春风
2007年元月20日